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一份有良知的心学微刊
「吴伯凡」吴伯凡:一个人是否幸福 , 关键在“心流”//热点频道 /
口 述:吴伯凡 著名学者、《冬吴相对论》主讲人
编 辑:陈博宇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本文源自吴伯凡在总裁读书会上的分享 , 正和岛作为合作方经授权发布 。
幸福的条件 vs 幸福的能力
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叫《心流》 , 还有一种译法也很不错 , 叫福流 , 幸福的福 。 这本书呢 , 说到底它的关键词就是幸福 , 我们知道的很多关于幸福的理论 , 那些课程 , 基本上都是来自这本书 。
中信出版社推出这本书后 , 也可能是赶上这个时候吧 , 大家的焦虑在越来越发酵 , 幸福感被一点一点的蚕食 , 甚至是鲸吞 , 所以非常火 。
我们要读懂这本书 , 首先要知道这样一个概念 , 幸福为什么叫“心流“?它是说的这样一种状态:当人处在某种沉浸感 , 那种一以贯之的感觉 , 把所有的东西都忘记 。 由于和眼前他所专注的这个对象之间形成的这种紧密联盟 , 而导致周围所有的东西都被屏蔽——在别人眼里 , 可能就是梦游的状态——这才叫幸福 。
我们经常会说:这个人好有钱 , 这个人长的好漂亮 , 她一定很幸福 。 其实这种状态叫幸运 。 这本书它把幸福和幸运分的很清楚 。 幸运和幸福最大的不一样 , 可以用两个词来区别开来:一个叫幸福的条件 , 一个叫幸福的能力 。
现代人的不幸福感 ,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 就是我们把幸福的条件看成是幸福的能力 , 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幸福还是需要能力的 。
什么叫幸福的条件呢?举个例子 , 眼前有一架钢琴很贵 , 可能是十几万 , 可能是一百多万 , 它是一个条件 , 是我们演奏一首美妙的钢琴曲的条件 。 分页标题#e#
什么叫能力?能力就是你能够演奏这首曲子 , 你可以拥有一百多万的钢琴 , 但并不能表明你能够弹一首美妙的曲子 , 幸福也是这样 。
我们常常把幸福的条件和幸福的能力给混为一谈 。 而且经常会有这样一种表达方式:要是如何如何我就幸福了 。
这本书里面讲 , 这种现象是由我们的教育决定的 , 小的时候 , 父母就会告诉你 , 你只有现在怎么怎么样 , 将来才会怎么样 。 你的每一步都是用未来的某种承诺来牵引的 。 古代战争将领们为了鼓励士兵 , 就会用各种承诺:你把这座城市攻下来以后 , 三天之内没有军纪 , 你们去干什么都可以 。 这就是用一个未来的承诺来调动现在的行为 。
但是 , 我们拥有了这些东西的时候 , 是不就拥有了幸福呢?《心流》这本书里头讲:如果你长期被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所绑定的话 , 你的幸福可能就遥遥无期了 。
在古代 , 君王比普通的人拥有的条件要多得多 , 但他们的焦虑和恐惧程度 , 哪怕有一万个仆人伺候着 , 也会陷入到绝望 , 甚至精神崩溃 。
亚历山大大帝 , 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之一 , 20岁登上帝位 , 33岁死去 。 13年时间 , 占领了欧亚非三个地方 , 建立了一个亚历山大的大帝国 。 他知道快要死了 , 说:你们一定要在我的棺材两边挖 , 各挖一个洞 , 我要把手伸出来 。 让世人看看 , 我到底能带走什么?
追求“相对平衡感”是一切痛苦的来源
我们现代人如果讲条件的话 , 比古人的条件不知道要好多少 。 路易十四是法国历史上非常伟大的君王 , 他留下了很多的建筑 。 但哪怕今天普通家庭里都有的浴缸 , 在他的宫殿里却没有 。 在故宫里 , 不管你多高贵 , 连抽水马桶都没有 , 大家可以脑补一下那是一个什么样子 。
所以想一想我们今天 , 只要你从物质的层面来比 , 绝对海拔是远高于古人的 。 但是 , 我们在衡量自己幸福的物质条件的时候 , 有一个特别奇怪的标准 , 叫相对高度 。 就好比珠穆朗玛峰 , 8848是它的海拔高度 , 相对高度也只有三千多米 。
现代人的痛苦感是因为有一个习惯 , 喜欢把自己置于一种“相对平衡感”中 , 就是你之所以觉得穷 , 是因为你跟周围的人比的 。
最典型的一种就是邻居 , 因为你们住在一块 , 证明你们大致是平等的 , 车位是挨着的 。 如果有一天你下楼突然发现 , 邻居的捷达换成了捷豹 , 你的捷达还是捷达的时候 , 你就会产生一种极其痛苦的感受 。 分页标题#e#
但如果你到一个高档小区 , 那儿停的全是豪车 , 你不会有痛苦感 , 因为你觉得你跟他们不是一样的人 , 他们不是“周围的人” 。
培根说 , 嫉妒是起源于我们心里认为我们跟他是平等的 。 这样一个基础之上 , 如果对方偶尔在条件上高出一点 , 我们就会很痛苦 。
如何获得“心流”体验?
《心流》里面讲 , 在古希腊有一个哲学家叫第欧根尼 , 他打着灯笼在满世界找 , 都找不到一个诚实的人 , 而在我们今天 , 你打着灯笼找 , 你都找不出一个自己觉得特别幸福 , 别人也觉得他特别幸福的人 。
这本书向我们描述的就是这样么一个状况:不幸福的状态很普遍 , 尽管幸福的条件我们已经具备了很多 , 那接下来的问题 , 就是到底如何解决呢?
《心流》这本书告诉我们 , 所谓不幸福 , 就是你的精神熵在增加 。
“熵”这个词有点拗口 , 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 , 它什么意思呢?就是系统在运行过程当中会逐渐的变得混沌无序 , 能量会越来越低 。 如果说的通俗点 , 熵就代表着衰老、混乱、无力 。
我们一个人 , 或者一个组织 , 从一开始熵就存在 , 随着时间的延续 , 它就会渐渐开始显露出来了 。 这种熵呢 , 不仅在我们的身体 , 在一个组织里头 , 在人际关系里头 , 甚至在我们的内心也存在着这种状况 。 你活着活着 , 无力、衰老就开始显现 , 而且可能你内心衰老比容颜衰老的速度还要快 。
那答案就很简单了 , 如何获得幸福感?那就是要对这个熵进行管理 。 热力学第二定律讲到熵这个概念的时候 , 它还有一个相关的概念叫负熵 , 负熵就是混乱程度降低 。
有一回我跟朋友说 , 你觉得家是干什么的?家其实是一个整体的排污系统 。 你要每天洗脸刷牙 , 洗澡 , 厨房每一天都在制造各种各样的垃圾 , 几天下来你就会意识到 , 该请小时工打扫了 。 但你内心的房子多长时间没收拾了?我们在管理自己的时候 , 很少去管理垃圾遍地的精神世界 , 这就是精神熵的概念 。
虽然你自己没觉得精神世界有多乱 , 有多脏 , 但实际上是有感觉的——特别不愿意跟自己相处 , 特别不愿意回到内心 , 用各种各样的外在刺激 , 比如说打游戏 , 比如说跟人较劲 , 去做那些没有意义的竞争 , 让自己不去面对自己 。 分页标题#e#
幸福 , 首先是要达到内心的井然有序 。
我们怎么才能让精神熵降低呢?如果今天有PPT我会给大家展示一张塔里木河二十年前的照片 。 塔里木河大家都知道 , 随着人口增加 , 中间截留的水越来越多 , 到下流几乎就干涸了 。
这是一个关于我们精神世界的隐喻 , 《心流》里有一个关键的概念叫“心智能量” ,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个计算机 , 它总能量是守恒的 , 这我们就把它叫做心智能量 。
如果你的心智能量不停的消耗在一个一个的小事上 , 那么你最终能做的事情就会非常少 , 就像塔里木河 , 总有那些小渠把水引过去 , 下游就断流了 。
举个例子 , 两年多前的数据 , 微信后台显示 , 中国人平均刷微信的时间是2.55小时 。 除了微信你还有别的软件 , 微博、今日头条等等 , 基本上能消耗掉你七个小时 。
当然你会说 , 这七个小时又不是集中的 , 我是利用碎片的时间来做这些事情 。 但当我们有条件使用碎片时间的时候 , 我们的时间也被碎片化了 。
我有一个朋友住在别墅三楼 。 他说每天睡觉前只能把手机放在一楼 。 否则只要晚上醒过来 , 第一需求不是说喝水、饿了 , 而是把手机摸过来看一眼 , 如果不看睡不着 , 一定要看完了以后 , 觉得这心才安 。
我们的心智能量就是这样被消耗的 , 每天就按2.5小时算 , 一个月30天 , 75小时 。 我们一周上班的时间是多少呢?40小时 。
75小时大家知道可以做多少事吗?像这样的书 , 比较认真的看 , 能看五本到八本之间 , 阅览型的看 , 你可以看十几本 。
但是大家想一想 , 我给你一张纸 , 写一些过去一个月刷75个小时微信的收获 , 写下来 , 写十条……如果公司要做这样的考试的话 , 很多人要失业了 。
我们的心智能量就常常是被大量的这种类似于布朗运动的行为而消耗掉了 , 就是无方向 , 无目的 , 无结果 , 除了表示自己好像脑子动过之外 , 没有任何实际的结果 。
然后还会形成一种习惯 , 会自然的避免有挑战的东西 。 看电视剧的时候 , 稍稍好一点的 , 他都觉得“烧脑” , 一定是那种脑残的才觉得好看 , 因为这个东西它不挑他的能力 。 分页标题#e#
所以这就导致习惯性回避 , 习惯性闲逛 , 游手好闲的学习——这种学习没有什么目的 , 只是要告诉自己 , 我在学习 , 我没有虚度光阴 。 实际上爱因斯坦说了 , 游手好闲的学习 , 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
华为有一句口号:决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性资源 。
生活当中好多过得成功且幸福的人 , 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对无关紧要的事 , 对那些琐屑的事有一种天然的屏蔽能力 。
如果在这种游手好闲的状态里 , 但你又不是内心很淡泊的人 , 内心的焦虑、困惑就会越来越大 。 所以这时候最好的办法 , 就是将宝贵的心智能量集中在少数几个有意义的事情上 。
心智能量和我们最常见的一种现象非常相似 。 如果一个镜片是平的 , 这光怎么照过来它就怎么出去 , 如果它是一个凸透镜呢 , 它就能够把光聚到一个电上 , 那能量就会很大 , 就能够用来点火点烟 。
我有一个最简单的建议 , 如果你实在没有什么爱好和能力 , 你至少可以做一件事情 , 你就把你们家的鞋好好的擦 , 擦到让自己觉得做了这事儿很了不起 。 先在一些小事上见证自己因为努力而发生的改变 , 一天一天的就会发现 , 你会对自己越来越满意 , 焦虑会慢慢的越来越少 。
这就类似于一个攀岩的过程 , 是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的 , 通过这种努力 , 最后一览众山小 。 那么就算你没有外在的物质条件 , 你还会有一种特别安全、充实、稳靠的感觉 , 那就叫幸福 。
结语
顾城有一首诗《给逝去的老祖母》 , 说他的祖母每次搬家的时候 , 都会把一个包裹紧紧抱着 , 不让别人碰 。 别人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 后来知道这是他奶奶的初恋情人送给她的 。
然后顾城就写了一句:你用一生相信 , 它们和钻石一样美丽 。
这种一生的持续感、一贯性和沉浸感 , 我觉得她就是幸福的 , 就是心流的真正意义 , 谢谢大家 。
排版|陈博宇
「吴伯凡」吴伯凡:一个人是否幸福,关键在“心流”。审校| 叶开甫主编| 叶正新 分页标题#e#
「吴伯凡」吴伯凡:一个人是否幸福,关键在“心流”。快来测下这个圣诞你将和谁一起度过吧?
来源:(王阳明心学)
【】网址:/a/2019/1224/j1325820.html
标题:「吴伯凡」吴伯凡:一个人是否幸福,关键在“心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