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新:“明月清风”的家底的“家底”

“明月清风”的家底的“家底”金新
金新:“明月清风”的家底的“家底”
​“不是特级 , 却颇有特色;没有名气 , 却不乏神气;明月入怀 , 清风出袖 。 ”这是一个名校教语文的女老师的自我简介 , 唯如斯 , 其“雅”号为“明月清风” 。有个擅长于搜索引擎的校友听说母校有这样的高人 , 互联网一番钩沉而讥讽道:“看一看‘清风明月’究竟发表了一些什么文字?仅浙江省某刊发《反思语文高考失误之因 , 探求复习教学成效之径》一文!没了!一生就公开发了这么一篇东西!”这位校友是著作等身的大学教授 , 之所以称“清风明月”的文章为“东西” , 是因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 , 不朽之盛事” , 岂是阿狗阿猫的应试玩意儿能滥竽充数的?一个只有教育叫花子学术抑或创作家底的人 , 怎么会有如此“不落窠臼”的自我简介?怎么会有如此“气势恢弘”的自我简介?怎么会有如此“高屋建瓴”的自我简介?这就需要探究一下“明月清风”的家底的“家底” , 换言之 , 从“物以类聚 , 人以群分”的角度探个究竟!在杭州教研网上曾看到一篇2006年的杭州中考满分作文 , 不胜惊讶 。 而看了当时的语文教研员的点评后 , 则有一种欲哭无泪的绝望感——成功的背后杭州一考生当人们看到河川的奔腾雄姿时 , 人们可曾想过当它还是溪流时的坎坷慢行;当人们看到流星的闪耀时 , 人们可曾想过它在进入大气时的燃烧与煎熬;当人们看到树木的伟岸与高大时 , 人们又可曾想过 , 当它还是弱小苗木时的奋斗与顽强 。我们总是看到别人鲜亮夺目的一面 , 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 , 在那令人羡慕的光彩之后 , 也有更令人动容的奋斗与顽强 。正如坚硬的矿石要在千年的土层中百炼而成 , 成功 , 更要在无数次的摔倒与爬起中造就 。伟大的戏剧表演卓别林先生便是这样 , 一步一步 , 从灰暗的角落走到明亮的表演台上的 。 当他还是一个不起眼的浪儿时, 他常常站在电影院门口 , 观察着来来往往的人们 , 仔细地注意他们的言行举止 , 学习他们的动作 。 虽然对于当时的他来说 , 生活更成问题 , 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追求 。然后 , 当他长大 , 走上明亮的表演台 , 让全世界人们为他夸张有趣的表演拍手称快时 , 当所有的鲜花都抛向他时 , 谁还记得那个当年站在电影院门前不起眼的孩子呢?所有的人都向往成功 , 就像所有地底的种子都向往阳光 , 可是没有不懈的奋斗 , 没有坚强的如种子般向上钻的精神 , 那温情和煦的阳光 , 又如何能照耀在身上呢?有人说 , 成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 是的 。 这代价不是金钱 , 不是容貌 , 唯一最昂贵而又最公平廉价的代价 , 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与付出 。成功的背后是什么?看看那奔流的河川 , 看看那闪耀的流星 , 还是那伟岸的古木……相信你一定能够找到成功的秘诀 。【附】2006年杭州市中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 , 按要求作文 。著名导演张艺谋18岁时 , 迷上了摄影 。 可在当时 , 连吃饱饭都困难 , 哪有钱买照相机学摄影呢?于是他瞒着家人 , 偷偷地到城里去卖血 。 一连卖了五个月 , 终于攒够了买一架照相机的钱 。 凭着那架照相机给他的艺术积累 , 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可以这样说 , 是那架照相机 , 或者说那段卖血的经历 , 给了他特殊的人生体验 , 鼓励他不断挑战逆境 , 走上了成功之路 , 实现了人生价值 。 但当人们把羡慕的目光投向成功人士名利光环的时候 , 往往忽视了他们成功的秘诀 。请以“成功的秘诀”为话题 ,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 可以记叙经历 , 编写故事 , 发表议论 , 抒发感受 。 文体自选 , 题目自拟 。 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 , 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语文教研员的点评】文章句式整齐 , 气势恢弘 , 丰富的喻证与典型的例证相佐 , 使得全文充满说服力 。 事例论证不在于多 , 贵在典型性与不落窠臼 , 本文卓别林的事例用得恰到好处 , 鲜明深刻地揭示了成功背后的秘诀;大量的博喻句式化平常为神奇 , 从自然现象中抽取出深邃的哲理 , 使文章的立论显得高屋建瓴 。 如何用600字的篇幅成功地完成一篇议论文?本文即是一明证 。文章告诉我们的是秘诀吗?“成功的秘诀”应该是成功者独特的“个性化”举措 , 如果说“坚持不懈的努力与付出”这一古今中外或天南海北成功者同一的“共性化”举措是秘诀 , 那真是秘诀的悲哀 。 这样一个人所皆知的观点 , 语文教研员以为是“高屋建瓴” , 让人啼笑皆非之余 , 面对前一个“气势恢弘”、后一个“不落窠臼” , 不禁联想到每一年杭州中考卷第四题的题干:“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呜呼 , 三个成语没有一个运用恰当 , 却还要出成语题考别人 , 真乃“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哉!看来语文教研员十分喜欢该考生的语言 , 其实“语言是思想的外壳” , 平庸的思想以雕琢的语言来表达 , 尤其令人反感 。更让人震惊的是 , 2006年杭州市中考作文题目本身居然是“反‘人文’”的 。 且看鄙人评论——语文的灵魂是人文理念 , 人文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 以人为本的要义是生命意识 。 假如有一天语文远离了人文的内蕴——生命意识 , 那么语文将沦落为可怜可悲可叹的“婢女” 。有谁愿意做“婢女”?于是乎 , 在语文沉湎于“皇帝的新装”的游行大典时 , 看客中发出了一个“天真的声音”:“朱自清重病在身 , 宁可饿死也不要美国人的‘救济粮’ , 很多人都说他有骨气 , 但是我却觉得这样做一点意义都没有 。 如果说不吃不喝 , 宁可饿死 , 可以换来别人一句‘有骨气’ , 就死得轻于鸿毛 。 ‘生命第一’ , 是我们老说的一句话 , 为什么宁可饿死 , 也不吃眼前的粮食呢?”这是一位毫无心计的小学生阅读颇有城府的成年人耳熟能详的朱先生有关时间的名篇《匆匆》 , 悉心斟酌“燕子去了 , 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 , 有再开的时候 。 但是 , 聪明的你告诉我 ,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从中产生的茫然思绪 。“幼稚”的 逻辑 , 缘自对历史背景的无知 , 对“不食嗟来之食”阶级与政治内涵的不解 , 让人莫名惊诧 。 然而 , 其把时间与生命链接且冲破意识形态桎梏的读后感 , 不要说那些无病呻吟的同龄人望尘莫及 , 即便时下有些“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语文专家也难以“望衡对宇” 。谓予不信 , 请看2006年杭州中考作文题!拉板车、掏大粪、捡垃圾……至艰至难都无可厚非 , “吃得苦中苦 , 方做人上人” 。 而“卖血 , 一连去了5个月” , 那是对生命的漠视与戕害 。 笔者天生驽钝 , 怎么也无法在如此现象里抽取这般本质 。 一定要触发 , 只能联想到“文革”的罪孽 , 眼下教育产业化的猖獗 , 河南“爱滋病村”的恐惧……假如我们的语文教育专家(能担负中考命题任务的 , 还应该不是一般的专家 , 肯定有特级教师抑或“正教授”的峨冠大绅)的语境下的话题能够成立 , 那么 , 去年那个考取某重点大学却无力交纳巨额学费 , 在网上发帖“卖身求助学”的女孩 , 一旦“他日若得凌云志” , 耻辱的经历大约亦能与“成功的秘诀”挂上号吧?人是什么?首先是一个生命体!生命意识 , 天赋人权 , 自古而然 。 “明月几时有 , 把酒问青天” , 苏轼对有限的人生异常珍惜 , 史载他曾尝试过坐禅 , 服药 , 练瑜珈 , 炼内丹外丹、阴丹阳丹 , 这些方法不一定全科学 , 可无不表现他对生命的爱恋 。 苏轼的所谓“贪生怕死” , 似可理解为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 鲁迅有言:“小的时候 , 不把他当人 , 大了以后 , 也做不了人 。 ”不是人的人是骇人听闻的人 。 据说 , 少时苏轼与朋友章敦同作山中游 , 偶见一独木横跨沟壑 , 章敦欲打赌过桥 , 苏轼不愿拿生命作儿戏 , 章敦则独自铤而走险 , 苏轼不禁感叹道:“章兄来日定能杀人!”嗣后 , 两人政治见解相异 , 各行其道 , 热衷王安石改革路线的章敦排斥异端果然杀伐凶残毫不宽容 。 一个不珍惜自己生命的人 , 大抵是不会珍惜他人生命的 。语文教育避免简单的“一不怕苦 , 二不怕死”的高调 , 根据人的生命的本性 , 尊重生命的价值 , 促进生命的发展是“人间正道” 。 惟其如此 , 初中语文新课程所选录的许多文章均不同程度上蕴含着生命意识的体验与生命价值的思考 。 比如七年级(上、下)中的《生命 生命》、《紫藤萝瀑布》、《伟大的悲剧》、《荒岛余生》、《真正的英雄》 , 八年级(上)中的《杜甫诗三首》 , 九年级(上)中的《故乡》、《孤独之旅》、《陈涉世家》等 。 如何舍弃形而上的积极 , 培养学生对生命意识的感性体悟和对生命价值的理性思索 , 是语文学科的刚性任务 。 可惜的是语文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之于一些语文教育专家来说竟是“对‘牛’弹琴” 。于是乎 , 表象的积极幻化为实质的消极 , 渺小的生命虚化成伟大的教唆 。远离人文的语文必然成为“婢女”;“婢女”者 , 工具也 。 视语文为单纯的语言工具 , 造就了手不堪笔的中国特色的“作文界” 。 这一界别雄踞国语顶峰以尽显“留恋‘戏蝶’时时‘舞’ , 自在‘娇莺’恰恰‘啼’”之“青楼”技艺 , 最大特点是颠覆 , 准确地表述是玷污华夏民族“文以载道”的传统 。时下年轻学子自毁生命与毁人生命的非人文事件不绝于耳 , 远离人文的语文与之有无干系?不跳出应试利益集团的小圈子 , 不但无法客观地回答这个问题 , 还会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 , 堂而皇之无视生命意识的“2006年杭州中考作文题”即属明证!远离人文的语文 , 正在语文一片莺歌燕舞的饕餮盛宴里 , 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莫大隐患 , 而“‘城居者’不之觉也”!“明月清风“凭”一贫如洗“而成为名师的大环境是:当时的杭州市教育局的语文教学研究是作为该省会城市教育史上自设置教研员一职以来 , 水平最差的时期 。 典型特征是以其具有令人捧腹之“不落窠臼”“气势恢弘”“高屋建瓴”而安身立命 。这真是:“龙生龙 , 凤生凤 。 老鼠生女会打洞!”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