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断潇湘|武丁如何继承先王遗愿,励精图治治理国家,终实现武丁盛世


武丁 , 是商朝的君王 , 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 , 军事家 。 在他在位期间 , 他每天勤于政事 , 励精图治治理国家 。 他还用了一大批真正的贤才 , 并且不顾忌他们的身份等级 , 甚至还运用了一大批囚徒出生的官员 , 例如傅说、甘盘、祖己等人 。 在这些人的辅佐之下 , 商朝的政治局面稳定 , 经济发展繁荣 , 军队实力增强 , 文化多元发展 , 因此 , 人们将这个时期称为武丁盛世 。
这武丁确实是一位独具慧眼之人 , 他能够发现不同等级之人的才华 , 并将他们运用到合适的位置上 , 不得不说 , 他果真是知人善用 。 在他的治理下 , 商朝发展得越来越好 , 也使其他的诸侯国臣服于商王朝的统治之下 。 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曾经在《史记》中记载:“武丁修政行德 , 天下咸驩 , 殷道复兴;武丁得说 , 乃称高宗 。 ”

香断潇湘|武丁如何继承先王遗愿,励精图治治理国家,终实现武丁盛世
本文插图
继承王位 , 得贤臣辅佐
根据历史记载 , 武丁是商王盘庚的侄子 , 小乙的儿子 。 在武丁小时候 , 便遵循父亲的命令 , 和那些平民百姓们一同生活 , 一起劳动 , 以此来了解百姓生活的艰苦以及耕作的艰辛 。 因为从小与下层的民众一起生活 , 因此武丁深知百姓劳作的辛苦 。 在他继位之后 , 他牢牢的记住小时候的经历 , 为农业的发展颁布了许多政策 。 而他之所以能有这样的经历 , 皆离不开父亲的有意安排 。 事实证明 , 小乙的做法是正确的 。

香断潇湘|武丁如何继承先王遗愿,励精图治治理国家,终实现武丁盛世
本文插图
在武丁继位之前 , 商王朝实际上已经沉没下来 , 但在武丁继位之后 , 他便一心想要复兴商朝 。 由于身边没有贤能之才的辅佐 , 因此他长达三年不说话 , 将朝政事物交给冢宰决定 , 自己则在旁边默默观察整个国家的具体情况 。 在三年结束之后 , 武丁通过这三年的发现 , 提拔了一大批真正的人才 , 例如囚徒出身的傅说等人 。 在他的辅佐下 , 武丁将商朝治理得很好 。 他还采用了傅说的宗教理念 , 将他的思想放在一个极高的宗教地位上 , 从而实行对人们思想上的统治 。

香断潇湘|武丁如何继承先王遗愿,励精图治治理国家,终实现武丁盛世
本文插图
强化皇权 , 发展国家
在武丁利用傅说进行强化王权的同时 , 他也在政治制度上采取了一些措施 。 首先 , 他继续维护祖先传下来的等级制度 , 格外强调君臣秩序 , 从而使商王朝等级制度分明 , 大家各司其职 。 其次 , 他改革了朝廷的用人制度 , 加强了商王对朝中官员的控制权 , 并且建立了一套任人唯贤的制度 , 从而改变了盘庚时期所推行的用人模式 , 使那些真正有才华的人可以进入到朝堂为官 , 报效国家 。
但实际上 , 由商王决定官吏的最终任免 , 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旧贵族的特权 , 大大加强了商王对王权的掌控 。 除此之外 , 他还对祭祀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 , 通过王权神授将王权神化 , 从而使普通百姓们更加信服商王的统治 。
【香断潇湘|武丁如何继承先王遗愿,励精图治治理国家,终实现武丁盛世】

香断潇湘|武丁如何继承先王遗愿,励精图治治理国家,终实现武丁盛世
本文插图
对外征战 , 威震四方
除了政治家以外 , 武丁还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 。 在他的带领下 , 他曾经多次征服其他地方 , 并且他还在征服的地方修建城池 , 在当地建立武装力量 , 从而直接对商朝的疆域进行管理 。 在当时 , 商王朝的周围还有许多生产方式落后的游牧部落 , 而武丁的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他们带去了较为先进的文化和耕种方式 。 他在位时期 , 曾经对土方 , 羌人等部落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 , 而这些战争都是以武丁胜利告终 , 他不仅解决了边疆地区的隐患 , 还极大地促进了边疆的开拓和经济的发展 。分页标题

香断潇湘|武丁如何继承先王遗愿,励精图治治理国家,终实现武丁盛世
本文插图
他还通过战争获得了大量的财产和奴隶 , 从而使商朝的奴隶制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阶段 。 但总有漏网之鱼 , 而鬼方便是一个代表部落 , 他压根儿就没有意识到前车之鉴 , 在积累一定的实力之后 , 便向商王朝宣战 。 通过长达三年的战争 , 武丁采取逐个击破的政策 , 最终平定了鬼方叛乱 , 维护了商王朝的统治 。
晏婴曾经在《晏子春秋》中这样评价武丁:“夫汤、太甲、武丁、祖乙 , 天下之盛君也 。 ”在商王朝 , 相对其他朝代而言 , 整个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复杂 。 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 武丁脱颖而出 , 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 使商朝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 因此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旷世之君 。 作为一名国君而言 , 他能够在登基前期没有迫切的掌控权力 , 而是选择在一旁观察国家的情况 , 由此看来 , 他确实具有常人不可比拟的才华 。
参考资料
《晏子春秋》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