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帙浩繁,书香弥漫,书籍的变化背后是中华文明的积淀
卷帙浩繁 , 书香弥漫 , 书籍的变化背后是中华文明的积淀
人类的进步是踏着书籍的阶梯不懈攀爬的过程 , 从蒙昧蛮荒到跨入文明的门槛 , 书籍维系着文明传承的源动力 , 让文化以幽幽墨香潜移默化地滋润人心 , 成就了莘莘学子的梦想 , 让牛角挂书、挟策读书的佳话千古流传 ,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书籍的历史吧 。
人类社会需要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 , 在文字尚未产生之前 , 人们沟通的主要方式是口头语言 , 但时常会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 给交流信息带来了不便 , 因而人们学会了以结绳、刻木或简单的图形符号等方法来帮助交流和记忆 , 这便是最早的记事方法 。殷商与西周初期 , 随着甲骨文字的出现 , 人们将占卜卜辞、重要事件等用文字进行记载 , 形成了甲骨刻辞、青铜铭文、石鼓文字等 , 文字记载逐渐系统化、篇章化 , 正规书籍开始出现了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现代考古发现 , 战国早期的书写材料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 人们将竹子、木头劈成狭长的小片 , 再将表面刮削平滑 , 就可使用笔墨在其上书写 , 写在竹简上的叫做简策 , 写在木板上的成为版椟 , 统称为简牍 , 是我国古代书籍最主要的形式之一 。竹简长度不一 , 有的三尺长 , 有的只有五寸 , 须根据文字的内容、篇幅选择不同尺寸的竹简书写 , 如汉代儒家经典和政府颁发的律令用长简 , 诸子百家著作用短简 , 写信的简长一尺 , 故古人又把书信称为“尺牍”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枚简牍称为简 , 常写一行直书文字 , 较长的文章或书所用的竹简较多 , 须按顺序编号、排齐 , 然后用麻绳、丝线或牛皮条编串起来 , 称为“策”或“册” 。通常 , 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 , 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 , 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 , 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 。相传孔子晚年喜好读《周易》 , 常常翻阅批注 , 以至于把串联竹策的牛皮绳也磨断了几次 , 即“韦编三绝”的故事 , 现用以形容读书勤勉刻苦 。简策多为先编后写 , 在书写时大多上下都有少许留白 , 类似今日书籍的天头地脚 。简策最前面的两枚一般是空白简 , 称为首简或赘简 , 类似今日书籍的扉页 。简册的存放方式 , 是以最末一简为轴心 , 将有字的一面向里卷起来 。为了不打开即知该卷内容 , 在首简背面从右到左题有篇名和篇次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木板体积较大 , 可以容纳更多文字 , 故不必编连 , 可以单独使用 。版 , 又称为方 , 写上文字的版 , 则称牍 , 因而古代的许多文字记录称为“版牍”或“方策” 。写在木版上的文字大多是官方文书、户籍、告示、信札、遣册及图画 , 由于文字内容有异 , 其称谓有别 , 如军事的文书叫“檄”;用于告示者称之“榜”;将信写于木版 , 然后再加一版叫作“检” , 在检上写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叫作“署”——这是信封的起源 , 然后将两版合好捆扎 , 在打结的地方涂上粘土 , 盖上阴文印章 , 粘土上就会出现凸起的字 , 即“封” , 使用的粘土称为“封泥” 。笺是古代一种短小的简牍 , 是供读书者随时注释的 , 通常系在相应的简以备参考之用 , 现今人们所说的笺注就是起源于此 。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简牍不仅受到读书人的青睐 , 蠹虫对其中的植物纤维亦十分喜爱 , 如何保护书牍不被啃食也是门学问 , 如上文提到的杀青 , 以及烟熏灭蠹、香药驱蠹等方法 。汉刘向在《别录》中载有杀青防蠹之法:“凡作简者 , 皆于火上炙简 , 令汗去其青 。易书 , 复不蠹 , 谓之杀青 。”经过杀青后 , 竹简质地干燥 , 虫则不蛀 , 成为延长简牍寿命的重要手段 。此外 , 香药避蠹也是防虫的重要措施 , 清人卢若腾在《岛居随录》中载:“皂荚末置书间 , 可以避蠹鱼 。”皂角中所含皂苷可有效避虫 。芸草 , 又名香草 , 花叶香气皆烈 , 古人将其夹入书卷中 , 可防蠹驱虫 , 而放置了芸草的书籍打开后清香袭人 , “书香”便是来源于此 。与“芸”字有关的词多与书籍有关 , 如“芸编”指书籍 , “芸帐”指书卷 , “芸香吏” 则指校书郎 。定时晾晒也是防潮防蠹的重要方法 , 《穆天子传》中记有周穆王在游历途中晾晒书卷、除灭蠹虫的事迹 , 汉唐之际有曝书会 , 届时会将朝中图籍进行大规模晾晒 , “天禄图书府 , 芸签岁曝频 , 幡经穷藏室 , 赐会集儒绅 。”可谓空前盛况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简牍的出现给人们记录文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 比起石碑刻字 , 简牍显然更加易于书写和携带 , 然而比之于帛书就要逊色许多了 。竹简容字有限 , 且编简成策的长篇著作一旦因麻绳断裂而发生散乱 , 极易发生“错简” , 相比之下 , 缣帛质地轻薄 , 幅面宽阔 , 易于书写和携带 , 且可以根据文字长短任意剪裁 , 易于保藏和阅读 。帛书柔软 , 可轻易卷起 , 用木棒做轴 , 便成为了一部书 , 也称卷轴 。自此 , “卷”也成为了书的量词 , “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等即是由此而来 。
相传在远古时期 , 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后 , 我国的丝织品就有了一定的发展 , 而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将缣帛作为一种书写材料了 。就帛书的书法艺术而言 , 其排行规范整齐 , 又不失自然恣放之色;字体均匀衡平 , 介于篆隶之间 , 笔法圆润流畅 , 于粗细变化之中显其秀美 , 在点画顿挫中展其清韵 。然而古时工艺、人力不足 , 丝帛仍属于昂贵物品 , 非寻常人能够使用 , 有“贫不及素”之说 , 因此帛书并不能完全取代简书 , 长期以来竹帛并行 , 且简策居于主要地位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无论是竹简还是帛书 , 在书籍的传播与阅读方面总有不便之处 , 西汉纸张的发明使这种情况略有改善 , 造纸术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 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 但西汉初期的纸张较为粗糙 , 因而不能取代竹简与帛书 , 而是三者并用 。自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 , 造纸工艺逐渐精进 , 规模不断扩大 , 发展至魏晋时期 , 纸张已完全取代简牍而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而纸张在使用前为了防止虫蛀和腐蚀 , 多用一种名叫黄檗的植物汁浸染纸张 , 黄檗汁色黄 , 可防虫蛀 , 这便是书页发黄的一个原因 。唐代以来 , 人们将纸紧覆在碑帖或金石等器物的文字或花纹上 , 用墨或其他颜色打出其文字、图形 , 称之为“拓本” 。其按用墨分 , 可分为墨拓本、朱拓本;按拓法分 , 可分乌金拓、蝉翼拓 。这些拓片不仅是金石学、考古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 也使书法艺术借以流传的重要方式 。
文章图片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纸张发明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 , 书籍的制作主要靠人工书写 , 效率不高 , 传播范围也有限 , 随着社会稳定与文明繁荣 , 逐渐无法满足人们对书籍的需要 , 直至隋末唐初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 开启了中国书籍史上一个新的时代 。雕版印刷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引径行印刷的技术 , 首先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 , 将需要印刷的内容写在一张薄纸上 , 反贴于木板之上 , 再根据笔画在木板上刻出阳文 , 母版便形成了 。雕版印刷的发明 , 使书籍摆脱了人工抄写 , 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 。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也称胶泥活字印刷术 , 将整版刻制拆分为逐字印刷 , 活字亦可重复使用 , 进一步加快了印刷速度与灵活性 , 无疑是印刷史上的一座丰碑 。
【「历史」卷帙浩繁,书香弥漫,书籍的变化背后是中华文明的积淀】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正如以甲骨之书代替结绳记事 , 纸质图书代替竹简木椟一样 , 传统书籍的概念也不可避免地迎来了现代科技的挑战——电子书的出现与自媒体的盛行 , 但纸质书厚重的手感、沁人的书香无疑是电子书无法取代的 , 无论是纸张还是油墨 , 都承载着悠悠千年的历史 , 因此 , 闲暇之际别忘了手捧书卷哦 。
感谢您的阅读 , 我是作者禾嘉 , 如果喜欢的话 , 别忘了给我们点赞 , 或者分享给更多朋友看到哦~关注我们的东方号苏家酒窖 , 每天为您带来最有趣的传统文化!也欢迎把我们分享给您的朋友们哦~如果你有想进一步了解的内容 , 也欢迎留言给我们!
- 旅游|重庆一个“山水古镇”,避暑纳凉的好去处,已有1300年历史
- 铁剑帮帮主|未来人类会把我们当朋友吗?历史发展很快,弹指一挥间,人就长大了,再弹指一挥间,人就老了。如果历史得以真实记录今天的生活,那么未
- 贺贺-贺小唏|广东最值得去的古战场,见证了宋元王朝兴亡,历史爱好者不能错过
- 格子说历史|为什么说“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广”?你知道吗?
- 扬美古镇|广西一座起于宋代的古镇, 低调的扬美古镇,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 幸福花园儿|物华天宝马蹄寺,山寺相融的它,承载着久远的历史文化和美丽传说
- 苏丹卿|8000年历史看甘肃!甘肃这座城市很多人不熟悉,去过的人都惊叹
- 历史大百家|中国茶道:修心至“和”才是中国茶文化追求的精髓
- 历史趣谈人|孤傲高冷的三类生肖,报复心强,让人无法靠近
- 历史趣谈人|最缺乏情谊的3大生肖,可谓油盐不进,生活中很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