钧瓷|华禹钧瓷——宋代钧瓷与元代钧瓷的主要区别

钧瓷始于唐 , 盛与宋 。到了金、元时期 , 钧瓷的制作工艺从某种意义上讲 , 还是对宋代钧窑工艺的继承和延续 。金、元时期的钧瓷工艺特征不可避免地有时代烙印及本民族特色 , 形成与宋钧有差异的工艺特征 。
宋代钧瓷无论是民窑还是官窑 , 器物造型都非常规整 。民窑釉色多以天青为主 , 也有月白、天蓝、葱青;官窑则以运用金属铜“窑变”呈色之美妙著称 。民窑较之官窑胎釉略薄 , 但是都能做到施釉厚薄得当 , 所见瓷器流釉、粘足的极少 。宋代钧瓷大多施满釉 , 且器底多涂褐色(俗称芝麻酱色)护胎釉 。鼓钉洗、花盆和盆奁 , 以及盘类以支钉支烧 , 其他则以垫饼烧造 。宋钧胎质细腻致密 , 呈灰褐色 , 它吸水率低 , 瓷化程度高 , 叩之其声铿锵圆韵悦耳 。从胎质断面可以看出 , 纯净无杂质 , 很少有空隙,很少出现釉层剥落等现象 。
金代钧瓷的制作基本上沿用了宋代的造型风格 , 并烧制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钧瓷作品 , 如一些瓶、炉 , 不仅造型讲究 , 而且窑变美丽 。河南开封市文物商店所珍藏的一件金代钧瓷窑变罐 , 可称得上金代钧瓷中的杰作 , 被定为一极品 。此罐小口、鼓腹、圈足 , 肩上附有双系 。通体饰明快的天青釉 , 底部亦有釉 , 圈足刷褐色护胎薄体 。
罐内外釉面上共装饰有17块窑变斑彩 , 窑变斑色泽绚丽 , 大体有三种色调;中心为葱绿色 , 外层为朱红色 , 最外层为葡萄紫或玫瑰红色 。基础釉的天青色和窑变斑的红、绿、紫色交相辉映 , 五彩斑斓 , 炫人眼目 , 堪与宋钧相媲美 。金代钧瓷中的碗、盘的造型基本上也是沿用宋制 , 器形逐渐变大 。
总体来说 , 金代钧瓷是战乱之后的恢复之作 , 是为满足民间大量的日常生活需要而在民窑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的 。从这一点来讲 , 它并不十分严格要求钧瓷胎釉的选料精细 , 制作的精益求精 。它的首要目的十分明确:实用为上 。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烧制出的金代钧瓷 , 除少数精品外 , 普遍出现胎料粗松、胎质泛黄等现象 。金代钧瓷较少支烧 , 大多以垫饼垫烧 , 轮制产品不规整 , 盆、碗、碟、罐的圈足统旋直足 , 所掏窝子一刀而过 , 窝子不正 , 深浅不一 , 刀痕、指痕都程度不同地出现在胎体上下 , 不加任何修饰 。
釉色以天青、天蓝为主 , 窑变色彩不及宋钧自然 , 其釉彩流动性小 , 与宋钧窑变神奇美妙、变幻莫测的艺术效果形成鲜明对比 , 成为金代钧瓷色釉变斑一大特点 , 这也真实地反映出战乱之后的金代钧瓷的艺术水平 。
【钧瓷|华禹钧瓷——宋代钧瓷与元代钧瓷的主要区别】
钧瓷|华禹钧瓷——宋代钧瓷与元代钧瓷的主要区别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