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心理咨询师协会|不求工作有趣,不望兴趣赚钱


_本文原题:不求工作有趣 , 不望兴趣赚钱
有个亲戚给我打电话 , 跟我谈自己八岁儿子的教育问题(我一个未婚未育的女人跟别人谈孩子的教育问题还真是可笑) , 她的孩子上贵族学校 , 学校开办兴趣小组 , 数量多达30几个 , 这个小朋友自己选择了“小小魔术师”和“小牛顿实验” , 迫于妈妈的压力选择了“演讲与口才” 。 每次上完“演讲与口才”的课他就不开心 , 但每次上完“小小魔术师”和“小牛顿” , 他就跟快乐的小鸟一样 。 他开心的将学会的魔术在爸爸妈妈面前表演 , 炫耀 , 还坚持让妈妈用自己配好的洗衣粉洗衣服 , 看看清洗效果怎样 , 他妈妈说“咦 , 还挺好用的” , 他很兴奋 , 但是妈妈很苦恼:我的儿子怎么尽是喜欢这些歪门邪道呢!
她和我说:我当时觉得他性格比较内向 , 想提高他的表达能力 , 于是就让他报了“演讲与口才” , 觉得这个还挺有用的 , 但是他上了很不开心 。 你说“小牛顿”吧 , 我觉得还好吧 , 至少让他知道一样东西是由其他的几样东西组成的 , 但是你说学那个魔术有什么用 , 每次还要花钱买耗材?我跟她说:魔术多有趣啊 , 怎么会没用呢?刘谦的魔术不是上春晚 , 赚大钱了吗?就算上不了春晚 , 还可以用来泡妞、聚会上表演 , 多酷 , 其他的小孩只会弹琴 , 你家的孩子会变魔术 , 多长面子啊!就算没用 , 但孩子快乐就是最大的收获啊 。 我动之以情 , 晓之以理地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 , 这位妈妈还是长吁短叹 , 觉得孩子的这个兴趣是歪门邪道 , 没有用 。
其实 , 不单单是我的这位亲戚 , 几乎全天下的父母都会有“这有什么用”的思想 。 小时候我喜欢种植花花草草 , 经常下课以后在自家院子里除草施肥忙得不亦乐乎 , 还看了许多“看图识植物名”的书 , 懂得分辨月季和玫瑰 , 通过闻花香就知道是茉莉开了 , 还是栀子花开了 , 还懂得扦插技巧 , 我妈当时经常对我说的话是:这有什么用?别搞这些没用的!赶紧学习去!孩子在父母的教育下 , 渐渐的也成了“这有什么用”的大人 。

上海市黄浦区心理咨询师协会|不求工作有趣,不望兴趣赚钱
本文插图
这种大人有“三没”的典型特质:没学习新东西的热情 , 没兴趣爱好 , 没用的事情不去做 。 “没学习新东西的热情” , 这很好理解 , 因为他们从小的感受是学习很痛苦 , 很枯燥乏味 , 所以很多人除了应付考试再也不会看书 , 不是拿起书本就犯困就是学习一样东西有非常严重的畏难情绪 。 “没兴趣爱好” , 是因为他们原本有的兴趣爱好都被扼杀在摇篮中了 。 “没用的事情不去做” , 则是因为他们养成了功利的生活态度 。 有没有用的评判标准是能不能带来现实的好处和利益 , 这种评判标准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 , 做什么事情之前会问一句:这有没有用?没用是绝不会去做的 。
我收到不少大学毕业生以及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朋友写来的信 , 他们要么就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 适合什么工作 , 要么就是屈服于现实 , 找了一份薪水不错 , 或者父母安排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 一没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二没有一个兴趣支撑自己八小时之外的生活;三又没有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热情和行动力 。 所以他们往往觉得生活迷茫、乏味、痛苦 。 我不能肯定地说这样的结果是由“这有什么用”的思维模式和态度导致的 , 但是我觉得这与“这有什么用” 的思维模式和态度密切相关 。 我给出的建议是:要么选择做一份自己喜欢但收入只是过得去的工作 , 要么做着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 但在工作之外 , 有自己的兴趣 。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有本书叫《工作颂歌》 , 他花一个月的时间观察一个工种 , 然后尝试着从对物流、饼干生产、职业咨询等10种行业的观察中得出一些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 , 书中的职业咨询师西蒙斯说道:大多数英国人随波逐流 , 将成人后的毕生精力用来做16岁时未经仔细斟酌便选定的工作 。 我觉得这不仅是英国人的问题 , 也同样是全世界人的问题 。 很多时候我们选择职业时 , 对这个职业并没有多少的认识 , 比如有的人想当医生 , 只认为医生职业神圣 , 受人爱戴 , 却不知其漫长的学习历程 , 高负荷的工作强度 , 尖锐的医患矛盾 , 较低的收入 , 以及要在生存和良心之间挣扎 。分页标题
有的人选择广告行业 , 以为经常可以见到明星 , 以为常常能拍牛逼的广告 , 牛逼的电影 , 以为可以在步行街看到自己写的惊艳广告语 , 以为这个职业文艺又时尚 , 不是有句话说: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吗?其实现实是大部分的广告人常常加班 , 非常辛苦 , 受客户和老板虐了又虐 , 卑微又无奈 。 比如我现在当自由撰稿人 , 有人就以为我无忧无虑 , 却不知道我收入无保障的不安 。 所以 , 一个人选择哪个职业之前最好先认真了解这个职业具体的工作内容 , 看看与自身的兴趣和能力是否匹配 , 别爱上幻想中的职业 。
找到一份与自身的兴趣和能力相匹配的工作固然很幸运 , 但是没有找到的也还是有其他的选择 。 前段时间我在上海文化广场听台湾的王伟忠(台湾著名节目制作人)的演讲 , 他说:有的人工作是工作 , 爱好是爱好 , 分得很开 , 有的人把爱好当工作 , 他就是如此 。 前者是两个翅膀飞翔 , 后者是一个翅膀飞翔 , 没有退路 , 但是也会因此更努力 。 是的 , 将爱好当工作确实有风险 , 但也会有更多的成就感和动力 。

上海市黄浦区心理咨询师协会|不求工作有趣,不望兴趣赚钱
本文插图
每个人喜欢做的事情不同 , 擅长的事情也不同 。 我认为适合的工作标准并不高:只要你不那么讨厌就成 。 更好一点的是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 这不仅会有成就感而且生存一般不成问题 , 但前提是你得不断尝试 , 你得了解自己 , 知道自己擅长什么 。 有网友问我 , 明明做着喜欢的事情 , 为什么总是没有成就感呢?因为你一直没有成功啊 , 成就感来自成功的经验 。 为什么没有成功的经验?则值得你自己好好思考 , 是遇人不淑 , 是不擅长还是没有掌握方法?真正好的职业是将喜欢又擅长的事情结合在一起 , 但是拥有这样好运的人并不多 , 但至少你可以做到平衡:不求工作有趣;不望兴趣赚钱 。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 有相当一部分人用这种方式平衡着工作和生活 , 他们白天为了生存而工作 , 晚上为了兴趣而付出 。 我曾看到一份杂志做了一期专题 , 就是记录这样的一群人 。 有个男人 , 白天是政府机关循规蹈矩的公务员 , 下班后穿起黑皮衣 , 背上电吉他 , 成了某个酒吧的乐队成员之一 。 有个女孩 , 星期一到星期五是中学体育老师 , 周末就是穿着性感衣服跳健美操的啦啦队员……
我可以举些著名作家的例子 。
德国人本哈德?施林克不仅在多个大学从事公共法律和法律哲学的教研工作 , 同时还是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宪法法院的宪法法官 。 他还是小说作家 , 写畅销推理小说 , 而小说《朗读者》是他最轰动的作品 , 被改编成电影 , 获得奥斯卡 。
还有那个写出《变形记》《城堡》的卡夫卡 , 白天的工作是半官方组织“劳工事故保险局”文员 , 回到家后写小说 。 据说他在工作中人缘不错 , 曾在12年间从“助理员”被提升到高级职位的“总秘书” , 这和他小说中传达的人际关系的疏离和人际沟通的绝望应该是大相径庭的吧 。
我讲几个大家更熟悉的例子 。
写《杜拉拉升职记1、2、3》的李可 , 出书之后赚了不少钱 , 但是很低调 。 据说她是500强企业的职业经理人 , 十余年外企工作经验 , 从事过销售和人力资源工作 , 但是她的同事并不知道她就是《杜拉拉升职记》的作者(她不会憋得内伤吗) 。
还有那个超级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 , 在八小时内他是海关总署的公务员 , 薪水优厚 , 工作不太辛苦 , 八小时外他变身天涯上的“当年明月” , 在网上写“明朝那些事儿” , 十几年不间断 。
这些人的日常工作只是自己生活的一面 , 而生活有很多面 , 他们践行着:不求工作有趣;不望兴趣赚钱 。 结果呢 , 兴趣不仅赚钱还名利双收 。 一般来说 , 要维持好这种平衡的状态需要一些条件 。 一是白天的工作并不会消耗掉你很多精力;二是你的兴趣爱好可以在非工作的时间里从事 。 假如你是个工作忙碌 , 经常加班的设计师或者程序员 , 估计能花在兴趣爱好上的时间就很少了 。 所以白天找一份能维系生存但又不会太忙的工作 , 晚上搞搞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失为很好的选择 , 生存与生活都兼顾了 。分页标题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 , 因为清晨和晚上我可以干自己喜欢的阅读和写作 , 所以在广告公司写着无聊的广告文案或者面对难缠的客户时 , 我比较容易心平气顺和有忍耐力 , 毕竟下班以后我有自己快乐的小天地 。 现在我成为自由撰稿人 , 靠文字为生 , 将兴趣当工作 , 接一些不喜欢的约稿变得令我痛苦不堪 , 因为我既要求我的工作有趣 , 又期望我的兴趣赚钱 , 但是既然为了钱多少就得委屈我那颗高傲的文艺女青年之心 。
【上海市黄浦区心理咨询师协会|不求工作有趣,不望兴趣赚钱】最后补充一句 , 没有哪一个职业是完美的 ,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 再好的工作也有100次想辞职的冲动 。 所以 , 怎么平衡好工作和生活需要你自己思考和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