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在古代书论中 , 对“势”常有论及 。 如蔡邕之《九势》、索靖的《草书势》 , 以及王羲之的《笔势论十二章》等 , 都对书法之势作了精辟的论述 , 并且把“势”摆在了极高的位置 。 蔡邕就认为凡得其所言之“九势” , 则“虽无师授 , 亦能妙合古人” 。
书法:笔势是体势构成的基点,谈谈书法的笔势。但古人之论书势 , 或是论述书势之重要性 , 或对各点画之势如何表现进行阐述 , 且大多集中于笔势 。 在今人对书势的研究中 , 也大多是针对笔势而言 , 如黄简先生的《笔势的定义和要点》等 。 本文在此主要围绕笔势与体势、体势与行势 , 以及笔势与书家风格之建构关系进行研究 , 以期更加深入理解笔势创构之目的与意义 。
笔势是体势构成的基点
在书法中 , “势”之形成 , 从虚处而言 , 常与气有关 , 合称“气势” , 它直接表现书法个体生命之神采;从实处而言 , 则与运笔的速度、力度 , 以及各点之间所形成的呼应、收放、排叠等各种关系密切相关 。 由于它具有极佳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 所以 , 在书法创作中 , “势”常常成为书法家的关注焦点 。
对书法而言 , “势”最小的单位是“笔势” 。 “笔势”是指各点画在运行过程中所体现的力度、气势与张力 , 以及各点画之间的俯仰、呼应和联系等 , 其中承载着书家的审美情趣 , 应和着书家的生命情感 , 它能使书家笔下的点画“活”起来 , 有别于印刷体点画的呆滞 。
“体势”是指一个字所呈现出的动态 , 以及由于点画的排叠汇集而展现出来的态势 。
笔势的表现具有很强的目的性 , 即一切为体势服务 , 共同构建体势 。 作为艺术 , 书法首先是以整体的形式来打动观赏者 , 所以 , 书法家在进行创作时首先也是立足于作品的整体视觉效果 , 而不是局限于一点一画 , 一点一画只不过是作品结构里的一砖一瓦而已 。 整体由无数个体组成 , 个体服从、服务于整体 ,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 同时 , 艺术创作活动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 , 要求“意”在笔先 , 这“意”的指向不仅是每一个笔势该如何创建 , 更指向如何通过组织笔势来创建体势 , 进而创建行势 。 以王羲之《频有哀祸帖》的“频”、“有”、“割”三个字为例:
书法:笔势是体势构成的基点 , 谈谈书法的笔势//热点频道 /
分页标题#e#
书法:笔势是体势构成的基点 , 谈谈书法的笔势//热点频道 /
“频”字首横向右上走斜势 , 很斜 , 横末稍往左上方引出中竖 , 中竖严重右倾 , 通过两笔的牵引 , 以及下横折撇强烈的斜推 , 使左部呈向右上运动之态势 , 右部继续右倾 , 此字左下角撇画力收与右部右上角之横折形成一种对称劲 , 共同推动整体字往右上运动 。 从该字看 , 所有的笔势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 即把整个字往右上方推动 。
书法:笔势是体势构成的基点 , 谈谈书法的笔势//热点频道 /
书法:笔势是体势构成的基点,谈谈书法的笔势。“有”字在体势上呈纵势 , 撇长且正 , 取纵势 , 横短且斜 , 助长了该字的纵势 , 同时 , 下方的“月”部也取纵势 , 使得该字给人艺术经纬以顶天立地之感 。
书法:笔势是体势构成的基点 , 谈谈书法的笔势//热点频道 /
“割”字左部横钩与长横很斜 , 使左部呈左倾之势 , 中竖偏往右顶起横钩 , 助推了左倾之势 , 立刀旁则右倾 , 与左部牵引 , 使该字呈上开下合之体势 。 由此可见 , 书家在体势的创建上 , 意识明确 , 笔势塑造之目的强烈 , 正合其所言:“夫欲书者 , 先乾研墨 , 凝神静思 , 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 , 令筋脉相连 , 意在笔前 , 然后作字 。 ”笔势之目的性正是书法与一般的写字最根本的区别所在 。
笔势为体势服务的组织方式一般分为:
一贯气 。 即加强各点画之间的联系 , 使其气脉连通 , 从而给结体赋予生命力 , 让书家笔下之字变成一个个具有鲜活的生命情态的审美意象 。 分页标题#e#
二排叠 。 即通过笔势的横向、纵向或斜向等方式的不断排叠 , 强化体势的视觉效果 。 这种排叠方式 , 类似于文学中排比的修辞方法 , 乃书法创作常用之法 , 它既适用于楷、隶 , 更适用于行、草 。
三集势 。 即使笔势共同指向同一目标 , 集多个笔画之势 , 使体势向既定的方向运动 。 如前面所举的“频”字 , 即是此法的极佳运用 。
四逆向 。 即通过笔势的逆向 , 使体势或内擫(如王羲之书迹) , 或外拓(如颜真卿书迹) , 或斜中求正 , 有惊无险(如前所举的“割”字) 。
如前所述 , 体势基于各点画之势 , 以笔势为基础 , 笔势为体势服务 , 各点画之势的创建不是各自独立的 , 也不是毫无目的和毫无根据的 。
笔势的超越性及体势之功用
集笔成字 , 集字成行 。 笔势是体势的基础 , 同样 , 体势也是行势在必行的基础 , 为行势服务 , 反过来 , 也制约、引导行势的建构 。
笔势的超越性 。 行势的建构是书家对书势建构的最终目的 , 它居于书势金字塔之顶 , 需要笔势的支撑 。 在独立的一个字里 , 笔势是为体势服务 , 但在一行里 , 它的使命则远远超越这个任务 , 它更主要的是为行势服务 。 在行草书中 , 笔势的这一使命表现得尤为突出 。
行势的表现需要上下传承 , 需要上下呼应 , 这呼应不仅是前后笔画的呼应 , 还有笔势组合式的呼应 , 然后由不同笔势组合共同建构行势的节奏与韵律 。 这就使得笔势超越了对体势的服务 。 如王羲之《频有哀祸帖》中的“不能自”三字:
书法:笔势是体势构成的基点 , 谈谈书法的笔势//热点频道 /
自“不”字的竖画往左下取势后 , 随着右点的左下折锋顺势带出 , 后两字笔画也按同样的方式尽量往左下取势 , 以使三个字的笔势处于相同或相近的趋势 , 同时使三个字在体势上右倾 , 从而形成一个由三个字组成的小组合 , 展现出一种非常精妙的组合方式 。 分页标题#e#
书法:笔势是体势构成的基点 , 谈谈书法的笔势//热点频道 /
孙过庭《书谱》的“之还见”三字同样展现了非常经典的两种笔势组合方式 。 “之”与“还”上部笔势由左上向右下运动 , 由放渐收 , 由长渐短 , 节奏明显 , 此为一组 。 “还”往右弧线点出后回钩 , 与左下走之底弧势相向 , 共同构成一个回环之势 。 “见”上部弧线笔势与右下弧线笔势也共同构成一个回环之势 。 前后两个回环笔势构成了一个组合 。 前后两个组合一起在三个字中体现出来 , “还”字中部笔势只起过渡作用 。 在此 , 笔势显然已超越了体势 , 为了服从行势的需要 , 同一组笔势既可跨越几个字 , 不同组的笔势也可同时存在于一个字之中 。 可见 , 笔势可超越体势而直接为行势建构服务 。
体势之功用在书法作品中 , 每个字都代表一种个体审美意象 , 一行字由多字组合而成 , 行势与行气密切相关 , 行气贯穿 , 则行势不断 , 反之 , 行气不贯 , 则行势断矣 。 在行、楷书中 , 同行的上下之间的行气常通过每个字的体势或笔断意连来贯穿 。 此种情况下 , 每个字的体势就尤为重要 。 在体势创建之时 , 必须将行气的贯穿加以考虑 , 即如何利用体势的欹侧俯仰、穿插腾挪来贯穿行气 。
笔势在书家书风形成中的意义
每一个成熟的书家 , 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 艺术观念的表现依赖于具体可感的技法 , 而笔法是死的 , 唯人是活的 。 审美情趣的差异性 , 致使不同的书家在笔势的组织创建上存在着差异 , 这差异就构成了书家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 直接促成了书家风格的形成 。
以晋代“二王”为例 。 王羲之的笔势多为内擫 , 故体势上以纵向取势居多 , 给人以劲挺飘逸之感 , 且体势多变 , 注重点画之间气脉的传承呼应 , 行势艺术经纬的贯穿多靠体势的欹侧和笔势的笔断意连来完成 , 形成了独特的遒劲流美的个人书风 。 王献之作为王羲之的儿子 , 本该继承父亲衣钵 , 然由于性情和审美情趣上的差异 , 于章草中寻找符合自己心性的笔势 , 变王羲之内擫笔势为外拓 , 在体势上则追求横向取势 , 自创“稿行之草”和“一笔书” , 使笔势更加流畅舒展 , 行势气脉更加连贯、起伏更大 , 笔势为行势服务之意识更突出 , 自创一家之风格 , 在书法史上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 王献之书法来自于王羲之的口传心授 , 在为书之道被列为家宝而秘不外传之年代 , 其书之法显然与其父相同 , 但却因法同而势不同 , 造就了他书风的形成 。 可见 , 笔势在他们书风的形成中占据着重要意义 。 分页标题#e#
书法:笔势是体势构成的基点 , 谈谈书法的笔势//热点频道 /
至唐一代 , “颠张狂素”同为狂草大师 , 但两人书风绝然不同 , 相距甚大 。 体而察之 , 两人皆好酒 , 且喜酒后狂书 , 然相较之下 , 张旭更显才情 。 据传张旭书法得灵感于挑夫争道与公孙大娘之舞剑器 , 而悟草书之笔势与气韵 , 形成变幻莫测的狂草书风 。 张旭于书法中更多的是倾注自己的满腔情感 , 如醉如痴 , 旁若无人 。
由于张旭笔势源自于心 , 得道于挑夫争道与公孙大娘舞剑器 , 所以笔势独特 , 其笔法虽出自“二王” , 却不为“二王”所囿 , 将草书推至艺术之巅峰 , 形成自家风格 , 被誉为“草圣” 。 观之宋代之苏、黄、米三家 , 也是由于笔势绝然不同 , 书风亦相距甚远 。
宋人崇尚意趣 , 意趣在书法中之物化形态首推笔势 , 笔势合而建构体势与行势 , 汇合后即为整体风貌 。 苏轼用笔喜取侧势 , 结体扁平稍肥 , 体势右倾且茂密 。 黄庭坚乃苏轼门生 , 笔势却与苏轼大为不同 , 其笔势沉着痛快 , 以画竹之法作书 。 草书则笔势起伏跌宕 , 或卷或舒 , 随心所欲 , 如龙搏虎跃 , 却又圆婉超然 , 取势侧欹 , 穿插错落 , 左右开张 。 在豪迈中透出超凡脱俗之气 , 颇有禅家之味 , 以超然的书风饮誉书史 。
书法:笔势是体势构成的基点 , 谈谈书法的笔势//热点频道 /
米芾最善行书 , 其行书笔势跳宕丰富 , 刚柔相济 , 方圆相备 , 节奏分明 , 体势风樯阵马 , 欹侧相生 , 险峻腾挪 , 却又无造作之气 , 一片天然 , 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书风 。 苏轼笔势短而沉雄 , 黄庭坚笔势长而圆婉 , 米芾笔势跳宕而险峻 , 真乃一势一面目 , 一势一意味 , 一势一书风 。
综上所述 , 笔势虽是最小的单位 , 却对体势的建构、行势的形成、书家风格的产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可谓:得势 , 方臻妙境 。
来源:(书法密码)
【】网址:/a/2020/0102/j1334914.html
标题:书法:笔势是体势构成的基点,谈谈书法的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