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乔和他的爸爸》的核心主题词是“别离”,却抛掷了世俗“对错观”

洗却铅华的讲述 , 对人物情感世界细腻的描摹 , 多声部共振以直抵深刻内涵……作家谢倩霓的《乔乔和他的爸爸》以一种质朴流畅的语言和对撞中寄寓和谐的结构处理为读者展开一幅关于告别和成长的丰厚画卷 。
作者:陈曦

|《乔乔和他的爸爸》的核心主题词是“别离”,却抛掷了世俗“对错观”
文章图片
别离 , 是这篇小说最为核心的主题词 。 一位突然离去的母亲 , 一对失措无助的父子 , 一群善良的亲人与同伴 , 众多人物以其鲜明的性格与立场演绎着面对别离的态度 , 从而勾勒出成人与孩子别无二致的成长之痛 , 还有那份相守的温存与期待 。
母亲的离去对于乔乔来说是突然的 , 他沉默、爆发然后陷入长久的伤心与无助 。 爸爸同样是无措的 , 妻子的离去打破了他全部生活 , 他的纠结与难堪在第三视角的取景中无处遁形 , 而作为乔乔唯一的依靠 , 他又必须妥善处理这生命中的“突发事件” , 他的隐忍与良善以及对他人宝贵的理解都更加烘托出离别之痛 。
《乔乔和他的爸爸》可贵之处 , 就在于书写别离时 , 作者没有进行浅层的道德判断 , 而是抛掷了那种世俗的“对错观” , 转而书写主人公面对痛苦时真实的处境以及内心转变的过程 。 随着现实与回忆相互交错的两条线索 , 我们能清晰地辨识出一家三口各自的挣扎 , 让文学直插入生活的深处 , 反映人性中的矛盾与幽暗深处的光明 , 这种写作让儿童文学富有深度与张力 。
别离 , 是文学作品中并不鲜见的内容 , 而作者没有从众地单纯书写别离之伤与自立自强的“破茧之旅” , 其巧妙地借助别离这一残酷的命题来完成一种对立的构建与最终的消解 , 从而指示出成长的况味与价值 。
小说中最大的对立莫过于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 乔乔妈妈渴望更好的生活 , 当年选择来到江边如是 , 而今选择赴美亦复如是 , 现实阻碍了她对于理想的追逐 , 她便义无反顾地选择离开;乔乔与爸爸想要曾经温馨的生活 , 而现实却让那无比和谐的三口之家突然缺失了一角 , 他们必须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接受现实并给出一个超越现实的答案 。
消解对立的过程是艰辛的 , 作者以冷静的笔触描摹了一家人艰难的抉择以及由爱而生的理解 , 各自完成着自我的“更生” 。 妈妈离去之后并没有轻松 , 潇洒背影的背后是牵挂和忏悔 , 那两通越洋电话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了她的脆弱和无奈 。 乔乔与爸爸由编织谎言到坦诚面对 , 由不甘与愤懑转为体察与理性 。 可以说 , 随着故事的发展 , 对立已经在彼此的成长中消解 , 并闪烁出了动人的光泽——别离乃至一切苦难 , 都是人格的淬炼 , 是成长的契机 。
不回避生命历程中的悲与苦 , 强调直面的勇气和“突围”之法 , 让《乔乔和他的爸爸》静水深流 。 殊为难得的是 , 在以情节展现对立的过程中 , 作者谢倩霓给出了世界观 , 又在书写对立的消解时提供了方法论 。 这一切过程都在未经过分雕琢却用词考究、表情恰切的语言里得以自然呈现 。
一次别离 , 引动了故事中所有人的成长 , 这种举重若轻的写法让小说肌理紧致 , 内涵蓬勃 。 妈妈懂得了亲情的价值与告别的意义 , 爸爸重新获得了勇往直前的能力 , 乔乔由脆弱转变为坚强 , 第一次体味到了情与理的交缠 。 而乔乔那些可爱的同学们 , 则收获了坦率与勇气 , 最终明白了携手共进的意义 。
作家把成长过程中所必须面临的困惑与苦楚同时赋予成人和孩子 , 在小说中将人性的脆弱和坚忍平等地放置在二者身上 , 也恰是因为视角的平等 , 读者才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教育”的互文 , 成人与孩子互为启发者 , 亦互为受益者 。
《乔乔和他的爸爸》贵在理老而言清 , 深刻的道理在清浅流畅的表达中水到渠成地呈现 , 这是作家在长久的写作实践中凝练出的笔调 , 将深刻赋予可读性中 , 将张力涵含在内敛里 。 说教 , 是最低级的文学处理;回避 , 是最无能的文学表达 。 遗憾的是 , 很多儿童文学作家 , 没有作者这样的能力 , 说教与回避 , 还是当下儿童文学创作中最多见的内容 。 分页标题
成长于别离的岸 , 阅读即为涉渡 。 读者在环环相扣的情节中不断发掘 , 最终会找寻到那艰难中开辟的航程 。 因此 , 这篇小说可以称得上是近年来的佳作 , 它让读者明白 , 破碎处或可有花开 。
【|《乔乔和他的爸爸》的核心主题词是“别离”,却抛掷了世俗“对错观”】
_原题为:成长于别离的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