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明治26岁,我成为了一名独立心理咨询师|三明治


_本文原题:26岁 , 我成为了一名独立心理咨询师|三明治

中国三明治26岁,我成为了一名独立心理咨询师|三明治
本文插图
文|Emily
编辑|二维酱
“为什么要选择心理咨询?”这个问题直到我成为独立心理咨询师的现在 , 也没有明确的答案 。
【中国三明治26岁,我成为了一名独立心理咨询师|三明治】我只知道在高二那年 , 即将选择出国读书的本科专业 , 我就已经定下了这个目标 。 一天午后 , 我正悠闲地躺在沙发上 , 和父母一起看着电视里的情感节目 。 镜头落在心理专家发表点评时 , 我鼓起勇气 , 手指微微颤抖地指着电视 , 侧着脸看着父母 , 稍显羞涩地说 , “有一天我要成为她们 , 这是我想做的事 。 ”我的双颊发红 , 心里砰砰跳 , 在说完的那瞬间 , 如释重负 。 父母笑着说 , “很好呀 , 哪天要是上电视了 , 就出名了 。 ”
其实 , 我想做的并不是坐在节目上做心理调解或者情感分析 , 我只是喜欢作为倾听者和陪伴者的角色 , 还有和情感有关的事物 。
我很喜欢听别人聊天 。 刚上初中时 , 周末的一晚父母在闲聊 , 说起同小区的同事家孩子 , 近期被医生确诊为抑郁症的事情 。 我起初对抑郁症的概念就等同于死亡 , 新闻说过 , 香港演员张国荣坠楼自杀身亡是因为抑郁症 。
我当时害怕极了 , 仿佛闯入夜幕的森林里 , 空无一人 , 心砰砰直跳 , 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在颤抖 , 大脑有个声音一直在抗拒:“不可能吧 , 这怎么可能呢 , 她才和我一样大 。 ” 脑海中 , 立即浮现出和她在学校合唱团的画面 , 还想起训练结束后拿错书包的乌龙经历 , 那是去年 , 我最后一次见她 。
父母似乎也不太能理解 。 妈妈表示惋惜 , 连连说道 , “真是太可怜了 , 怎么小小年纪就得抑郁症 。 ” 她又继续说道 , “估计压力太大了 , 她们夫妇都很重视成绩 , 估计逼着孩子了 。 ” “听说 , 她们夫妻关系也不和 , 总是吵架 。 ”爸爸补充道 。
从那时候开始 , 我记着 , 小孩子也会得抑郁症 , 因为压力太大就会生病 , 而且这病会死 。
初二下 , 我的成绩就像过山车似的 , 起起伏伏 。 有段时间 , 打破了我史上最差成绩记录 , 每科都跌入低谷 。 面对老师和父母 , 如同酷刑一般 , 我知道 , 我又让她们失望了 。
那时候 , 我把悲伤藏在了被窝里 , 把痛苦藏在了心里 。 我总想着 , 躯体生病很容易被看见 , 家人就会带我去看医生 。 而持续性的痛苦情绪同样也影响着我 , 心理会不会也生病呢?有那么一瞬间 , 我想到那个抑郁症的女孩 , 后来转念 , 我又不想死 , 应该不是抑郁症 。 如果不是抑郁症 , 心里难受 , 该找谁帮忙呢?
双周一次的心理学课是最轻松的课 , 课上有各种新奇的活动和体验 , 第一次听到这些问题 , “你是谁?你想成为谁?”心理老师还会发每月心理小报和杂志 , 那里有我期待的 “知心姐姐问答”的栏目 , 每个问题都讲出我的心声 , 每个回答都深入我心 。
在一次偶然 , 我漫无目的地散步到了学校最角落的办公室 , 心语园 , 我知道这是心理老师的办公区 。 曾听人说 , 这个办公室是学校最漂亮的 , 有带颜色的墙壁 , 有舒适的沙发 , 有摆放的杂志的书架 , 还有有各种绿植花朵 , 和其他办公室不同 。
学校有两个心理老师 , 此刻在办公室的 , 是一位陌生的年轻老师 。 当我羞涩地往办公室探头 , 她很快就看见了我 , 微笑问着 , “你在找谁吗?有什么事情吗?”
忘了自己如何回答 , 只记得相视一笑 , 就被邀请进办公室 , 闲聊了一会 。 这次的闲聊 , 没有什么主题 , 我滔滔不决地说了一堆 , 各种压力事件 。 老师更多在认真聆听着 , 身体前倾并看着我 , 时不时说道 , “嗯嗯”“然后呢?”“你感觉如何呢?”“是不是觉得很难过 , 没有人能理解你呢?”“谢谢你和我能和我说你心里的秘密 , 讲出来后是不是感觉好多了?”“如果你以后需要聊聊 , 可以随时来我的办公室和我说哦 。 ”她简单而温暖的话语就这样安抚着我 。分页标题
在剩余的学期 , 当我在心情不好的时候 , 总会想到她 , 或者主动找她交谈 , 很多时候能点亮我心中的光芒 。这段经历是我走上心理学道路上很大的动力 , 我希望成为像心理老师那样的人 。
我本科出国读书 , 高二就得准备材料 , 选择专业 。 和家人商议时, 我表示想选择心理学 , 他们都不能理解 , 展开了七嘴八舌的谈论 , 不时地抛出一堆问题和建议 。 我身处其中 , 明明是自己的事 , 却仿佛不是我能决定的 。
"你了解什么是心理学吗?你知道这个职业未来面对的是什么人吗?"
"心理医生就像被人当成情绪垃圾桶 , 要面对好多精神病人 , 就是神经病 , 疯子 , 变态 , 心理要多强大才受得了 , 你觉得你可以吗?"
"听说 , 心理医生好多都是心理有病的人才当的 , 有的人做着做着 , 自己也有病了 。 "
有的长辈带着固化的想法提建议 , "还是学金融 , 出来后好找工作 , 体面 , 学心理学 , 找不到什么好工作 。 或者选择其他专业 , 回国后考个公务员或老师更好 , 稳定 , 压力也不大 。 ”
这样的话 , 我听了很多遍 , 家人就希望我放弃这个专业 。 我也一度想放弃 , 想到自己要面对"精神病人"就有点怕 , 电视剧演的 , 那些失心疯的人 , 要被锁在精神病院的 , 不然放出来会攻击人 。 我也会想到 , 未来工作的问题 , 要是家里花费了那么多 , 毕业后没找到工作 , 除了觉得丢人 , 就是对父母感到愧疚 , 那我该怎么办 。
在全家人都反对 , 自己的部分想法也有所动摇时 , 另一部分的想法会跳出来 , "快去找找证明你是对的理由 。 "于是 , 我做了各种测试 , 比如"MBTI职业性格测试" , 测出的性格和气质类型都很适合和咨询相关的领域 , 适合的职业是心理咨询师 。 期间 , 我找了暗恋的男生聊天 。 当他听说 , 我想选择心理学为专业 , 他觉得很适合我 , 因为我喜欢聆听和善解人意 。 被喜欢的男生鼓励 , 加深了我对选择心理学的专业的坚定 。
根据测试结果和朋友的反馈 , 似乎都证明我适合学心理学专业 , 但并未完全消除我之前的担忧 , 直到和另一个朋友谈话后 。
朋友曾听心理老师说过 , 老师曾在医院的精神科实习 , 一开始会惶恐不安 , 也会担心病人是否会像电视剧上演的那样 。 实习后 , 发觉医院里是很安静的 , 但不阴森 , 也没遇到所谓的变态或疯子 , 病人们吃了药是很乖的 。 这一说 , 我顿时放下之前的担忧 , 原来精神病院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 。
从小到大 , 我是听话的 , 为让长辈喜欢而努力读书的乖乖女 。
朋友和我说过她姐姐的故事 , 留学回来的姐姐从来都是乖乖女 , 本科专业、毕业后的工作、以及婚姻大事都是父母选的 。 她曾因没生出男孩 , 被婆家和丈夫瞧不起 , 一度闹离婚 , 后来二胎是男孩 , 才维护了这段岌岌可危的婚姻 。 朋友说 , 她总看到姐姐偷偷地流泪 。 照片中的姐姐长得很漂亮 , 听说成绩很好 。 我和朋友感叹着 , 好可惜 , 姐姐这么优秀的人 , 明明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 走自己喜欢的人生 , 何必这么委屈求全呢 。
这次的聊天让我觉得 , 听父母的话 , 不一定有好的结果 , 尤其是重大的选择 , 一定要听从自己内心 。
本科期间 , 每天背着厚重的教科书 , 奔往不同的教室 , 上着各种心理学基础课程 。 房间里的桌面堆满了一摞摞的书籍 , 影印版的文献还夹杂在其中 。 每日必做事项 , 早晚登入blackboard , 确认今日推荐阅读、提交论文的deadline、每周小测和3次大考的时间 。
日复一日 , 相比学习其他通识课程 , 户外教学、动手实践、甚至无需大量阅读 , 学心理学真枯燥又心累 , 这和我原来想象如此不同 。 我想着应该是像《心灵捕手》中桑恩和威尔那样 , 面对面坐在咨询室里 , 相互聊天的场景 。
学心理学还耗时 , 玩乐时间也被压缩 , 每次外出活动 , 我基本都会很委屈地指着厚厚的教科书 , 说道"我不出了 , 还有100多页没看完 。 "朋友会翻个白眼 , 打趣道 , "学心理学还真不容易 , 连出去玩都没时间了 , 你看学商科的人就不一样 。 " 分页标题
这么一说 , 内心里还真想转专业 , 还不如学商科 , 学习轻松 , 未来还好找工作赚钱 , 哪像心理学那么无聊又苦逼 , 毕业还等于失业 。 每次这么想 , 我的另一个部分的想法又会跳出来 , "你可是当着家人面前 , 信誓旦旦地表示过自己喜欢心理学专业 , 想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决心 , 可不能轻易放弃 , 不然就证明你错了 , 父母是对的 。 "
当听到同上心理学课程的其他专业的同学说 , "心理学真的很无聊 , 考试还很难 , 我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学的 。 "我心里都有些小兴奋 , 毕竟这是我的领域 。
通过学习才了解到 , 心理学有细分不同专业 , 心理咨询的方向属于临床心理学 , 研究生才会有课程 。 如果选择临床方向 , 还需要申请临床心理学的博士 。 而我对博士望而却步 , 这个专业至少读5-7年 , 毕业后 , 需要在督导下实习几年 , 才能考取执照 , 正式执业 。 我想了想 , 这不和读医一样 , 何时才能毕业呢?
我曾只了解到博士申请 , 却很少关注硕士申请 , 总以为做心理咨询一定要博士学位 。
在一节写作课上 , 我遇到一个女生 。 她总坐在我右边的位置 , 靠近讲台和门 。 彼此除了小组活动 , 更多只是礼貌性交流 。
一次 , 我从教室外进门 , 瞄到她桌面上放着一本书《family and marriage therapy》 , 立即引发了我的好奇 , 转向她 , 问道“这本书在哪买的?” 正在写作业的她 , 抬头看向了我 , 指着那本书, “这是我的教材哦 。 ”这激起我更强的好奇心 , 如获珍宝一般 , 连连发问 。 她表示自己是家庭与婚姻治疗专业(MFT) , 后了解到我学心理学 , 欢迎我未来选择这个专业 。 就这样 , 双方都打开话匣子 , 她也很兴奋地告诉我目前的学习状态 , 我则听得津津有味 , 沉浸其中 , 脑海中也浮现出自己未来的画面 。
后来我将本科中的MFT相关课程一一收入课程表中 , 情感关系类相关的课程对我有极大的吸引力 , 就连上课、看书、写论文、考试都很有动力 。 这才是我心心念念想做的事 。
"Congratulations, you're in!" MFT的系主任在电话那头和我说 , 我被录取了 。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 , 让他再说一遍 , 他再一次很兴奋地说 , 你被我们系录取了 。 10分钟的电话面试结束 , 顿时 , 悬着的心放下 , 心中开始放烟花 , 让还未倒过时差的我 , 瞬间清醒 。
我如愿以偿地进入到MFT专业 。研究生的2年 , 5个学期 , 是痛并快乐的 。
我们的专业有单独的教学区 , 离主校区20分钟的路程 , 处于雪城市中心 , 名为“Peck Hall” 。 我特意搬到附近 , 就在马路对面 。 Peck Hall是1896年的古老建筑 , 翻新后有现代的气息 。 它有5层楼 , 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功能 , 而我最常跑的一楼和三楼 , 分别是教室和咨询室 。
线下课程几乎都在上午 , 一节课就整个上午 。 我们是小班教学 , 都不超过30人 , 同学们来自世界各国 , 绝大部分是美国当地人 , 只有3个女生来自亚洲 , 1位马来西亚姐姐 , 而我和rui则来自中国 。
闹钟每日准时7点响起 , 我从睡梦中惊醒 , 习惯性地先望向窗户 , 大雪漫天 , 风在怒嚎着 , 身体不禁打了个寒颤 , “又是这鬼天气” , 完全不想从被窝里钻出来 。 这里的冬天长达8个月 , 即使待了快6年 , 依旧无法适应 。 洗漱完毕 , 裹着厚重的毛呢大衣和羊毛围巾 , 穿上长筒毛靴 , 带上饭盒和笔记本 , 鼓起勇气 , 踏出了家门 。 开始着上课、咨询、督导、写个案记录和论文的日子里 , 一天又一天 。
在咨询中 , 我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来访者 , 她们会带着各自的痛苦来到咨询室里 , 并期待作为咨询师的我能够治愈她们 。 当她们踏进房间的那一刻 , 心理咨询的旅程就开始了 。 我感觉到自己有很多的角色 , 不仅是倾听者和陪伴者 , 有时候更是冒险家 。 我需要给她们提供安全的、稳定的陪伴 , 且需要认真倾听和共情 , 同时还需要鼓励她们 , 跟随我们进入未知的、冒险的地方 。分页标题
咨询师被来访者赋予特权 , 让我进入她们的人生 , 这不仅帮助我更好地了解她们 , 也让我更好地了解自己 。 我也会在来访者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 看到曾未处理的问题 , 我会抓狂、愤怒、甚至无力 。 督导的话常萦绕在耳边 , “记得你也是一个人 , 你也会犯错 , 你也有复杂且难以处理的关系 , 你也出现负面情绪 。 留意并接纳这些部分 , 反思这些部分带来的影响 。 ”
和我同组的马来西亚姐姐 , 由于家庭 , 跨文化的适应 , 和实习压力 , 她最终转学回到马来西亚 。 我还知道其他同学 , 因为各种原因 , 经济、家庭、职业选择的问题而离开了 。
我时常望着Peck, 这栋常见被大雪覆盖的砖红色外墙的古老建筑 , 有多少人曾怀揣着希望进入这里 , 又有多少人坚持不下提前离场 。 偶尔会想到离开的同学 , 原来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同 , 读研不是人生必选项 , 心理咨询更加不是 。 适应的人会留下 , 不适合的只能放弃 。
毕业回国 , 是纠结许久的决定 , 家人也为此操心不少 。
决定回国后 , 我带着不安又新鲜的心开始寻找人生第一份工作 , 反复修改中文简历 , 下载各种招聘APP , 日日刷新相关就业信息 , 根据匹配度投递简历和面试 。 期间 , 家人也推荐了几个相关的工作的机会 , 我也一一去尝试 。
经家人推荐 , 我有幸和三甲精神病专科医院的院长交谈 , 由于当时没有考资质 , 他建议我走行政管理岗位 。 他也表示 , 对于刚回国的应届生 , 还是要适应中国国情 , 心理咨询在国内的发展参差不齐的 , 而且那么年轻 , 直接做心理咨询会比较困难 。 听到权威专家这么说 , 我竟一时不知所措 , 仿佛心中燃起的熊熊烈火被突然浇灭 。 家人听到这个消息 , 连连认同 , 认为行政管理岗是很好的机会 , 医院离家近 , 高薪稳定 , 且有工作前景 。
我思考再三 , 反复斟酌 , 却依旧无法说服自己 , 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心态 , 拒绝了这份“铁饭碗” 。 家人们又开启了一系列地轮番责问 , “这么好的机会 , 多少人挤破脑袋都进不去 , 你倒好 , 给你机会还放弃 。 ” “心理咨询根本就没什么前途 , 走行政管理岗位就往管理层升了 , 前途光明 。 ”家人的责问似乎又把我推入与世界为敌的深渊 , 所有人都在强迫我改变自己 , 收敛锐气 , 顺从现实的社会规则 。
后来 , 我尝试了几个私人工作室的面试 , 越发觉得国内对心理咨询的不专业和不严谨 , 比如有人只认国家二级证书 , 却不认学历;有的人评估心理咨询师优秀的标准是"接单成功率" , 即无论用什么方式 , 只要来访下单 , 且一次性支付很多次的高额咨询费用;有的人只看高大上的title , 像十多年的资深情感专家 , 育儿首席专家 , 知名培训师等 , 而不真实地考察临床实践经验 。 有的面试官都还不是心理学相关专业的人 , 也很难探讨与咨询相关的话题 , 就开始忽悠我加入各种付费课程 。 还有些招聘要求出现瞧不起年轻未婚咨询师的现象 , "未满30岁或者未婚的不要申请" 。
所有的一切 , 似乎打破了我回国前的幻想 , 被现实重重的一击 。 我收敛了 , “找到差不多的工作 , 就去试试吧 。 ”
我曾应聘的是“儿童心理辅导师” , 面试时也表示需要接待定期的个案 , 加入后 , 发现根本没有心理咨询中心 , 其他所谓的咨询师也只是考了个二级证书 , 但从未做过咨询 。 于是我做了很多和咨询无关的工作 , 比如筹备课程 , 做会务工作 , 运营线上公众号 , 各种课程培训和会议 , 甚至还跑去路边派传单 。
在另一个工作 , 入职后确实做了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相关工作 , 因为没有咨询中心 , 我从头搭建平台 , 为后续做心理咨询工作做准备 。 心理咨询中心搭建起来后 , 由于无法在短期内有很高的盈利 , 领导想放弃心理咨询项目 , 转向高利润的培训 。 我拒绝了工作调动安排 , 领导被激怒 , 用很严肃的话语说道 , “首先你要记得你是我们公司的员工 , 其次才是心理咨询师 。 ” 分页标题
经历国内的工作 , 深刻体会到 , 很多人只是把心理咨询师的职位当成幌子 , 很多人慕名而来 , 却只能失望而归 。
回国将近8个月 , 跳槽2次 , 从3个工作离职 , 第一个工作12天 , 第二个工作60天 , 第三个工作5个月 。 我的梦想被现实一次次击碎 , 内心被一点点撕裂 , 几近奔溃 。 靠着可怜的自尊心 , 在现实和梦想中 , 徘徊 , 挣扎 , “放下吧 , 放下吧 , 再怎么努力也抵不过现实 。 ”
在第三个工作时 , 公司几个学心理专业的同事 , 自发起学习小组 , 为了不想让各自学到的专业浪费在无意义的工作中 , 决心做一个心理科普的公众号 , 公众号就因此诞生了 。 之后 , 在偶然的机会 , 因为有合适的项目 , 父母鼓励我开设工作室 , 给了我起步资金的扶持 , 还提醒我做好项目规划 , 当我遇到困难和迷茫时 , 也会在身边给我打气加油 。 在他们的帮助下 , 工作室顺利成立了 。 工作室主要以线上经营为主 , 结合中西方文化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知识背景 , 传播专业的心理科普 , 承接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的项目 。
想不到 , 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 , 快要与现实妥协时 , 是父母拉了我一把 。
我赶上最后一批咨询师考试 , 18年初取得资质后 , 开始申请研究生期间留意的几个网络平台 , 很顺利地通过各平台的审核 , 成功入驻 , 终于开始拥有了自己的咨询来访者 。
那一年 , 我26岁 , 脑海中又再次想起未知出处的话 , “当你真心想做一件事情 , 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 。 ” 未来会如何 , 我依旧不清楚 , 我还会和如今一样 , 每日定时翻开日程表 , 在咨询室里或电脑前 , 等着预约好的来访者的到来 , 我专心地倾听和陪伴着 , 而她们讲述着她们的人生情感故事 。
作者后记:
写完这篇故事 , 我重新地认识了自己、父母以及我相遇过的其他人 , 再次深刻感受到自己的坚持、父母的支持、以及与其他人的交流碰撞 。 原来我所经历的 , 都是我宝贵的资源 , 也让我成为现在的自己 。 心理咨询行业在国内市场仍是刚起步 , 这条路充满着荆棘 , 对于已是或者即将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同行处处是挑战 , 也许只有带着最赤诚而坚定的心 , 才能走的更远 。
我还想借此机会感谢我的导师 , 因“非虚构写作”课程的机会 , 帮助我将十几年的经历和感受串联起来 , 并书写下来 。 我从来都是旁观者 , 这次有幸成为了故事的主人公和记录者 , 让我有不一样的体验 。 尽管有些遗憾 , 并未更深刻地写下自己的经历 , 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 , 记录下来 。

中国三明治26岁,我成为了一名独立心理咨询师|三明治
本文插图
我在巴黎米其林餐厅当助理侍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