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勒克莱齐奥」勒克莱齐奥:我曾经想当一个中国人//热点频道 /
「勒克莱齐奥」勒克莱齐奥:我曾经想当一个中国人。菲利普·福雷斯特、黄荭/文
在这本汇集十五场讲座的文集中 , 勒克莱齐奥讲述了自己长期以来对中国文化的迷恋 。 “事实上” , 勒克莱齐奥说 , “我不属于任何地方 , 所以在哪里我都能找到家的感觉 。 ”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作家勒克莱齐奥为人处事的态度 。 对于这一点 , 我们乐于承认很少有法国小说家比他更四海为家 。 不过法国文学的一部分 , 从某种意义上说 , 经常是它最好的部分 , 恰恰来自于像他那样的作家 , 这些作家丝毫没有扎根故土的感觉 , 而是将整个地球视为他们的家国 。
勒克莱齐奥出生在尼斯一个布列塔尼人的家庭 , 家人曾移居到非洲的毛里求斯 , 该岛后来成为英帝国的属地 。 因父亲曾在尼日利亚行医 , 他也在尼日利亚居住过一段时期 , 后来回到欧洲 。 1963年 , 年纪轻轻的他 , 出版首部小说《诉讼笔录》 , 引起文坛不小的轰动 。
勒克莱齐奥远离法国本土已经很久了 , 通过作品传达出的他的个人消息都来自遥远的别处 , 主要在美洲、非洲或亚洲 。 他的所有作品——被视为当今最重要的创作之一 , 从《沙漠》到《淘金者》 , 从《非洲人》到《阿拉玛》 , 都证实了这一点 。 毋庸置疑的是 , 他作品开放的世界性 , 是瑞典文学院2008年授予其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考量因素 。
从南京到北京
伽利玛出版社出版的这十五场讲座 , 都在捍卫一种作为“各民族沟通桥梁”的文学 , 不过这些讲座的共同点是 , 它们都是近几年来在中国的多个城市举办的:南京、上海、武汉、广州、北京、扬州……仿佛现代中国实至名归 , 对于任何一个想要观察当下全球化世界的人而言 , 若不说中国是全球化世界的中心 , 至少也是最佳观察站之一 。
勒克莱齐奥多次表示 , 他很久以来就被中国吸引 , 每次待在中国的时间越来越长 , 去得也越来越勤 。 因此 , 他在讲述自己的东方朝圣之旅时 , 几乎是以成长小说的方式进行的 , 讲述的是“发现”乃至“重生” , 这同时也是一个美丽的关于友谊的故事——他与许钧先生的友谊 。 许钧是著名的法国文学专家 , 也是最近伽利玛出版社出版的这部文集的编者 , 他很早就开始翻译勒克莱齐奥的作品 。 勒克莱齐奥称许钧是他的“良师益友”、中国文化的“导师” 。 分页标题#e#
早在1966年 , 中法建立外交关系后不久 , 勒克莱齐奥就已经计划去中国 , 无奈天不遂人愿 , 未能成行 。 因此他虽然早就对中国有兴趣 , 却很晚才实现中国之旅 。 和其他对中国很感兴趣的法国作家相比——尽管人数很少 , 勒克莱齐克看待中国的目光大不相同 。 他不受文革的红太阳神话影响 。 当然 , 他阅读那些常被人引用的中国哲学与诗歌经典——孔子、老子、庄子、李白 , 但他也阅读那些虽然有名我们却不太了解的中国古典小说:施耐庵的《水浒传》、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承恩的《西游记》 。 更重要的是 , 他的阅读范围不排除现当代作家——从老舍到莫言 , 包括毕飞宇及其他众多作家 。 在当今所有重要的法国作家当中 , 几乎只有勒克莱齐奥一人能恰如其分地评价他们 。
法语文学事业
勒克莱齐奥的信念很明确 。 他要为一种不被国界局限的文学发声 。 他也因此成为了法语国家和地区最值得尊敬、也最有代表性的法语作家之一 , 他的新书也完美诠释了这一点 。
在这个话题上 , 如果说还能允许表现出一点批评精神的话 , 或许有很多话可以说——甚至可以反复说 。 我们不一定要相信勒克莱齐奥所言:在远离“巴黎拉丁区的小圈子”后 , “在非洲、马格里布地区、东欧或被共和国遗忘的地方 , 在那些荒凉衰败、缺乏教化、似乎处于世界尽头的郊区 , 主要在这些新土地上” , 当今真正的文学在蓬勃发展 。 当然 , 事业是美好而远大的 , 只要能帮助多样化声音的表达、有才华的新作家出现 , 这种事业就是无可非议的 , 从前对文学的狭隘认知导致这些声音、这些作家无法立足 。 但是这种事业背后所要达到的目的、所暗含的思想 , 仍值得我们细究 。
这些年来 , 我们目睹了对所谓“世界-文学”的炒作 , 不少法语国家和地区的作家都站到了它的旗下 。 不过显然 , 这首先是一场小规模的、极具巴黎特色的讨伐 , 是某些人对脱胎于先锋派的另外一种文学的声讨 , 毕竟树大招风 , 而勒克莱齐奥恰恰是这另外一种文学最负盛名的继承人与最重要的发扬者之一 。 此外 , 从美国高校发源的社群主义已经在全球高校取得话语权 , 在这种意识形态的作用下 , 作品之所以被赋予价值 , 只是因为表现了其所在社群的身份特征 , 这就导致作家的职能被简化为所在社群的代言人 , 与所在社群捆绑在一起——而这和勒克莱齐奥所坚定捍卫的普遍主义立场背道而驰 。 一些被动员参加官方运动的作家感觉丧失了自我 , 他们恰如其分地揭露了在体制化的法语国家组织中 , 暗藏陈旧的新殖民主义一成不变的工具之一 , 而《沙漠》的作者一直以来都是新殖民主义坚定的反对者 。 无论表面看起来如何 , 即使对于那些我们声称要解构、要与之斗争的恶魔 , 彻底与之决裂也绝非易事!
不过 , 我相信勒克莱齐奥对这一切早已深思熟虑 , 他以一种谨慎而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立场 , 要理解他的立场 , 我认为必须明白他如何巧妙地同时面向中法两国读者 。
分页标题#e#「勒克莱齐奥」勒克莱齐奥:我曾经想当一个中国人。面对中国读者 , 他的身份要求他言辞得体、有礼有节 , 但这与他真挚的情感并不冲突 。 作家在演讲中表达了对中国文学崇高的敬意 , 中肯地指出中国文学如同“一座壮美的丰碑 , 是全人类的财富之一” , 他也不忘庆祝中国文学重返世界文学的舞台 。 他不止致敬了中国文学 , 甚至将中华文明视为全世界所有民族可以追随的榜样 。 因为在他看来 , 中国“向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人文主义范本 , 一种科学与想象相辅相成的人文主义 。 理性与梦想不再冲突 , 反而构成了实现平衡与内心宁静所必需的一对力量——这正是中国传达给世界的重要讯息 。 ”
漂流瓶
他的话同样也是说给法国读者和作家听的 。 首先他提醒我们 , 人文主义并不局限在西方赋予它的唯一形式上:“作为启蒙运动和1789年《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的继承人 , 我们继续强调理性思想的优越性 。 这份遗产是通向普世共和国的序曲 , 只有这样的共和国才能取代民族国家 , 促成和平与和谐的来临 。 ”然而 , 正如勒克莱齐奥所强调的那样:“不幸的是 , 这导致一种不健康的观念的复活:并非所有的文化都是平等的 , 不同的生活方式、艺术与语言之间存在等级差距 。 ”
勒克莱齐奥所捍卫的人文主义与普遍主义立场 , 也旨在提醒我们:在当今世界 , 书籍似乎从各方面受到威胁 , 甚至在不远的将来走向消失 。 因此 , 对于文学我们必须建立起一种不一样的观念 。 他说:“文学不仅仅用于自身的庆典” 。 当“讽刺取代了批判精神”、“玩世不恭取代了清醒睿智” , 当“‘差不多’变成了知识规范” , 对无论哪个时代、东方还是西方、发展中还是发达国家的作家而言 , 唯有“追寻真理”这一雄心壮志 , 才能支撑起他们为之奉献的事业 。 “只了解本国文化的人 , 了解的其实只是这种文化的一部分” , 我们每个人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在别处而非在自己的传统当中寻找“普遍性”的形式 , 每一种文化都包含这种“普遍性”因素 , 它的意义与价值可以用来丰富我们自身的文化 。 “我曾经想当一个中国人” , 勒克莱齐奥坦言 。 他的理由是“这样的冒险之旅也是内心的冒险之旅 , 能让我发现自己内心的中国部分 。 ”他还解释说:“文学像一片海洋 , 每本书 , 无论出版与否 , 都如同一个海上的漂流瓶 , 随风徜徉 , 随波逐流 , 有时能将讯息带到世界的另一头或时间的彼岸 。 ”他今天带给我们的这本书便是如此 。
菲利普·福雷斯特(Philippe Forest , 1962-) , 法国知名学者、作家 。 1991年获巴黎四大文学博士学位 , 之后在英国多所名校教书;1995年到南特大学执教至今;法国多个知名报刊杂志的特邀撰稿人;曾获法国艺术文学军官勋章、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 。 学术专著有:《菲利普·索莱尔斯》、《加缪》、《文本和迷宫:乔伊斯、卡夫卡、缪尔、博尔赫斯、布托、罗伯-格里耶》、《原样派史话》、《大江健三郎》、《终于 , 荒木经惟》、《小说 , 真实》 , 文学创作有:《永恒的孩子》(1997年获费米娜处女作奖)、《纸上的精灵》、《然而》(2004年获十二月奖)、《新爱》、《云的世纪》(2011年法国飞行俱乐部文学大奖)、《薛定谔之猫》、《阿拉贡》(2016龚古尔传记奖)、《洪水》(2016法语文学奖)、《遗忘》等 。 分页标题#e#
来源:(经济观察报)
【】网址:/a/2019/1229/j1330795.html
标题:「勒克莱齐奥」勒克莱齐奥:我曾经想当一个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