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妈小教室动辄几万元的右脑开发早教课,到底靠不靠谱?


_本文原题:动辄几万元的右脑开发早教课 , 到底靠不靠谱?
大家好 , 我是刚结束「今日好课」 识字启蒙重难点辅导夜话会分享的萌妈!讲了两小时的课 , 已经不太想说话了~还好 , 发公众号只需要打字就好了!
最近后台很多妈妈都在问 , 到底如何开发孩子的大脑?
我想说 , 所谓『开发大脑』的宣传 , 基本都是噱头 。
作为非心理学、非教育学也非脑神经科学出身的萌妈 , 一开始被大量『裂脑』、『杏仁核』、『胼胝体』之类的术语虐得不要不要的 , 在经过了各位专家学者(免费)的悉心指教后 , 终于算是把这个话题用最通俗的语言写出来啦 。 在此 , 萌妈要特别感谢深夜被我微信『骚扰』的各位:

  • 刘建鸿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 | 积极教养倡导及践行者)
  • 魏坤琳老师(北京大学心理系副教授及博导 | 你们更熟悉的称呼是最强大脑Dr.魏)
  • 张恬静(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 | 萌妈小教室创始人之一的『翅膀』)
  • Zack西西爸(知乎育儿达人 | 全职奶爸)
真的 , 正因为有这些无私而热心的专家学者们的指导和讨论 , 萌妈才有底气去批驳近20年以来几十种国内学术期刊都不断刊载的『右脑开发』理论 , 也才能够理直气壮地告诉各位: 『其实没必要给孩子报名以号称右脑开发为名的、动辄好几万元一年的课程!』
最初在CNKI搜索关键词『右脑开发』时 , 结果显示有17,000多篇已发表的文章;后来将关键词限定在题目中时 , 也呈现了280条搜索结果 。 上述所谓的研究者都在煞有介事地讨论如何开发右脑 , 刊发右脑开发的期刊中 , 甚至还不乏一些教育类的核心期刊和普通的心理学期刊 。
要讨论『如何开发右脑』 , 需要基于这样一个理论基础 , 即『右脑开发是科学、有效的』 , 但是纵观这些文章 , 对右脑开发的科学性、有效性一笔带过 , 直接就开始进入右脑开发的过程和建议了——即使推理再严密 , 其结论也只是空中楼阁 。
在缺乏对脑神经科学及心理学实验基本常识的情况下 , 这些研究者就敢如此写论文、发论文 , 到底是在搞学术 , 还是为了凑毕业的论文篇数而制造的学术垃圾?
那么 , 所谓『右脑开发』到底靠谱吗?这事儿还得从我们的大脑说起 。
??关于大脑的几点基础知识??
尽管很多人一直宣扬左右脑的区别 , 但是从解剖学和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说 , 大脑的构造和基本功能分区如下图所示 。

萌妈小教室动辄几万元的右脑开发早教课,到底靠不靠谱?
本文插图
毕竟不是考试 , 不用把上图标注的要点都背下来 , 只需要记住以下几点基础知识即可:
首先 , 从正常人的大脑结构及功能来看 , 左右脑并不是独立工作的 , 而是分工协作的 。
这也是为什么在标注大脑的功能区(左下角的图)时 , 我们能发现 , 左右脑是相当对称地在同时负责视觉、记忆、运动、语言、听觉、情感、嗅觉、感觉等功能 。 而长期以来缪传于网络的左右脑分工示意图(例如下图)则明显是错的 。

萌妈小教室动辄几万元的右脑开发早教课,到底靠不靠谱?
本文插图
其次 , 左右脑是通过胼胝体连接起来的 。
胼胝体就像是连接左右脑的桥梁 , 能在左右脑之间进行双向的信息传递 , 协助左右脑同时处理信息 。 例如 , 人的大脑对身体是“交叉控制”的 , 即左脑只能投射出右侧视野 , 而右脑只能投射出左侧视野 。 因此 , 如果在切断胼胝体在大脑两个半球间的联系后 , 在右侧视野区中放一张小鸭子的图片 , 同时让此人用左手在面前的图片堆里找出完全相同的图片 , 是无法做到的!因为小鸭子的信息没有通过胼胝体传递给右脑 , 右脑无法给左手正确指令 。分页标题
第三 , 左右脑确实存在偏侧化的现象 。
左右脑在细微结构和认知功能上不对称 , 某些功能主要由某侧大脑在承担 。 但需要注意的是 , 我们并不能将其粗暴地简化为『左脑更理性、右脑更感性』——这只是左右脑同时处理一组信息时的分工协作而已 。
??左右脑理论是怎么来的???
刚刚我们有说到 , 正常人的大脑是由胼胝体连接左右脑的 。 那么 , 如果将胼胝体给切断了 , 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呢?这就是『右脑开发』理论所拥护的R. W. Sperry教授在上世纪60年代所研究的课题 。
上世纪40年代 , 有这样一种外科手术 , 即割断癫痫病人的胼胝体 , 认为此后病人的恢复情况良好 。 1952-1961年间 , Sperry对大量的猫、猴子等动作进行了割断胼胝体的试验 , 并以这些术后恢复的『裂脑人』为研究对象 , 设计了一系列实验 , 发现被割裂的左右脑就像两个独立的大脑一样工作 , 并由此发现了左右脑功能上的不一致性[1] 。 下图截取自Sperry的这篇论文 , 可以看到 , 左右脑的联系已经被切断了 。

萌妈小教室动辄几万元的右脑开发早教课,到底靠不靠谱?
本文插图
随后 , Sperry又展开了一系列相关研究 , 并于1981年因为其早期(即上世纪60年代)对裂脑人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奖[2] 。

萌妈小教室动辄几万元的右脑开发早教课,到底靠不靠谱?
本文插图
1985年 , 《世界科学》期刊刊登了Sperry于1983年接受Omni杂志科学作家Jvonne Baskin采访的内容[5] 。
在提及自己获得诺奖的研究时 , Sperry先是描述了当时的实验结果 , 然后Jvonne说:
所以两侧半球正常时是作为结合的整体工作的 , 精神是两侧的单元 , 而不是对每一侧活动进行仲裁和整合 , 并以一侧或两侧的物理的或者化学的事件来执行决策 。
对此 , Sperry的回应是:『对了 , 正是这样 。 』
简言之 , 所谓『左右脑独立工作 , 负责不同的领域』这种结论 , 是在切断了作为左右脑连接的胼胝体以后出现的现象;而对于正常人来说 , 左右脑是分工协作的 , 并不需要单独某一侧大脑 。
那么 , 所谓开发右脑的理论又是怎么来的呢?
1980年 , 美国有位名为 托马斯·R·布莱克斯利的作家撰写了关于单侧大脑(主要是右侧大脑)重要性的书籍 。 这位作家是什么来历呢?根据亚马逊对这位图书作者的介绍 , 他自己的专业是电脑技术 , 后来迷上滑雪以后开始关注大脑的事 , 并且撰写了《 右脑的奥秘与人的创造力》(原书名为:The Right Brain)来描述自己的 心得体会(而不是科学的论著)!

萌妈小教室动辄几万元的右脑开发早教课,到底靠不靠谱?
本文插图
在Sperry于1981年获奖以后 , 1988年 , 董奇等人翻译了这本著作 , 并被国内图书公司引进出版了[3] 。 这本书似乎是没有再版 , 目前只在旧书网能看到二手书售卖 。

萌妈小教室动辄几万元的右脑开发早教课,到底靠不靠谱?
本文插图
然而 , 此书的选文被刊登在1990年心理学核心期刊(cssci , 共有七本核心的心理学期刊)之一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上 , 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4] 。 刊登的选文是这样写的:
科学证据表明 , 大脑每一半球都有其自己独立的意识思想链和自己的记忆 , 并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 , 左脑倾向于用语词进行思维, 右脑则倾向于以感觉 形 象直接思维 ……大脑两半球具有一种合作关系 , 即左脑负责语言和逻辑的思维 , 而右半球则用表象进行思维 , 在再认和处理复杂知觉模型方面占有极大的优势 。
此后 , 从CNKI的论文库来看 , 此后 , 每年关于『右脑开发』话题的讨论逐渐增多 , 到现在为止 , 热度几乎不减丝毫 。分页标题
??左右脑有差别吗??
既然Sperry研究对象是裂脑人 , 那么正常人的左右脑又存在差别吗?为此 , 研究者们又采取了一系列实验方法(以下方法看起来还蛮简单粗暴的……)例如[6]:
  • 韦达技术:麻醉一侧大脑 , 测试另一侧清醒大脑的功能 。
  • 一侧电休克技术:电休克一侧大脑 , 测试另一侧大脑的功能 。
  • 皮层直接刺激法:由于上述技术都太过残暴 , 直接废了一侧大脑 , 所以后来研究者采用弱电流刺激有意识的人的大脑皮层 。
除此之外 , 还有一些心理学方法 , 例如:
  • 半视野速示法:只对被试人半侧的视野呈现各种刺激物 , 要求其予以辨别 , 根据辨别结果判断大脑哪一侧半球是加工该类型刺激的又是半球 。 (萌妈按:但是胼胝体其实是可以在左右脑之间互相传递信息的啊 , 所以人家强调 速示……)
  • 双耳分听技术:将强度相同但互相冲突的声音刺激呈献给双耳 。
还有更为先进的生物医学法 , 例如:
  • 脑电活动记录法(EEG):以诱发电位仪记录左右脑电位变化 。
  •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静脉注射葡萄糖辅助活动强的脑区成像 , 并辅以CT扫描 。
  • 磁共振成像技术(MRI/fMRI):以无线电脉冲检测局部脑区活动水平和功能性变化 。
介绍了这么多研究方法 , 只想说明科学研究还是日新月异的 。 在这些研究的推动下 , 学界认为大脑确实在情绪类型、意识水平和性别等方面存在偏侧化的差异 。
??右脑开发靠谱吗??
一方面 , 尽管左右脑确实存在偏侧化的现象 , 但两侧大脑却是在几乎所有活动的处理上都分工协作的 。
  • 从经典方法来看 , 使一侧大脑停止工作而让另一侧大脑保持清醒 , 显然不是大脑的正常状态;
  • 从心理学方法来看 , 即使采用了速视、双耳分听等措施 , 但是胼胝体仍然会在左右脑之间快速地传递信息;
  • 从生物医学方法来看 , 即使某一侧大脑的活跃程度更高 , 但另一侧大脑也是处于运转之中的 。
因此 , 我们可以谨慎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实际上这段话是Dr.魏的原话): 大脑的偏侧化只说明左右脑侧重不同 , 分工协作完成几乎所有的活动 。 两边对应区域经常只是活动强度上有差别 。
另一方面 , 科学家通过刺激来研究大脑的 , 而不是如何开发大脑的 。
所谓『开发大脑』 , 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 大多数人应该也听说过『我们只开发了大脑潜力的10%』这一说法 , 而向往地能更大程度地开发孩子的大脑 , 此类畅销书也层出不穷 。
然而 , 研究发现 , 大脑虽然仅占我们体重的2%-3% , 却消耗了我们吸入氧气的20% , 而这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身体其他功能正常运转 。 此外 , 在事故或疾病中 , 即使患者只有远少于90%的大脑损伤 , 也总是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 更何况 , 上面提到的EEG , PET , MRI等方法压根没有发现有任何闲置的脑区[7]!
因此 , 所谓的右脑开发只是噱头 。
那么 , 为什么时至今日 , 很多心理学、教育学期刊还在谈『右脑开发』的话题呢?
一种可能是 , 他们也许只是机械地使用了陈旧的知识 , 特别是被媒体或业余作家过度解读了的脑科学知识;
而另一种可能在于 , 所谓的『大众心理学家』不断润色和完善所谓的左右脑理论 , 将不同的功能强行划分给左右脑 , 并与借机牟利的商人一起 , 鼓吹这一套理论 。
很多所谓的大脑开发训练法就是利用闪卡 , 对孩子进行速读、速记的训练 。
这种方法靠谱吗?孩子确实是会『熟能生巧』的 。 行为训练有助于提升学习或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 , 但这并不能归咎于左右脑的差异 。 一个由美国科学院组织的专家座谈小组指出 , 『我们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不同大脑半球的使用方法是可以训练的』[7] 。分页标题
但是 , 种西瓜得西瓜 , 却不能得到南瓜、冬瓜、哈密瓜等一系列瓜 。
对孩子速读速记的反复训练 , 确实能提高孩子速读、速记的能力 , 但不能因此就开发孩子的右脑 , 并进而提升臆想出来的右脑所负责的各项诸如情绪、形象思维等功能 。
另一方面 , 孩子在3岁以前 , 大脑都是处于飞速发展中的 。 很可能前一天还不会 , 后一天突然就学会了——这是孩子大脑发育的正常、自然的过程 , 而不能归因于『因为孩子上了早教班 , 所以变聪明了』 。
『右脑开发』 , 甚至于『大脑开发』的说法 , 本来就是不科学的;退一万万步说 , 即使左右脑真的职责不同 , 也不该只单纯强调某一侧大脑的开发 , 而忽视另一侧 。
如果只是打着『右脑开发』的旗号 , 教学方法正确、价格也实惠倒还好;只是机械地对孩子的速记、速读能力进行训练 , 各位家长真的愿意一年花上几万元吗?实际上 , 记忆只是学习的基础之一 , 我们也都知道 , 仅靠『死记硬背』并不能让孩子在未来的学习中走得更远;其他诸如理解、融会贯通的能力 , 则根本就不是这些提倡用闪卡进行右脑开发的早教机构所能赋予的 。
参考文献
[1] R.W. Sperry. Cerebral Organization and Behavior: The split brain behaves in many respects like two separate brains, providing new research possibilities. Science.1961, 133(3466):1749-57. http://people.uncw.edu/puente/sperry/sperrypapers/60s/85-1961.pdf?origin=publication_detail
[2] Norman H. Horowitz. Roger Wolcott Sperry. 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1981/sperry-article.html
[3] R. W. Sperry著 , 董奇、杨滨译. 右脑的奥秘与人的创造力. 国际文化出版社 , 1988.
[4] 托马斯·R·布莱克斯利. 董奇 , 杨滨. 大脑两半球的思维类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 , 1990(04): 136.
[5] 张尧官译. 罗杰·斯佩里与Omni杂志采访人员的谈话. 世界科学 , 1985(01): 46-54.
[6] 史清敏. 关于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研究方法.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1999(01): 14-17.
[7] 斯科特·O·利林费尔德等著 , 衣新发等译. 心理学的50大奥秘.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2.
END
编辑:萌妈 排版:萌妈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 仅用作排版美观
如有侵权请告知我进行删除
【萌妈小教室动辄几万元的右脑开发早教课,到底靠不靠谱?】有用的话 , 点个在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