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悦:民国读书人的一地鸡毛

民国是一个粗糙和动荡、个人命运与家国兴衰都有相当不确定性的大时代 。 现在是一个精致和沉闷、个人命运和家国兴衰的轮廓线一览无余的小时代 。
在那样一个大时代中 , 京派、海派读书人在居住、消费、交友、休闲等方面过着怎样的多彩生活?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对塑造思想和言论有着怎样潜移默化的影响?
时下我们口中的“民国范儿” , 其实就存在于被传统史学视作“鸡零狗碎”的日常生活中 , 不妨细细品味 , 找寻更多有意思的新面向 。
近期 , 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胡悦晗做客澎湃问吧 , 与读者谈谈民国文人的日常 。 本文系问吧精选问答 。
大师是一个社会符号
有来有去come and go:
为什么民国时期会有那么多的大师?跟当时的社会有什么关系吗?
胡悦晗:
经典是靠后人不断讲出来的 。 大师也是靠弟子们不断形塑出来的 。 大师只是一个社会符号 , 其个人道德与境界未必好过你和我 。 否则 , 也不会有“盛名之下 , 其实难副”这句话 。
道生:
民国大师只能是一个历史性的存在吗?您认为我们当下会不会出现诸如胡适、郁达夫、蔡元培等这样的大师?

胡悦:民国读书人的一地鸡毛
文章图片
胡悦晗:
大师只是一个社会符号 。 民国时期固然有一些德才兼备的人物 , 但也不必过分拔高 。 不少民国知识人的日记里 , 各种套路腹黑一样不少 。 今天虽然日风日下 , 但社会总是囊括了大量差异化的个体 , 同样有值得你尊敬的人 。 当然 , 这样的人未必是那些过着所谓高尚生活的精英 。
吹个大气球:
钱学森曾向温家宝发问:“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 , 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 , 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您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胡悦晗:
华东师大的许纪霖教授说过一句话:“在西方 , 教育的目标是做一个人 。 而在中国 , 教育的目标是做一个人物 。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总要寻找一个榜样 , 用榜样的标准来统一所有个体 。 关注大师诞生的背后也是这种圣贤中心论的思维模式 。 能否成为尧舜禹不重要 。 重要的是别成为马加爵、李天一和龙哥 。

胡悦:民国读书人的一地鸡毛
文章图片
表里不一:
很喜欢胡老师这样的帖子 , 给民国和民国学人驱魅 , 请问胡老师 , 在年轻的某一段时间里 , 你也会像今天不读书的诸君那样听得一二不知真假的往事而对那个时代心生向往吗?另外 , 您觉得我们这个民族的主流潜意识里有厚古薄今的倾向吗?我个人认为有 。
胡悦晗:
谢谢 。 厚古薄今并非我们这个民族才有 , 而是人类思想文化传统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 然而古代的真实场景也许和今天的评述者所声称的相去甚远 。 那个时代是乱世 , 也是大时代 。 今天人们谈及的都是那个时代精英者生命经历中的精彩时刻 , 对那个时代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的人生命运知之甚少 。 无论是否会对那个时代心生向往 , 我们都回不到过去 。 用书籍充实生活 , 丰富心灵 , 让自己变得更知性 , 就是不辜负这个时代 。
z:
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为什么许多都去过日本留学 , 彼时日本有哪些发光点值得去留学?
胡悦晗:
近代日本被西方侵略得早 , 警醒得也比我们早 。 于是 , 明治维新成功了 , 而洋务运动失败了 。 大量西方学说思想进入日本 。 对于有志救国 , 又一时无法远渡重洋的读书人而言 , 去日本取经 , 就成为一个便捷渠道 。
即便在今天 , 去日本学习还是有很多收获的 。 民国文人戴季陶有一本书 , 叫《日本论》 。 书里认为 , 我们都在批判身边的这个邻居 , 但是从来没有认真了解过这个邻居 。分页标题
匠:
请问民国读书人是否都西化严重?民国读书人的思想流派又有哪些?
胡悦晗:
民国读书人的思想面相很复杂 。 西化派仅仅是当时掌握话语权优势的一个群体 。 除此之外 , 还有不少持保守主义立场的旧派文人以及其他群体 。 关于这方面 , 可参看余英时先生的几本著作 。

胡悦:民国读书人的一地鸡毛
文章图片
农夫王:
胡适是民国时期的文人 , 他对中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胡悦晗:
在20来岁的时候 , 跟几个海外留学生倡导白话文运动 , 提倡“大胆的假设 , 小心的求证” , 将德先生与赛先生引入中国 , 开风气之先 。 历经一生个人浮沉与家国动荡 , 在晚年时期说出更值得警醒的话:“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
快哉风:
以前读过梁实秋的一本散文集《雅舍菁华》里面了解到一些民国时期的文人生活 , 早上 , 老先生牵着小狗散步 , 好像有一句话 , 狗因排泄一身轻 , 人因漫步精神爽 。 好像是这个意思 , 请胡教授介绍一下梁实秋这样的文人的日常生活 , 谢谢!

胡悦:民国读书人的一地鸡毛
文章图片
1952年葛思德东方图书馆的两位馆长胡适与童世纲在馆内合影
胡悦晗:
梁实秋写过很多日常生活掌故之类的小品文 。 这些文字细致、真实地反映了他的日常生活情形 。 类似的还有周作人、林语堂、叶灵凤、郑逸梅、徐訏等人的文集 , 亦可一阅 。
zooooooom:
怎么看郁达夫的日记里的那些事情?
胡悦晗:
香港中文大学的李欧梵教授著有《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 书中有对郁达夫的性情如何影响到他的文学写作有专门论述 , 可参考 。 郁达夫日记和文集中的内容有一定的主观性 , 体现出他自己强烈的情感诉求和心理投射 。 但是未必属实 。 需要结合王映霞和郁达夫的其他朋友的记载相互比照 。
西娅:
请问京派、海派怎么去区分呢?以居住地?他们是不是多以读外国文学著作为主?出席的也大多是高档场所吗?按这样理解的话 , 他们是不是都算是当时的“官二代”或者“富二代”呢?
胡悦晗:
京派海派原本是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种不同的写作风格 。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杨义教授有一本《京派海派综论》 , 可以看看 。 但是这些具体的人 , 并没有严格的按居住地区分的界限 。 其中不少人在民国时期多次变更居住地 。 许子东也有文章专门从现代文学史的角度谈北京、上海与香港 。 他们中不乏有家境优越者 , 但也有家境一般甚至贫寒者 。
Rangluriji:
您认为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比现在的教育理念更先进吗?
胡悦晗:
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有修身和礼仪的内容 , 对传统经典的讲授比现在多 。 现在的教育理念比民国时期更注重对孩童个体心理与人格的关注 , 这是好的 。 但是也有电子工具泛滥、过度关爱等问题 。

胡悦:民国读书人的一地鸡毛
文章图片
郁达夫和王映霞
上公办学校 , 读出来、考出来
拾月:
在民国 , 如果不是出生在商贾权贵之家 , 平民百姓读书的办法是什么?
胡悦晗:
上公办学校 , 读出来 , 考出来 。 与现在社会流动的方式和途径大体相同 。 只是那时候阶层之间还没有完全固化 , 中下阶层有向上的可能 , 不像现在 。
胖胖章鱼哥:
民国人读书都学些什么?
胡悦晗:
声光化电与经史子集 。

胡悦:民国读书人的一地鸡毛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日月堂:
读书人的工作一般做什么?
胡悦晗:
学校教员、报馆与出版社的编辑、作家与自由撰稿人等 。
小伙伴:
民国读书人的生活水平在整个社会中属于哪一个阶层?现在的读书人社会地位不高 , 是否说明现今我国社会整体价值观体系出现了问题?
胡悦晗:
现代社会属于工商社会 。 工商社会看的是经济效益 。 读书人 , 尤其是文科读书人 , 总体而言 , 地位和待遇不会太高 。
明月有缺:
民国时期 , 传闻鲁迅的工资高得惊人 , 是否大学教授普遍工资都非常高?
胡悦晗:
民国时期大学老师工资普遍高于现在 。 加之1930年代的物价指数和生活成本相对稳定 , 使得当时大学老师的生活压力比现在小很多 。 但也已经呈现出分化状态 。 知名大学老师跟普通教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拉大趋势 。 不少普通教员不得不靠大量兼职代课维系日常开销 , 跟现在缺乏课题经费资助的青椒大量上课的情形很相似 。
得了得了:
您好老师 , 想问一下现在称呼的民国大师其阅读量大概有多少 , 一天平均大概学习多久 , 其学术水平与当前博士 , 教授差别几许?
胡悦晗:
关公战秦琼的问题 。 不在一个时代 , 不具有可比性 。 今天的知识生产 , 知识体制都跟民国时代有很大差异 , 不能简单的说今天一定比民国好 , 也不能一味抬高民国 , 贬低今天 。 教育扩招 , 确实有大量名不副实的教授博士 。 但民国时期一样有野鸡大学 , 有克莱登大学 。 多如牛毛的预科学校不会比今天的三本好到哪里去 。 一代人的整体能力 , 也不会比上一代人一落千丈 。
有来有去come and go:
民国时期英美留学的人都是怎么样呢?

胡悦:民国读书人的一地鸡毛
文章图片
胡悦晗:
民国时期上流有钱人家庭子女通常留学英美 , 中等家庭子女多半留学法国和日本 。 英美派和法日派是近代中国两个最大的留学生群体 。 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主张都有很大差异 。
苏格拉底没有底:
现代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是不是比民国时期的大学生差了很多?
胡悦晗:
这个不假 。 但是 , 也并非那么不堪 。 现在的物质生活世界跟民国时期已经差别很大 , 学生的知识结构跟民国时期有差异也是正常的 。 民国时期的大学生也并非个个都是完美无缺的学霸 。 看看季羡林日记里记载的1930年代他在清华读书时对考试的抱怨 , 你会找到知音 。
带枷者:
民国的读书人会喜欢当今这个时代吗?

胡悦:民国读书人的一地鸡毛
文章图片
胡悦晗:
生活在这个时代 , 郁达夫一天到晚发朋友圈抒情 。 陆小曼被狗仔队追个不停 。 朱自清入围清华大学学生评选的“我最喜欢的十大教师” 。 周作人拿了国家社科基金冷僻绝学专项重大课题 。 蒋梦麟天天到教育部参加本科评估会议 。 穆时英、刘呐鸥因为在市区开豪车超速而被交警现场执法 。 茅盾因为党组织关系交接问题耽误了提正处 。 蒋光慈成了网红作家 。 林语堂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中西文化的魅力” 。 戴望舒和余秀华一道出席一个诗歌座谈会 。 丁玲和木子美参加“文学写作中的身体”国际学术研讨会 。
诗和远方不能当饭吃
李格非:
请问胡老师 , 当下对民国读书人的日常生活是不是美化虚化成分多了一些?
胡悦晗:
当然 。 你在回忆童年少年的时候 , 记起来的大都是快乐 , 温馨的场景 , 会把那些不愉快的经历过滤掉 。 所以现在对民国时代的回忆与真实的民国时代也有很大差异 。
种瓜点豆:
民国时期的读书人怎样面对他们的包办婚姻?分页标题
胡悦晗:
负责任的 , 和父母包办的原配过一辈子 。 不负责任的 , 打着恋爱自由、女性解放的旗帜 , 扔下原配空守闺房 , 和女学生谈理想 , 谈人生 , 谈到炕上去了 。
如风:
请问下这些知识分子是否也为家庭琐事烦恼 , 是否也为孩子教育、柴米油盐争吵?
胡悦晗:
这些都一样 。 诗和远方不能当饭吃 。 看看左翼文人的回忆录 , 里面大量关于日常生存的琐碎和艰辛 。 当然 , 这并不意味着上流知识分子没有这些事情 。 就像电影里基本不会有演员上厕所的片段 ,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这些生理需要 。 这些事情 , 无论是富贵人家还是小康之家 , 都是免不了的 。 《胡适日记》中就有很多这些方面的内容 。 其他知识分子也一样 。
Iris:
您好 , 我想知道在民国是不是真的有很多富家子弟像围城里的方鸿渐一样混文凭甚至假文凭?那个时候的留洋学生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地位又是怎样的呢?

胡悦:民国读书人的一地鸡毛
文章图片
胡悦晗:
混文凭的人任何时代都有 。 民国时期的留学生问题 , 北大的王奇生教授、法国的王枫初教授等学者都有论述 。 还有一本《大留学潮》 , 属于通俗读物 , 写得也很不错 。
猎农:
围城一书中讲到的民国时期的文人生活有多少属实的?
胡悦晗:
情节是虚构的 , 但是在描述抗战时期读书人在动荡时局下奔波生存的日常细节方面是写实的 。

胡悦:民国读书人的一地鸡毛
文章图片
陈道明在电视剧《围城》中饰演方鸿渐
封建社会的机器人:
民国读书人的事 , 周末怎么打发 , 有哪些娱乐、去处?胡教授举几个栗子好吗?
胡悦晗:
逛书摊、去公园、喝茶、下馆子、看电影、溜冰、跳舞……花钱不多 , 又能消磨时光 。 不管政治制度如何变化 , 日常生活总是很相似 。 当然 , 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 。
赴浪潮:
民国的人日常对话说的是白话文还是文言文?
胡悦晗:
二三十年代之后 , 大都是白话文了 。 写信或者国文课之类 , 会有文言 。
【胡悦:民国读书人的一地鸡毛】推荐书目
leo liang:
想问下胡老师哈 , 就是了解那时候读书人的话 , 有没有什么比较通俗有趣的书目可以推荐来看一下呢?
胡悦晗:
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写过不少关于读书人思想、生活的著述 , 代表性的有《知识分子十论》、《读书人站起来》等 , 很容易找到 。 另外 , 陈明远写过一本《文化人与钱》 , 高恒文写过一本《京派文人》 , 属于通俗类书籍 , 可以参看 。 对了 , 《南渡北归》非常值得一看 , 还有齐邦媛的《巨流河》也不错 。
北尾鸲:
想听听沈从文和他妻子的故事 。
胡悦晗:
民国文人章克标有本《文坛登龙术》 , 可以一读 , 领略下民国读书人的各种套路和鬼把戏 。 拙著虽然是学术著作 , 但也有不少生动的生活细节 。

胡悦:民国读书人的一地鸡毛
文章图片
沈从文与张兆和
越入原野:
请问民国初年女子教育的情况如何?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胡悦晗:
上海社科院施扣柱研究员写过一本《青春飞扬》 , 专门讲近代上海女学生生活 。 可以看看 。
Love Heals Ya:胡教授您好!我是一位历史系大一新生 , 我也非常喜欢文学 , 请问怎样才能将历史和文学研究有机联系起来呢 , 我以后可以走怎么样的方向呢?

胡悦:民国读书人的一地鸡毛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胡悦晗:
文史不分家 。 文学文本的生成和流变背后是历史的纬度 , 历史变迁也会影响到文学流派和文学创作 。 多看看一流的文学史作品很有好处 。 北大陈平原教授主编的文学史丛书就不错 。
(责任编辑:李德全 CM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