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同学的写作专栏」诗词|严羽“兴趣说”


严羽《沧浪诗话》主要解决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他的回答就是具有“兴趣”的诗才算是好诗 。
那什么是“兴趣”呢?他说:“诗者 , 吟咏情性也 。 盛唐诸人惟在兴趣 ,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 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 , 言有尽而意无穷 。 ”
盛唐时候的诗是严羽心中好诗的典范 , 因它们吟咏情性 , 同时又有含蓄蕴藉之美 。
要想理解严羽所说的“兴趣” , 需要先弄懂“兴”和“趣” 。
【「琳同学的写作专栏」诗词|严羽“兴趣说”】

「琳同学的写作专栏」诗词|严羽“兴趣说”
本文插图
严羽
一、兴
“兴”的概念并不是严羽首创的 , 在他之前已有人论述 。
最早将“兴”的概念引入诗歌鉴赏的是钟嵘 , 他说“兴”是“文已尽而意有余” 。
王昌龄论诗也注重兴 , 认为前人佳作多有“发兴” 。
皎然《诗式》云:“兴即象下之意” 。
严羽所说的兴与前代诗学家们所论的兴是一致的 , 都是一种诗歌的美学特征 。
一般说来 , “兴”有两层含义 。
1.诗人受到了外物的感发 , 内心产生了一种不可遏制的创作冲动 。
2.诗人将内心情感与景物结合 。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诗人在南山下采菊 , 抬头看到了大自然 , 内心肯定是受到了触动 , 生起了一种情绪 , 他有把这种情绪融合在景物中 , 即“菊”“东篱”“南山” 。 至于诗人到底要传达什么情绪 , 就要看读者自己感悟 。

「琳同学的写作专栏」诗词|严羽“兴趣说”
本文插图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这其实说的就是中国文人特有的审美特征——情与景的结合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征呢?
主要是中国人喜欢含蓄 。
比如说 , 同样是表达我爱你 。 外国诗人就会直接说“我是怎样地爱你 , 诉不尽万语千言:我爱你的程度 , 是那样地高深和广远 。 ”
中国诗人则会借着景或者物来说 , 比如“红豆生南国 , 春来发几枝 。 劝君多采撷 , 此物最相思 。 ”

「琳同学的写作专栏」诗词|严羽“兴趣说”
本文插图
二、趣
现代汉语中有“趣味”“有趣” , 指的是能够反复回味的愉快体验 。
严羽所谓的“趣”和这个意思有些类似 , 说的是诗歌中能够反复回味的美感 。 三、兴趣
美国当代著名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家杰姆逊曾经说过:“新名词的出现标志着新的问题 , 标志着新的思想” 。
结合兴趣说提出的语境(即时代背景) , “兴趣”的含义主要是指诗人将情感熔铸在诗作的艺术形象中 , 并且还产生了一种蕴藉悠长能够令读者反复揣摩的趣味 。
在语言上 , 严羽要求“言有尽而意无穷” , 即诗歌的多义性;
在形象层面上 , 反对当时以议论为诗的作法 , 即提倡诗歌用形象说话;
在情感层面上 , 反对“以才学为诗”的现象 , 要求“吟咏情性” 。
按照这个标准 , 严羽推崇李白、杜甫、孟浩然、韦应物、刘长卿 。 最欣赏崔颢的《黄鹤楼》 , 誉之为“七律之冠” 。 《黄鹤楼》云:昔人已乘黄鹤去 ,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据说 , 李白登黄鹤楼时本想题诗 , 但看到崔颢的诗 , 只得作罢 , 写了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 , 崔颢题诗在上头” 。

「琳同学的写作专栏」诗词|严羽“兴趣说”
本文插图
古人对这首诗评述非常之多 , 无一例外都夸赞这首诗写得好 。 但到底是怎么个好法 , 没有人细说 。 近代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分析的非常到位 , 他说:此诗向推绝唱 , 而未言其故 , 读者欲索其佳处而无从 。 评此诗者 , 谓其“意得象先 , 神行语外” , 崔诗诚足当之 , 然读者仍未喻其妙也 。 余谓其佳处有二:七律能一气旋转者 , 五律已难 , 七律尤难 , 大历以后 , 能手无多 。 崔诗飘然不群 , 若仙人行空 , 趾不履地 , 足以抗衡李、杜 , 其佳处在格高而意超也 。 黄鹤楼与岳阳楼并踞江湖之胜 , 杜少陵、孟襄阳登岳阳楼诗 , 皆就江湖壮阔发押 。 黄鹤楼当江汉之交 , 水天浩荡 , 登临者每易从此着想 , 设崔亦专咏江景 , 未必能出杜、孟范围 , 而崔独从“黄鹤楼”三字着想 。 首二句点明题字 , 言鹤去楼空 , 乍观之 , 若平直铺叙 , 其意若谓仙人跨鹤 , 事属虚无 , 不欲质言之 。 故三句紧接黄鹤已去 , 本无重来之望 , 犹《长恨歌》言入地升天、茫茫不见也 。 楼以仙得名 , 仙去楼空 , 余者唯天际白云 , 悠悠千载耳 。 谓其望云思仙固可 , 谓其因仙不可知 , 而对此苍茫 , 百端交集 , 尤觉有无穷之感 , 不仅切定“黄鹤楼”三字着笔 , 其佳处在托想之空灵、寄情之高远也 。 通篇以虚处既已说尽 , 五六句自当实写楼中所见 , 而以恋阙怀乡之意总结全篇 。 犹岳阳楼二诗 , 前半首皆实写 , 后半首皆虚写 , 虚实相生 , 五七言同此律法也 。 四、严羽的贡献 。分页标题
严羽非常重视诗歌的含蓄性、抒情性、优美感 , 这是颇有见识的 。
严羽这种审美理念主要是反对宋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和“以文字为诗” 。
严羽的兴趣说把传统的美学理念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 五、严羽诗论的不足 。
严羽过分强调含蓄蕴藉的诗风 , 以一种诗风来要求整体的诗歌创作 , 不免有些矫枉过正 。
且其完全否定以议论为诗的做法 , 极度排斥诗歌的理想 , 也是有失偏颇的 。
有些针砭时弊的诗歌 , 不免用到议论的手法、理性的思辨 。
将这部分诗歌也完全否定 , 有点偏激 。
唐诗风格千样 , 也并非仅有含蓄空灵此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