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医典|杀死3岁儿子、饿死2个女儿:是什么让吸毒者如此没有底线?


今天是第33个国际禁毒日 , 大家记不记得就在前几天 , 淡出大众视野已久的女明星牛萌萌还带着“吸毒”的标签上了热搜 。 现实就是这么讽刺 , 很多95、00后的朋友还不知道她长得啥模样 , 就记住了她“聚众吸毒”“吸毒再犯”的事实 。

腾讯医典|杀死3岁儿子、饿死2个女儿:是什么让吸毒者如此没有底线?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大兴公安 微博)
名人吸毒似乎已不是新鲜事 , 前阵子人气很高的脱口秀演员卡姆也是因此断送了前程 。
再把时间线拉长一点 , 毒品也让柯震东、陈羽凡、李代沫等当红艺人的职业生涯戛然而止 , 为什么他们宁愿游走在名誉尽失的边缘 , 也不愿离毒品远一点?
有一位曾涉毒的知名民谣歌手 , 面对媒体采访时表示:“吸毒肯定是个坏事 , 但是可能大家想得有点严重了 。 ”
起初看到这番漫不经心的言论时 , 令人感觉不可思议 , 但后来又想了想 , 这样的发言也“合乎情理” , 毕竟他是一个曾被毒品控制过“脑回路”的人 , 而这样的人会下意识地洗白自己的吸毒行为 。 如果毒品连这点都做不到 , 谈何蛊惑人心?

腾讯医典|杀死3岁儿子、饿死2个女儿:是什么让吸毒者如此没有底线?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giphy)
古往今来 , 绝大多数瘾君子第一次接触毒品时都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 而毒品之所以能流传数百年 , 正是因为它从不会让品尝者“一试而止” , 它提供的“快乐”不仅“无与伦比” , 还“刻骨铭心” , 犹如被勾魂枪射中 , 不能自拔 。
毒品作为一个恶性的人造“快乐源泉” , 进入人体后的主线剧本 , 就是摧毁并取代大脑中的情绪控制机制 。
我们人类作为一种高级生物 , 自身的“快乐源泉”实际上是一套“奖赏系统” , 由负责多巴胺分泌的脑回路来运行 。 日常生活中 , 只要我们一定的需求获得满足 , 无论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还是自我实现需求 , 这套系统都会增加释放多巴胺 , 让我们产生不同程度的快乐情绪 。

腾讯医典|杀死3岁儿子、饿死2个女儿:是什么让吸毒者如此没有底线?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giphy)
大家可以想象对比一下 , 游戏中晋级PK的快乐、职场中升职加薪的快乐 , 以及买彩票中大奖的快乐 。 但是 , 从理论上来说 , 毒品带来的快乐会超越以上三者 。 因为它一次性可提供的多巴胺剂量 , 完全超越大脑的“奖赏规则” , 如同游戏中的作弊代码 , 能直接把快乐值充满 , 以至于吸毒者会摇头晃脑 , 产生性兴奋 , 出现幻觉、幻视、幻听 , 甚至是漂浮感 。
与此同时 , 吸毒者的身体为了满足“病态大脑”所需的极端兴奋 , 只能超负荷地运作 。 因此当快乐结束后 , 轻则出现严重的情绪压抑 , 以及反应迟钝、辨别能力下降、记忆力衰退等一系列“痴呆”行为 , 重则出现幻觉、妄想、狂躁、暴力倾向[1] 。 至此 , 毒品的危害便足以从吸食者自身 , 扩散至无辜的家人 。
2017年 , 一名连续吸毒3天的南昌瘾君子 , 深夜从网吧回家后 , 耳边突然想起了一句网游中的提示音:“开始人类清除计划!杀人游戏开始!”于是出现幻觉的他 , 拿起菜刀砍向母亲的颈部、父亲的脸部 , 最后在儿子身上连捅几刀后逃窜 。 在这个真实的暴力侵害案例中 , 并没有吸毒所致的金钱纠葛 , 也没有戒断反应的折磨 , 仅仅是幻觉的莫名作祟而已 。
(图片来源:新闻截图)
2013年 , 一名吸毒后忘记回家照顾孩子的单亲妈妈 , 被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起诉 。 出门前她为了“保护”孩子 , 留下了三四天的食物 , 将家门反锁 , 便安心地堕入毒品的世界 。 但毒品让她失去了“时间感” , 两周后她才回到家 , 遗憾的是 , 她3岁的大女儿和1岁的小女儿已经过世了 。分页标题
(图片来源:新闻截图)
看到这些可悲的新闻 , 心中不由地产生了一个疑问:那些认为吸毒没那么严重的瘾君子 , 浸泡在毒品圈里那么久 , 真的对这些恶果闻所未闻吗?如果你心中的答案也是否定的 , 那么 , 请把毒品和“精神控制”划上等号 。

腾讯医典|杀死3岁儿子、饿死2个女儿:是什么让吸毒者如此没有底线?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giphy)
一份新型毒品滥用人群的调查显示 , 吸毒者在早期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意志和判断力 , 即使在长期使用毒品后 , 仍认为不是“瘾” , 只是一种获得快感的选择 。 他们甚至认为 , 成瘾有一个临界点 , 在临界点到来前都是安全的[2] 。 然而 , 从大多数的吸毒所引起的恶性事件反观 , “恶之花”早已绽放 , 只是“恶果”还没到来罢了 。
不过 , 可以令人放心的是 , 在警方多年的努力下 , 在“恶果”到来前 , 越来越多的“恶之花”已被送入戒断中心 。
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 , 你是不是也想到了“举报”这个答案?
这确实是一个途径 , 很符合禁毒影视剧作品中“眼线”遍布的套路 , 但这绝不是公安排查毒情的主要途径 。 吸毒的性质可比嫖娼、赌博严重复杂得多 , 若还得等着热心群众的举报 , 那可就晚了!

腾讯医典|杀死3岁儿子、饿死2个女儿:是什么让吸毒者如此没有底线?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giphy)
一朝吸毒 , 必将留“痕” 。 大家都知道 , 尿检是鉴定吸毒人员的重要手段 , 警察追踪毒品消费亦同理 , 要做的是一个大范围的“尿检”——污水监测 , 学名叫做“水体痕量毒品监测”[3] 。
想不到吧?绕了一大圈 , 瘾君子还是被尿液给揭发了 。 这是一种通过污水中的海洛因、冰毒、可卡因、大麻、安非他命等药物残留水平 , 来实时监测评估区域毒情的方法 。 我国早已于2012年投入使用 ,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善 , 现在的监测结果可以准确地反映出:
某区域的毒品滥用时间 , 如某个周末或音乐节等大型活动举办期间 。
某区域的毒品滥用地理空间 , 范围可溯源至街道、社区、小区 , 甚至具体到某栋居民楼 , 以及KTV、酒店等 。
这像不像一场悄悄进行的摸底考试?这种监测方式为警方确定潜在制毒、吸毒的场地和人员提供数据支撑 。 毕竟 , 聚众吸毒是一件高风险且隐秘的事 , 在成瘾性的怂恿下 , 瘾君子们有集体顶风作案的第一次 , 大概率就有第二次 。 这么明显的线索 , “尿液大数据”岂能放过?
还有你的毛发可以留有抹不掉的毒品痕迹 , 一根发丝即可以追溯数月以来的毒品滥用轨迹 。 看来“侥幸心理”越来越不靠谱了 。
所以 , 千万别对这流传了数百年的“精神控制术”抱有侥幸心理 , 一朝吸毒 , 必将留“痕” 。 劝“瘾君子”们早日悬崖勒马 , 到正规的戒毒医疗机构接受戒毒康复治疗 。
审稿专家:李晓东| 国家禁毒委毒品滥用防治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创团队
编辑:吴维 、张广有 | 校对:胡磊
运营:席大力 | 排版:李永敏
统筹:叶正兴
喜欢医典 , 快来“点亮星标”
不再错过精彩内容

腾讯医典|杀死3岁儿子、饿死2个女儿:是什么让吸毒者如此没有底线?
本文插图
【腾讯医典|杀死3岁儿子、饿死2个女儿:是什么让吸毒者如此没有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