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双节”临近 , 银行网点的理财生意却显得有些冷清 。 往年不少银行都会推出节日专属理财产品或节日优惠活动 , 门口堆满花花绿绿的宣传板 , 大堂醒目位置展示包装精美的赠品 , 这成为很多人对节前银行网点最熟悉的记忆 。 近日中国证券报采访人员通过走访十多家银行网点发现 , 节前理财市场降温 , 专属产品稀少 。
银保产品受主推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节日特供理财产品失宠】 “我们很早就不做节日理财了 。 现在主推的产品是存3次 , 存满3年以后就能取 , 复利计息写到合同里边 。 ”采访人员近日在某国有大行一家支行咨询理财业务时 , 理财经理如此回答 。
是什么理财产品 , 约定收益、保本 , 复利计息还写到合同里?内心带着这些问号 , 采访人员向理财经理索要了该产品的“宣传单” , 拿到宣传单一看 , 这是一款终身寿险产品 。
“一般短期产品都不承诺收益 , 这一款时间长、加入了保险元素在里边 , 是银保产品 。 ”该理财经理称 , “这款是纯理财型的 , 固定收益 。 放得时间越长 , 收益越高 。 ”
对于推出这款长期产品的原因 , 该理财经理解释:“利率一直下降 , 理财利率也一直下降 。 今年年初时 , 一年期保本理财产品收益率能达到3.8% , 目前只能达到3.1%左右 。 但即使利率走低 , 这类产品也不会受影响 , 始终执行合同里写的利率 。 ”
事实上 , 对稳健型投资需求而言 , 银行代销的保险产品成为不少理财经理的首推对象 。 某股份制银行员工说:“如果您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 , 但又觉得理财产品收益太低 , 可以购买保险产品 , 目前有一款5年期保险产品 , 利率可以达到4%左右 。 ”在另一家国有大银行的网点 , 理财经理也向采访人员推荐类似产品 。
“节日特供”不香了
在网点调研中采访人员还发现 , 除了少量银行推出“节日特供”理财产品 , 大多数银行今年并没有此类安排 。
“节日理财一般比普通理财的收益率要高一点点 。 ”一家股份制银行的支行理财经理说:“现在有一款节日产品 , 业绩基准在3.8%-4.3% , 属于开放式净值型理财 , 目前实际收益一般都高于4.3% , 投资周期为12个月 。 ”采访人员在该理财经理展示的产品名称中 , 一眼看到“国庆节专属”字样 。
另一国有大银行网点的客户经理表示 , 今年该行推出节日专属产品 , 但期限较长——为期3年 , 业绩基准为4.8% , 中秋专属理财产品为期398天 , 业绩基准为3.85% 。
一家股份行网点的理财经理表示 , 以前的确有节日理财产品 , 但规模一般较小 , 收益通常没有新客户专属理财产品高 。 其展示的一款“新客户专属129天”的产品 , 业绩基准为4.10% 。 “今年如果推出节日理财 , 预计收益率不会高于这个水平 。 ”她表示 。
某农商行员工表示 , 今年没有节日专属理财产品 , 但是有节日活动 , 无论新老客户节假日前购买理财产品 , 银行会送一些生活用品 。 “如果您是新客户 , 利率可以高出0.1%-0.2%” 。 另一股份制银行网点客户经理表示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 今年不会开展线下活动 。 “如果您是新客户 , 我们有一款理财产品 , 收益率可达到4.1% 。 ”
多元化配置是归宿
“您的投资预算是多少?可以给您做个规划 , 时间长的、短的 , 风险较低的、较高的……”一家国有大银行理财经理表示 , 她还向采访人员介绍起“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定律” 。 她说:“10%是常用的钱 , 可放在现金管理类里面;20%是一般保障的钱;30%是‘生钱’的钱 , 比如股票、基金;40%就是用来保本的钱 , 用来资产传承、子女教育、养老等 。 ”
另一位国有大银行网点客户经理表示 , 客户一定要有资产配置的意识 , 理财只是资产配置的其中一项 。
在银行理财产品整体收益偏低的背景下 , 一些券商则逆势推出节日“高息理财”产品 。分页标题#e#
某家券商推出一款节日理财产品 , 期限为16天-17天 , 1000元起购 , 上限5万元 , 约定年化收益率5%;另一券商也有类似活动 , 期限为28天 , 约定年化收益率4.66% , 认购上限为5万元 , 新客户利率可上浮至5.16% , 认购上限为8万元 。
一位分析人士表示 , 这样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高 , 但却只能购买一次 , 主要还是用于宣传 , 吸引客户购买其他产品 。 由于利率持续下行 , 产品额度并不大 。 有些需要抢购 , 手慢则无 。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网址:/a/2020/0926/kd537390.html
标题:中国证券报·中证网|节日特供理财产品失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