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报|张悦然的创意写作课:为经典小说重新搭起脚手架,甚至攀登路线 | 此刻夜读
_本文原题:张悦然的创意写作课:为经典小说重新搭起脚手架 , 甚至攀登路线 | 此刻夜读
本文插图
张悦然
作家张悦然 , 如今也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讲师 , 在教学的创意写作课上 , 她将自己多年阅读写作经验 , 转化成了这本《顿悟的时刻》 。 从人物、视角到冲突、情节 , 以创作的框架构筑阅读的王国;从乔伊斯、契诃夫到门罗、波拉尼奥 , 截取当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瞬间 , 淬炼成小说独异的配方 。
【文学报|张悦然的创意写作课:为经典小说重新搭起脚手架,甚至攀登路线 | 此刻夜读】对于书中15堂课自己所下论断 , 她说 , “所有文章中的论断 , 必然显示出我的种种局限 , 有的局限或许会在日后流变 , 化成另外样态的局限 , 有的则可能伴随一生 , 作为自我实践中的守持之物 。 作家与自我局限的相处是相当复杂的问题 , 若想自我安慰 , 可以说就像井底之蛙也可以将自己托付给头顶的一小块天空 , 既然它几乎花了所有时间去仰望它 , 希望在其中找到宇宙的奥义 。 ”
大部分作家或许不太愿意和读者公开谈论写作的技巧 , 但作为创意写作课程的教师 , 却是必须的功课 , 张悦然在这本书中 , 分析了写作者们最感兴趣的一些问题 , 比如是什么促使作家动笔写一篇小说?是什么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开始了思想的跋涉?大众小说为什么能感动更多的人?次要人物为什么同样要丰满?
“其实我也不确定它们是否会对写作有所帮助 。 带着再精良的装备上路 , 在写小说的时候也一样会迷失 , 那时候就会明白有些装备是身外之物 , 有可能还是负累 , 于是再把它们一件件丢弃 。 ”
今天夜读 , 为大家带来其中一堂创意写作课 , 因为来自其他丰满的作为“敌人”的角色 , 作家笔下的某些主人公才如此深入人心 。
本文插图
敌人的馈赠
本文插图
在面对小说中的众多人物的时候 , 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 , 并没有那么多善与恶、对与错 , 有的只是不同的立场 。 好莱坞超级英雄式的电影里 , 随处可见那种以摧毁我们的英雄为唯一目标的大恶人 , 但是在伟大的小说里 , 这种恶人很少见 。 19世纪 , 在很多人还相信小说承担着教化功能的时代 , 我们还能找到一些 , 比如《双城记》里的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 , 《贝姨》里的贝姨和华莱丽 。 到了现代小说里 , 他们几乎销声匿迹 。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前面我们提到 , 在一部小说里选择一个或几个人物作为主人公 , 并非因为他们比次要人物更善良和高尚 , 而是因为我们和他们的情感连接最多 。 然而 , 我们也应该让小说里的每个人物拥有自己的立场 。 这个立场是由他的出身、过往、情感和性格建立的 , 表现为他的诉求和欲望 。 这个立场越牢固 , 我们的人物就越有尊严 , 也越有魅力 。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之所以成为最伟大的复调小说 , 正是由于它的任何一个声音都不能压倒另一个 。 它们势均力敌 , 谁也不能打败谁 , 因为每个声音的立场都很牢固 , 都在阐释一种存在的本质 。 罗洛·梅曾在《爱与意志》一书里 , 用雅各与天使角力的故事来描述创造这一神秘的过程 。 雅各与兄弟交恶 , 兄弟发起战书 , 明天要与他决一死战 。 当晚雅各一个人走到河边 , 陷入沉思 。 一个魔鬼忽然跳出来与他搏斗 。 他花了一整夜 , 终于战胜了魔鬼 , 但自己的大腿也受了伤 。 那个魔鬼其实是上帝派来的天使 。 这个漫长的夜晚 , 可以看作雅各所做的一次思想斗争 。 罗洛·梅认为 , 创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天使人格与一个魔鬼人格的搏斗 。 最终若是想胜利归来 , 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 因此 , 创作的本质也就是与自我角力的过程 。 这个角力既存在于对艺术边界的超越 , 也存在于不同立场的交锋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
本文插图
《爱与意志》封面
如果小说里的人物没有固守他的立场 , 就很容易被情节裹挟和卷走 。 情节不应该是一个个耳光 , 抽打着人物 , 让他从东到西 , 疲于奔命 , 然后把他赶去早已为他准备好的结局 。 我们使用情节 , 目的是展现和揭示复杂的人性 。 在情节的推演中 , 我们必须时时关注人物内心的需要 。 这个需要根植于他们的立场 。 在小说里存在着一种民主 , 即便是那些次要人物 , 也拥有他们的立场和诉求 。
刚开始写小说的时候 , 为了让故事更清晰 , 我们会不自觉地把一些人物固定和简化 , 以便留出来更多空间给你的主要人物 。 但是我们会慢慢发现 , 那些被固定和简化的人物也开始移动 , 变得丰满和复杂 。 这些是从他们的立场和诉求里生长出来的 。
本文插图
这里我想举两个例子 。 第一个是理查德·耶茨的《革命之路》 。 《革命之路》里的主要人物是一对美国夫妻 。 男的叫弗兰克 , 女的叫爱波 。 弗兰克是公司职员 , 爱波是家庭主妇 , 两个孩子的母亲 。 30岁这一年 , 他们搬到了一个叫作“革命之路”的中产社区 , 过上了一眼可以望到尽头的庸常生活 。 可是这对夫妻非常自命不凡 , 觉得邻居全都滑稽可笑 。 他们幻想着可以去巴黎 , 过上一种艺术家的生活 。 在筹划离开的过程中 , 两个人的分歧渐渐产生 。 弗兰克没有爱波那么理想主义 , 对于是否要抛弃稳定的生活始终有点犹豫不决 。 随后 , 他获得了加薪升职的机会 , 上司好像对他变得很器重 。 他的内心变得更矛盾了 。 偏巧这时爱波怀孕 , 于是弗兰克借此为由 , 认为他们必须留下来 。 爱波却希望打掉孩子 , 继续他们的计划 。 但那个时候 , 堕胎并没有合法化 , 那么做是很困难的 。 弗兰克开始占据道德高点 , 攻击爱波想杀死孩子的念头有多么冷酷自私 。 巴黎的计划只好搁浅 。 幻灭的爱波 , 在一天目送弗兰克去上班之后 , 为自己实施了流产手术 。 这是相当危险的 , 她当然知道 , 但她不希望她的孩子来到这个黑暗的世界 。 最终她因大出血而送命 , 弗兰克则像是变了一个人 , 沉默寡言、失魂落魄 , 一个人带着孩子搬离了“革命之路” 。
本文插图
电影《革命之路》剧照
在这部小说里 , 耶茨以弗兰克的视角进入小说 , 他是第一主人公 。 也就是说 , 耶茨把情感支点放置在了弗兰克的身上 。 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弗兰克的理解超乎寻常 。 弗兰克的自私、脆弱、虚荣与自负 , 他的那些隐秘的得意与失意 , 全部暴露在读者面前 。 我们可以谴责他 , 但是我们很难厌恶他 。 因为他和我们很像 , 我们在他身上认出了自己 。 而爱波则是弗兰克的反面 , 一种理想的化身 。 可以说 , 她更接近于一种精纯的理念、一种笼统的符号 , 她使弗兰克省察自己的生活 , 改变自己的思想 , 最终 , 她用她的离去摧毁了弗兰克 。 在很多小说里 , 这样的人物是主人公的一种寄托、一簇念想、一个彼岸 , 并未与主人公发生真正的交锋 , 因为他们既坚硬又脆弱 。 坚硬是因为他们是纯粹的、绝对的、没有杂质的;脆弱则由于他们没有完全化为肉身 , 没有纤细的神经 , 没有莫测的情绪和幽暗的内心小径 。 他们没办法和主人公——这个在小说世界里最有能量的人物较量 , 正如雅各不能和壁画上的魔鬼摔跤一样 。 当然 , 我们可以改换比赛规则 , 我们永远都可以说 , 壁画上的魔鬼通过某种无形的力量战胜了雅各 。 不过这样的摔跤比赛好看吗?分页标题
在这里 , 我们或许可以谈一谈村上春树小说里的“恶” 。 在村上春树的小说里 , 恶是理念的、抽象的 。 无论是《1Q84》里的邪教 , 还是《刺杀骑士团长》里“二战”残留下的恶 , 无论它们是依托于一群具有魔幻主义色彩的小小人 , 还是一幅画作 , 事实上都是一种理念 , 没有血肉 。 恶的降临 , 更像天空中飘落下来的一道符咒 , 这导致村上春树笔下的英雄们 , 胜利得并没有那么艰难 , 因为这场战斗的关键在于辨识和理解恶 。 但是在村上春树的小说里 , 恶已经经过了认证 , 是带着如假包换的证书来的 。 有时候还自带一份说明书 , 告诉你如何把它打败 , 主人公只要照做就好了——《刺杀骑士团长》里正是如此 。 所以那些英雄并没有真正的成长 。 从很早的时候 , 村上春树开始建立英雄历险的小说模式的时候 , 他就意识到 , 他的英雄需要敌人 。 这个敌人还不能是因为私仇 , 那就太狭隘了 。 所以他开始在现实和历史里为他的英雄物色敌人 。 他招募到的这些敌人看起来块头很大 , 其实是空心的 , 不堪一击 。 或许是因为村上并没有真正理解那些敌人 。 他花了一些时间研究他们 , 但最终还是无法理解他们 , 这可能很令人沮丧 , 不过我们必须承认作家的天性各异 , 村上的禀赋显然并不在此 。
本文插图
让我们回到《革命之路》 。 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 , 正在于爱波这个人物没有被简化 , 没有成为功能性的人物 。 恰恰相反 , 她是极为有力的女性形象 。 因为耶茨在浸没于弗兰克这个人物的同时 , 也在捍卫爱波的立场 , 每时每刻关注她的需要 , 使她挣脱了标签和符号 , 成为一个血肉饱满、元气充沛的女人 。 小说用大量的篇幅展现两人之间的争吵 , 那些对话像激烈的对垒 , 写得非常精彩 , 因为他们都拥有完备的立场和充分的理由 , 谁也无法说服谁 。 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两个人物的冲突 , 同时也是两种价值观的碰撞 。 只有对手强大 , 才能凸现主人公的强大 。 爱波这个人物的强大 , 也使弗兰克的反抗更有力量 。 结尾的那个堕胎手术 , 预示着理想的流产 , 但它不是通过一种抽象的、象征性的叙述完成的 , 而是通过爱波这个女人 , 给自己换好衣服 , 用一堆管子和药剂为她那具鲜活的身体行刑来实现的 。 在这里 , “理想之死”这个理念 , 有其依托 , 带来真切的剧痛 。
另一个可以与之比较的例子 , 是约翰·威廉斯的《斯通纳》 。 和理查德·耶茨一样 , 约翰·威廉斯一生落魄 , 直到死后多年 , 他的作品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 对于习惯了圆满结局 , 或者起码要给一点心理安慰的大众读者来说 , 两人的作品太黑暗了 , 是对美国梦的彻底粉碎 。 也许这是他们无法在他们的时代被接受的原因 。 当那个时代已经过去 , 人们不是直接面对 , 而是去反思 , 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 。 《斯通纳》的主人公斯通纳是一个大学教授 , 他曾经兢兢业业 , 专注于自己的研究 , 然而学术生涯和婚姻的双重挫败 , 使他日渐消沉 , 郁郁而终 。 他的妻子伊迪丝 , 在这部小说里主要承担着摧毁他意志的功能 。 小说和耶茨的《革命之路》一样 , 也用了不小的篇幅展示夫妻之间的冲突 , 但是和《革命之路》里的爱波比起来 , 伊迪丝显得异常单薄 。 她缺乏自己完备的价值体系和诉求 , 摧毁主人公似乎是她人生唯一的目的 。 她是彻底的恶人 。 小说里从未有一个时刻 , 我们可以代入她的立场 , 去体谅她和同情她 。 其结果导致主人公也显得很被动 , 他的绝望变成一种自怜 , 试图博取读者的同情 。 当然 , 我们也能体会到斯通纳是作者约翰·威廉斯的绝对情感支点 , 他浸没得如此之深 , 叙述者和人物紧密地贴合在一起 。 这部作品的力量正在于情感的支点非常结实 , 作者押上所有的情感做担保 , 读者几乎没有办法不动容 。 整部小说 , 我们都在斯通纳的内部 , 它激烈而动人 , 但同时它也是狭隘的 。 它的狭隘来自单一的价值判断 , 也来自作者对于主人公的过度保护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如果我们承认我们的主人公不是完美的 , 他的价值观当然一定会受到质疑和挑战 。 所以他需要“敌人” , 但“敌人”并非恶人 。 来自“敌人”的质疑和挑战是一种馈赠 , 它将会为主人公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并做出改变提供契机 , 而我们所渴求的真理也总是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现身 。
(选自《顿悟的时刻》张悦然/著 , 磨铁图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年6月版)
新媒体编辑:傅小平
配图:出版书影、剧照
- 文学报|遵循一条看似秘密其实坦荡的路径,在渺渺时间里彼此对照和记忆 | 此刻夜读
-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目录 | 《小说评论》2020年第4期
-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目录 | 《满族文学》2020年第4期
- 单读|张悦然:是“情感的支点”捍卫着作家的真诚丨单读
- 文学报|一周文艺:石黑一雄新作被黑客“看中”,在塑料袋上读小说,与戛纳影展相约线上
- 文学报|茱萸、饭后、鸡毛、撞墙......钟情袖珍小书的汪老如今也拥有了自己的“别集” | 此刻夜读
- 文学报|十九世纪的伦敦邮局职场,催生出了一位与狄更斯同列的作家
- 文学报|他是隐于建筑的“小说大师”,以不同作品呈现长篇、中篇、短篇的艺术 | 此刻夜读
-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张翎:故乡在我的血液中,无论离去还是归来
- 文学报|鲁敏:进入“串”的万妙之门,灯过马走,衣袂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