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人文 >

他是北京唯一糕点模具木刻手艺传承人,独守手艺48载



按关键词阅读:

花样繁多的点心 , 是老北京人饭后茶间的舌尖风雅 。 曾经 , 这些点心 , 多由人工雕刻的模具翻制而成 。

他是北京唯一糕点模具木刻手艺传承人,独守手艺48载

他是北京唯一糕点模具木刻手艺传承人 , 独守手艺48载 []

随着大量糕点走上流水线、模具制作进入机器化时代 , 手工雕刻的模具在北京几近绝迹 。 年过花甲的孙宝德 , 是目前全市唯一糕点模具木刻手艺传承人 。 他17岁随父学艺 , 不曾放下手中的刻刀 , 独守这门手艺将近48年 。

700把刻刀 刻出2000多个模具

他是北京唯一糕点模具木刻手艺传承人,独守手艺48载

他是北京唯一糕点模具木刻手艺传承人 , 独守手艺48载 []

大雪初霁 , 京郊顺义 , 村落间一片静谧 。 高丽营镇闫家营村的一处农家小院里 , 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 , 此起彼伏 , 接连不断 。

采访人员循声推开朱红大门 , 走进院南侧一间小屋 , 只见孙宝德正坐在工作台前 , 左手一把刻刀 , 右手一柄木槌 , 俯首凿刻一方木料 。 工作台上 , 摆放着大大小小的刻刀 , 周围散落一地木屑 。

“从早上五六点到晚上八九点 , 除了吃饭时间 , 几乎都坐在工作台前 。 最忙的时候 , 三天两宿没合眼 。 ”孙宝德仰头 , 长叹一口气:“虽然没有人拿着鞭子催赶我 , 但得抓紧时间给子孙后代留点东西 。 ”

孙宝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孙氏糕点模具木刻手艺的第五代传人 。 这门手艺 , 从清朝太爷爷的岳父那一辈开始 , 已经延续200多年了 。 祖师孙万祥曾是慈禧六十六寿筵“团圆饼”的模具雕刻师 , 当年制作的百福百寿饼模子 , 至今仍收藏在故宫博物院里 。

孙宝德从17岁开始 , 跟随父亲学艺 , 便多年如一日与木头、刻刀相伴 。 他做模具的刻刀总共有700多把 , 精雕细刻出了两千多个模具花样 。 分页标题#e#

这些模具中 , 有“稻香村”、“宫颐府”等老字号 , 有第十一届亚运会的会徽图案 , 也有北京饭店、国际饭店等五星级饭店字样 , 甚至还有日本、美国、韩国等外国客户慕名而来定制的图案 。

每刻完一个模子 , 孙宝德都不留底 , 只用它扣出一个泥胎做纪念 。 积攒了40多年的“泥点心” , 占据了他工作室满满两面墙 , 也凝聚了他一生的心血 。

手工模具 翻出来的点心更有人情味

他是北京唯一糕点模具木刻手艺传承人,独守手艺48载

他是北京唯一糕点模具木刻手艺传承人 , 独守手艺48载 []

老北京人吃点心讲究时节应景 。 春天的玫瑰饼、藤萝饼 , 清明节时的五毒饼 , 中秋节的月饼 , 重阳节时的花糕 , 过节随礼的“京八件”、十二生肖饼、状元饼等等 , 千姿百态 。

孙宝德对这些点心的花样 , 如数家珍 。 在他看来 , 只有从立意到选料、从刻刀到技法 , 都十分考究的点心模具 , 才能与这种生活乐趣 , 相得益彰 。

“刻模子 , 头一样重要的就是选料 。 ”孙宝德介绍 , 模具在制作点心过程中要经得起敲打和潮湿 , 所以对木料的选择和挑剔是必不可少的 。

孙氏糕点模具 , 选用上好的杜梨木 。 这种木料 , 木质细腻无华 , 横竖纹理匀称 , 不易走形 , 因此适于雕刻 。

选完料 , 是定型 , 开料 , 画底稿 。 孙宝德没有学过美术 , 也没有任何绘画的基础 。 每次雕花前 , 他给模子画底稿 , 仅仅只是寥寥几笔、画一个大概的轮廓 , 但只要拿起刻刀 , 图样就都在他心里装着了 , 而且刀刀精准 。

常年手握刻刀 , 孙宝德的手上已布满老茧 。 他举起右手说 , “当学徒时 , 不小心把刻刀捅进了手掌里 。 父亲送我到诊所时说 , 老祖宗留下的手艺丁点儿不能差 , 必须沉得住气 。 ”如今 , 那把刺穿手掌的刻刀已不常用 , 但孙宝德把它放在最显眼的地方 , 时刻提醒自己 。

孙氏糕点模具属浮雕阴刻技法 。 “阴刻不像阳刻 , 是往下面刻 , 刻刀挖下去后 , 很难知道翻出来是什么效果 。 ”孙宝德一边嘴上说着 , 一边拿起家伙演示 , “刻字是最考验功夫的 , 要一层层往下刻 , 每一刀下去都要让笔画之间接得上;雕刻人物时 , 眼神很关键 , 八仙过海 , 吕洞宾必须得拿宝剑、眼睛必须得瞪着……” 分页标题#e#

刮、刨、凿、切、剔、刻 , 在一刀刀精准无误的雕刻下 , 孙宝德手中的刀锋如画笔般灵动流畅 。 对他而言 , 刻制一个普通的点心模子 , 要花上两到三天的时间;高档和精细的雕刻 , 则需要一个月乃至数月之久 。

尽管费时费工 , 但他仍然坚信 , 与工业模具比较起来 , 手工刻出来的更流畅、更有人情味 。 “爷爷临走时告诉我 , 要敬重这门手艺 。 你精心雕刻出来的是一个模具 , 翻出来的就是几千几百个点心 。 ”孙宝德说 。

走进校园 家传手艺别断了根

上世纪八十年代 , 是孙氏模具雕刻最兴盛的时候 , 当时家族里有六十多人从事这行 。 然而 , 再好的手艺也挡不住工业化的冲击 。 随着雕刻机的大量使用 , 手工雕刻模具被逐渐取代 。 如今 , 全北京只有孙宝德一人还在坚守着这门手艺 。

经年累月的雕琢 , 孙宝德的近视度数猛涨了300度 , 颈椎病也日益严重 。 有一次 , 孙宝德颈椎病复发 , 突然昏迷 。 醒来后 , 孙宝德第一件事就是把儿子孙涛叫到病床前 , 他想让儿子像自己当年那样 , 子承父业 。

但“80后”儿子 , 不愿像父亲一样 , 每天坐在工作间里 , 守着一块木头、几把刻刀 , 孤独地过日子 。 “时代变了 , 靠这些‘老古董’ , 没法儿养活自己啊 。 ”儿子一口回绝 。

无奈之下 , 孙宝德开始广招徒弟 , 希望找到传承这门手艺的接班人 。 十里八乡 , 陆续有人找上门来 , 但结果并不理想 。

“刀工需要悟性 。 也许要悟一年两年 , 也许十年八年 , 得耐得住寂寞 。 ”孙宝德说 , 坐不住的人走了;能坐住的人 , 没学两天 , 也走了 , 因为整天和木头、刻刀打交道 , 实在枯燥 。

孙宝德变得忧心忡忡 , 担心代代相传的技艺断送在自己手上 。 最终 , 儿子看着日渐衰老的父亲 , 体会到为人之父的不易 , 于是决定随了父亲的愿——接过刻刀 。

儿子虽然继承了手艺 , 但并不以此谋生 。 孙宝德非常理解 , “这一行 , 既挣不了大钱 , 也出不了大名 。 时代也不一样了 。 ”

但为了让这门家传手艺继续发扬光大 , 孙宝德决定把它带进校园 。 每周五第七节课 , 他站在高丽营中学的三尺讲台上 , 教初一、初二的孩子们学习雕刻模具 , 如今已是第五个年头 。 分页标题#e#

孙宝德不仅教孩子们如何用刀、如何设计图案 , 还给他们讲老北京吃的文化、吃的艺术 , 广受孩子们喜爱 。 “学生不仅对我毕恭毕敬 , 课间休息的时候 , 还给我递糖果和零食 。 ”孙宝德笑着说 。

每当看着孩子们有模有样地雕刻出一件件作品 , 孙宝德都十分高兴 , 他相信 , 未来会有更多的人了解、传承这门手艺 。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张小英文并摄)

    【】网址:/a/2019/1223/j1324316.html

    标题:他是北京唯一糕点模具木刻手艺传承人,独守手艺48载


    上一篇:滴滴顺风车在北京重新上线,车主与乘客注册均需人脸识别验证

    下一篇:2019年中超盘点:争冠竞争激烈,保级区积分惨淡


    人文

    张近东致信家乐福中国员工:服务是零售业生存之本

    阅读(27)

    9月27日 , 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 , 苏宁收购家乐福中国已经正式完成交割 。 紧随公告发布的 , 还有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致家乐福中国员工的一封信 。 在信中 , 张近东再提零售本质 , “作为零售企业 , 为消费者服务、为合作伙伴服务是生存之本 。 ” 2019年 ,...

    人文

    只留1个人工通道:未装ETC就得挨堵?|新京报快评

    阅读(34)

    北京壹网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 :只留1个人工通道:未装ETC就得挨堵?|新京报快评 只留1个人工通道:未装ETC就得挨堵?|新京报快评 [北京壹网www.jing111.com] ▲资料图 , 图文无关 。 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 文 | 陆仁忠 客观讲 , 在我国私家车保有量接近2亿辆的大环境...

    人文

    【运势】带着转运 RNA 挂件去实验室,导师都更爱我了

    阅读(50)

    加个样都能漫出来老板老是给钠揭捉?力开组会被批斗还遇不到一段良缘你须要一个可爱的崇奉帮你转转运!心境好,运势强,科研天然就顺啦!来,今天咱们一路迷信一波包邮送500个「转运RNA」只有科研人才懂的护身符!-礼品展示-转运RNA挂件展示瞅瞅这枚RNA挂件,小众又有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