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很多时候 , 我们做不成一件事 , 或做不了一件事 , 会给自己找很多理由 , 常用的句式是:不是我不想…… , 而是…… 。 不是我不行 , 客观条件不允许啊 。 等等 。
这很正常 , 大部分人都要找到理由告诉自己 , 这件事为什么要做 , 为什么不做 , 为什么做了没做成 。 而这种认知是随着时间不断迭代的过程 。 表达者被误解就是一种宿命 , 因为爱说爱写 , 但说的和写的都是当前阶段的认知 , 等你自己进步了或者退步了 , 你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做法和理由 。
【不行】这就是名人容易被打脸的来源 , 名气越大 , 越容易被记住嘛 。 普通人觉得 , 我怎么没有被打脸过呢?这并不是你没说过傻话 , 只是你太透明了 , 小透明 , 没人记得你而已 。
比如 , 你最初想做一个小而美的公司 , 看了《重来》系列图书 , 一读之下相见恨晚 , 简直是知心大姐啊 , bingo , 这不就是在描述我的公司吗?小、优雅、功能简单、特性自然、坚实冷静 , 我太牛逼了 。 嗯 , 按自己的想法做好一个产品 , 服务好一群用户 , 其他的 , 爱咋滴咋滴 。
等有一天公司长大了 , 想法就可能会变化 , 大而美不是更好吗?做大其实是一种能力 , 大部分公司都是因为没办法做大做快 , 才选择小而慢的 。
张小龙聊微信的时候就说过:
任何产品如果能够做大(这个意味着它有更多的用户或者平台化) , 那么它一定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 。 所以 , 我们看到很多小众的产品 , 是因为注定它的市场就是小众的、或者它不能做大 , 并不是故意想要做小 , 没有人愿意把应用做小 。
如果微信我们不做成平台化、不做大 , 那我们就会死掉 。 因为你本身是个通讯工具 , 你必须要大 , 这时候大而全就是美的 , 否则它是病态的 。 并不是一定说小就美了 , 大就不美了 , 不是这样子的 。
做公司算大事了 , 其实小事也是一样 , 自己给自己找理由 , 做心理建设 , 以便让自己做不成而心安理得 。 没人愿意承认自己能力不行啊 。 点到为止 , 就可以了 , 毕竟还得坚强的活下去 。
比如一篇原创文章阅读量不好 , 我会想 , 微信机制不好 , 乱序了 , 或者 , 没人看好的原创了 。 其实阅读量高的时候不会这么想 。
比如一篇推广文阅读量不好 , 就会想 , 毕竟是推广 , 有人看不错了 , 你还有经济收益呢 , 要啥自行车 。 其实推广文也有阅读量高的时候 。
比如做事总是需要不断试错 , 做了才能知道自己是错的 , 不做就不知道 。 其实外人看来 , 那就是你判断和深度思考能力不行啊 , 试错成本多高啊 。 但这时候 , 我们会告诉自己 , 试错总是好的 , 不试怎么知道呢?
其实高手人家不试也知道大概率不行 。 扎心了没?
极客时间也有这种困扰 , 很多时候 , 我们并不知道哪种策略或特性是对的 , 只能试 , 然后努力成长 。 至于未来 , 那就要看用户和市场的反馈了 。
我看很多人经常说这四句话:得不到、懒得学、不想要、没时间 。 我一般会回复:
得不到就是得不到 , 别说自己不想要 。 不学就是不学 , 别说自己没时间 。
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把我拉黑了 。
当然自我安慰好处也很多 , 比如我司 CEO 霍泰稳去跑马拉松 , 结果掉了个指甲盖 , 很痛啊 , 他怎么安慰自己呢 , 一想到还有 9 个是完整的 , 心情就又好起来了 。
其实别人一个都没掉 。
来源:(MacTalk)
【】网址:/a/2020/0819/1597830102.html
标题: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