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蚂蚁集团募资规模300亿美元 全球最大IPO掀起资本巨浪
《科创板日报》(北京 , 采访人员高倩) , 港交所做出同股不同权制度改革后的第二年 , 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 , 果断选择在港交所二次上市;如今在上交所成立三十周年、科创板满一周年之际 , 从阿里集团走出来的蚂蚁集团选择彻底拥抱中国资本市场 , 在上海、香港两地上市 。
8月25日 , 蚂蚁集团向港交所及上交所同步递交上市招股文件 , 拟在A+H发行的新股数量合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10% , 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300.3897亿股(绿鞋前) , 意味着将发行不低于30亿股新股 。 此外 , 本次A股发行可引入绿鞋机制 , 超额配售权最高不超过15% 。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 , 蚂蚁集团拟在10月份进行A+H上市 , 可能募资至多300亿美元 , 估值超过2000亿美元 。 如果市场条件允许 , 此次IPO规模为300亿美元 , 将取代沙特阿美290亿美元的IPO , 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IPO 。
不过 , 无论最终的数字定格在多少 , 都不会影响到蚂蚁集团这次超大型IPO的地位和意义 。
如果将蚂蚁集团比喻为一只巨鲸 , 它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着周遭的海洋生物 。 同样 , 这次IPO , 蚂蚁集团也将掀起资本巨浪 , 券商、资本市场都被卷入其中 。
全球最大IPO
采用A+H方式上市的公司来头似乎都不小 。 追溯最早采用A+H方式上市的公司 , 还是2006年的工商银行 , 它是内地首家两地同股、同价、同步上市的企业 , 彼时创下首次公开发行集资额居全球之最的纪录(约募资219亿美元) 。 之后国有六大银行均采用这种方式上市 。
回到蚂蚁集团 , 它虽然不是第一家采用A+H方式上市的公司 , 却有极大可能同样成为全球最大的IPO 。 有数据显示 , 从全球已有的IPO募资情况来看 , 蚂蚁集团以300亿美元的金额位居第一 , 打败沙特阿美的294亿美元 。
由此来看 , 蚂蚁集团将成为今年以来最大的吸金巨兽 , 而这也将会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一系列连锁影响 。
文章图片
普华永道发布的《中国TMT企业IPO数据回顾与前瞻报告》显示 , 2020年上半年内地TMT企业IPO数量较2019年下半年的74起下降至55起 , 同期融资总额也从约1553亿元下降至约972亿元 。
其中 , 前三大募资企业 , 分别是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的京东集团(275亿元)和网易集团(221亿元) , 以及科创板上市的华润微电子(43亿元) , 共募资539亿元 , 占总募资金额的55% 。 而蚂蚁集团预计募资金额更大 , 高达300亿美元(约为2076亿元) , 远超2019年下半年和2018年下半年募资额中位数(1617亿元) 。
文章图片
那么 , 蚂蚁集团的全球最大IPO , 会不会影响到下半年其他公司的募资呢?
"影响不大 ,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向《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分析 , "(因为)现在整体资金充裕 , 蚂蚁集团的融资 , 战略投资者占比应该会较大 , 对市场直接冲击不大 。 "业内人士张怡文也给出明确答案 , "不会 。 今年资金环境整体比较宽松 , 市场上并不缺钱 。 "
不过 , 蚂蚁集团的IPO , 势必会对两地资本市场产生冲击 , 尤其是刚满一岁的科创板 。
"蚂蚁上市后必然纳入科创50指数 , 将成为科创板的风向标 。 类似主板的中石油与创业板的东财 。 "张怡文说道 。
王骥跃也认为 , 蚂蚁集团上市 , 在科创板属于绝对领先地位 , 未来在科创指数中的权重也大 , 上涨下跌都会对指数有较大影响 。 而且短期内 , 可能很难有相当体量的公司再上科创板了 , 京东数科和吉利汽车都还有差距 , 中芯国际也相对小很多了 。
相比而言 , 在港交所 , 有腾讯阿里美团京东网易在 , 蚂蚁集团的体量不至于这么显著 , 对指数影响也会小一些 。分页标题
【上市|蚂蚁集团募资规模300亿美元 全球最大IPO掀起资本巨浪】数亿元上市费用
前券商从业者江彬告诉《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 , "(蚂蚁集团)这么一个案子 , 一个投行可以吃十年 , 直接负责的团队可以退休了 。 "王骥跃也表示 , "这个案子能有几个亿收入 。 "
蚂蚁集团IPO , 之所以如此受关注 , 就是因为它是一场真实又壮观的"造富运动" 。 蚂蚁集团7月官宣两地上市消息时 , 网传公司整个办公楼都沸腾了 , 更有人直言是"财富自由的声音" 。 另据未经官方证实的员工持股平台的统计数据 , 这次IPO可能诞生60位亿万富翁 。
相比起直接受益的股东们 , 券商、投行等一次性参与的中介机构也会从蚂蚁集团IPO中收益颇丰 。 从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来看 , 蚂蚁集团计划在科创板募资480亿元 , 中金和中信建投为联席保荐人 。 而在香港 , 蚂蚁集团则聘请了中金、花旗、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负责上市事宜 。
翻看阿里香港上市的信息 , 公司发行5亿股新股 , 发行价每股176港元 , 募资880亿港元 , 承销费率为0.25% , 其需要支付的承销费用为2.20亿港元 。 如果超额配售7500万新股全部行使的话 , 募资1012亿港元 , 全部承销费用达到2.53亿港元 。
此外 , 据瑞恩资本计算 , 2.20亿港元的承销费用 , 再加上其他上市费用 , 阿里的上市费用在4.43亿港元左右 。 加上超额配售部分 , 则全部上市费用高达4.76亿港元 。
本次IPO , 蚂蚁集团预计两地共募资300亿美元 , 如果按照0.25%的承销费率计算 , 需要支付的承销费用为0.75亿美元(约为5.18亿元) 。 该数字已经超过阿里香港上市的全部费用 。 其中在A股市场 , 如果按募资480亿元来计算 , 承销费用为1.2亿元 。
多位采访对象告诉《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 , 每家券商的承销费率是可以"砍价"的 , 再加上承销股票规模、股票定价、超额募资等影响因素 , 会导致蚂蚁集团最终的承销费用有变化 。
具体到承销费用 , 这些中介机构也处于竞争状态 。 像阿里香港二次上市时 , 全球发行5亿股普通股 , 共计有44家券商参与承销 , 其中中金、瑞信承销占比达到32.0%、25.5% , 也意味着两家合计吞下1.22亿港元的承销费用 。
而对于能拿到大IPO案子的中介机构来说 , 短期内通宵达旦工作是逃不掉的 。 "对于投行来说 , 处理这种案子属于战斗状态的 , 几个月的持续战斗 , 通宵达旦肯定是有的 , 但是也不至于连轴的通宵达旦 。 "王骥跃说道 。
在张怡文看来 , 蚂蚁集团这种项目估计投行所有人都要参与 , 最后论功行赏 。 不过对于大券商来说 , 资源其实并没有完全倾倒 。
"投行会集中优势兵力战斗 , 但是也不能荒废其他项目 。 相对来说 , 这类项目的工作难度并不是特别大 , 因为结果是确定的 , 投行工作的影响并不大 , 只是因为体量大 , 体力活会多一些 。 "王骥跃谈到 , "而对于中金和中信建投这样的券商来说 , 全年投行收入是有几十亿的 , 是一个大单需要重视 , 但不能只吃这一单 。 "另外 , 来自中信建投的内部人士吕思也向《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透露 , 并不是全动员状态 , 毕竟还有"很多其他项目" 。
对于没有参与其中的中介机构 , 也非常希望后续有机会"抱大腿" 。
"(蚂蚁集团上市)跟我们中小券商关系不大 , 保荐也不会找我们 , 后面减持、质押各种业务也够呛 。 我们现在在努力争取合作 。 "某券商从业者周强向《科创报日报》采访人员描述该行业生存状况 。 而他所说的合作 , 是指证监会最近发布的《证券公司租用第三方网络平台开展证券业务活动管理规定(试行)》 , 这似乎为"抱大腿"提供了可能 。 据《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了解 , 腾讯与招商证券已经取得合作 , 而蚂蚁集团还未与券商合作 。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至于蚂蚁集团会与哪些券商合作 , 周强分析认为 , 它可能会优先选择在金融科技方面领先、服务能力强的券商或有合作基础的券商 , 而且有可能采用分批合作的方式 。 比如 , 华泰证券、中金、中信建投、德邦证券等 。 考虑到蚂蚁集团的部分重心在向上海迁移 , 上海本地的海通证券与国泰君安证券机会也很大 。 另外 , 杭州本地的浙商证券与财通证券也不排除有合作机会 。
新规定释放出了积极信号 , 但何时能轮到中小券商 , 身在其中的从业者似乎心里也没底 。
IPO大年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全球蔓延 , 与此同时国际局势也充满不确定性 , 但这样的复杂背景并未影响到整个资本市场的表现 , 这也意味着券商的收入有了保障 。
张怡文直言 , "今年是IPO大年 , 每周都有上市的 , 全年估计大几百家 。 投行今年年终奖都会很乐观 , 特别是中金和中信建投 。 "中信建投刚发布的2020年中报数据显示 , 其利润达到45.88亿元 , 同比增长95.91% , 远好于去年同期 。 王骥跃也同样认为 , 今年是IPO大年 , 而且8月份以来已经发行80家公司 。
文章图片
普华永道的一份报告证实了这一点 。 2020上半年IPO相关数据显示 , 有118只新股在A股上市 , 融资总额达1393亿元 , 分别增长了84%和131% 。 值得关注的是 , 上交所以73起IPO数量排在全球首位 , 1117亿元的融资金额在全球排名第二 。 其中 , 沪市主板有27起IPO , 融资金额为609亿元 , 科创板有46起IPO , 融资金额为508亿元 。 同期 , 香港总共有64家新股上市 , 募集资金总额达到875亿港元 , 比去年同期上升22% 。
资本市场如此活跃 , 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 。
王骥跃认为 , 今年整体上资金充裕 , 而且是全球范围的资金充裕 , 更多公司上市融资也正常 。 另外 , 资本市场出现科创板这样的增量板块 , 而去年上半年还没有科创板公司上市 。 加之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的实施 , 公司上市审批节奏也加快了 。 "中国进行注册制改革 , 本身是要加大直接融资比重 , 让资金直接支持到实体经济 。 "此外 , 美股挂牌公司到香港二次上市 , 这块去年也没有 。
普华永道中国市场主管合伙人梁伟坚此前也表示 ,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 但上半年A股IPO保持活跃 , 特别是科创板开局良好 , 总体符合预期 , 试点注册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 同时 , 新证券法的推出以及创业板改革的有序推进 , 也为中国企业的上市活动提供了助力 。
对于资本市场的全年表现 , 普华永道预计 , 全年A股多层级资本市场获得IPO企业数量将有望超过300家 , 融资规模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 。 同时 , 香港市场全年预计将有180家企业上市 , 全年融资总额或将介于2300亿港元至2600亿港元之间 。 年内 , 香港交易所将有望再次跻身IPO全球前三甲 。
不过 , 各大公司是否要加入到这场资本洪流里 , 还要自己定夺 。 "上市这事 , 越早越好 , 谁知道窗口期能持续多久 , 符合条件了就要去上 。 "
而可以肯定的一点是 , 像A+H这样的上市方式 , 因为涉及到两个市场定价的问题 , 还是更适合大公司 。 包括工商银行在内的六大行 , 以及如今的蚂蚁金服 , 上市规模都较大 。
(应采访对象要求 , 文中张怡文、江彬、吕思、周强均为化名)
- |新高教集团:坚持“内生+外延”双轮驱动,业绩确定性高
- 中国|美方认定11家中企与中国军方有关 包括中化三峡集团
- 美方认定11家中企与中国军方有关|美方认定11家中企与中国军方有关 包括中化三峡集团
- 万全|欢迎回家 | 鸿文教育集团已做好万全准备,迎接家人返岗
- 中国商用汽车网|瞄准细分市场发力 上汽大通四款轻客同时上市
- 丽珠集团|券商晨会精要 | 8月28日,丽珠集团创新生物药+高端复杂制剂长远布局
- 军工央企牵手!中国航天两大集团是合并前奏吗?
- 券商|47家上市券商半年净赚782亿,前十占整体净利66%
- 股票行情|好消息!又一家乐清企业即将上市
- 选择|《废土3》上市 AMD锐龙9 3900X助您自由穿梭末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