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出版社|李玉民:行动文学的思考(一)
_本文原题:李玉民:行动文学的思考(一)
本文插图
【漓江出版社|李玉民:行动文学的思考(一)】
李玉民
我国著名翻译家 , 从事法国文学翻译工作已有40年 , 译著上百种 , 译文超过2500万字 , 其中半数作品是国内首译 。 其“译文洒脱 , 属于傅雷先生的那个传统”(柳鸣九语) , 译序也多含个人感悟 , 亲切新颖 , 不落俗套 , 成为译作的一道风景 。 主要译著:小说有加缪的《鼠疫》《局外人》《第一人》 ,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 巴尔扎克的《幽谷百合》 , 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基督山恩仇记》 , 莫泊桑的《一生》《漂亮朋友》《羊脂球》等;戏剧有《缪塞戏剧选》《加缪全集·戏剧卷》等;诗歌有《艾吕雅诗选》、阿波利奈尔的《烧酒集》《图画诗集》等 。 此外 , 李玉民先生还编选并翻译《缪塞精选集》《阿波利奈尔精选集》《纪德精选集》 , 米什莱的《鸟》《海》《山》;主编《纪德文集》(5卷)、《法国大诗人传记丛书》( 10卷)等 。
本文插图
“我就是在做梦 。 ”这是《战斗飞行员》开篇头一句话 。
“古今如梦 , 何曾梦觉 , 唯有旧欢新怨 。 ”这是苏轼的人生感叹 。 常见的俗话 , 倒可以表明 , 对人生的认识 , 千百年来没有多大变化 。 尤其在我国的文化氛围里 , 睿智者爱梦中说梦 , 梦醒就忘言了 , 睁眼说梦话不属于此列 。
在我翻译的法国作家中 , 给我的印象 , 梦觉而未忘言者居多 , 记述了有深度的思考 , 圣埃克苏佩里就是突出的一位 。 这是我们传统文化所缺乏的 , 所以我格外喜爱和珍视 。 自愧“给点儿阳光就灿烂” , 忘掉没有阳光的日子 , 顶多用几句牢骚套话搪塞过去 , 懒于思考 , 更谈不上静观了 , 还自诩豁达 , 轻飘飘活在当下 , 丧失了厚重的存在 。 两相比较 , 感触尤深 。
本文插图
圣埃克苏佩里在山河破碎 , 人心涣散 , 五分之三领土被德军占领之际 , 从空军复员 , 不愿在法西斯政权下讨生活 , 1940年末毅然逃往美国 , 寻求救国之策 。 当时美国舆论一片哗然 , 对欧洲文明崩溃、法国沦丧大惑不解 , 颇多非议 。 流亡到美国的法国知识界集体失声 , 而各社团将政治内斗带到美国 , 相互指责 , 向美国人民发出错误的信号 。 唯一有实力干预欧洲战事的美国 , 当局仍在观望 , 态度暧昧 。
圣埃克苏佩里从法国的败局来到世界舆论的旋涡 , 以一己之力 , 奔走呼号 , 收效甚微 。 其时 , 他的《人的大地》 , 英译本名为《风沙星辰》 , 同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 , 在美国十分畅销 。 美国知识界期待新作 , 以便了解法国的真相 。 圣埃克苏佩里便潜心写作 , 1942 年 1 月就在纽约出版了这本《战斗飞行员》 , 英译本定名为《飞往阿拉斯》 。 从他两部小说英译本的取名来看 , 美国人更加务实 。
的确 , 小说故事的主线 , 就是写法国空军某侦察大队的一个机组 , 奉命飞往阿拉斯 , 侦察敌占区一座城市的布防 。 这样一次例行的侦察任务即使是在 1940 年 5 月 23 日 , 法国山体滑坡式的大溃败时期进行的 , 也不足以牵动全法国的乱局、欧洲的战事 , 乃至全人类的神经 。 一个三人机组的侦察故事 , 远非一次扭转战局的大战役 , 即使写得再精彩 , 也不足以说明法国的真相 , 扭转世界 , 尤其美国舆论的看法 。
然而 , 《战斗飞行员》一出版 , 在美国就引起巨大反响 , 在图书排行榜名列前茅长达一年多 。 有的评论家甚至认为:“这本书与丘吉尔的演说 , 是民主国家对希特勒《我的奋斗》做出的最好回答 。 ” 分页标题
这本书的成功 , 很容易解释为信念的胜利 。 这通常说来是不错的 。 不过 , 挺立在大滑落的山体上 , 丧失了主动能力 , 唯有决心一死的信念 , 当然令人敬佩 , 却很难使世界人民对法国恢复信心和希望 。 的确 , 圣埃克苏佩里所属的空军侦察大队 , 二十三个机组已经丧失了十个 , 最终就是全部送给德军击落 , 也阻止不了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推进 , 法国土崩瓦解 , 贝当政府求和投降 。 法国的乱局 , 谁都看不懂 , 谁都理解不了 。 虽说军令不理解也要执行 , 但是在失败的大局中 , 为谁牺牲 , 为什么牺牲 , 这个问题已经尖锐地摆在所有法国人面前了 。 书中写道:
全法国 , 我们仅有五十个机组 。 法国军队的整个战略 , 就落到我们肩上啦!无边的森林大火熊熊燃烧 , 要牺牲几杯水去灭火 , 那就牺牲掉吧 。
这场战争的收尾阶段(1940年 5 月 , 指法国求和投降) , 给人的所有印象中 , 有一种主导的印象 , 那就是荒谬 。 我们周围一切都崩塌了 , 一切都倾毁了 。 如此全面彻底 , 甚至连死亡本身都显得荒谬 。 在这样的天下大乱中 , 连丧失生命都欠缺严肃性 。
不错 , 各机组的战斗员都想不到抱怨 , 他们接受出战任务时 , 只回答:“是的 , 长官 。 是的 , 我的长官 。 谢谢 , 长官 。 明白了 , 我的长官 。 ”参谋部只管下达命令 , 命令是荒谬的 , 他们也知道 。 就是为了让这场战争像一场战争 , 没有别的明确目标了 。 可是 , “谁都不承认 , 这场战争什么都不像 , 一点意义也找不出来” , 全法国都陷入无比尴尬的境地 , 陷入一种失调、厌烦 , 尤其是浅薄短视的失败氛围中 。
本文插图
顾不得严肃不严肃 , 荒谬不荒谬 , 问题潮水般涌来 , 势欲吞没法国 ,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 就穷折腾还能支配的部队 , 还穷折腾老百姓 , 下令撤离家园 , 焚毁村庄 , 让千百万难民堵塞在路上……圣埃克苏佩里不理解自己的国家了:
一个国家 , 并不等于山河、风俗习惯与资源财富的总和 , 这些全是我的智力抓得住的东西 。 国家是一种生命体 。 我经历这样的时刻 , 忽然发现自己对生命体存在视而不见了 。
同样 , 他们无不是有天赋个性的战斗员 , 他们以独特的方式观看事物或者不看某些现象 , 他们也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思考 , 走路 , 饮酒 , 微笑 , 而他们这些生命个性 , 却被指挥他们的人当作一座大建筑上的砖瓦了 , 可以随意抛掷舍弃 。 圣埃克苏佩里接受飞往阿拉斯低空侦察任务时 , 心里嘀咕一句:“敢死队的任务 。 ”他觉得这样送死 , “既不严肃 , 也不崇高;既算不上英勇 , 也不会痛断肝肠 。 死亡 , 只是混乱的一种标记 , 混乱的一种结果” 。
这不是信念的动摇 , 而是认识碎片化了 。 在全局分崩离析中 , 整个国家 , 以及各种机构、团体、个人、思想、认识判断 , 无不碎片化了 , 成为万花筒 。 稍一摇晃 , 就乱花飞舞 , 迷人眼目 。 无论当事人还是旁观者 , 都看不出真相 , 只见一片乱象 。 且看作者自道:
并不是说我不考虑战争、死亡、牺牲、法兰西 , 不考虑任何别的事情 , 但是我缺乏主导的概念、明晰的语言 。 我的思考中矛盾重重 。 我求的真理碎片化 , 只能一个碎片一个碎片来察看 。 我若是能活下来 , 就等到夜晚进行思索 。 钟爱的夜晚 , 理智入睡了 , 唯独单纯的事物存在 。 真正重要的事物就能恢复原状 , 没有被白天的分析毁掉而幸存下来 。 人拼合了碎片 , 重又变为平静的树 。
这里树的形象 , 象征人的本体 。 本体往往被纷乱的表象所掩蔽 。 人在精神沉睡时 , 就向智力的理性让步了:要流露出不解的愠怒(连做人达到完美境界的奥什德都有这种反应) , 还会产生各种想法 。 但是 , 这些都无足轻重 , 在失败的事业中 , 就别指望有什么激情 。 重要的是责任担当 , 这是为精神、为信念设立的目标 。 驾机起飞 , 就顾不得明显的事实、判断推理和各种反应 。 有了这份儿真诚 , 置身事中 , 尽了职责 , 才能恢复平静的本体 , 泰然审视复现原状的事物 , 得以静观思索 , 逐渐看清明白无误的真理 , 品味透了自己国家的亲情 , 也就说得清楚文明的进程、国家的前途、人类的命运了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我觉得从今往后 , 更能看清什么是一种文明了 。 一种文明就是信仰、习俗和知识的一笔遗产 , 是多少世纪积累起来的 , 往往很难用逻辑来解释 , 但是这些遗产本身就足以证明了 , 就好比道路 , 能通向什么地方 , 这些遗产能打开人的内心境域 。
拙劣的文学作品 , 向我们讲述必须逃避 。 当然 , 逃避到旅途 , 去寻找广阔的境域 。 但是 , 这种境域是找不到的 , 而是建造起来的 。 逃避从来就通不到任何出路 。
一种文明 , 如果很强盛 , 就能让人充实 , 即使这个人没有行动……也体现出一种厚重的存在 。
内心的境域一打通 , 就一通百通了 。 他找到了触及所有人的所有渴望的共同尺度 。 爱 , 能给人带来海阔天空的感觉 。 他讲述了当年在撒哈拉邮航站点 , 夜晚篝火附近突然出现阿拉伯人 , 警告他们远处有险情 , 于是沙漠便联结成一体 , 建起了一种有意义的疆域 。 音乐如果美妙动听 , 自有乐曲的天地 。 老宅旧衣柜也如此 , 简单的气味就能唤起许多回忆 。 总之 , 触动心扉 , 就是境域感 。
境域感似乎是与厚重的存在分不开的 , 也就是说 , 更能成其为人 。 例如 , 显微镜的视野赋予巴斯德的境域 , 画稿的山体赋予塞尚的境域:
巴斯德屏息专注 , 在显微镜上观察的时候 , 也是一副厚重的形象 。 巴斯德只有在观察的时候 , 才比任何时候都更能体现为人 。 ……他尽管静观不动 , 却以巨人的步伐前进 , 而且 , 他发现了广阔的境域 。 塞尚也是这样 , 他面对自己的画稿 , 一动不动 , 默不作声 , 正是一种难以估量的存在 。 他只有在沉默 , 感受并判断的时候 , 才更能体现为人 。 于是 , 对他而言 , 他的绘画变得比海洋还要辽阔苍茫 。
有了境域感 , 一切都改观了 , 周围一切就与个性生命息息相关 。 作者从阿拉斯低空望下去 , 扫视一眼他为之付出的大群人 , 他好似牧羊人 , 接近他们 , 尽数点过 , 于是 , 他们不复为一群人 , 而是成为人民 。 他属于人民——滋润他的根的泉水 , 人民也属于他——他责任担当的境域 。 就仿佛参加一场圣事仪式 , 心中怀着那种庄严而持久的喜悦 , 怎么可能没有希望呢?他们这些战斗飞行员 , 在山河破碎 , 人心涣散中经受磨炼 , 哪个执行完任务返航 , 身上不眷附着胜利者呢?
(未完 待续)
本文摘自《战斗飞行员》译序
本文插图
战斗飞行员
[法] 圣埃克苏佩里 著
李玉民 译
定价:46.00元
圣埃克苏佩里的人生极富传奇色彩 , 他不仅是一名作家 , 还是发明家和飞行员 。 圣埃克苏佩里也颇为看重自己飞行员的身份 , 并为此奉献一生 。
《战斗飞行员》是圣埃克苏佩里以自己为原型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 讲述的是二战时期主人公飞往阿拉斯的一次侦察任务 。 一经发表 , 便引起轰动 , 销量不俗 。 此外 , 本书还收录了小说《飞行员》《给一名人质的信》 , 叙述文《飞行员与自然力量》 , 演说《给法国人的信》及散文《和平还是战争?》 。 这些作品 , 皆是译者从法国伽利玛出版社出版的两卷本《圣埃克苏佩里文集》中精心选译而得 , 读者或可从中探寻到圣埃克苏佩里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 。
编辑 | 李蕊、杜渝
校审 | 黄彦、李子煊
终 审| 张谦、李弘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战斗飞行员》
- 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关于科塔萨尔的39件小事
- 花城出版社|热爱一如既往,可抵岁月漫长
- 蒙古|作家出版社七部作品获第十二届骏马奖
- 人民文学出版社|小小一个善念或许无法撼动偏见大厦,却能够悄悄温暖一个人
- 中国农业出版社|索诺拉沙漠:世界上最浪漫的沙漠,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 中国农业出版社|澳洲金伯利有多荒芜?物种有多少?
- 人民出版社|两颗启蒙星: 互为死对头的伏尔泰与卢梭
- 书展|上海书画出版社2020年上海书展回眸
- 遇龙河|广西桂林最好玩的不是漓江漂流,而是阳朔的遇龙河漂流,更原生态
- 中国农业出版社|每日十问:湖水为何有咸淡的分别和深浅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