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诗经》读薄,这本书就够了!


|把《诗经》读薄,这本书就够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风诗的情韵》一书是《诗经》入门的普及读物 , 作者李山重诗情、农村风俗而不重《诗经》里面的政治道德讽喻 , 尤其在个别篇目独辟蹊径 , 采用新的考古发现 , 对风诗做出与前人完全不同的解读 , 另人耳目一新 。
读书看书讲究“把书读薄” , 即把书的内容梳理出来 , 了解它的行文结构以及篇章安排 , 从《诗经》来看 , 李山在写这本书时 , 除了简单的文义解释外 , 还需要秉承中国的诗性文化 。本文将从逻辑结构入手 , 在阐释中国古代风俗的前提下一探《诗经》呈现的中国民间人情 。

|把《诗经》读薄,这本书就够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本书共十五章 , 分列很有逻辑 , 以中国农耕文化重风土 , 重人伦 , 重婚嫁 , 重农事等特点为核心 , 解读中国民间各具特色的爱情 , 婚嫁 , 罹难 , 夫妇生活 , 劳动生活 , 从本书题目亦可看出 , 李山的方法论重在一个“情”字 。
用同情心和同理心去解读《诗经》 , 试图体会当事人的爱恨纠葛与微妙难言的情感变化 , 而进一步脱离汉代经学家的政治道德隐喻 ,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文化观念上的进步 。

|把《诗经》读薄,这本书就够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同时李山在本书中多次强调要“用好新的考古资料” , 做出新的解读 , 在《关雎》 , 《蒹葭》和《汉广》等篇目中用新近的考古发现推导出合理的新诠释 。在方法论上 , 李山与学者叶舒宪提到的“三重证据法”不谋而合 , 这种“用人类学新材料 , 以今证古” , “借助于原始社会的情况来考察和说明上古问题的第三重论证思路”不仅是当今学术的趋势 , 也为《诗经》解读开辟了新局面 。
风诗的生活性和真实性是李山很强调的 , 他提到“《诗经》是我们这个民族 , 在自己的文化创生时期产生的精神花朵” , 我们至今仍用“逃之夭夭” , 泾渭分明”等成语 , 这些都源于《诗经》 。
在生活和文化领域 , 《诗经》不仅没有远去 , 反而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标杆 。学者刘士林即指出 , “中国民族的本质性和本源性 , 正是借助于诗的架构 , 才在时间中大白于世的 。”在中国农耕文化中 , 妻子这一角色占有重要地位 , 婚嫁更是人一生的大事 。妻子的角色意味着有效的劳动力 , 繁衍后代的生殖力 , 也意味着她必然是人伦关系的纽带 , 是宗法社会不可缺失的一环 。所以本书由婚嫁和夫妻生活展开 , 延至到更宽广的层面 。

|把《诗经》读薄,这本书就够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把《诗经》读薄,这本书就够了!】在《关雎》篇 , 李山首先便对普遍的爱情诗解读提出质疑 , 而认为这是一首夫妻恩情诗 。其一 , 人称形势不对 。君子淑女都是第三人称 , 爱情诗不般不这样称呼;其二 , 器物不对 。根据考古发现 , 琴瑟钟鼓在古代是极庞大之物 , 摆出来需要很大排场 , 这不符合追姑娘的现实场景;其三 , 参差荇菜具有宗庙隐喻 , 采摘植物一般是妇女负责 , 这也“暗示了诗篇中的淑女将承担家庭主妇之事 。”
所以 , 李山得出本诗与婚姻缔结有关 , 而非爱情诗 。这种解释是很有说服力的 , 因为作者还原了现场 , 去思量名物和历史环境的关系 , 尤其是采摘荇菜的解读 , 更有文化学上的意义 。其实 , 更有学者在李山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 , 在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一书中 , 他将远古诗歌中的“采摘”母题与古代人的法术思维联系起来 。“特罗布里安德人在追求异性之前都要经过这种象征性的准备工作 , 是自己获得充分的吸引力和自信力 。”分页标题

|把《诗经》读薄,这本书就够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此 , 荇菜作为一种植物其实是融入了古人主观上的心理投射 , 采摘荇菜不仅是一种仪式性行为 , 也是一种法术行为 , 因为“《关雎》的作者也是在三次采荇菜的强化作用下逐渐建立起求淑女的自信心的 。”3叶舒宪在文化发生学的层面做出了诠释 , 比李山更深入了一层 , 但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两个人的诗歌内容的理解发生了分歧 。李山认为采摘荇菜的是妇女 , 叶认为采摘荇菜的是男性追求者 。好在“诗无达诂” , 两者的诠释都具有合理性 , 这也使得《诗经》内涵得以延展 。
写夫妻生活自然不得不提婚嫁 。本书随后举《鹊巢》 , 《著》 , 《绸缪》三首 , 详细介绍了各国娶亲场面 。从器物考证上我们很难说这三首是普通人家的婚嫁排场 , 更有可能是贵族联姻 。实际上 , 李山所举的很多婚嫁诗写的都是贵族联姻 。自周以来 , 宗法和血缘是维系政治稳定的有效手段 , 所以贵族间通婚是很常见的事情 , 这种春秋大义自然包括列国间的互相支援 。

|把《诗经》读薄,这本书就够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本书第十二章“巾帼胜须眉”中就提到《载驰》 , 许穆夫人的祖国卫国遭灭顶之灾 , 按照列国通婚大义 , 许国应当出兵救援 , 然而国内的大臣们因畏惧而纷纷反对 , 甚至出兵拦截归卫的许穆夫人 。相传许穆夫人遂作此篇 , 既表忧愁亦表达对国内不义之臣的谴责 。可见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婚姻确有重要的政治功能 。
与之相应的还有卫风《泉水》 , 《竹竿》 , 这两首将许穆夫人之哀扩展成远嫁他国的女人欲归家而不可的普遍情感 , 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话说回来 , 大夫之家的婚礼场面宏大 , 用物奢侈 , 《鹊巢》有“百两”相送相迎 , 《著》有琼华琼英之玉 , 这对读者来说是一个直观感受 , 而且诗歌视角是集中于一处 , 以小见大 , 颇有见地 。
《稠缪》中的柴薪很有文化意味 。古人结婚要备柴 , “结婚时要在彩礼中放一捆柴火 , 这个习俗在今天的一些省份还保留着 , 猜测可能与古代抢婚风俗有关 。婚姻的婚 , 取的是昏的意思 , 也就是黄昏时分 , 这时候 , 打火把抢女孩子可能就是婚的来历 。”古代“取”字甲骨文就是一个手型加一个女奴隶 , 说明此处婚嫁可以在文化上溯源 , 证明抢婚风俗在古代的确存在 。

|把《诗经》读薄,这本书就够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抢婚风俗的来由说法不一 , 社会学家郑也夫在专著《文明是副产品》中总结前人观点“麦克伦南认为原始人流行的杀戮女婴导致日后女性不足 , 只好到外面去抢 。...斯宾塞认为 , 从外部抢到妇女为妻 , 可以满足虚荣 。...马克思韦伯说 , 麦克伦南夸大了溺杀女婴和抢夺婚的流行程度...涂尔干认为原始时代男性的死亡率高 , 婴儿时两性数量差异成年时会找平;无法证实团体内有共有婚 , 外部抢妻就能获得所有权太离奇;证明勇气的方式甚多 , 中世纪的骑士常凭战功去求婚 , 却不抢婚 。”
可见 , 抢婚制度仍然值得探讨 , 其动因为何可能和原始时期的外婚制有关联 。柴薪用以照明 , 在晚上照明用方便抢婚 , 后来风俗却沿袭下来 , 在婚嫁时人们都会备好柴火 。婚嫁场面是《诗经》非常喜欢描写的 , 以场面之贵写新娘身份之尊 , 这是其惯用手法 , 古诗人已经懂得侧面烘托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