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讲史|郭松龄反奉系,为何只反老张不反小张?这是不是他失败的原因


郭松龄反奉系 , 为何只反老张不反小张?这是不是他失败的原因?
前言:
郭松龄何许人也?他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一位重要将领 , 是东北军中的革新派人物 , 以善于练兵打仗著称 。 1925年11月23日 , 他突然通电倒戈 , 一个月后又兵败身死 。 这事件对当时北方的政局和奉系的实力产生了重要影响 。 那么 , 郭松龄为什么要倒戈?又为什么这么快就失败了呢 ?这中间颇具传奇色彩 , 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
郭松龄在奉系
郭松龄 , 字茂宸 , 奉天沈阳人 , 出身贫寒 , 从小勤奋好学 。 1905年 , 23岁的郭松龄考入了奉天陆军速成学堂 , 选择从戎这一奋斗途径 。 当时 , 腐朽的清朝像久病之躯奄奄一息 。 同许多激进的青年一样 , 郭松龄也卷入了当时的政治漩涡 , 曾追随孙中山 , 因此被清廷投入大牢 。 辛亥革命以后 , 他获得了自由 。 不久,考入北京陆军大学 , 以后又投奔了奉军 , 参与了奉军的军事改革 。 他从一个奉天讲武堂普通军事教官 , 迅速上升为一位要“清君侧”的显赫将军 , 又传奇式的在政治舞台上消失 。
郭松龄与老张和小张的关系
郭松龄初投奉军 , “东北王"张作霖着实没有注意这个雄心勃勃的青年 。 然而在沈阳讲武堂 , 他与张作霖的公子张学良逐渐相熟 。 张公子从小就不喜欢读“四书”、“五经”之类的圣贤书 , 偏偏喜欢习武 。 他没有受高深的教育 , 但却接触到一些西方民主主义学说 。 张学良聪明机敏 , 比其父开明得多 。

市井讲史|郭松龄反奉系,为何只反老张不反小张?这是不是他失败的原因
本文插图
在奉天讲武堂 , 郭松龄是他的教官 , 两人很快成了莫逆之交 。 张学良相当崇拜这个“科班"出身的教官 , 并在父亲面前极力推荐 , 郭松龄由此得以步步高升 , 从少校参谋到第三军副军长 , 拥有奉军最为精锐的部队 , 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 。 然而 , 随着地位的迅速提高 , 他也同时被卷入派系矛盾的漩涡 。 究其原因,有出身、门阀的分野;有性格、主张的碰撞等等 。
奉系内部的“土”“洋"之争埋祸端
奉系原为绿林草莽起家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又不断增添了新的成分 , 于是就有了新旧两派的矛盾 。 旧派是一批跟随张作霖出生入死的绿林兄弟 , 大都没什么文化 , 凶狠、奸诈;新派是一些“科班”出身的军人 , 精明强干 , 受过近代军事知识的熏陶 , 自视甚高 。 双方在张作霖面前争功邀宠 , 互相排斥 。 而在新派之中还有“土”、“洋"之分 。 洋派以杨宇霆、姜登选为首 , 是一些日本士官学校的留学生;土派由郭松龄、李景林为核心 , 是一些毕业于陆军大学等中国军事学校的学生 。 杨宇霆为人精明、圆猾 , 周旋于大帅左右 , 为大帅所倚重 , 人称“小诸葛” , 身居幕府总参议 。

市井讲史|郭松龄反奉系,为何只反老张不反小张?这是不是他失败的原因
本文插图
郭松龄战功卓著 , 实力雄厚 , 不免有些狂傲 。 他既不耻于杨宇霆的投机取巧 , 又不满于张作霖的老迈昏庸 , 独与张学良关系极好 。 两派的矛盾 , 以杨宇霆、姜登选同郭松龄的矛盾为焦点 , 到第二次直奉战后评功论赏时 , 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
郭松龄在一面坡、佳木斯剿匪中初建功勋 , 两次直奉战争亲自督战 , 在榆关、姜女庙炮战中 , 被弹片击伤背部 , 医官要扶他下去 , 他一把推开 , 仍然指挥自若 。 为张作霖取威定霸 , 功劳在杨宇霆、姜登选之上 , 而张作霖在按功行赏时 , 对杨、姜都给了地盘 , 唯独郭松龄一无所得 。 郭松龄自然看清了他自已在奉军中的地位 , 因而意气消沉 , 加深了对张作霖的不满 , 萌发了倒戈的念头 。
日本之行让郭松龄找到了反张理由
1925年10月 ,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和奉军均派人赴日本观操 。 国民军的代表为韩复榘、程希贤等 , 奉军的首席代表为郭松龄 , 他们在东京同住帝国旅馆之内 。 一天 , 日本参谋本部的一位官员拜访郭松龄 , 他问郭松龄:“你这次到日本观操 , 是否还负有代表张作霖将军签订密约的任务?”郭松龄说:“只是来观操 , 没有别的任务 , 更不知道签约的事 。 ”于是来访者快快地走了 。分页标题

市井讲史|郭松龄反奉系,为何只反老张不反小张?这是不是他失败的原因
本文插图
郭松龄有些莫名其妙 , 一打听才知道 , 张作霖打算承认卖国者都不敢承认的二十一条 ,以换取日本供给大量军火 ,用来进攻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 。 这个密约在沈阳已经同日本人商洽成熟 , 最近张作霖又打电报通知日本当局 , 说签字代表已经动身 , 不日可到东京 。 恰巧郭松龄先到一步 , 日方误以为郭是签字代表 , 故来拜访 。 实际上这个代表是于冲汉 , 当时已到东京 。
郭松龄了解了这件事 , 心里很不平静 。 深夜 , 他敲响了国民军代表韩复榘的房门 , 将这事告诉了他 , 并且义愤填膺地说:“连年军阀混战 , 争城掠地 , 杀人盈野 , 国家元气断丧殆尽 , 老百姓无法生活 , 强邻虎视眈眈 , 正在伺机而动 。 张作霖为了个人的权利 , 不顾一切出卖国家这种割肉饲虎、引狼入室的作法 , 无论如何我是不能苟同的 。 我是一个军人 , 以身许国 , 不是个人的走狗 , 不能昧着良心服从乱命 。 他若打国民军 , 我就打他……今天的谈话请守秘密 , 别对旁人说 。 ”韩复渠诚恳地答应了 , 在回国后把这番话告诉了冯玉祥 。 冯玉祥正愁着怎么来对付咄咄逼人的奉军 , 听了韩的报告 , 大喜过望 , 当即表示:此事最好请郭先生亲笔拟个书面的东西 , 派亲信来从长计议 。 这样郭冯联合对张已成定局 , 以后又拉了李景林组成“三角同盟” , 开始了他一生中最重大的行动 。
回国反老张不反小张
郭松龄从日本一回国 , 便住进了天津意大利医院 , 假称生病 , 并且避免与张学良见面 。 11月 , 趁张学良回沈阳之际 , 将军团部由天津撤至滦州 , 开始私下草拟倒戈通电电文 。 他是个武人 , 却又不同于毫无政治意识的军汉 , 他在电文中提出一系列改革东北政治的主张 , 以期取得舆论的同情 。 鉴于同张学良的特殊友谊 , 他提出了“反父不反子”的口号 。

市井讲史|郭松龄反奉系,为何只反老张不反小张?这是不是他失败的原因
本文插图
老奸巨猾的张作霖 , 事先对这一切不是毫无觉察 , 他屡召郭松齡回奉天 , 想就近控制 。 郭松龄知道这一点 , 故一再回绝 , 并急忙于11月23日 , 在河北滦州召集部下开会 , 他的妻子韩淑秀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 会上 , 郭松龄语调沉重地说:“诸位 , 我就要同大家永别了 , 因念及我们相处时间不算短了,不忍不辞而别 , 故而召开此会话别 。 ”说着拔出手枪 , 对着自己的太阳穴就要抠动扳机 , 部下大为惊慌 , 赶忙夺下郭的手枪 , 要他说出事情的原委 。 于是郭松龄声泪俱下 , 列数了张作霖弃民而不顾 , 屡屡挑起战祸的罪行 , 诉说了自已力主和平所受的挟制 , 眼下就要调回奉天同罪 , 自料此去必不得好结果 , 不如自杀一了百了 。 部下七嘴八舌地劝慰他 , 并纷纷表示:现在还不是军长死的时候 , 我们一切听从军长安排 。 郭松龄见此情形拿出了事先准备的花名册 , 说出了班师回奉 , 反张倒戈的打算 。 韩淑秀也在一旁极力鼓动 。

市井讲史|郭松龄反奉系,为何只反老张不反小张?这是不是他失败的原因
本文插图
开始时 ,会场气氛有些凝重 。 一般官兵对于高级官员们之间的矛盾 , 早有所闻 , 有的还积极参与了内部的纷争 。 但真正要倒戈反叛 , 对这些封建忠孝观念很重的人 , 还不是一下子都能接受的 。 然而 ,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 过了一会儿,先是郭松龄的几位亲信打破了沉寂 , 率先签名 , 随后其余的人也都画了押 。 当然免不了还有20几位铁杆保张派被缴了枪 。 倒戈行动箭在弦上 。
从当时郭、 张双方所拥有的兵力看,郭军显然是占着优势的 。 郭部主力先发制人 , 一路扑向山海关 , 直指沈阳 , 沿途已将张作相、汲金纯、穆春等师奉军 , 打得溃不成军 , 而张作霖的另一些绿林伙伴汤玉麟、吴俊升等都远在热河、黑龙江、中东路 , 来不及调防 。 这时 , 沈阳实乃一座空城!张作霖几乎精神错乱 。 他整天躺在小炕上抽大烟 , 抽一会儿 , 又起来走一会 , 口口声声骂小六子(张学良乳名) , 怪他纵容了郭松龄 , 骂一阵又回到炕上抽烟 , 坐卧不宁 , 食不甘味 , 寝不安枕 。分页标题

市井讲史|郭松龄反奉系,为何只反老张不反小张?这是不是他失败的原因
本文插图
这情形大有郭松龄稳操胜券之势 , 然而历史的进程往往会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 。 郭松龄过分自信了 。 他在进军途中大脱大睡 , 全然没有意识到他的对手是在东北经营了几十年的老军阀 。 出关后郭松龄又整军封官 , 进军速度减慢了 , 而且没有重视分化对方 。 于是 , 张作霖赢得了喘息的时间 , 调集远方军队 , 在巨流河流域筑起一条坚固的防线 。 加上此时李景林军的脱离 , 无疑斩断了郭军的臂膀 , 郭军实属孤军深入 。 此乃兵家大忌 。 偏偏郭松龄又拒绝接受部下避开日本军队 , 迂回攻入沈阳的建议 。 此时 , 倒戈失败已是时间问题了 。
这场倒戈纯属军事行动 , 并不能推翻奉系这样一股政治军事势力 。 再则 , 郭松龄声称“反父不反子” , 所有通电都同时署上张学良的名字 , 而张作霖用飞机在战场上空投撒传单 , 要求随郭倒戈的官兵重新归附 , 那上面也签署着张学良的名字 。 这就使下级官兵如坠云雾之中 , 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 这不是自己人打自己人了吗?这场倒戈一开始就有的隐患 , 在巨流河决战时更充分暴露出来了 。 于是外有重兵围困 , 内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官兵 , 在巨流河防线一个月的军事战绩 , 很快就前功尽弃了 。
由胜转败惨遭就地处决
12月23日 , 战斗在激烈进行时 , 郭松龄的原炮兵第一旅旅长邹桂华密令所部撒出战线 , 且将后方所储藏的子弹 , 一概密封不发 。 郭松龄在前方督哉 , 眼见部下不肯作战 , 后方供给不来 , 知道大势已去 , 只得带着妻子 , 换上了便装 , 乘着一辆民间的大车 , 朝营口方向逃去 。

市井讲史|郭松龄反奉系,为何只反老张不反小张?这是不是他失败的原因
本文插图
然而 , 马车轮子怎能赛过吴俊升训练有素的骑兵呢?郭松龄让大车跑了一阵 , 又拖着妻子躲入一户农家的白菜窖中 , 匆忙中丢落了一张足以暴露他行动踪迹的纸片 。 大规模的搜索几乎因一无所获而告终 , 却在最后一刻发现了这张纸片 。 追捕者们判断郭松龄就在附近 , 于是搜索圈越缩越小 , 终于发现了这个地窖 , 夫妇俩双双落入敌手 。 张学良听到这个消息曾电令高金山(上将军公署卫队团长) , 押解郭松龄夫妇时要经过团部 。 但电报未及发出即接高金山电话 , 郭松龄夫妇已在新民老达房就地处决 。 张学良闻讯失声痛哭 。
结语:
郭松龄的这次倒戈 , 对奉系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 , 自此奉军元气大伤;而对当时同情革命的冯玉祥所领导的国民军是一个有力的支持 。 郭松龄在当时称得上是一位爱国和进步的将领 。 他可算是轰轰烈烈地完成了自已悲剧式的一生 , 自然对整个历史长卷来说 , 他只是历史镜头的反复而已 。
【市井讲史|郭松龄反奉系,为何只反老张不反小张?这是不是他失败的原因】图片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可提醒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