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佛教因何“凉凉”?阿富汗狂暴传教,统治者“移情别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印度僧人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 是东南亚地区的第一大宗教 , 教徒数量以亿计 。从佛教的起源来看 , 全世界一致公认的是尼泊尔 , 因此尼泊尔也有着“佛国”之称 , 从历史上看 , 在古代尼泊尔隶属于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印度 。
在佛教出现之前 , 印度其实盛行的第一大教派是婆罗门教 , 其核心是“种姓制度” , 按照姓氏血统把人分为三六九等 , 这就引起了激烈的阶级斗争 , 大小战争不断 , 于是乎人们渐渐的对婆罗门教产生了疑惑与反感 。大约公元前6-5世纪左右 , 出现了一个新的思想—— “沙门思潮”也就是后来的佛教最初的形式 , 创始人是释迦牟尼 。佛教倡导的“众生皆平等”公开与婆罗门教唱反调 , 在一段时期内获得了大部分人 , 尤其是下层人民的认可 , 再加上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帝王阿育王的极力推广 , 公元前三世纪 , 佛教取代了婆罗门教成为了古印度的第一大宗教 。
但是从公元七世纪中期开始 , 佛教在印度渐渐的开始走下坡路 , 而随着古印度教的一大分支教派-湿婆教的兴起 , 佛教的生存更是艰难 , 到了十二世纪末的时候 , 佛教被湿婆教打的烟消云散 , 基本上从印度本土绝迹了 , 直到十九世纪末期 , 佛教才从国外回到了印度本土 ,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佛教这个古印度曾经最大的宗教没落的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古印度佛教因何“凉凉”?阿富汗狂暴传教,统治者“移情别恋”】湿婆神像佛教在古印度的“凉凉”之路
1、内部原因:佛教自身的分裂
佛教在古代印度存在了一千六百多年 , 一开始佛教以释迦牟尼为核心 , 教徒们的思想统一 , 目标一致 , 被称为是“和合一味”时期 。但是从根本上来说 , 佛学是一门哲学 , 既然是门学问就会出现不同的认知 。所以说这个时期佛教看似统一 , 其实由于教徒们对教义的理解不一样 , 佛教内部已经产生了细微的裂痕 , 只能说对佛教的看法整体上还算是一致 , 但侧重点已经开始有了差别 。
释迦牟尼离世后的一百年 , 佛教正式进入了分裂时期 。最初佛教分裂成两大派别 , 佛教历史上称为“上座部”与“大众部” 。分裂的起因就是因为对教义的分歧 , 据说有一名叫耶舍的西部地区僧人到东部地区去化缘 , 看到东部地区的信徒们直接布施金银钱财给当地的僧人们 , 耶舍认为这与戒律不符 , 于是就去辩论 , 却被当地的僧人们嘲笑 。
于是耶舍回到西部地区召开了“集会” , 僧人们遇到需要裁决的事情时 , 都要召开集会 , 在集会上耶舍要求裁决东部僧人的这种行为为“非法” , 而且除了接受金银钱财这一条以外 , 耶舍还找出了东部僧人们其他的九件不符合教义之处 , 一共“十大罪状 。”当时参加这次集会的人大约有七百人 , 因此这次集会被称为“七百结集” 。东部的僧人们却不承认这次“七百结集” , 而另外组织了约一万人另行集会来反对西部的集会 , 于是佛教就这样开始分裂了 。西部佛教被称为“上座部” , 而东部佛教就是“大众部” , 也就是佛教上说的“根本二部”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佛教集会
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 , 上座部与大众部的修行理念不同 , 上座部崇尚的是自我修养与禅定顿悟 , 这就是小乘佛教的雏形 , 而大众部看重的则是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 也就是后来的大乘佛法 。但佛教的分裂远远不止于此 , 即便是同为上座部的派系 , 上座部又分裂出“一切有部”、“跋祇子部”、“化地部”等派别 , 而大众部也没好到哪里去 , 也分出了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制多山部等许多大大小小的派别 。以至于原本的“根本二部”居然分裂成了“根本二十部” 。分页标题
有人类的地方就有纷争 , 这么多的派别虽然都奉行着基本的佛教 , 但都认为自己才是佛门正宗 , 互相攻击 , 各种不满 。但好在阿育王的崛起 , 令分裂时期的佛家依然蓬勃发展 , 并且达到了佛教在印度的鼎盛时期 。但好景不长 , 在阿育王去世的五十年之后 , 他的孔雀王朝被巽伽王朝取代了 , 巽伽王朝的国师是个婆罗门教的疯狂信徒 , 在他的无情打击下 , 原本就分裂的不成样子的佛教被各个击破 , 在文化信仰上全面溃败!
2、阿富汗攻破孔雀王朝 , 屠戮僧人暴力传教
相比文化上的打击 , 动荡不安的国家更令佛教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 公元七世纪西亚出现了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阿拉伯帝国 , 这个以穆斯林为主的帝国奉行的是伊斯兰教 , 阿拉伯帝国的疯狂扩张怎么可能放过印度 , 于是无论从军事上还是文化上都对印度造成了入侵 , 伊斯兰教也开始出现在了印度 , 与佛教开始了长达两个世纪的分庭抗礼 。在这个时期 , 给印度佛教造成最大打击的就是苏丹王奇林 , 他在印度西北部建立了穆斯林王朝 , 佛教在西北部被打压的几乎绝迹 。
但历史上真正摧毁佛教的是十二世纪的阿富汗入侵印度 , 这时候的印度早已没有了孔雀王朝时的强盛 , 在军事上简直是节节败退 。阿富汗人为了宣扬自己的伊斯兰教 , 导致印度全国的寺庙被焚烧 , 僧人们被残忍的屠杀 , 幸存的僧人们只得逃离印度 , 到其他的国度继续佛教修行与研究 , 十六世纪 , 佛教在印度正式灭亡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阿拉伯帝国进攻印度
3、社会原因:种性制度的再度崛起
1600多年的佛教严重影响到了权贵们的“优越感” , 他们不喜欢佛教所说的众生皆平等 , 在这些统治阶级看来人原本就应该有贵贱之分 , 处于尊贵地位的婆罗门 , 绝对不甘心同其他等级的人平起平坐 , 因此当伊斯兰教的影响力渐渐小下去的时候 , 印度的统治者们第一时间对佛教进行打压 , 对佛教回归印度本土进行了千方百计的阻挠 , 同时为了防止佛教的再度崛起 , 统治者门另外扶持了一个同样历史悠久且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宗教-印度教 , 而作为印度教的一大分支——湿婆教也得以兴起 。湿婆教的兴起:统治者移情别恋 , 人民精神需求
其实 , 在阿富汗入侵的过程中 , 不仅是佛教 , 印度教也受到了几乎灭顶的打击 , 但与佛教不同的是 , 印度教很快就从战乱中恢复了过来 , 不仅在印度再度散发出辉煌 , 而且直接取代了佛教 , 成为了印度的第一大宗教 , 而它的兴起也是有受多方面影响 。
1、统治阶级的需求
印度教产生于四世纪 , 它其实是婆罗门教的改良版 , 因此也被称为是“新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在印度宗教上的地位绝对无人可以撼动 , 但是由于婆罗门教长久以来奉行的种性制度已经引发了许多阶级斗争 , 统治阶级急需一种即可以取代婆罗门教 , 又可以更隐蔽给下层人民洗脑的宗教 , 而印度教就是他们需要的这种宗教 。
其实一开是印度教也是反对封建的种姓制度 , 但宗教终究是要服务于政治的 , 如果一味与统治者们唱反调 , 没有一种宗教是可以长久存活 , 于是在公元800年的时候印度教的代表人物商羯罗对印度教的教义进行了改良 , 在反对婆罗门教的同时 , 即令低等的种姓也可以信教 , 又最大限度的照顾了统治阶级的脸面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印度教
具体做法就是他把教义分成两种 , 一种是比较高深的教义知识 , 适合权贵们学习 , 另一种是比较易懂、低浅的知识 , 给底层大众百姓读 , 种姓制度依旧还在 , 但变得可以被所有人接受了 , 即给劳苦大众们个画了一个通往精神世界的大饼 , 又劝说他们好好的工作 , 甘心情愿的被统治阶级们剥削 。商羯罗对印度教义这次改良给印度教全国范围内的传播打下了良好的精神层面的基础 。分页标题
2、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
但是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改良没有持续多久 , 十世纪到十二世纪 , 印度的阶级斗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 统治阶级为了更好的麻醉人民大众 , 继续改良了印度教的教义 , 并按照地域把印度教分成两大派别 , 毗湿奴教与湿婆教 , 而这其中 , 由于更加符合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 , 湿婆教成为了影响力最广泛的一门宗教 。
湿婆教之所以普及 , 是因为它供奉的神明是湿婆 。印度人供奉的神明很多 , 各种宗教供奉的神明都有所不同 , 但三位主神却是一致的统一 , 即毗湿奴、梵天与湿婆 。这其中又以湿婆最具群众基础 , 佛教中也称他为大自在天 , 三千界之主 。他既是毁灭之神 , 又是生殖之神、舞蹈之神 , 妖魔统帅 。这还不算完 , 湿婆的众多配偶、子嗣们都是管辖着人民生活各方各面的大小神明 , 可以说湿婆一家人就把印度人民的生活都给管辖到了 , 拜他一个神就什么都包含了进去 , 这样的一个神明自然被人们所喜欢 , 所爱戴 , 所信奉 。
在印度民间的传说中湿婆更是集英勇、多才多艺 , 具有奉献精神于一体的完美神明 , 对一般百姓来说 , 不需要说什么高深的教义 , 仅湿婆一神就足以引起印度全民疯狂的膜拜 ,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湿婆教在印度的兴起了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毗湿奴总结
佛教虽然是印度本土的宗教 , 但由于自身的原因造成了一盘散沙的状态 , 又在外来的军事、文化的打击之下严重受挫、最后被印度的统治阶级所打压限制 , 辉煌了1600年的佛教在这个国度湮灭了下去 , 即便是到现在也没能再现当初的盛况 。而湿婆教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 不断的改良 , 完善使之为时代所接受 , 照顾到了各个方面的利益与需求 , 更是迎合了大众在精神层面的追求 , 随着印度教的发展壮大而华丽的登上了宗教历史的舞台 , 成为了印度不可或缺的重要宗教之一 。
参考文献:
1、《佛教常识》
2、《印度佛教史》
3、《译经史研究》
- 实证的佛教|意根触法尘、于相而离相
- 文史大观园|巴基斯坦跟印度的差距有多大?看看卡拉奇和孟买就知道了!
- 痛风说治疗|血尿酸异常的原因何在?你知道吗?
- 常悦常安|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因何陷入校园霸凌的泥潭?
- 印度|英国人是如何改变印度的? | 地球知识局
- 加尔各答|2005年,深圳GDP超出印度加尔各答63亿美元,那么现在呢?
- 五台山|波哥带你看世界:世界文化遗产五台山,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 『』隋文帝因何事离家出走,皇后又因何选错了让自己一生背负污点?
- 赵子龙@他为何会心甘情愿的跟着刘玄德,并且对他忠心耿耿,原因何在
- 「世俗国家」印度把一个村送给尼泊尔,后来村中一考古发现,让印度后悔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