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心理|永恒焦虑的出路在哪儿?


【十分心理|永恒焦虑的出路在哪儿?】· 更多心理学帮助 , 进入幸福研习社 ·

十分心理|永恒焦虑的出路在哪儿?
本文插图
2019 年有三部影片 , 至今还在我的心里久久回响 。
这三部影片 , 我每部都看了不下三遍 。 每看一遍 , 都更为赞叹和感动 。 而每多看一遍 , 都会看到更多的东西 。 这让我心心念念地想要为它们写一篇文章 。
把三部影片放到一篇文章中讨论 , 未免太过挑战 。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难为自己 , 我也不知道 。或许就是想跟随着这种道不清、说不明的冲动 , 把三部影片中隐含着的某种注定相同的脉络 ,梳理出来 。 或许那就是勾起我的热爱的所在 。 你慢慢往下看 。
三部影片都拿到了大奖 。 画面、叙事、主人公 , 每个元素都一流 , 值得在音效最好、屏幕最大的影院里观看 。 很幸运 , 我就是这样享受它们的 。 如果你没有看过 , 爱奇艺上都有 。
下面的叙述 , 如果让你感到些许混乱的话 , 就请耐心多看两遍 。 我并无意只写给看过影片的人 。

十分心理|永恒焦虑的出路在哪儿?
本文插图
01
三部影片
1985年 , 温布利体育场 , 8万人在“拯救生命”大型摇滚乐演唱会现场 。 英国皇后乐队的主唱弗雷迪 , 坐在钢琴前 , 用高亢的音域唱起《波西米亚狂想曲》 , “妈妈 , 哦 , 我也不想死去”……所有人都血脉喷张 。 即使是在屏幕前的我 , 也激动地无法安坐 。 这首容纳着民谣、古典、摇滚、歌剧、阿卡贝拉多种元素的神曲 , 是从弗雷迪内在生命涌现的作品 , 至今无法被超越 。
导演以《波西米亚狂想曲》为名 , 拍摄了这部传记电影 , 向弗雷迪致敬 。 从籍籍无名的机场行李搬运工到世上最伟大的歌手 , 弗雷迪的一生有高潮有黯然的低谷 。 电影结束在他义演的巅峰 20 分钟里 , 导演忠实地还原了这一幕 。 目睹弗雷迪的生命激情 , 让我热泪盈眶 。 电影没有去写弗雷迪的死亡 。 他死于艾滋病 , 1995年45岁时 。

十分心理|永恒焦虑的出路在哪儿?
本文插图
2017年 , 亚历克斯才 31 岁 。 徒手完成月光拱壁、半穹顶后 , 他盯上了雄伟的酋长岩 。 消息传出 , 很多人都觉得他疯了 。 酋长岩垂直高度914.4米 , 是坚硬巨大的花岗岩体 。 从10岁开始室内攀岩的亚历克斯 , 对酋长岩惦记了十多年 。 那是小时候父亲开车带着他 , 一进入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就能看到的大自然的庞然圣体 。
《徒手攀岩》记录了亚历克斯攀爬酋长岩的前后过程 。 影片韩裔导演也是一位登山者 , 他调动数十位登山摄影师 , 在沿线布下一个个镜头 。 我们可以贴着镜头 , 清晰地听到亚历克斯的呼吸 , 看见他的汗珠 。 巨大而陡峭的垂直崖壁上 , 仅在腰间携带一个镁粉袋的亚历克斯 , 手脚并用攀向岩顶 。
幸好我们已知了结局 , 但观影过程仍不免惊心动魄 。 仅凭身体的重力和手脚的支点 , 他攀附在岩壁上 , 每一微小的闪失都会丧命 。 无保护攀岩 , 就是100%充满坠崖风险的极限挑战 , 他却完成了!当亚历克斯坐在巨大的酋长岩顶上 , 那个微小的人类的身影 , 流着眼泪 , 满带微笑 , 让我充溢着慨叹和激动的混杂情绪 。

十分心理|永恒焦虑的出路在哪儿?
本文插图
1900年 , Virginian号豪华邮轮的头等舱内 , 遗弃在宴会厅三角钢琴上的婴儿 , 被烧煤工莫顿拾到 。 婴儿在饱满的父爱下 , 长到9岁 , 成为彻底的孤儿 。 他没有国籍 , 不知故土 , 只有一个名字叫1900 。 他是这艘豪华轮船中的幽灵 , 又奇迹般地无师自通会弹钢琴 , 成为轮船的灵魂 分页标题
《海上钢琴师》是老片修复重映 , 当年拿奖无数 。 它塑造了一个不曾存在的传奇 , 一个从未下过船的天才钢琴师 。 故事改编自一部文学作品《1900:独白》 。 看完影片 , 很多人还是不禁猜想 , 是否存在着人物原型 。
整部影片中 , 1900永远在即兴弹奏 。 他在贵族们出入的地方弹琴 , 亦为挤在普通舱的平民们弹琴 。 豪华的三角钢琴、破旧的单体钢琴 , 装模作样、衣冠楚楚的上流人士 , 臭气熏天、污言秽语的底层人民 , 都阻挡不了他的创造性 。 无以伦比的音乐一响 , 所有人都为之痴狂 。 唯一能打败他的 , 是那一声“American”!只要见到纽约港 , 见到自由女神像 , 所有在音乐中疯癫的男男女女 , 就仿佛改换了另一种神经病 , 他们大叫着、呼啸着 , 抓起行李奔向新大陆 , 留下空荡荡的船舱和孑然一人的1900 。
1900未踏足陆地一步 。 他没有身份 , 没有证件 。 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原因 。 他曾为了一位邂逅的美丽女子 , 决定去感受一下陆上看海 。 沿着轮船长长的舷梯下到一半 , 他最终还是回来了 。 直至二战结束轮船报废 , 他和船一起炸沉在海底 。

十分心理|永恒焦虑的出路在哪儿?
本文插图
02
缺陷抑或光芒?
三部影片的核心都是一个男人 。 我一遍又一遍地观看 , 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男人吸引了我 。 这些有着明显缺陷的男人 , 并不具备初相遇就被爱上的特质 。
弗雷迪龅牙 , 身材矮小 , 只能在女装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号码 。 他在父亲眼里 , 永远是不走正道、不成气的儿子 。
亚历克斯有社交障碍 。 为了避开和山友们搭帮结绳一起爬山的尴尬——也是因为省钱 , 他常常另辟它路、不戴装备地爬山 , 反而成了一位速度最快、身手最稳健的攀岩者 。
1900除了弹琴 , 没有其他任何生活经验 。 如果不是凭籍着钢琴 , 他恐怕永远不知道该如何自如地待在人群中 。
然而 , 缺陷成就了他们的风格 , 令他们光芒四射 。
这光芒 , 是弗雷迪带着乐队始终追求多变与无限突破 。
仅凭一个细节 , 就足以让我们为他着迷 。 在录制《波西米亚狂想曲》用人声模仿鸡叫的高音时 , 尽管受当时的技术限制 , 他仍坚持一遍遍将最理想的声音叠加、复刻在磁盘上 。 这举动足以将脆弱的磁盘随时毁掉 , 录制前功尽弃 。 但他不达极致不罢休 。
这光芒 , 也在亚历克斯身上尽显 。
19岁父亲离世后 , 亚历克斯退学 , 在小货车改装的房车上栖身 , 以攀岩为存在目的 。 在进入一段较稳定的亲密关系后 , 女友问他 , 觉不觉得他现在有义务为了她活得长一点?他非常诚实地说 , 他不觉得有这个义务 。
在生命的优先级面前 , 他早已想得清楚 。 为登顶酋长岩 , 他准备了一年半 , 并邀请最熟悉这一地貌的登山好友汤米·考德威尔一起进行带绳索的反复训练 , 记录下每一绳段的技术指标 。 近60次的带绳索攀爬后 , 这段路线的每一处悬壁特点他都烂熟于心 , 手点、脚点形成肌肉记忆 , 以确保每次动作丝毫不差 。
这光芒 , 也是1900弹琴时的全然忘我 。
与爵士乐发明人斗琴 , 可以说是全片的高潮 。 一旦他接下了祖杰尼轻蔑的挑衅后 , 1900就迸发出无所不能的神入 , 指尖仿佛脱离了身体 , 在琴键上狂莽滑动 , 那速度让全场痴狂 。
而我更爱的桥段 , 是1900刻录此生唯一的黑胶唱片时 。 舒缓的即兴演奏中 , 他的心顺着目光遇见了窗外站着的少女 。 长发漫舞 , 让他遗忘了整个世界 , 只有琴键倾诉着爱意 。 这张空前绝后的唱片 , 原本是用来帮他扬名世界的 , 他却执意要送给那个女孩 。
心无旁骛 , 无所顾及 , 是他们共同的魅力 。

十分心理|永恒焦虑的出路在哪儿?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03
死无遗憾
我知道 , 如果是在十多年前 , 就是我看《海上钢琴师》(1998年)那时的年龄 , 我多半会视他们为怪僻荒诞 , 带着对他们的同情、发出他们病了的叹息 。 我带着自身对缺陷的忧虑和恐惧 , 在压抑和痛惜中观影 , 模模糊糊地试图去理解、欣赏他们的选择 , 却无法靠近 。
好在 , 他们一同出现在2019年的电影屏幕上 , 而此时的我内在已经历了重大的变化 , 这变化让我看到了完全不同的东西 。 我看到 , 跟随生命激情的人 , 缺陷反而成为祝福 。 缺陷从不曾妨碍一个人活出生命的极致——当人走在忠实于灵魂的道路上 , 尽兴活着 , 死无遗憾!
是的 , 这三部影片都涉及了“死亡”主题 。 弗雷迪和 1900都死在生命的盛年 , 45岁左右 。亚历克斯 , 由于注定的高风险选择——他还将继续去攀登一座座看上去不可征服的高山 ,他随时可能去死 。
有评论指责亚历克斯对这种极限运动的选择 , 置生命与家人情感于不顾 。 但影片中亚历克斯的母亲或许给出了最了不起的回答 。 她说 , “我很感激亚历克斯去做那些事的时候 , 选择从来不告诉我 。 如果他告诉了我 , 我一定会承受不了 , 我会试图去阻拦他 。 但是我又怎么能去剥夺他生命中最美好的体验呢?”
这种伟大的尊重 , 在关系中是如此难能可贵 , 也最难办到 。 只是 , 尊重催生奇迹之花 。 为人父母尊重孩子的自主权 , 至爱亲朋尊重他的选择 , 自己尊重内心的渴望 。 在实现生命历程的意志中 , 死亡变得无足轻重 。

十分心理|永恒焦虑的出路在哪儿?
本文插图
04
永恒的焦虑
当然 , 亚历克斯的母亲说出此番话 , 或许也是经历大半辈子才有的领悟 。 毕竟她在亚历克斯幼年时 , 就把做事极致的要求内化进了儿子的心灵 。 这成了亚历克斯全力对抗的 “完美主义” 。 亚历克斯说 , 只有当他攀岩的时候 , 他才可以忘记内心的卑小感 。
他们都被自身的焦虑驱策着 , 走在一条不断超越生命局限的路上 。 弗雷迪要对抗父亲永不满意的目光 , 要对抗作为长子背负的移民家庭在美国艰难求存的压抑和挣扎;要对抗成名后 , 狂热人群中无法被满足的投射渴望与窥视的恶意 , 以及致爱的伙伴与妻子也无法理解的孤独;还要对抗潜伏在内心的同性恋身份的疑惑与好奇 。 但他有音乐 。
1900没有故土 , 不知归宿 , 永远在欧洲、美洲两块大陆之间的海洋间飘泊、往来 。 船是他的母体与子宫 , 他出生了 , 却无法真正的出生 。 但只要他不去在意他的身份 , 他便是自己灵魂的主宰 , 可与船上两千多乘客的灵魂共舞 , 忘记目的地、忘记风暴、忘记时间 。
克服了焦虑 , 又会在成长中再次遇到新的焦虑 。 在这条永无止境的路上 。 即使是最美好的爱情 , 也会带来不知所措 , 就像亚历克斯所面对的 , 关系既是支持 , 又是伤害;既缓解焦虑 , 又制造焦虑 , 既支持他成功 , 又妨碍他成功 。
而与生命这类缺陷相较 , 死亡才是更大的焦虑 。 一如这 2020 年每个人都体会到的 , 在不安与否定中 , 我们似乎都在等待着什么 , 会有更严峻、残酷的挑战发生吗?已故台湾心理学家余德慧所著的《生死学十四讲》写道:“我们什么时候会死去?不知道 。 用什么方式死呢?不知道 。 唯一确定的是 , 我们一定会死 。 ”
为了抵御死亡焦虑 , 人常常会自欺 , 认为死亡是他人的事 。 由于这无法由当下得知的认知沟壑 , 我们既否认生命的有限性 , 又浪费时光惶惶度日 。 存在主义学家罗·洛梅曾指出 , 现代性将神拉下神坛 , 人自己变身为神 。 然而 , 在这个无限可能与自由的幻境面前 , 人却又为自身的缺陷所忧虑 , 惧怕独立带来的孤独 , 惧怕责任带来的重压 , 在焦虑里寸步难行 。分页标题

十分心理|永恒焦虑的出路在哪儿?
本文插图
05
存在之美
正是看到了他们 , 这三部电影的男主角 , 我内在的焦虑——属于存在性的焦虑不可思议地得到了缓解 。
我一直记得小号手麦克斯在船舱的废墟中找到1900时 , 他们的对话 。 1900说 , 在那 88个黑白琴键上 , 我拥有无限的自由 。 当我走下船 , 走向纽约港 , 那无数条的街道 , 让我感到迷 失 。 是这段话 , 让我像麦克斯一样 , 尊重并理解了1900 。
人类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 , 重重击打了现代化发展带给人的无上骄傲 。 1900选择和形似泰坦尼克号的邮轮永远消失在大海中 , 或许是一个深刻的隐喻 。 2020年的全球病毒爆发 , 也在用另一种方式 , 提醒我们人类的有限性 。
不如学着从死亡这个终点回望 , 在不可预知又有限的生命时数内 , 像这三个男人一样 , 专注于自身独特的语言 , 创造一种贡献给自己、亦贡献给世界的表达 。 那是战栗亦是狂喜的存在状态 。 是身心不再割裂的历程 , 是一个人接受缺陷、诚实地活着 。 充分而一体地活过的人 , 即使是死亡焦虑也可以被放下了 。
重看《海上钢琴师》时 , 我所有的注意力都在那些美丽的叙事上 , 不再忧伤 。 我顺着1900的眼睛去注视那个舷窗外青春飞扬的女孩 , 我能够像1900那样听到一个从未见过大海的农民生命的诗意 , 我亦看到 , 即使是那些要炸毁船只的人也对一个似乎从未存在的人有着耐心…… 我的心有种安静 , 体会到对生命一切状态接受、欣赏的喜悦 。
重看《波西米亚狂想曲》时、重看《徒手攀岩》时 , 我的内心亦复如此 。 年龄会帮一个人理解很多事情 , 在时间未到之时 , 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 现在 , 我窥见了存在之美 。
作者:王珲 , 十分心理·幸福研习社创始人、原《心理月刊》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