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宽用建筑语言读懂山水画,比想象中有意思!


_本文原题:用建筑语言读懂山水画 , 比想象中有意思!
传统中国山水画 , 是一个周遭世界 。 所谓周遭 , 就是置身其中的、内部的方式 , 是交混的人与境 , 难以择清 。
这个交混方式要以画的形式呈现示人 , 而你 , 并不ー定不是画中人…我感兴趣于这种视野的构造 , 它以「观看」的方式描述了人的「处境」 。 我试图分段 , 可它们却是连绵无尽的 , 周游之后我更愿意待在那个当口 , 一眼观去 。

范宽用建筑语言读懂山水画,比想象中有意思!
本文插图
△明代·文徵明《仿王蒙山水图轴》
「构造的段落」
脚、腹、头 , 榫卯对视
传统大立轴表现视野与经验的方式 , 通常是沿垂直方向的铺陈 ,这是尺幅形式所沉淀下来的程式 , 因此远近层次的表现及视野的控制 , 就是段落的分解与构造 。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 有很明显的三个段落 , 看似自然 , 而其实有些怪异 , 这里存在几重视角的转换:
第一段 , 等宽的水岸横陈眼前 , 正中置巨石一座 , 其突兀位置 , 似平撞上鼻梁 , 当面一石 , 如阻前行 , 视点接近人的高度 。
第二段 , 翻越此石 , 视点陡然抬高 , 视角变大 , 俯瞰山石夹涧 , 尺度显然缩小 , 对象远去 。
第三段 , 在不可测的蒸腾云脚之上 , 一个巨嶂拔地而起 , 占去画面三分之二 , 如人之收腹 , 垂头 , 压将下来 , 于是我们仰观 。
三个段落完全不连着 , 中间皆以水或者云雾隔开 , 可以各自独立 , 同时也可以两两组合:上段与中段 , 中段与下段 , 切割之后都很完美 , 皆可成画 。

范宽用建筑语言读懂山水画,比想象中有意思!
本文插图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此图的几重视野——低平、俯瞰、仰望 , 以一种分离的方式嵌合在一起 , 前景与上(远)景落墨极重 , 中间反而是一种悠远繁密的虚画法 , 导致视觉急剧退后 , 使得整个画面空间在中部形成一个巨大的视觉陷坑 。 虽然中间细节构造很多 , 其意图却在缩小尺度 , 以比彰中段的肚量之大 。
在此画中 , 所谓的「远」 , 其实在于中段 。 那是一个巨大的「内部」 , 在制造视觉纵深的同时 , 构造了巨嶂主体与你之间极度微妙的距离感 , 历历在目 , 却又如此遥远 。 再退回整体观之 , 前景的巨石就是一块垫脚石 , 把我们送入了整个场景 。
范宽的三段 , 其职能是清清楚楚的 , 并无一丝多余:脚踏——视觉洼地——拾仰 。人与山水发生了视觉上的榫卯关系 , 人的位置与视野被山水分段控制 , 画中的山水是有动作的!它控制着你的观看方式 。
如平板置物 , 分层 , 前景是茅屋、老树、平岩的组合 , 中段大空白 , 上部是远山 。 倪瓒的三段式 , 一般是以水来分山体 , 而水就是留白 。

范宽用建筑语言读懂山水画,比想象中有意思!
本文插图
△元代·倪瓒·《秋亭嘉树图》
对于 倪瓒来说 , 前景与远景无须发生必然联系 , 这是传统立轴方式被程式化了之后的一种极致: 山水是不连绵的 , 是一物接一物的摆放 , 如山被散布在镜面平盘之上 , 通过被水间隔的方式连绵 。
因此 倪瓒只详写近景 , 中景是被放弃的 , 而远景的存在仅仅是为了上段有一个常理的收束 , 为了确认中段水面且围和中段而存在 。
【范宽用建筑语言读懂山水画,比想象中有意思!】倪瓒的三段 , 视野平远 , 固然与其久居太湖汀渚之地有很大的关系 , 但是这种过于程式化的做法 , 足可以看出 , 空间描述的方式发生了转变 。 这一点 , 可以从宋人画竹与后世流行画竹方式的差别中得以大致类观 。分页标题
文同的竹子 , 浓淡表现的是竹叶本身翻转的向背关系正面与反面的色质差异 。 一棵竹子具备扭转向背 , 是连续不间断的空间 。

范宽用建筑语言读懂山水画,比想象中有意思!
本文插图
△北宋·文同·《墨竹图》
宋代的「生物学」十分的兴盛 , 我们翻看两宋大量的「折枝小品」便可感知 , 是格物致知的求理表现 。
而后世的墨竹画法 , 常常是把整体对象(或言画面空间)进行分层 , 压缩为平面 , 空间断出层次 , 墨色浓淡表现的是前后层之间的距离 。 也就是说 ,对象不再连续 , 而是被之间的空间所间隔 。

范宽用建筑语言读懂山水画,比想象中有意思!
本文插图
△元代·高克恭·《雨竹图》
飞渡、契错、倒悬 , 处境难断
段落的程式化 , 结构左右差互 , 如抽屉般 , 似乎可以被任意取用调换 。 这为组合裁拼提供了自由 ,宋以后的文人绘画 , 常常如斯法练习 , 董其昌就玩得很出奇 。
《仿黄鹤山樵山水图》 , 空白的水面 , 成为真正的空白 , 已经成为一种随意构建段落之间的绝对理由 , 也成为裁剪与拼合的痕迹 。
三段处在真空状态的山体 , 混搭在一起:三段皆是「飞来峰」的状态 , 不落地 , 不生根 , 不稳定 , 地平倾斜 , 大山各自飞渡而来 , 相互契错 , 有的倒悬 。 原来悦人赏心的山水 , 在董其昌的手中 , 变得如此不安与焦虑 , 诡异奇绝 , 仿佛梦中所见 。

范宽用建筑语言读懂山水画,比想象中有意思!
本文插图
△明代·董其昌·《仿黄鹤楼山樵古山水图》
这带给我们的是一种陌生的突如其来的视野:
原本高远的构图 , 似乎如大洞内窥;原本安静的山水 , 像是具备了几个方向的速度;原本符合经验的远近高下 , 似揉面团般的纠结难辨;原本一种「在外观看」的状态 , 似乎被陷入众石压顶的间隙内部 。
001特集 《山水》
撰文 | 王欣
C O N T A C T
佛教在中国到底有多少个宗派?
快速获取知中特集《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