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医生|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向时代的“炮灰”致敬



王军医生|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向时代的“炮灰”致敬
本文插图
当《八佰》因为“技术原因”停播的时候 , 很多人感觉管虎成了炮灰 , 选择如此一个敏感的题材 , 确实不是明智之举 。 事实证明 , 这些想法低估了有关部门的格局和胸怀 , 前几日刚在“学习强国”上看到了《八佰》预告片 , 并且传说中删除的“升旗”“护旗”的情节都得到了保留 。

王军医生|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向时代的“炮灰”致敬
本文插图
相对于影片本身 , 影片里的人物却是不折不扣的炮灰 , 四行仓库保卫战 , 与其说是一场战争 , 不如说是一场“表演秀” , 目的是给河对面租界里的西方人看 , 为了给抗战在西方世界里争取更多的同情和支持(当然这种想法是很幼稚的) , 这场秀的主要内容就是:守军的死亡 。 所以他们在筑建工事的时候也知道是在为自己修建坟墓 。

王军医生|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向时代的“炮灰”致敬
本文插图
相对于这些中央军的德系装备师来讲 , 电影着重刻画更加底层和边缘的杂牌军、逃兵 , 他们怯懦甚至猥琐 , 在守卫战争中 , 他们也被当做先牺牲的炮灰 , 而恰恰是这些炮灰们的选择令人敬佩和动容 。

王军医生|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向时代的“炮灰”致敬
本文插图
前一段有一句很流行的话:时代的一粒尘 , 压到个人的身上就是一座山 。 如果沿着这个思路往下走 , 那么就是当这座山压下来的时候 , 个人要做怎样的选择呢?最直观的想法:一个人扛不起一座山 , 结果只有粉身碎骨 , 但却恰恰忽略了 , 如果大家都一起来扛这座山 , 结果又会怎样?
仓库的守军们不是不知道 , 他们必然会战败 , 他们一定会战死 , 陈树生身上捆满手榴弹 , 跳进敌人队伍里做人体炸弹 , 他也知道对整个战局无济于事 , 但他还是跳了下去 , 然后是兄弟们也捆满手榴弹 , 依次跳了下去 。 于是日军只能选择后退 。

王军医生|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向时代的“炮灰”致敬
本文插图
他们知道升旗必然会带来更惨烈的后果 , 但依然前赴后继地选择升旗和护旗 , 然后我们看到对岸的教授也愤然拿起了枪向日军开火 。
如果当时的几十万军人都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 就不会有这样的战局了吧 。 一个人扛不起一座山 , 但如果四万万人一起来扛的话 , 哪会让日寇如此猖狂?
在这些杂牌军当中 , 欧豪和姜武饰演的角色的转变是可歌可泣的 ,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应该的 , 毕竟不管出于何种动机 , 他们的身份都是国家的军人 , 抵抗外敌是本分 。 只可惜太多的军人没有交出合格的答卷 。
对于老算盘这个贪生怕死的角色 , 影片也没有一味的予以谴责 。 他的陈述也不是没有道理 , 这个国家需要战士抗敌也需要不同职业的人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 , 才能正常运转 , 他不善于打仗 , 只是一个文职 , 成不了英雄 , 这也是一个正常人真实的想法 。 只是外敌入侵 , 他也身披戎装 , 同样是血性男儿 , 如此选择 , 未免有所可惜 。 但如果他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 , 为抗日作出贡献 , 也是值得肯定的 。

王军医生|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向时代的“炮灰”致敬
本文插图
可惜的是几个学生 , 影片中有台词说“要好好保护他们 , 因为他们比我们金贵” , 战争要胜利 , 国家要富强 , 需要各方面的人才 , 学生没有经过任何的训练 , 上前线杀敌 , 勇气可嘉 , 但不是明智的选择 。
记得当年读书的时候还宣传过一个救火的英雄少年 , 叫赖宁 , 后来也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 , 救火是消防队员应有的职责 , 一个未成年人去白白牺牲是令人惋惜的 。分页标题
国家有难 , 匹夫有责 。 对面的戏班子 , 尽心尽力 , 不分昼夜的唱戏鼓舞对岸的战士 。 那些捐钱捐物的人 , 那些高举标语牌 , 提示仓库里守军的普通民众 。 他们可能没有决然赴死的豪情 , 但同样也是抗战胜利的强大基础 。
影片中还描写了一部分自愿做炮灰的人 , 应该是当时上海的帮会成员 , 实际上他们在抗日中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 , 但他们的功绩在历史长河当中被遗忘了 , 留下的只有类似于流氓一样的负面形象 , 影片特意用较长的篇幅表现了他们过桥送电线的情节 , 可见导演的良苦用心 。
影片最得称道的地方 , 应该是导演选了这个题材 。 管虎曾经说过 , 趁着还有话语权 , 赶快把这个拍了 , 不然以后就没人再会去拍 。 他应该也知道会有停播的风险 , 也会有以后失去话语权的风险 , 他也是做好了做一个炮灰的打算 。
战争的胜利 , 留下了很多声名显赫的大人物 , 但其实真正起作用的还是这些无名的炮灰们 , 刘伯承元帅讲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农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 而改革开放以后 , 无论是下岗潮当中失业的工人 , 还是对城市建设作出不可磨灭贡献的农民工 , 尽管他们都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里 , 成了时代的炮灰 , 却是这个时代前进真正的推动力量 。
这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 但也并不是没有缺陷 , 尤其从电影本身情节来看 。
守军严防死守 , 却不知道地下的水道通往苏州河吗?
如果说升旗护旗有鼓舞斗志的作用 , 还不算白白牺牲 。 那最后一场撤退的戏 , 如果单纯为了保持军人的仪容 , 就分批次过桥 。 无疑给了日军袭击的机会 , 造成更多不必要的损失 。 为什么不一开始就选择快速冲桥?或者像日军进攻那样 , 让士兵在头上顶着钢板作为护盾 。 甚至是游过苏州河、潜水过河 , 这样不是能更多的保存战斗的力量?包括最后自杀小分队的作用和结局没有交代清楚 。 而且似乎也不应该让孩子去参加 。

王军医生|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向时代的“炮灰”致敬
本文插图
特派员的形象过于美化 , 战局惨败 , 国民政府及军队高层应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如果所有的人物都是伟光正 , 何至如此 。 比如这八百壮士的师长是何许人呢?
结尾看起来很燃 , 其实不是进攻去夺取胜利 , 而是撤退 , 而他们寻求庇护的是对岸租界里的英国人 , 不要忘记当年的鸦片战争 。 所以 , 最后依靠的还是自身的实力 , 有高涨激昂的热情固然是好 , 但是如何把这股热忱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 变成实际的行动 , 增加相应的实力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
若国人皆如此 , 倭寇何敢……
影片最后字幕显示谢晋元团长被叛徒所害 , 叛徒是谁?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王军医生|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向时代的“炮灰”致敬
本文插图
【王军医生|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向时代的“炮灰”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