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读书|三种关系下的痛苦
_本文原题:三种关系下的痛苦
本文插图
题记:人的一切痛苦 , 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 —— 王小波
文/ 文昌
谈到人生痛苦的分类 , 佛祖释迦摩尼有言 , 人有八苦 , 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求不得 。
生老病死是自然生理上的痛苦 , 我们无法抵挡岁月的侵蚀 , 也很难违背自然的规律 , 意识到人终有一死 , 也就没有必要急于求成 , 了解到人生之有限 , 那就要好好的把玩每一天 , 追求智慧和美好的体验 , 以期提升生命的质量 。 认识到这副皮囊 , 不管美丑 , 终会过期 。 那要注意身体的健康 , 有生之年尽量避免病痛的折磨 , 各类活动提供良好的硬件基础 。
怨憎会 , 就是和怨恨 , 憎恶的人或事物在一起 , 无法摆脱 。 爱别离是和自己亲爱的人分离 , 也是一种痛苦 。 五阴炽盛 , 因为所见 , 所感受到的 , 所思 , 所能动的 , 以及认知等五个方面的局限 , 容易陷入无明之苦 。 求不得 , 就是想得到的东西总是得不到 , 被个人的欲望苦苦折磨带来的痛苦 。
生老病死自不用说 , 世间生命万象总有期限 , 且不说明天和意外哪会提前来临的无常 。 为了对抗时间的永恒 , 我们一直在寻找自我的存在 , 不管当下 , 还是未来 。
我们不断的繁衍 , 希望自己的基因和血脉在子孙后代中传承下去 。 当然还希望流芳百世 , 注重思想和声名传承 , 功利一时名 , 文章千古好 , 也是文人墨客的常用方式 。 老师也是希望桃李满天下 , 栽培一代后生 , 让自己的努力开花结果 。 为了寻求存在 , 我们都在各自默默的努力 , 理解不同 , 也就有了人生百态 。
其它的痛苦该如何解决呢?佛在灵山莫远求 , 灵山就在汝心头 。 按佛家的明示 , 我们终归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内心 。 面对现实实际的问题 , 可能有点消极避世的嫌疑 , 多少有点唯心的自我安慰 , 也很难作为社会正常运行的思想主流 , 但某种程度上 , 他能解决你部分的精神痛苦 , 无害于社会 , 到也没有什么不好 。
在此无意弘扬佛法 , 只是分享一种看待问题的角度 , 以此来回应题记 , 王小波点出的“人的一切痛苦 , 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 于佛家的理论如出一辙 , 我们终究要回到自己 , 也只有真正解决好了自己 , 不管是有形的资源能力提升 , 还是精神思想认知的进步 , 那都有助于更新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深度 。
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 在我看来是无法接纳自己 , 尚未看清真相 , 期待过高而又求不得 , 自然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痛苦中 。 拔高点说 , 人与自己的关系问题没有处理妥当 。 除了横向的自然生理的痛苦 , 从纵向的网络关系来说 , 此生一直要面临三种关系 , 其模型大致如下:
本文插图
对应的三种关系分别是人与自己 , 人与人 , 人与自然 。 每个人成长背景和思维认知不同 , 自认为正确的打开方式自然有所不同 , 比如有人认为 , 人类肆意妄为 , 破坏了自然环境 , 所以极端的认为只有毁灭人类才能拯救自然 , 在此不做评价 。 写到这里 , 其实还是想分享下自己对三种关系浅薄的理解 , 以此交流探讨 。
1. 人与自然
中国人更倾向于把宇宙看成是一个有机体 , 认为宇宙中所有要素都是和谐共处的 , 人只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人的任务并不是改变自然界 。 中国人对于自然界截然不同的态度非常明晰地反映在艺术形式上 。 中国艺术家最崇尚的美仅仅是或完全是自然和原始的美 。
以上引用自易劳逸《家族、土地和祖先》 , 其实传统的中国人文更加注重山水的自然 , 只是现代社会西化的成分很多 , 对于自然的态度已少了以往的敬畏和智慧 。 人从大自然进化而来 , 尽管城市文明取代了农业社会 , 人性本身的进化远赶不上现代文明的进步 , 换句话说 , 我们骨子里回归自然的本能依然存在 , 人置身在大自然之间 , 心情总会莫名的舒畅 。 为了保持身心健康 , 到公园里转转 , 到山里走走 , 总能舒缓状态 。分页标题
人与自然是共生关系 , 出来混 , 迟早都是要还的 , 用在这里也不过分 。 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 也就不是个人情绪问题 , 而是人类的灾害 。 山林沙漠化 , 城市过度扩展造成的交通问题 , 空气污染导致的心肺疾病等等 , 切实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状态 , 由此产生的个人痛苦是人类处事不当的后果分摊 。
当然 , 人不过百年 , 但自然可以长期存在 , 这便是痛苦的源头 , 因为你无法追求永恒 , 于是有了短浅的解决方式 , 及时行乐 , 消耗资源 , 不管不顾 , 所谓的存在也会变得虚幻 。
2. 人与人
真正影响我们生活质量的很大一部分来自我们周边的人际关系 , 在公司里 , 我们总是会抱怨领导无道且无能 , 不符合我们的期待 , 甚至连正常人的水平都达不到 , 不仅事情没做成 , 还对自己造成心理的伤害 。 也会抱怨某同事的奇葩行为 , 对自己造成的影响 。 学校里 , 我们可能会讨厌同桌的恶作剧 , 不喜欢老师的讲课风格 , 在家里受不了父母的唠叨和管控 。
其实人与人之间相处也相对简单 , 做好自己该做的 , 也就足以让自己忙碌起来 。 至于别人 ,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左右不了的 。 对于人性本身 , 也不要有更高的期待 , 我们更容易相信共同的利益目标 , 当然也不要试图去控制他人 , 也不能希望别人与自己想法一致 。
以往我们总是会在意他人的目光 , 也努力的追求标准答案 , 生怕自己有所不同 , 在意别人的评价 , 表扬时非常开心 , 略有批评小心脏就受不了 , 甚至面对很多无脑的指责陷入过度的反思之中 , 其实大可不必 , 他人的看法改变不了事情本来的样子 。 可能流言蜚语也能致命 , 但我们只有笃信捍卫真相本身 , 自然也就不会有所畏惧 。
心存善意 , 与他人建立良性的关系 ,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 , 通过合作共赢建立关系的纽带 。 如果自己本身出了问题 , 就很容易将自己寄托在外在的人际关系上 , 总有那种我的朋友很厉害 , 所以我也很厉害的逻辑 。 或者为了彰显自己 , 非要贬低他人的做法 , 这些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证明的方式 , 多少有点荒诞 。 你们之间的关系建立 , 不一定是你很厉害 , 可能是别人的修养 , 或者说向下兼容 。
3. 人与自己
在这个点我们终于应了题记 , “ 人的一切痛苦 , 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 我们总归要回到自己才能找到答案 , 否则痛苦转移 , 殃及他人的同时 , 也更暴露了自己的无能 。
“ 你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只是个普通人?” , 意识到这个问题本身其实是成熟的标志 , 芸芸众生里 , 普通人才是常态 , 如此你才会将时间和精力专注在那些力所能及的方面 , 脚踏实地的走下去 , 至于不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 , 心气过高无法接纳本身也会造成求不得的痛苦 。
此外 , 精神层次的痛苦呢?孤独、寂寞、无聊也是我们时常要应对的 。
孤独是自己的想法不为他人理解 , 拥有自己的独特和不同 , 优秀的人总是会享受孤独 , 因为孤独里可以享受精神的自由和高贵 , 自得其乐是孤独本身最好的状态 , 像卢梭的《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 终究在自我的世界找到自由 。
寂寞呢?希望寻求世俗的温暖而不得的痛苦 , 抱团取暖是解决寂寞的一种方式 , 应了那句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 。 作为社会人 , 其实很正常的 ,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照和人世的温暖 , 寂寞并不可耻 , 但无法排解时 , 确实需要回到自己的爱好 , 然后享受那份自由 。
无聊呢?时间 , 精力有余 , 却不知道如何打发 , 陷入了无所事事的状态 ,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聊 。 有人说跑步很无聊 , 本质是因为他没有奔跑在路上 , 体会不到跑步者的乐趣 , 外人看来就是很无聊的事情 , 大致逻辑类似 。
如何应对这些痛苦?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也在不断的总结反思 , 于是有了爱好这一说 , 我们与自己的爱好建立深刻的联系 , 谋求共同的事业 , 完全将自己交付出去 , 将时间耗费在那些不用思考和面对自己事物上 , 如此逃避也是常用的策略的 。分页标题
最好的状态也就是享受自己 , 不断的探索和完善自己 , 回到自己本来的样子 , 然后与外在达成和解 , 与自己和平共处 , 接纳自己的不足 , 也不刻意要求他人 , 于此倒也乐得自由 。
文昌 上海 七月
本文插图
【左岸读书|三种关系下的痛苦】左岸记:别人想要你什么样 , 和你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 不见得一致 。 如果你在不断的向现实妥协中 , 学会了压抑自己 , 妥协着妥协着 , 你就忘了自己当初要干嘛 。 如果你擅长忽悠晃点 , 也可能稀里糊涂的 , 把自己也给忽悠进去了 , 也弄不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 为了不这样 , 我想 , 我们还是诚实些的好:人贵有自知之明 。 我也不晃点你 , 我也不晃点自己 , 我清清楚楚 , 明明白白知道自己要什么 , 然后努力去实现 。 这样也就不怕什么人生的痛苦了吧 。
- 励志|不爱发朋友圈的人,往往有这三种特征,千万不要小视
- 情感倾诉屋|真正成功的人,从不碰这三种事,一碰通常会遭殃
-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浙江女富商被同居男友活活打死:她原本有两次活命的机会
- 年轻人|人到中年,一个人最大的失败,不是没有钱,而是这三种结局
- |显土显脸大的三种发型,不是完美的鹅蛋脸最好别剪,很影响颜值
- 穿搭|今夏别总搭配小黑裤,试试这三种搭配,优雅时髦还好看
- 亲戚|这三种亲戚,血缘再近,也要少点来往
- 晨曦说家事|这三种情况下,夫妻之间存在任何一条,在一起都是一种煎熬
- 缠绵的爱|容易得手的女人,身上都有三种味道,错不了
- 十点读书|请将这十种人,剔出你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