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解析蚂蚁集团:日赚1.2亿元 社保基金“赚老了”

《科创板日报》(上海 , 采访人员吴凡) , 千呼万唤始出来!
8月25日 , 也就是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集团")公开宣布计划在科创板和港交所同步上市的37天后 , 上交所与港交所同步受理了蚂蚁集团的上市申请材料 。
《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了解到 , 蚂蚁集团拟在A+H发行的新股数量合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10% , 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300.3897亿股(绿鞋前) 。 本次A股发行可引入绿鞋机制 , 超额配售权最高不超过15% 。
日赚1.2亿元
蚂蚁集团是中国领先的数字支付提供商和领先的数字金融科技平台 。 公司收入来自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包括微贷科技平台、理财科技平台、保险科技平台)、以及创新业务及其他 。
几组数字更能直观的体现出蚂蚁集团的"体量" 。
子公司支付宝APP年度活跃用户10亿+、支付宝APP月活跃用户7.11亿元、支付宝APP数字金融年度活跃用户7.29亿、理财科技平台促成的资产管理规模4.1万亿元、保险科技平台促成的保费及分摊金额518亿元等等 。
不难看出 , 蚂蚁集团的业务已具备相当的规模 , 并在实现良好盈利的同时持续增长 。 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1-6月 , 公司实现的净利润82.05亿元、21.56亿元、180.72亿元和219.23亿元 。
也就是说 , 蚂蚁集团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 若以今年上半年182天计算 , 蚂蚁集团日均创造净利润1.2亿元 。
进一步分析来看 , 蚂蚁集团2018年的营收和净利润曾出现波动 , 公司解释称 , 主要因为公司当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市场投入 , 以扩大用户规模和活跃度 , 销售费用自2017年度的153.25亿元增长至2018年度的473.45亿元 , 同比增长208.95% 。
但高额费用的投入之下 , 蚂蚁集团也获得了成效 , 其支付宝APP 2018年12月的月度活跃用户数较2017年12月增长1.19亿 。
而在今年上半年的业务收入占比中 , 蚂蚁集团的数字金融科技平台的营收占比首次超过60% , 达到63.39% 。 其中 , 数字金融科技平台业务又被具体细分为微贷科技平台、理财科技平台以及保险科技平台 , 今年上半年 , 蚂蚁集团的微贷科技平台收入同比增长59.48%至285.86亿元 , 主要原因为公司平台促成的信贷余额增长所致;理财科技平台收入同比增长56.25%至112.83亿元 , 主要来源于公司平台促成的资产管理规模增长 , 同时也由于平台上的公募基金产品规模实现强劲增长;保险科技平台收入同比增长47.26%至61.04亿元 , 主要原因为公司平台促成的保费及分摊金额增长所致 。
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12个月内 , 蚂蚁集团在国内的总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18万亿元 , 微贷科技平台促成的贷款余额与理财科技平台促成的资产管理规模分别达到2.1万亿元和4.1万亿元 。
科技属性>金融属性
蚂蚁集团在招股书中提及 , 公司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公司识别、开发、获取和使用相关领先技术的能力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蚂蚁集团的核心技术能力包括人工智能、风险管理、安全、区块链、计算及技术基础设施等领域 。 截至今年6月末 , 在公司的16660名员工中 , 技术人员达到10646名 , 占比约为64% 。 此外 , 蚂蚁集团也将拿出募集资金中的40%用于进一步支持创新、科技的投入 , 这也是公司4大募投项目中 , 投资比例最高的一块 。
蚂蚁集团还表示 , 技术是公司成功的关键 , 也是公司普惠生态系统的基础 。 公司为消费者和小微经营者构建了稳健且兼具可扩展性的数字基础设施 。 通过业内先进的技术 , 公司在平台上建立客户信任 , 管理风险 , 并能持续不断地创造新产品和服务 。
公司的核心技术能力包括人工智能、风险管理、安全、区块链、计算及技术基础设施等领域 , 这些能力全面贯穿公司的业务运营 , 安全高效地支持海量业务 , 服务超过十亿消费者和数千万小微经营者 , 并助力众多合作伙伴高效地提供产品和服务 。
截至2020年7月31日 , 发行人及其子公司在全球四十个国家或地区拥有专利或专利申请 , 共计26,279项 , 其中6,382项已经获得授权 , 包括已获颁专利证书的专利及已经通过专利审查、尚待取得专利证书的专利申请 。
知识产权领域知名媒体IPR Daily的报告显示 , 阿里巴巴集团在2017 年、2018年、 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的全球区块链企业专利排行榜中 , 均名列区块链领域全球专利申请数量第一名 。 此外 , 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的《2020 年区块链领域全球授权专利报告》显示 , 全球范围内区块链授权专利排名中 , 阿里巴巴集团排名全球第一 。
社保基金"赚老了"
自成立以来 , 蚂蚁集团共历经合计6次重大融资及阿里巴巴集团入股的情况 。
2015年6月至8月期间 , 通过受让出资及认购新增出资额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等12家投资者参与了蚂蚁集团的前身蚂蚁有限的融资 , 彼时蚂蚁集团的投后估值为值约为人民币2600亿元 。
值得注意的是 ,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理事长王忠民此前多次在不同场合下公开表示 , 社保基金对蚂蚁集团的这笔投资回报巨大 。 其中在今年8月22日的2020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 , 王忠民表示 , 五年前 , 社保基金投资了蚂蚁金服(蚂蚁集团) , 获取其5%的股份 , "蚂蚁金服一上市估值在2000亿-2400亿美元之间 , 社保这笔投资赚老了" 。分页标题
2016年5月 , 蚂蚁集团又迎来了16家投资者的融资 , 此次融资后 , 蚂蚁有限的投后估值涨至约为人民币3900亿元 。
2018年 , 蚂蚁集团相继进行了境内、境外融资 , 其中当年7月份的融资结束后 , 蚂蚁集团的投后估值约为人民币9600亿元 。 此后在2019年9月 , 阿里巴巴集团通过其境内间接全资子公司杭州阿里巴巴取得了蚂蚁集团33%股份 。
招股书显示 , 上述杭州阿里巴巴入股的价格为120.95亿元 , 前述价格是依据相关各方于2014年8月签署的《股权和资产购买协议》的约定确定的 , 并在2019年所有交割先决条件得到满足后具体执行 。 在入股的同时 , 阿里巴巴集团还向蚂蚁集团转让《2014年知识产权许可协议》项下的部分专属蚂蚁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转让款金额为122.04亿元 。
截至招股书披露 , 君瀚、君澳作为蚂蚁的员工持股平台 , 分别持有蚂蚁29.8%和20.6%的股份 , 为控股股东 。 发行完成后 , 君瀚、君澳合计持股将不低于40% 。 同时 , 马云个人持股比例不超过8.8% , 但是蚂蚁集团的实际控制人 。 此外马云还宣布捐出6.1亿股蚂蚁股份做公益 , 相当于蚂蚁发行后总股本的2% 。
上市后将实施激励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 , 蚂蚁集团内部坚持的是"财散人聚"的理念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蚂蚁集团自2014年起即设立并实施员工激励计划 , 目前正在实施的员工激励计划包括《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2013股份经济受益权激励计划》以及以蚂蚁国际B类股份作为激励基础的上市前境外员工激励计划 。
公司同时在招股书中透露 , 计划设立上市后的境内外员工激励计划 , 拟在上市后通过增发或回购等形式 , 以不超过9.14亿股股份用于未来约4年的员工激励(未考虑重大并购等事项导致员工人数较快增长的情况) , 其中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使用不超过8.22亿股 , 上市后H股激励计划使用不超过0.92亿股 。
其中在今年8月 , 蚂蚁集团内部审议通过了将在上市后实施的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
招股书显示 , 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采用的激励工具为第二类限制性股票 , 授予对象为公司董事会认为需要激励的蚂蚁集团、蚂蚁集团的子公司以及届时适用法律法规允许的实体的相关人员 , 包括基层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顾问 。
若不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的影响 , 蚂蚁集团的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授予对象授予的A股限制性股票的规模 , 预计分别约占本次A股发行和H股发行完成后发行人股份总数的2.7%及1.3% 。
并且 , A股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每股人民币1元或者董事会决定的其他合理价格(但不低于每股人民币1元或届时法律法规规定的最低价格) 。
同时 , 蚂蚁集团也披露了自H股上市后的股权激励计划 。
实际上 , 从蚂蚁集团内部的人员构成看 , 其16660名员工中 , 有10646名技术人员 , 占比达到64% , 蚂蚁集团称 , 其是一家以人为本、鼓励创新的科技公司 , 稳定、长期的员工激励措施对于公司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蚂蚁|解析蚂蚁集团:日赚1.2亿元 社保基金“赚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