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单刀直入、大刀阔斧的齐白石篆刻艺术


齐白石|单刀直入、大刀阔斧的齐白石篆刻艺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齐白石|单刀直入、大刀阔斧的齐白石篆刻艺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齐白石|单刀直入、大刀阔斧的齐白石篆刻艺术】“纵横歪倒贵天真 , 创作平匀雅子能 。若听长安流俗论 , 汉秦金篆尽旁门 。”这是齐白石的印学思想 , 也是他篆刻艺术风格的真实写照 。
齐白石(1864年~1957年) , 原名纯芝 , 字渭青 , 号兰亭 , 后改名璜 , 字濒生 , 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 祖籍安徽宿州砀山 , 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 , 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 。他也是中国艺术界为数不多的诗、书、画、印全能杰出之人 。限于篇幅 , 本文只以其在篆刻方面的成就作简要介绍 。
齐白石书工篆隶 , 取法于秦汉碑版 , 行书饶古拙之趣 , 篆刻自成一家 。当代著名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先生曾有论句:大凡前代不少印学家都是先学篆后学刻 , 但书法并不等于篆刻 , 篆书好未必篆刻就好 。可以这样说 , 长于篆书者不一定长于篆刻 , 而长于篆刻者一定都能书篆 , 以学习篆刻的目的去学习 , 篆刻的载体是文字 , 离开文字则无篆刻可言 。“印从书出”是篆刻界前辈们成为开山鼻祖、艺术巨匠、篆刻大家所必备的本领和基本条件之一 。篆刻家要有自己独立的文字系统 , 并根据创作的题材、内容 , 对入印文字有机“印化” , 变换成自己的篆刻语言 , 佐以与之相配套的章法、刀法、款式 , 才能成为一代篆刻大家 。
以学习篆刻为目的去学习篆书 , 其中包括两个内容 , 一是学习篆书形式 , 知道如何用笔、如何使转、如何结字等 。这种技术上的训练对于篆刻线条的塑造有参考借鉴作用 , 尤其对圆朱文类篆刻创作有直接的帮助 。二是学习篆书的变化规律 , 因为篆刻不仅仅是在印材上刻篆书 , 它只是以篆书为载体 , 需要有一个再加工创造的过程 , 假如不熟悉篆书规律 , 就失去了再创造的基础 。对于学习篆刻者来说 , 第二方面的学习显然更为重要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 , 一位篆刻家作品风格的形成和确立 , 首先依赖于“篆法”的独特性 , 而这种独特性的获得 , 又必须从长期的篆(书写)与刻中积累、探索 。篆书形态和篆刻文字结合最紧密的莫过于吴昌硕和齐白石了 。齐白石篆书与篆刻风格如此相近的原因 , 与他篆书取法于《天发神谶碑》和《三公山碑》有关 。这两个碑刻都应属于“汉篆”风格 , 其方折结构及用笔都与汉印文字有着共通之处 , 有入印的先天便利条件 。
齐白石篆刻刀法非常利索 , 没有过多的修饰 , 一刀下去非常痛快 。齐白石的篆刻是很现代的 , 他开启了一代新风 , 与古人的区别是很大的 。
齐白石的篆刻是齐白石绘画的基石 , 没有齐白石篆刻的成就 , 齐白石的绘画就没有艺术的支撑点 。齐白石早年是木匠 , 其腕力大、手头准、分寸感极强 , 这为后来齐氏印风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齐白石的印风是与其书风一脉相承、互相发展的 。齐白石的印才是透视其艺术构思、创作、成就最理想的窗口 。我们看齐白石的印 , 最大的感受就是“痛快” 。许多重复单调的文字在齐白石看来 , 恰恰是其标新立异的良机 。
齐白石篆刻有如下七个特点:
一、以刀代笔 , 以书法做印法 。齐白石的篆书取法高古 , 在制印中 , 齐白石充分发挥了书法的长处 , 直截了当、沉着痛快 。
二、布白以书法虚实为印法黑白 。在这一点上最微妙 , 也最难体会 。但这也是理解篆刻之美的关键 。
三、特别是红白以外那些“看不到”的地方 , 但能量巨大 。分页标题
四、红白反差巨大 。这给他的绘画构图平添了极大的非金石家所不能为的金石味 。而这种味道不是调出来的 , 而是本能天然地从其内心迸发出来的 。
五、刀法简单、构图精妙、巧与拙相得益彰 。齐白石印的线条 , 一面光洁 , 一面粗糙 , 好像是侧锋用笔一样 , 全以真刀出刀 。
六、在字与字、字与边的处理上大胆而别具匠心 , 借边、损边、去边、细边、粗边 , 方寸之地充满智慧 。
七、一般不用质地特别细密的印材 , 大部分以青田石为主、寿山石为辅 。青田石最大的特点是石脆而受刀 , 刀刻效果与齐白石书法最相称 , 所以我们看齐白石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中国湘潭人也”“草木未必无情”等都是以青田老料为之 。
寂寞之道
人长寿
齐白石篆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