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发个朋友圈,为什么还要字斟句酌? | 睡前聊一会儿
_本文原题:发个朋友圈 , 为什么还要字斟句酌? | 睡前聊一会儿
睡前聊一会儿 , 梦中有世界 。 听众朋友 , 你好 。
近期 , 微信上线了一个新功能 , 首次支持修改微信号 , 每个用户一年可以修改一次 。 不少用户拍手叫好 , 终于可以跟曾经那些幼稚甚至“中二”的微信名说再见了 。 尽管如此 , 还是有不少用户不满意 , 希望能够增加“朋友圈内容可以二次编辑”的功能 。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朋友圈里的那些事儿 。
本文插图
先问个问题 , 你是“朋友圈困难户”吗?这个从去年火到现在的词儿 , 指的是“在朋友圈发个动态也要思前想后 , 不断反反复复修改编辑 , 最后觉得不发或者只发个表情比较好” 。 这种字斟句酌的纠结并不是个案 , 在社交媒体已经“占领”了绝大多数人生活时间的背景下 , 这种心态已经成了常态 。 英国一名研究者在他最新发表的论文中 , 将用户的这一纠结准备过程称为社交媒体的“排练舞台” 。 他认为社交媒体的可编辑性和异步性 , 让用户得以建立一种独特的排练舞台 。 在排练舞台中 , 用户可以编辑、打磨自己发送的信息 , 甚至在有必要时推倒重来 。 尤其是他提到 , 这种排练对于“面子”的保护和“身份”的建构至关重要 。
说起舞台 , 有句俗语是“台上一分钟 , 台下十年功” 。 所有看过表演的人都知道 , 舞台上的绝美表现离不开舞台下的辛苦排练 。 从舞台表演到社交媒体 , 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空间 , 放在一起竟然意外的贴切 。 其实这也很好解释 。 正如舞台表演需要观众检验一样 , 很多人发朋友圈的目的就是为了交互 。 当按下“发表”的那一刻 , 其实就开始了等待检验的过程 。 文字有没有呈现我的完美状态?发出来的照片有没有拍好?会不会引起别人的误解?会不会没有人给我点赞?发多了大家会不会烦……渴望与忐忑交织、兴奋与顾虑并存 , 字斟句酌的排练也就不难理解 。
其实 , 与其说大家在意的是朋友圈内容有没有编发好 , 不如说是担心有没有收获朋友圈的肯定 。 社交媒体打破了人们交流的空间和时间限制 , 丰富了交流互动的方式 , 但与此同时 , 少了面对面的交流 , 随之而来的是孤独感倍增 。 人终归是社会性动物 , 需要展示自我 , 需要获得认可 。 社交媒体的一大特性 , 就是通过用户精心编辑发送的信息 , 让用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生产自我形象的能力 , 从而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 。 一言以蔽之 , 对不少人来说 , 编辑的是朋友圈 , 经营的却是形象 。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发个朋友圈,为什么还要字斟句酌? | 睡前聊一会儿】
本文插图
只是 , 朋友圈展示的形象毕竟不能跟真正的生活划等号 。 有人朋友圈里岁月静好 , 生活中鸡飞狗跳;有人朋友圈中恩爱幸福 , 生活中每天争吵;有人朋友圈里勤奋积极 , 生活中又丧又躁 。 在传播学里有一个“拟态环境”的概念 , 说的是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投射 , 而是传播媒介有选择性地对新闻和信息进行加工和再结构化后向人们所提示的信息环境 。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 朋友圈也是用户自己建构的拟态环境 。 从假装环游世界 , 到打造精致人设 , 经过经营和包装的生活 , 并不真实 。
现在 , 还有不少人不再发朋友圈 。 除了不敢发、不知道发什么之外 , 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将生活重心从线上转移到了线下 。 需要宣泄心情的时候 , 不再在朋友圈里找共鸣;需要珍藏生命中的精彩时刻 , 也不再通过朋友圈进行记录;需要收获肯定的时候 , 也不再在朋友圈里看点赞数 。 其实 , 发朋友圈没错 , 但认真生活更美 。 把字斟句酌的朋友圈“排练舞台”挪到现实生活中 , 可能会发现一方更美好的天地 。分页标题
这正是:
与其朋友圈字斟句酌 , 不如现实中好好生活 。
(文 | 董晓伟)
- 婚咨师雨宸|好好的怎么就分手了?是你忽略了这些重要信息!
- 财星|命理角度如何看一个人的财富信息
- 汽车知识|被称“豪华版昂科威”?别克昂科威S多项信息公布,你心动了吗?
- 婚咨师雨宸|为什么分手后他不回我信息,却总在半夜联系我?
- 大众侃车|法系混动干将,雪铁龙天逸PHEV动力信息曝光
- 女人|女人没有拉黑你,也没有回你信息,不外乎这些原因,别“会错意”
- 青衫纪|女人没有拉黑你,也没有回你信息,不外乎这些原因,别“会错意”
- 汽车知识|新车 | 提供四驱系统/CDC主动减振 曝昂科威S更多配置信息
- 西安王老师聊教育|应对洪涝灾害,这些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你该知道!
- 昆明信息港|晋宁哪里最美最好玩?你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