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解局 | 48亿整售外滩中心办公楼里的绿地商办进退

观点地产网 生意场上重要的不是谋略 , 而是利益平衡 。 一纸草草不过900字的交易公告 , 再次将董家渡项目引入人们的视野 。
5月29日 ,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 , 向中民外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购置一栋绿地外滩中心T2幢办公楼及地下产权停车位项目 , 总价款48.54亿元(待权属实测报告出具后按实调整) 。
事实上 , 绿地外滩中心项目便是2014年中民投以248.5亿元拿下的董家渡地王项目 。 入市五年、项目耗资大、开发时间长等较多不确定因素 , 牵动着董家渡项目的利益各方 , 而今年可以说是董家渡项目开始颇有收成的一年 。
继今年2月部分住宅获得第一张预售证后 , 董家渡一栋办公楼项目迎来最新买家 , 不管是对绿地控股(600606,股吧)还是董家渡的股东们而言 , 这是近期为数不多的好消息 。
于绿地而言 , 出售董家渡项目的写字楼部分不仅可以去化商办资产 , 润色上市公司的业绩报告 , 还能加速回款 , 补充现金流 。
此次出售绿地外滩中心T2幢办公楼为超高层 , 出售价格并不便宜 , 对董家渡项目各股东方而言 , 似乎都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交易行为 。
48亿整售里的董家渡写字楼命运
老上海的繁华褪去之后 , 外滩边上一栋栋高楼迭起 , 参差不齐 , 包裹着这座被资本、利益吞噬的金融之都 。
备受关注的董家渡项目 , 自去年初由绿地控股接盘后 , 便因为股东利益、300亿担保、信托违约等纷纷扰扰了一年多时间 。 如今 , 在数栋写字楼整售或出租之后 , 不知绿地和董家渡的股东们能否长舒一口气?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 , 上海银行购置的绿地外滩中心T2幢写字楼 , 是位于上海黄浦区小东门街道616、735街坊外滩项目 , 办公物业建筑面积约为5.29万平方米 , 交易标的尚在建设中 , 主体结构临近封顶 。
若以目前披露的总价款48.54亿元来看 , 此次出售写字楼项目的成交均价在9.176万元/平方米 。 对董家渡的股东而言 , 这笔买卖仍属划算 , 可以说是“卖了个好价钱” 。
对于内地开发商来说 , 大多数房企以快周转为轮轴运行 , 自持物业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损耗 , 而从购买地块到出售资产变现 , 加速现金流的运转才是使开发商快速积聚资本的重要方式 。
上海业内人士介绍称:“写字楼整栋出售的话 , 一般市场价要打七折 , 否则不一定卖得动 。 通常来说 , 黄浦区的写字楼整栋出售的话 , 成本在每平方米5万至6万元左右 , 但是这个也要看产品 , 最近写字楼市场的波动其实蛮大的 。 ”
根据公告 , 上海银行与中民外滩房地产签订购房协议及预售合同 , 上海银行已根据协议约定支付了43.39亿元 , 已支付金额占总价款的89.9% , 余款将按照协议约定进行付款 。
随着中民投退出、安信信托(600816,股吧)入局与绿地接盘后 , 董家渡项目已更名为绿地外滩中心 , 总建面约120万平方米 , 含11栋写字楼资产 , 其中4栋甲级写字楼 , 7栋总部办公楼 。 此次上海银行购置的T2幢资产即为四栋超高层甲级写字楼之一 。
值得一提的是 , 此次并非董家渡项目第一次整栋出售写字楼 , 早在2019年12月31日绿地集团已曾发布消息称 , 海通证券(600837,股吧)将购买绿地外滩中心写字楼物业 。
彼时 , 海通证券旗下海通恒信发布公告称 , 向中民外滩购买绿地外滩中心B1办公物业及车位物业 , 交易代价预计为14.19亿元 , 该地块的土地面积1.43万平方米 , 地上共9层 , 预测建筑面积为1.6万平方米 。
据此计算 , 彼时恒通证券购买B1栋写字楼的均价约在8.85万元/平方米 , 较如今上海银行以均价9.18万元/平方米购置T2幢写字楼要便宜约3300元/平方米 。
随后又有市场消息指出 , 海通证券或将买下7栋总部办公楼中沿滨江段的3栋写字楼项目 , 分别为B1、B2及B3写字楼 , 并预计海通证券将斥资约60亿买下这三栋资产 。 分页标题
此外 , 更早在去年7月25日 , 绿地控股还与中国人保(601319,股吧)签署战略合作 , 后者将入驻绿地外滩中心总部办公楼A1和A2栋 。
据五年前董家渡项目出让时的资料显示 , 该项目办公比例不小于65% , 且受让人须自持办公部分地上建筑面积不低于60% , 十年内不得转让 。 而对于可转让的办公部分 , 最小转让单位为栋 。
对于内地不专门做持有型物业的开发商来说 , 变现才是关键的一步 。 至此 , 董家渡项目中的11栋写字楼资产 , 先后引入中国人保、海通证券、上海银行金融企业后 , 6栋写字楼项目似乎已经找到归宿 。
据此前绿地集团对外宣布的消息来看 , 目前 , 绿地外滩中心7栋总部办公楼已经基本落成 , 计划2020年一季度交付使用 。 而4栋超高层写字楼均进入地上建筑阶段 , 预计2020年均可完成主体结构建设 。
张玉良曾在去年11月与市场交流时表示 , 外滩中心项目的合作形式可买可租 , 绿地也愿意持有 , 租楼也欢迎 , 绿地将联动政府将租和税相结合 。
绿地商办项目进退
商住地块在拿地之时 , 虽然较住宅地块的拿地成本要低 , 但商住地块伴随着一定比例的商办物业 , 需自持运营 , 面临不得转售或积压资产的风险 。
而对于像绿地控股资产过万亿的企业而言 , 商办资产也在随着集团规模扩大的同时不断增长 。 一旦遇到经济形势下行 , 市场波动较大时 , 这些商办资产或会成为累赘 。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 , 绿地控股每年新增商办比例在20%左右 。 而在每月的新增地产项目上 , 除去纯住宅项目外 , 商住项目的占比基本超过单月拿地的50%以上 。
仅以今年4月新增的9个项目来看 , 绿地集团仅有两个为纯住宅项目 , 其余均为商住或办公项目 , 这部分所占当月新增总面积的79.74% , 占总计容建面比例的77.55% 。 可以看出 , 绿地今年布局的项目里 , 商办资产仍占一定的比例 。

绿地解局 | 48亿整售外滩中心办公楼里的绿地商办进退
图片
2019年报显示 , 绿地集团全年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880亿元 , 其中住宅占比65% , 商办占比35%;实现合同销售面积3257万平方米 , 其中住宅占比77% , 商办占比23% 。
从收入的角度看 , 去年绿地集团在地产业务上的结转收入为1943亿元 , 同比增长20% , 而自持物业取得的租金收入同比增长32.06%至13.1亿元 , 租金收入占地产结转收入的1%还不到 。
除去美国住宅出租及其他租金收入外 , 2019年 , 绿地在商办业态方面取得的租金收入为10.81亿元 , 同比增长28.38% 。
如此看来 , 绿地每年通过自持商办物业取得的租金收入较少 , 增幅有限 , 且自持商办项目的收入受市场影响 , 会出现较大波动 。 这对习惯快周转的开发商而言显然不是有利条件 , 出售资产成为快速回血 , 增厚业绩的手段之一 。
这一点还可以从今年5月29日 , 绿地回复上交所的问询函中得到印证 。 去年 , 通过出售商办项目及处置金融资产等 , 绿地投资收益录得同比大增197.17%至88.64亿元 , 占该期利润总额的28.97% , 而上年同期占比仅为12.29% 。
事实上 , 由于自持会沉淀大量资金 , 以及散售带来股权分散、运营管理困难等问题 , 业内人士早已指出 , 相比商业地产持有与散售模式来说 , 整售模式可以加快资金的回流 。
对此 , 绿地高层早在2014年就曾表示 , 绿地结合特定产业需求 , 结合产业融合的新趋势 , 要开创房地产、金融、商业等资本的合作时代 , 搭建新的商业运作平台 , 且以整栋的形式对外销售商业物业 。
当年 , 绿地的商办产品体系中 , 揽金最多的是上海徐汇绿地中心二期 , 该项目在年内销售总额达45.96亿元 。 当年6月 , 平安信托以44亿元整购上海徐汇绿地中心其中两栋物业 , 销售面积达8万平方米 , 折合销售均价约5.8万元/平方米 。 分页标题
“写字楼整售大单对于集团业绩托高贡献突出 。 ”绿地集团相关人士曾如此表示 。
分析人士更指出 , 所有追求规模扩张的企业 , 都不会大规模持有物业 。 “企业追求规模 , 现金的周转速度要加快 , 企业进行全国性拓展 , 需要更多的现金流来支持 。 ”
随着如今商办市场好转 , 绿地似乎也迎来了机会 。
回看今年的商办市场情况 , 疫情之后 , 随着经济形势逐渐好转 , 商办供需市场也在缓慢复苏 。 据观点指数发布的4月中国商办运营商TOP10报告显示 , 商办资产的交易仍延续了前几月的热度 , 尤以北京、上海为最 。
据不完全统计 , 今年4月 , 上海和北京共有4宗商办资产成功交易 , 合计交易金额超85亿元 , 收购方有保险企业和基金等 , 交易标的则包括上海滨江金融中心、上海国际财富中心、北京方舟大厦以及北京中弘大厦 。
(责任编辑:徐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