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大众网·海报新闻曹县5月16日讯(见习采访人员 王文博 采访人员 张广辉)个头不高、头发有些稀疏、做起事来干脆利落、办案周密严谨 , 这个80后检察官 , 被评为菏泽市优秀检察官、入选全市检察机关职务犯罪大要案专家人才库、两次被县政协评为履职先进个人 , 他就是曹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员额检察官王磊 。
从律师到检察官 , 源于学生时代对检察职业的敬仰
2010年 , 正在从事律师职业的王磊 , 怀揣着学生时代对检察职业的敬仰 , 通过参加初任检察官考试进入曹县人民检察院 , 成为了检察系统的一名普通干警 。
“之前作为一名律师 , 代表一方当事人在法庭上唇枪舌战;后来成为一名检察官 , 代表国家依法行使检察权 , 指控犯罪 , 维护正义 。 ”王磊说 , “我认为进入检察机关工作 , 能够更加充分地施展自身的法律专业知识 , 更好地体现自身价值、服务社会 。 虽然在经济上有所牺牲 , 但是为了实现理想 , 都是值得的 。 ”
角色变了 , 工作内容、生活方式都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刚开始 , 王磊和每个初来乍到的新人一样 , 对于撰写审查报告是毫无头绪 , 于是 , 他翻阅以前的优秀审查报告 , 认真研究学习 , 不断提升检察业务能力 。
在10年的工作时间里 , 王磊勤勤恳恳 , 任劳任怨 , 不计名利得失 , 出色地完成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 。 正是这样 , 他从一名“检察新兵”一步步地成长为公诉科的业务骨干和办案主力 , 现任曹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员额检察官 。
本文插图
工作中的王磊(右一)
一手托起公平正义 , 一手托起社会效果
“我曾经认为检察官是个铁面无私的职业 , 严格按照法律办案就行了 , 但通过这些年的工作 , 我意识到一名检察官身上还担着一份社会责任 。 ”王磊说 , 思维的转变要从他曾处理的一起案件讲起 。
2012年11月 , 曹县桃源镇某村发生一起案件 , 个体经营户葛某搭建的临时厂房突然着火 , 警方调查后发现是葛某大伯实施 , 依法对老人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
原来 , 葛某从小寄养在伯父家中 , 与伯父关系很好 , 葛某成家后较为忙碌 , 两家交往渐疏 , 期间其伯父拜托办理的事情 , 由于葛某繁忙没有顾及 , 老人感觉葛某故意疏远他 , 一气之下将葛某厂房点燃 。 葛某报警后 , 才知道是自己的大伯所为 。
“一般情况下 , 来了案子我会站在一个中立者的角度 , 不会深度介入案件 。 但这个案子让我意识到 , 检察官应该担有将社会危害最小化的职责 。 ”王磊重新对案件精雕细琢 , 多次会见葛某和老人 , 了解双方的思想态度 , 安抚双方的情绪 , 争取双方对调解工作的支持 , 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
“案件本身很纯粹 , 案件外的东西有时候更拷问灵魂 。 如果双方不能达成谅解 , 那么将加深两家人的恩怨 , 会制造更多的矛盾 , 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 ”王磊表示 , 他越来越意识到只有从具体案件中发现和促进解决社会问题 , 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 才能切实提升办案质效 , 达到让人民群众认可的执法效果 。
【海报新闻客户端曹县检察官王磊:青春献给检察事业 唯有奋斗不负韶华】
本文插图
腰上绑着厚厚的护腰带
青春献给检察事业 , 唯有奋斗不负韶华
“我刚来曹县人民检察院的时候 , 我的小孩还没上小学 , 现在都上初中了 。 ”王磊说 , 一晃间 , 十年就过去了 。
十年来 , 他参加案件办理600余件 , 审查涉案嫌疑人800余人;十年来 , 他自己吃住在曹县 , 周末才能返回市区的家中和家人团聚 。 他说他最对不起的就是妻子:“家里老人、孩子都是她一个人在照顾 , 没有当紧事从来不给我说 。 ” 分页标题
由于长时间伏案工作 , 王磊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 , 有时候腰疼得连车也上不去 。 为了不影响工作 , 他把厚厚的护腰带绑在腰间 。 虽然病症时常发作 , 但每当遇到大案要案 , 他总是主动要求办理 , 业务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 凭借这一股韧劲 , 出色完成各类案件 , 多次受到上级机关的高度评价 。
采访人员在采访时看到 , 王磊办公室的书橱里摆满了法律书籍 , 一有时间便学习钻研 。 王磊表示:“作为一名检察官 , 只有时常更新自己陈旧的知识结构 , 与工作实践相结合 , 才能更好地胜任岗位要求、守望公平正义 。 ”
来源:(海报新闻客户端)
【】网址:/a/2020/0517/1589680541.html
标题:海报新闻客户端曹县检察官王磊:青春献给检察事业 唯有奋斗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