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文章图片
沉寂了许久的出行市场再度热闹了起来 。
借鉴下沉电商玩法的花小猪 ,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市场观察期后 , 先后因违法营运被多地交管部门约谈 , 滴滴的突围计划蒙上了一层阴影 。
市场上的另一玩家嘀嗒出行 , 高调晒出六周年成绩单的同时 , 坊间也传出了嘀嗒出行即将在香港市场寻求IPO的 。
对于滴滴的二次出发、嘀嗒的弯道逆袭 , 以及美团、曹操出行等新势力的跃跃欲试 , 业内陆续出现了网约车大战再起的争论 , 以至于有人猜测出行市场的烧钱游戏将二次上演 , 出行赛道可能是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无限战争 。
站在商业的维度上 , 诸如此类的讨论不乏一定道理 , 毕竟出行市场从来都不缺少话题性 。 可结合新基建的时代浪潮来看 , 出行市场新一轮的暗潮涌动 , 或许还有智慧交通这样一个全新的视角 。
【嘀嗒出行可能是被低估的玩家,智慧交通的数据盲区】01 出行的数据盲区
智慧交通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 。
早在2019年9月份 , 就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指出 , 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 , 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 , 推进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 。
进入2020年后 , 新基建又为智慧交通摁下了“快进键”阿里、百度、华为等科技巨头鱼贯而入 , 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能汽车等解决方案层出不穷 , 智慧交通已然成为新基建的主力军 。
原因似乎也不难理解 , 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 , 交通拥堵正成为制约发展的一大顽疾 , 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 , 一起小小的交通事故就能导致绵延几公里的堵塞 。 根据中国发布的数据显示 , 静态交通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已占城市人口可支配收入的20% , 相当于GDP损失5—8% 。
文章图片
有些错位的是 , 不少科技巨头给出的智慧交通解决方案 , 属于动辄2030年、2035年的远景构想 , 对于交通领域当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 往往没有进一步的答案 。 并非是科技巨头们好高骛远 , 而是交通的智慧化过渡还存在一连串的棘手问题 。
比如出行产业的智慧化往往需要三个过程:
首先是数据的采集 , 大数据作为智能化的原材料 , 可以说是智慧交通进程的核心一环 。
其次是数字化 , 在大数据的基础上优化 , 逐步形成数字化的和体系 。
最后是智能化改造 , 通过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 , 让城市的出行和越来越智慧化 。
现阶段大多数城市的智慧交通还停留在第一个环节 , 仅仅在数据采集上就存在让大多数玩家望而却步的盲区 。
一个是隔离于网约车的传统出租车 。 目前国内出租车行业的日订单量保持在5500万左右 , 占到了整个出行服务市场的60% 。 而出租车的线上化比例不足10% , 扬招仍是出租车最主流的获客方式 , 造成了相当庞大的数据采集缺口 。
另一个是独立于出行市场的私家车 。 按照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数据 , 2019年末全国私人汽车保有量2.615亿辆 , 其中民用轿车保有量为1.4644亿辆 。 在当下的交通体系里 , 对私家车的数据采集近乎空白 , 是体量远超出租车的数据盲区 。
需要承认 , 智慧交通的蛋糕不可谓不诱人 , 倘若连最基本的数据采集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盲区 , 所谓的智慧化也就无从谈起 。
02 嘀嗒入局的底气
智慧交通的数据盲区 , 成了滴滴、嘀嗒们进场的契机 。
滴滴不止一次提及“智慧交通大脑”的概念 , 试图向外界自家的经验 , 在交通基础设施的变革中担纲重要角色 。 嘀嗒出行也提出了数字智能化、网约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三化战略”同样开始向智慧交通进行战略倾斜 。分页标题#e#
但在智慧交通的赛道上 , 相比于滴滴的高举高打 , 嘀嗒出行可能是被低估的玩家 。
与滴滴主攻网约车不同 , 嘀嗒出行的市场份额集中在顺风车和出租车 。 按照嘀嗒出行六周年时晒出的成绩单:截止到2020年8月31日 , 嘀嗒出行的整体注册用户数已突破1.8亿 , 注册车主数突破1900万 , 认证通过车主超过1000万;累计注册出租车司机数量超过190万 , 累计认证通过出租车司机数量超80万 。
文章图片
其中在顺风车市场 , 嘀嗒出行已经拿到了近70%的市场份额 , 嘀嗒顺风车车主在30秒内接单超1亿次、3分钟内接单超2亿次…嘀嗒出行在顺风车市场的庞大体量 , 在填补私家车的数据盲区上有着天然优势 。
而巡游出租车则是滴滴和嘀嗒争夺的核心赛点 。 只是不同于滴滴一味将出租车司机网约化的做法 , 嘀嗒给出了另一种解决方案 。
以嘀嗒出行在西安落地的“出租车智慧码”为例 , 通过智慧码打通了司机、出租车、计价器、顶灯等 , 同时扬招上车的用户也可以利用智慧码对司机的服务进行打分、支付费用 , 甚至在智慧码对应的“出行助手”小程序中查看附近的巡游出租车 。 一个看似简单的智慧码 , 完成了巡游出租车行驶数据、交易数据和服务数据的线上化 。
数据印证了嘀嗒的正确性 , 过去六个多月的时间里 , 西安智慧码的使用量已经超过5000万次 , 占到了当地出租车营运总趟次的72% , 单日最高使用量超过40万次 , 90%的出租车订单通过智慧码实现了服务数字化 。
仅仅是扫除数据盲区的成绩 , 嘀嗒们已经是智慧交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
【嘀嗒出行可能是被低估的玩家,智慧交通的数据盲区】03 市场将走向何处?
再来思考文初提到的现象 , 对出行市场的讨论不应该局限于网约车 , 而是切换到新基建和智慧交通的语境 。
或许出行市场的未来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 可当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重构了商业的基础设施 , 出行市场注定不会在旧模式中循环重复 。 无论是滴滴还是嘀嗒 , 在智慧交通领域或明或暗的动作都是为了顺应潮水的方向 。
只是和网约车市场的打法有些相似 , 在对出行市场未来方向的思考上 , 滴滴和嘀嗒给出了两种不同的答案 。
滴滴的策略在于通过增加供给来优化市场 , 比如内部孵化的花小猪与旗下的青菜拼车、顺风车业务存在很大程度的重合 , 目的可能不是制造新的假想敌 , 而是间接寻找运力上的增量 , 夯实自身在终端层面的布局;再比如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青桔单车、进军货运市场的滴滴货运 , 都是以增量分市场 。
嘀嗒的选择是对现有运力进行供给侧改革 , 比如在扬招仍是主流用户习惯的背景下 , 嘀嗒并没有试图以网约取代扬招 , 而是立足于网约与扬招两种模式共存 , 同时借助智慧码等第三种解决方案加速传统出租车的转型升级 , 通过盘活存量供给资源的方式 , 提升用户的出行体验和出租车行业的效率 。
本质上还是两种思维方式在作祟 , 滴滴的新基建布局里依旧有着消费互联网思维的影子 , 嘀嗒已经释放了以产业互联网思维探索市场的信号 , 通过对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赋能 , 寻找新的增量空间 。
文章图片
至少可以笃定的是 , 出租车智慧码所适用的地区俨然不会局限于西安市场 , 当前绝大多数地区的巡游出租车 , 都尚未享受到互联网时代的便利 。 不管是为了消除数据采集的盲区 , 还是提升出租车的效率 , 嘀嗒出行的智慧码都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落地的必要 。分页标题#e#
进一步延伸的话 , 在顺风车、出租车庞大出行数据的基础上 , 嘀嗒出行并不缺少深度参与交通新基建的机会:为乘客数字化的工具提高打车应答率 , 满足年轻用户的个性化出行需求;为司机热力播报等服务降低空驶率 , 同时引导司机提升服务意识;为出租车公司和交管部门云服务 , 提升出行的精细化…产业化可能继顺风车、出租车后 , 成为嘀嗒出行的第三条增长曲线 。
简而言之 , 滴滴和嘀嗒都看到了潮水的方向 , 却并未进入同一条河流 。 等待出行市场的不会是无休止的厮杀 , 而是沿着不同的路径探索 。
04 写在最后
当我们再谈论新基建、智慧交通等话题时 , 或许应该改变只盯着超级巨头的习惯 , 将目光转向嘀嗒出行这样的行业急先锋 。 不管是商业模式、市场份额 , 还是对行业下一阶段的影响上 , 嘀嗒出行代表的一类玩家已经是名符其实的隐形冠军 。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出行
出行 , 指车辆、行人从出发地向目的地移动的交通行为 。 外出购物、游玩、出差、商务旅游等都属于出行范畴 。
智慧
智慧(狭义的)是高等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物质基础)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 , 包含有:感知、知识、记忆、理解、联想、情感、逻辑、辨别、计算、分析、判断、文化、中庸、包容、决定等多种能力 。 智慧让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事、物、社会、宇宙、现状、过去、将来 , 拥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 。 与智力不同 , 智慧表示智力器官的终极功能 , 与“形而上谓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处 , 智力是“形而下谓之器” 。 智慧使我们做出导致成功的决策 。 有智慧的人称为智者 。 人工智能是机器人的极其艰难的最终目标 。
来源:(未知)
【】网址:/a/2020/0925/kd536728.html
标题:嘀嗒出行可能是被低估的玩家,智慧交通的数据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