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人文 >

【李云亮】云亮诗300首 书事



按关键词阅读:

【李云亮】云亮诗300首 书事

【李云亮】云亮诗300首 书事//热点频道 /

书事

紧闭的书页如果是一摞

叠压的嘴巴 , 并不是

随手翻开就能对你说话

你要学会认字、释义

学会认字、释义也不一定

能听懂书要表达的意思

读懂一本书与熟悉一个人一样

同样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有的人心直口快 , 说起话来

开门见山 。 有的人拐弯抹角

喜欢指桑骂槐 。 有的人深思

熟虑 , 举手投足都暗藏玄机

有的书有着“士为知己者死”

的品格 , 即便被掀皱翻烂了

也乐于滔滔不绝 。 有的书

英年早逝 , 话还没有说完

分页标题#e#

就永远离开了他的主人

眼下越来越多的书正成为

早夭的婴儿 , 憋了一肚子

委屈还没有哭出声就被

处理掉了 。 书燃烧升起的火

和被粉碎打成的浆看上去

千差万别 , 其实都是一样的

作者简介

云亮 , 本名李云亮 。 诗人、小说家 。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在《人民文学》《诗刊》《十月》《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小说界》《山花》《天津文学》《星火》《时代文学》《山东文学》等多家报刊发表大量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 。 著有诗集《玻璃心》(与人合集)《四种抒情》(与人合集)《云亮诗选》《深呼吸》 , 长篇小说《媳妇》《少年书》《韶华记》《情事录》《煮豆歌》《特殊统计》等 。

云亮诗观

诗是强大的 , 也是微不足道的 。 诗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 也有静若止水的安宁 。 就我现在的写作态度而言 , 我希望我的诗歌像泉水 , 是在生存的重量下自然喷涌、流淌之物 , 与铺天盖地的雨水有别 , 与钻孔深吸的井水有别 。 拿出做诗的架子 , 诗肯定会像面对老师的学生 , 有一种刻意表现的味道 , 有一些虚假的成分在里边 。 诗歌使原本清晰的我变得模糊 , 使我对模糊生出一种真实可靠的信赖 。 像蚌孕育珍珠一样对待诗歌写作 。

【李云亮】云亮诗300首 书事

【李云亮】云亮诗300首 书事//热点频道 /

云亮访谈

——答广东汕头广播电台“诗人访谈”节目七问 分页标题#e#

(2003年)

应广东汕头电台新闻频道“诗人访谈”节目伊琳之邀 , 诗人云亮就有关诗歌及诗歌写作的问题 , 谈了自己的看法 。

伊琳:诗歌对于你个人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说诗歌给你带来了什么?

云亮:如果说最初写诗 , 除表达的需要之外 , 还存有做诗人的虚荣心的话 , 现在是给虚荣也虚荣不起来了 。 诗人不是一个耀眼的光环 , 写诗实在是没什么可虚荣的 。 李白是失意的 , 杜甫是苦的 , 真要给你陶渊明那么一个悠然自得的所在 , 恐怕你未必会心甘情愿的去自得一辈子 。 如果说诗歌是生命的一部分 , 没有这部分 , 生命未必就要轰然倒塌 。 如果说诗歌对于我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 我从内心深处为它陪伴我这么多年而感动 。 诗歌肯定给我带来了什么 , 而且带来的很多 , 多得令我眼花缭乱 , 多得让我无法清晰地提取出其中的一点 。 看起来 , 诗歌对于我的意义与打牌、下棋、玩游戏、喝酒对于我的意义多么相似 。 打牌有春风得意的愉悦也有背运的懊丧 , 下棋有运筹帷幄的从容也有溃于蚁穴遗恨 , 玩游戏有迎刃而解的智趣也有黔驴技穷的无奈 , 喝酒有痛饮的酣畅也有醉酒之后的委靡 。 磕磕绊绊中 , 这么多年便过来了 , 你不能说这些对你没有什么意义 , 也不能说它们对你的意义多么重大 。

伊琳:你的作品受谁的影响比较大?你比较欣赏哪些诗人?

云亮:一切我认为好的作品或多或少都会对我施加影响 。 当然这种影响不一定具体地体现在我的作品中 , 事实上 , 不让自己的作品里罩上别人的影子是大多数诗人有意识甚至刻意努力的 。 如果说我的阅读面勉强还算宽泛的话 , 缺乏深度是一定的 , 所以很难说我的写作是受了哪个诗人的影响 。 我不太赞成“诗如其人”的说法 。 如果真是“诗如其人”的话 , 肯定不是诗不够好 , 就是人不够好 。 一个人往往是以多种面孔出现在与其有关的形形色色的舞台上的 , 具体到一个诗人 , 他(她)在作品里创造的世界和他(她)的实际生活往往是不同的样子 , 甚至截然相反 , 所以一些不写诗的人往往比诗人更具欣赏性 。 但我欣赏一些诗人的创作姿态 , 虽然除他们的少数作品外 , 对他们的大多数作品并没有达到喜爱的程度 , 对他们的艺术观念也不是完全认同 , 但他们纯粹、坚实的创作姿态令我敬佩 , 他们写的是他们的诗 , 论的是他们的论 。 这样的诗人很多 , 在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 最讨厌那些因为读过几本书便满口古今中外诗人艺术家的名字、落笔就引经据典的家伙 , 这样的写作是空洞的、无聊的 。 我们济南章丘有几样特产 , 小米 , 香稻 , 大葱 , 真正的这几样特产只产在我们这里有限的几块地里 。 同样的种子 , 同样的肥料和劳作 , 换个地方就长不出它们的特色 。 一个写作者的创作姿态坚实一点多好 , 纯粹一点多好 , 让作品充满自己的呼吸和律动多好 。 说这些 , 并不是排斥包罗万象、容纳古今的创作风格 , 只是觉得应该包罗得真实一点 , 容纳得舒服一点 。 南山的树移到北山 , 如果能活下来 , 且长了果子 , 且并不难吃 , 移过来也未尝不可 。 如果移来的树结的果子确实比这里的好吃 , 比这里的养人 , 将其发扬光大 , 让我们来个脱胎换骨也未尝不可 。 令人不解的是 , 移过来的树明明死了 , 却非要说它活着 , 明明活得委琐不堪 , 却非要说它活得葱郁 , 明明结出的果子又苦又涩 , 却非要说它味美可口 , 甚至将这些杂七杂八的玩意制成果酱 , 包一身华丽的装潢 , 贴一个高雅的商标 , 标一个高价醒目在柜台上 , 让其像高档礼品一样在一些热衷于此的人之间穿梭 , 其实他们本身也没尝到这果酱的滋味好在哪里 。 分页标题#e#

【李云亮】云亮诗300首 书事。伊琳:你觉得好诗的标准是什么?

云亮:一首好诗的标准应该是能让读它的人觉得好吧 。 一首诗让三个人觉得好 , 这首诗是三个人的好诗 。 一首让五个人觉得好的诗是五个人的好诗 。 但不能拿五个人认为好的诗硬让三个人也认为好 , 反过来恐怕也不行 。 诗人的努力可不可以是让更多的人觉得他(她)的诗写得好?可不可以是在一些人都不说好的情况下让另一些人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的诗写得好?

伊琳:你个人的诗观是什么?

云亮:诗是强大的 , 也是微不足道的 。 诗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 也有静若止水的安宁 。 什么都可以入诗 , 什么样的写法都能写出好诗 , 关键是火候 。 就我现在的写作态度而言 , 我希望我的诗歌像泉水 , 是在生存的重量下自然喷涌、流淌之物 , 与铺天盖地的雨水有别 , 与钻孔深吸的井水有别 。 拿出做诗的架子 , 诗肯定会像面对老师的学生 , 有一种刻意表现的味道 , 有一些虚假的成分在里边 。 诗歌使原本清晰的我变得模糊 , 使我对模糊生出一种真实可靠的信赖 。 像蚌孕育珍珠一样对待个人写作 。

伊琳:你认为诗人的定义是什么?

云亮:对于诗人的定义 , 有多种说法 , 且自成道理 , 包括那种认为一个人虽然没有写诗也是诗人(行为诗人)的说法 。 我倾向于把“作品”和“人”结合起来 , 提到某诗人 , 我们会想到他的作品 , 反过来 , 读他(她)的作品 , 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哦”一声:他(她)是这样一个诗人 。 除去大众意识中的诗人形象外 , 其实很多优秀的诗人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没什么两样 , 一样的喜怒哀乐 , 一样的疲于奔命 , 一样的被现实五花大绑着 , 一样的委曲求全 , 一样的望而怯步 , 一样的在生存的重压下摇摇欲坠甚至狼狈不堪 , 一样的满脑子油盐酱醋地浑身散发着世俗气 ,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与你我没什么两样的传统意义上没有诗人气质的人 , 写下了让我们获得极大的诗的享受的诗歌 。 诗可如其人 , 也可不如其人 。 “诗人”是什么样子都可以 , 但不能没作品 。

【李云亮】云亮诗300首 书事。伊琳:你对诗歌与网络的关系怎么看?

云亮:在诗人马铃薯兄弟编选的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网络诗典》一书中 , 我是这样看待诗歌与网络的关系的:

网络为写作者提供了更利于接近诗歌本身的自由空间 , 从一定意义上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 但丝毫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界定诗歌的内在本质 , 首先是诗 , 然后借助网络 , 主张诗歌在网上 。 分页标题#e#

现在我还是这样认为 。 很简单 , 没有网络的时候 , 纸媒的导向和容量限制了写作者的思维空间和更多写作者展示自己的机会(当然不乏不受纸媒影响的写作者 , 但毕竟是少数) , 网络的出现 , 大大拓展了写作者的思维空间 , 为更多写作者展示自己和彼此交流提供了机会 , 但并不是说写作者的境遇发生了变化 , 写作对象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 网络的出现 , 使大量的泥沙俱下的诗歌充斥网络的诗歌论坛和诗歌网站 , 大量的网刊应运而生 , 这种表面的繁荣对诗歌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容质疑的 ,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 如此景象并没有像当初人们期待的那样延续着一发而不可收甚至愈演愈烈的态势 , 相反 , 倒是很多当时网络上非常活跃的写作者挥洒了一番激情之后 , 悄悄退出了他们曾倾注过满腔热情和希望的诗歌论坛和诗歌网站 , 然而他们并没有彻底与网络绝缘 , 网络成为了他们写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网络对诗歌的影响 , 就像网络对我们的生活确实产生过一定影响但并没有使我们的生活发生根本的改变一样 , 就像网恋曾带给有些人虚拟的愉悦而他们终究不能在网络上娶妻生子一如想象中过活而不得低下头重新面对周围他们赖以生存的阳光和空气一样 。 套用一句话:网络对诗歌写作有利有弊 。 我认为利大于弊是肯定的 。

伊琳:《叶子》等诗写于何时?是怎样的一个契机?

云亮:《叶子》这首诗写得比较早 , 是我写诗多年来比较喜爱的一首 。 这首诗写于1989年春天 。 那时 , 我刚从师范毕业 , 经过一个小小的过度后 , 到一所中学做教师 。 校园的气氛宁静、单纯 , 再加上那时年轻 , 除了教好学生 , 没多少操心的事 , 因此心态相对平和 。 校园里有几棵树 , 来来往往都从下面走 。 那段时间我住学校里 , 很亲密地目睹了它们一度的枯荣 , 当然这只是一种客观印象 , 然而就在这些客观印象堆积进记忆的同时 , 许多那时的生命体验的主观感受也融进了里面 。 春天来了 , 光秃了一冬的树木在春天的呵护下开始了细微的变化 , 这些变化是在我的密切关注和甚至盼望下一点点地发生、发展的 , 直到叶子密密匝匝地覆盖了树冠的一个早晨 , 我站在阳光普照的办公室门前 , 看着校园里欢笑嬉戏的学生 , 意识里悄然涌淌起一股诗意的暖流 , 于是顺手写下了这首诗 。 写这首诗几乎没动多少心思 , 而且写完后看也没看就放在宿舍床边的一张旧书桌上 。 一位诗友来我这里玩 , 在宿舍看到这首写在一张备课纸上的诗 , 很兴奋地表示了喜爱的程度 。 他是我这首诗的第一个读者 。 《叶子》发表后 , 先后被收入几种诗歌选本 。 现在读这首诗我还能真切地体味到在那所中学工作、生活时的美好感受 , 可惜黄鹤一去不复返了 , 多少年已没有了看一片叶子一点点长大的闲适心境 , 往往还没注意到叶子从树上往下落 , 枝杈们早已干枯得像一双双伸向天空的绝望的手 , 还没有发现枝条上的嫩芽 , 枝条们早已被树叶包裹的密不透风了 。 潮起潮落 , 随着诗歌观念的不断变化、写作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创作手法的不断丰富 , 《叶子》这首诗无论从现代人的生存理念还是艺术手法上 , 都可能已不再新鲜 , 甚至读起来有点过于舒缓、平静 , 许多朋友(包括我自己)可能更喜欢一些简洁有力的东西 , 但我依然没有改变对这首诗的喜爱 。 当然这也与我对诗歌的认识还抱有一些小小的想法有关 , 简洁是一种力量 , 舒缓也未必不是一种力量吧 。 值得高兴的是 , 从这首诗诞生至今 , 一直有不少朋友夸赞它 。 我喜欢朋友们这样说:云亮 , 《叶子》这首诗写的真美 , 真暖心啊!《知了》的写作时间和《叶子》的写作时间差不多 , 也是写于1989年春天 。 与《叶子》不同的是 , 《知了》是我上网后 , 整理以前的诗稿时发现的 , 几个不错的朋友和交往不是很深的朋友中 , 先后有不少人提到他们读这首时流了泪 。 《想给父亲做一回父亲》写于2001年 。 这几首诗可能不是我的作品中最好的 , 但它们都与我的生存状况有关 , 俗气一点说 , 是有感而发 , 不是为诗而诗的东西 , 它们是我生命的树枝曾经甚至现今还隐约飘摆着的四片叶子 。 分页标题#e#


    来源:(云亮文囿)

    【】网址:/a/2019/1226/j1327175.html

    标题:【李云亮】云亮诗300首 书事


    上一篇:大师■2020年:愿你想开,看开,放开

    下一篇:王志瀜@清代华州杰出人物王志瀜


    人文

    只留1个人工通道:未装ETC就得挨堵?|新京报快评

    阅读(34)

    北京壹网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 :只留1个人工通道:未装ETC就得挨堵?|新京报快评 只留1个人工通道:未装ETC就得挨堵?|新京报快评 [北京壹网www.jing111.com] ▲资料图 , 图文无关 。 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 文 | 陆仁忠 客观讲 , 在我国私家车保有量接近2亿辆的大环境...

    人文

    张近东致信家乐福中国员工:服务是零售业生存之本

    阅读(27)

    9月27日 , 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 , 苏宁收购家乐福中国已经正式完成交割 。 紧随公告发布的 , 还有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致家乐福中国员工的一封信 。 在信中 , 张近东再提零售本质 , “作为零售企业 , 为消费者服务、为合作伙伴服务是生存之本 。 ” 2019年 ,...

    人文

    【运势】带着转运 RNA 挂件去实验室,导师都更爱我了

    阅读(50)

    加个样都能漫出来老板老是给钠揭捉?力开组会被批斗还遇不到一段良缘你须要一个可爱的崇奉帮你转转运!心境好,运势强,科研天然就顺啦!来,今天咱们一路迷信一波包邮送500个「转运RNA」只有科研人才懂的护身符!-礼品展示-转运RNA挂件展示瞅瞅这枚RNA挂件,小众又有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