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蹲点日记:平度度姚家荆戈庄村村办柳腔剧团“乘风破浪”80多年 “乡愁文化”成村庄发展新动能
文/半岛全媒体采访人员 王好 景毅 图/半岛全媒体采访人员 吴璟
“大大大大仓才才七才才仓大扑台仓......”农历每逢二、四、六的日子,在平度姚家荆戈庄村的文化活动室里,熟悉的打击节奏响起,村办柳腔剧团的成员们都会准点儿碰头,进行日常排练 。作为村民自发形成的业余戏曲团体,这支剧团已经有超过80年的历史 。如今团内共有22名成员,虽然是清一色“业余选手”,从未受过专业唱拉训练,但却在十里八乡拥有众多粉丝,逢年过节演出季经常是档期全满,还曾创下正月里连续演出100多场的最高纪录 。
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缩影,采访人员近日在位于平度市同和街道西南部的姚家荆戈庄村采访时了解到,通过产业导入盘活土地资源,村民们厚了家底的同时,精神生活也同样富足 。村里不仅有柳腔剧团、秧歌队、二胡乐团,还打造了民俗馆,农耕文化蕴藏的优秀基因焕发出新的活力,并且正在成为一种乡村旅游资源,反哺村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文章图片
航拍姚家荆戈庄村
“贫地”村的致富经
驱车从平度市柳州路进入姚家荆戈庄村,一片现代化社区跃然眼前 。一条笔直的东西向柏油马路贯穿村庄,两侧绿树成行,文化广场、体育公园、亲水长廊等村民休闲区域掩映其中 。以村庄中部的景观池塘“梅花湾”为界,将村民居住区分为新旧两个区域,以西是以传统合院平房为主的旧村,以东的新村村居则为联排结构的二层小楼 。
文章图片
姚家荆戈庄村土地流转后,村民在园区打工
“我们村绝大多数村民都住进了村东的二层小楼,每户面积从150多到200多平方米不等,家家配建有车库 。”姚家荆戈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显明告诉采访人员,全村共160户,631人,耕地面积780亩 。对于人均只有一亩二分地的姚家荆戈庄村而言,靠发展传统农业不占优势,于是2010年开始,村里陆续通过土地流转引入社会资本,打造桩景园、蓝莓葡萄园、牡丹园、海棠园等集设施农业、果树育苗、休闲娱乐、观光餐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区 。
文章图片
姚家荆戈庄村土地流转后,村民在园区打工
如此一来,村民们每年可以拿到1200元/亩的土地流转租金,基本相当于从前自行耕种的收入水平,还可以选择在园区打工或外出打工增收 。2019年,姚家荆戈庄村实现集体收入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万元 。
“现在的日子天天像过年 。”65岁的村民李丰海一家2009年从村西的老宅搬进了村东统一规划的二层小楼,150多平方米的住宅内包括一厅三卧两厨两卫,以及一个车库,当时购房款一共花了6.6万元 。如今,他和妻子以及儿子、儿媳、两个孙儿共六口人住在这里 。
文章图片
村民李丰海和妻子孙女在家中
“家里流转了四亩多地,一年五六千元租金,还剩下一亩地,种点蔬菜瓜果自家吃 。”李丰海说,自己80年代退伍后进了企业,退休后有养老金,儿子儿媳各自有工作不用他操心,他和妻子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家带孙辈,生活过得很知足 。今年,李丰海还把村西头闲置的老宅重新拾掇了一下,准备出租或出售,“不少人看中了我们村的居住环境,来打听房源 。”
村办柳腔剧团藏龙卧虎
“农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村民们有了更多业余时间,文化生活需求也不断增加 。”李显明告诉采访人员,村里有村民自发成立的柳腔剧团、秧歌队、二胡乐团等 。其中,姚家荆戈庄柳腔剧团远近闻名,虽然是业余团体,但功夫技艺上却不含糊,还曾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平度市戏曲家协会成立十周年戏曲展演中获得优胜奖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柳腔剧团排练
今年75岁的姚书海是姚家荆戈庄柳腔剧团的第三任“掌鼓老”,21岁那年加入剧团至今,已经有五十多年团龄 。“掌鼓老”是过去对戏班子领头人的叫法,如今大家更多称呼他为“团长” 。采访当天,他正带领着几位团员,在村里的文化活动室内排练 。据姚书海介绍,剧团目前共有22位团员,农历每逢二、四、六的日子,一到晚上七点半,大家就会聚到排练室里练起来 。今年受到疫情影响,不少外出演出活动暂时取消,不过,这也让他们有了更多排练时间 。“不用招呼,只要是没有安排的肯定会过来,拉起四胡、打起呱嗒板儿,唱上两句 。”姚书海边说边招呼乐师调音,做演员练唱前的准备工作 。
【乡愁|蹲点日记:平度度姚家荆戈庄村村办柳腔剧团“乘风破浪”80多年 “乡愁文化”成村庄发展新动能】“这两位可是我们团里的角儿 。”姚书海说的是62岁的姚书荣、姚淑玉夫妇 。老两口年轻时曾是同班同学,“那时候年轻人都好唱好学柳腔戏,跟现在的流行歌曲差不多 。”姚淑玉告诉采访人员,她和丈夫都是20岁出头凭着爱好进了村里的剧团,当时并没有系统教唱学习的机会,主要是利用农闲业余时间跟着团里的前辈学唱,再就是听录音机里名家的演唱学戏 。
文章图片
姚淑玉在排练曲目
进团至今四十年,柳腔戏早已成了夫妇俩生活的必需品,而他们也在通过自己的方式推动着这一地方戏曲艺术在民间的传播 。
排练当天,两人带着三岁的孙子翔翔一起前来 。姚淑玉练唱的是传统剧目《钥匙记》选段,唱词讲的是剧中人物苏凤英遭遇后母折磨刁难,寒天里身着单薄衣衫参加家族祭祀活动时的一番内心独白 。刚刚还在一旁跟翔翔玩耍嬉戏的姚淑玉,一上场便迅即展现出过硬的舞台功底,可谓是一秒入戏,眉头紧锁、眼神凄苦,从眉眼表情到手法台步都“无缝切换”为剧中人物忧思哀怨的情绪模式 。一开腔更是韵味十足,在四胡、呱嗒板儿、电子组合打击乐的伴奏烘托下,将近十分钟的演唱极具张力,就连刚刚还在屋子里顽皮跑跳的翔翔也安静下来,依偎在爷爷姚书荣的臂弯里“欣赏”起奶奶的表演来 。每段习唱结束,演员们还会跟场下的团员和前来听戏的观众们相互切磋交流唱腔技法 。
文章图片
姚淑玉在准备演出
“乘风破浪”80多年 正月里连演百余场
根据村里老辈人的记忆,姚家荆戈庄柳腔剧团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开始是几位去即墨打工的村民学会了柳腔的发音和旋律,并且带回村里传唱,由于唱词念白通俗易懂、朴素亲切,业余时间学唱学拉柳腔戏很快成为村里年轻人的潮流 。“我们剧团没有报酬,成员入团的唯一标准就是要热爱柳腔 。”姚书海说,正是这份热爱让剧团延续至今,即便在物质贫乏的年代,村里学唱学拉柳腔戏的氛围也从未消失 。
“老话说柳腔是‘拴老婆橛子戏’,靠剧情吸引人,农村妇女尤其爱看 。”采访人员在跟姚书海的聊天中了解到,柳腔戏故事性强,剧情跌宕起伏,内容多以赞美爱情自由、讴歌英雄人物为主题,一出剧目演下来起码两个多小时,不少观众都是从头看到尾,很是入迷,还会随着戏台上人物的命运转折或喜或悲,颇有几分“追剧”的意思 。
2008年,柳腔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流传于山东半岛的地方戏曲艺术有了更大的舞台 。尤其是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根植于农耕乡土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相互融合,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为了把村里这一特色文化保护好、发扬好,姚家荆戈庄村设置了戏曲馆,展示村庄柳腔剧团发展历程,并且为剧团成员安排了专门的排练场所 。分页标题
“远了咱不敢说,我们团在当地这一片的口碑是响当当的,每年串村唱戏,很多村都点名要看我们的戏 。”姚书海说,每年春节、清明、中秋等农历传统节日是他们最忙的时候,“有一年正月里,我们唱了一百多场” 。
除了在本村搭台唱戏、串村巡演,剧团还经常作为民间团体参加平度市举办的各类文艺演出和戏曲展演,多次获得各级文化部门的表扬 。
借力“乡愁文化”助推村庄发展
跟姚书荣、姚淑玉夫妇那一辈十几二十岁便加入剧团的人相比,如今剧团成员的年龄结构明显偏大,最年轻的也已经57岁 。不过,姚书海对于剧团未来的传承并不担心,“年轻人大都上班工作,没有时间来参团 。但是柳腔戏在我们村就跟乡音土语差不多,可不是只有剧团的人才会唱,很多年轻人也都能来上两句 。”此外,团员们同时还是村里的戏曲老师,平日里免费教孩子们学拉、学唱柳腔戏 。
文章图片
姚淑玉正在排练
而在李显明看来,以柳腔剧团为代表的“乡愁文化”将成为今后助推村庄持续发展的重要生产力 。
探访过程中采访人员看到,位于老村的村委旧址已经改建为民俗馆,这里不仅有村史、戏曲等人文历史展示,还能看到极具当地特色的农具、民居等农耕用具和生活场景 。“这些老物件都是村民们捐赠的,很多已经有百十年的历史了 。”农具馆里,李显明指着一款叫做“耢”的农具告诉采访人员,它的功能跟大家熟知的耙子差不多,但是可以套在牲口身上进行操作,不仅节省了人力,也更适合当地多硬质土块的土壤环境 。而像耢一样体现着村民农耕智慧的老物件,在姚家荆戈庄村的民俗馆里,还有很多 。
文章图片
李显明介绍民俗馆情况
文章图片
民俗馆
李显明告诉采访人员,村里正在对村民们搬离后的老村进行统一规划管理,通过路面硬化、栽种乡土树种等方式提升硬件环境设施,同时号召村民对一些需要修整维护的老宅以旧复旧,最大程度保持村庄原有特色风貌 。而柳腔剧团、民俗馆、老村落等乡土文化资源以后将作为重要的旅游“软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利用,“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发展村里的民俗旅游产业,吸引游客来我们村里体验乡村风情,感受乡愁情怀的同时,也让村里的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 。
文章图片
民俗馆
- 证券投资基金|基金日记:昨日收益+3272,今年累计收益25177
- 非物质文化遗产|“乡音”记录者:留住声音中的乡愁
- 郑妈妈的美食日记|12月底农村新农合截止缴费,农民嫌贵不愿付费,却不知3大变化!
- 郑妈妈的美食日记|农村“隔辈不亲”现象频发,70后拒绝义务带孙子,这是为什么?
- |卡西欧金属狂人——首款潜水日记双显CASIO ADP800
- 山左口乡|东海山左口:建设美丽河道 唤醒山水乡愁
- 社会|聚焦花生日记三周年云盛典 解码花生日记全新价值观
- 走转改|“走转改”——记者基层蹲点日记丨离不开的公证
- 梦幻西游|梦幻西游三维版:深海寻宝日记点亮攻略,还没集齐的少侠快收藏
- 日记|缘何?领导的一条好建议却事与愿违,成不少带兵人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