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王镛@民间书风的一面旗帜//热点频道 /
王镛@民间书风的一面旗帜//热点频道 /
王镛 , 一九四八年三月生于北京 , 山西太原人 。 一九七九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李可染教授研究生 , 攻山水画和书法籇刻专业 。 一九八一年留校执教 。 先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顾问、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研究室主任 ,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院院长 , 文化部优秀专家、文化部美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 ,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艺术创作院名誉院长 , 李可染画院副院长 。
王镛@民间书风的一面旗帜//热点频道 /
汉君高迁八字砖 138cmx70cm
一
文艺之事 , 在一些人眼中 , 仅仅是糊口的一个营生 , 与卖瓜子、做泥瓦工并无二致 。 然而对于有些人 , 却由兴趣而后成为一种职业习惯 , 肩负一种文化责任 。
一堆木头石块 , 在有些人眼中 , 那最多被看做是一些建筑的辅料;换了另外一些人 , 或许就能盖成一处居所;而在有些人手中 , 或许最终建造出的是一座殿堂 。
一堆所谓笔墨纸砚的玩意儿 , 可以明窗净几 , 焚香染翰;也可以兴来一挥 , 解衣般礴……但检点而后 , 成就的或许是一个赏心悦目的欢场 , 有的塑造出了千古观瞻之作 , 若《兰亭》 , 如《富春山居》 , 有的则徒糜纸墨 , 废画三千 。
分页标题#e#
王镛@民间书风的一面旗帜//热点频道 /
王镛@民间书风的一面旗帜。行书七言联 132cmx22cmx2
那些笔墨纸砚的玩意儿 , 在徐青藤恣肆放逸的涂画背后映照的是他潮起潮落的人生之流;于八大而言 , 其激愤的尘世到『实相无相』的『吁嗟世界莲花里』 , 都空幻在那般花花木木山山水水的墨韵之间;在齐白石的笔下 , 生成的是一幅幅红花墨叶的富贵清新 , 那份惹人欢喜的意味里浸透着他素心若雪的童趣与质朴;在黄宾虹的案上 , 本来白白净净的一张纸 , 逐渐模模糊糊下去 , 最终黑压压混沌一片——但 , 当你定神看去 , 那模糊里似乎幽深 , 那混沌中不乏光明 。
二
作为一种文化形式 , 艺术具有广泛的包容与涵盖属性 , 允许无限的创造力来塑造 。
艺术史的形态 , 注定是一个不断检验人类智慧与能量的过程 。 所谓艺术创作 , 一边关联着传统 , 一边面对着创新 。
王镛@民间书风的一面旗帜//热点频道 /
1985年为李可染先生祝寿
传统是一条河 , 一条流动的河 。 既然『流动』 , 就是跃动的、鲜活的 , 是奔涌不息的一种状态 。 昨日优质的因素沉积下来 , 形成稳固的河床 , 而平缓与激荡的塑造 , 却在于河水的流量与冲撞的速度 , 场面自然千差万别 。 传统 , 是需要不断创造的 。 昨日的创新 , 成为今日的传统;今日之创新 , 正可为明日之传统 。 所以有王右军『后之视今 , 亦犹今之视昔』之谓 。 当然 , 过去时代里的优秀 , 也可能成为今日的过时 。 长江后浪推前浪 , 大浪淘沙 , 经得历史的淘沥 , 才能见真知 。
创作的意义 , 在于能够驱动人心而弃旧图新 。 创作要不断生发新的文化产品 , 是对『人之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认识力的考察 , 也是对其文化实践力的检验 。 一种新的审美取向 , 也往往随着少数个体的『先知先觉』而有超越寻常的塑造 , 从而感召时人 , 引领一时风气 。 优质的创作 , 不仅与审美紧紧相随 , 也还考验着思想的精度与纯度 , 其过程更是一次次令人心荡神驰而又不乏艰辛的历险 。 分页标题#e#
请横置手机观看
王镛@民间书风的一面旗帜//热点频道 /
清画家诗七首 138cmx36cm
有人认为 , 自晋唐以降 , 中国书法渐次式微 。
诚然 , 这是站在书法诸体俱全、诸法俱备的角度论之 。 事实上 , 两宋时期可以成为一个分水岭 。 其上的晋唐 , 有如位列庙堂之高 , 塑造的是典章规制;其后 , 则游走江湖之远 , 允许无有约束、信马由缰地自由发挥 。 于是 , 杨维桢、徐渭、傅山、八大、金农、徐生翁、龚晴皋等人 , 以其学问、功夫 , 以其心性、才情与识见 , 在我们司空见惯的路径之外开辟了另外一条别见洞天的道路 。 这条道路或许狭长 , 或许陡峻 , 不足以令更多的人驾轻就熟 , 如我们一般的凡夫俗子 , 只能在他们披荆斩棘的路上 , 在他们开辟的景致里面 , 做一位『观光客』 , 充其量『到此一游』而已 。
王镛@民间书风的一面旗帜//热点频道 /
艺圃寸耕 陶印
时至清中期 , 帖学渐呈颓态 。 随着文物大量出土 , 新的文字材料不断涌现 , 这无疑为书家们提供了可资借鉴并创新求变的机缘与可能 。 如金石考据继而盛行 , 如阮元、包世臣、康南海等先后对碑学予以倡导 , 甚至高调鼓吹『尚碑』 , 否定帖学——此未免有偏激之处 , 但却使碑学得以大大推广 , 书法艺术发展到了一个碑帖并存的崭新历史阶段 。 此后 , 中国处境波澜起伏 , 随着西方文明的强力冲击 , 经历了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期间的二十余年积郁 , 直至改革开放后意识形态的逐渐解冻 , 文艺方面也自然面临巨大挑战 。 书法与其他领域一样 , 在『解放思想 , 更新观念』的风潮之下 , 期待新思路 , 新举措 。
王镛@民间书风的一面旗帜//热点频道 / 分页标题#e#
李白将进酒诗句 248cmx123cm
然而 , 一种新生事物 , 往往伴随着撕裂与阵痛 , 往往惹得故有老派的瞠目 。 这 , 也在情理之中 。 人都是有惰性的 , 所以有固守一隅、自以为是、保守不化这样的词汇创生出来 。 毕竟 , 积习也是长此以往叠加起来的 。 只不过 , 因为惰性与自以为是的放逐 , 我们往往习惯于轻车熟路 , 往往满足于习以为常 。
近年来 , 中国书法界最大的争议莫过于民间书风的冲击 。 然而 ,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青年欢欣鼓舞?为什么受到那么多『批判』而这些家伙至今仍不知悔改依然乐此不疲?
王镛@民间书风的一面旗帜//热点频道 /
篆书七言联 139cmx29cmx2
答案只有一个:审美与心灵得到共鸣 。
可以说 , 民间书法正是在王镛等人的倡导下应时而生 。
王镛所倡导的民间书风 , 正是与大的社会文化环境紧密关联的产物 , 是对清中期以来的碑版书风的一种承接 , 更是一种拓展 , 并为当代书法的深层探讨提供了一个基点 。 由于日常书写工具的变化 , 毛笔从实用功能被逐步赋予了较强的艺术属性 , 书法从少数贵族阶层所独享的角色 , 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全民运动』 , 书法从几案之间走向了墙面 , 从居室走向了展厅 ,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
王镛之于民间书风的倡导 , 提出以『根植传统 , 立足当代 , 张扬个性』为宗旨的『流行书风』(只是一种提法) , 实际上更为注重感性发挥与理性自觉的互为补充 , 这绝不仅仅是对古拙、朴厚、粗犷风格的敏感与认可 , 更是对艺术规律的尊重 。 进而 , 在当代书法发展史上 , 碑与帖、经典与民间的诸多因素 , 都成为可以自由穿行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合法公民』 , 各具特色 , 多元共存 。
王镛@民间书风的一面旗帜//热点频道 / 分页标题#e#
书孟浩然 《题义公禅房》 234cmx53cm
三
书法之于王镛 , 必然是其多方面修养的一个组成部分 , 也是其审美理念得以发挥的结果 。
王镛的艺术经历 , 与中国书法的现代复兴相伴随 。
他生于一九四八年 。 此阶段 , 中国世相急变 , 文艺阴晴不定 。 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 , 国家开始对文物古迹、字画鉴藏尤为重视 。 随后 , 书画展览渐多 , 如故宫举办的善本碑帖展览、中日书法展览等;艺术社团兴起 , 如北京书法研究社、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等;书画书籍的刊行等 , 也在丰富着人们的视觉之娱 。 或许源于艺术的灵根与敏感 , 王镛早年即酷爱金石书画 。 据称十二岁时随父观瞻『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遗作展』便极受触动 , 自此迷上了刻印 , 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 十四岁入少年宫专修金石书画 , 有了专门老师的指导 , 渐入艺术殿堂 。
王镛@民间书风的一面旗帜//热点频道 /
古并州晋祠人 陶印
一九六五年 , 中国书法界关于王羲之书法与东晋书风的『兰亭论辨』沸沸扬扬 。 此时 , 王镛读中学 , 其作品随即入选了几次书画展览并获奖 。 这大大鼓舞了他的习艺士气 。 但是好景不长 , 『文革』开始 , 王镛下乡内蒙古插队 , 但他在物质较为困乏的环境中 , 仍写画不辍 , 直至一九七四年返京 。 翻过癫狂的『文革』十年 , 百废待兴 , 压抑已久的『社会化』能量得以释放 。 一九七九年 , 王镛考入中央美术学院 , 在李可染门下专攻书、画、印 。 由此 , 其于技艺的训练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 于艺术理想有了更高远的期许 。
『小技拾人者易 , 创造者难 。 欲自立成家 , 至少辛苦半世 , 拾者至多半年可得毛皮矣 。 』此缶翁语 , 被王镛记录在他一本印集的自序中 。 可以说 , 王镛自始至终以此自励 。 他曾谈到:从艺方向的明确、审美观的建立、辩证的思维方法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独到判别 , 是形成自我艺术风格的前提与关键 。 而其于习艺之初 , 经启蒙老师引导 , 便确立了『以古拙质朴、奇险壮丽为大美』的审美定位 , 并自信『走上了正道 , 知道漂亮花哨的东西不好 , 整齐匀称不过是美的低级阶段』 。 分页标题#e#
王镛@民间书风的一面旗帜//热点频道 /
寸耕堂鉴藏 陶印
实质上 , 道家思想中对『美』与『丑』有辩证的分析 , 老子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 斯恶已』;《庄子》认为『嫫母有所美 , 西施有所丑』 , 并对王骀、申徒嘉等形体丑怪的人评价为『德有所长而行有所忘』 , 又讲『西施病心而摈其里 , 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 , 以及『是其所美者为神奇 , 其作恶者为臭腐 , 臭腐复化为神奇 , 神奇复化为臭腐』等 。 西方文艺也有类似表达 , 如罗丹说 , 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的『丑』 , 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的美 。 再者 , 于今看来 , 杜尚让难登大雅之堂的——『丑』的小便器粉墨登场 , 这一举动更像是擎起了一杆针对架上乃至古典体系的祭旗 , 看似大逆不道、呵佛骂祖 , 却撕开了陈腐积习之『传统』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 进而打开了艺术真正走向『现代』的一扇门 。
王镛@民间书风的一面旗帜//热点频道 /
素崖飞瀑图 39cmx39cm
可见 , 『美』与『丑』并非绝对化 , 『美』中能见『丑』 , 而『丑』中亦可见『美』 , 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 世间万物 , 日久生『情』 , 或者久则生『厌』 , 都说明这样一种互动的可能 。 甜点诱人 , 但一直吃下去 , 就可能让人反胃 , 甚至败坏了味觉;粗茶淡饭 , 似乎寡味 , 却给人以素朴的、持久的味觉感受 。 水晶球玲珑剔透 , 令人惊异 , 却不过工艺意义上的『器』之雕琢;土陶粗糙简易 , 不受瞩目 , 却或许深藏一种古拙、质朴之美 。
可以说 , 『朴素 , 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这一命题 , 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恒久的感召力 。 王镛书法 , 无论是对民间因素的汲取 , 还是对『大、拙、古、野、率』的风格探求 , 均体现了一种大巧若拙的道家美学观与大美无华的审美理念 。
王镛@民间书风的一面旗帜//热点频道 / 分页标题#e#
清霜野色图 69cmx46cm
另外 , 中国文化讲究综合性 , 讲究广取博收 , 天长日久 , 如文人画提倡『读万卷书 , 行万里路』的修为 , 讲究多方面知识修养 。 『对于从艺者来说 , 当然是基础愈宽 , 则能力愈强;变数愈多 , 则出路愈广 。 』王镛如是说 , 尤其是『书、画、印三门艺术都是以传统的点线审美为基础 , 以点线的组合构成形式为表现手段的、独特的民族艺术』 , 『三者的本体艺术语言是一致的』 , 『孤立地研究学习其中一门 , 是很难取得大成就的』 。
王镛@民间书风的一面旗帜//热点频道 /
溪村晴岚图 149cmx75cm
基于这种认识 , 王镛始终保持着文人画家的修为传统 , 尊崇如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前贤集诸艺于一身的艺术养成方式 。 其诗文 , 虽不多见 , 但所作往往因事、因物而言意境、言艺理 , 文辞简洁 , 而主旨深远;其书 , 除晋唐法帖之外 , 于六朝碑版 , 汉魏简牍 , 砖文瓦当 , 更著心力;其创作在注重章法的同时 , 也讲究字形、字势的形式美感 , 风格充满视觉张力;其印 , 三代铜鼎 , 秦汉古印 , 明清流派 , 无不涉猎 , 集而创具一种古拙奇崛之印风;其画 , 则将书法骨力与金石韵味统和一如 , 以书入画 , 强调点线的书写性 , 追求沉雄朴茂、大气磅礴的画风 。 王镛艺术有赖于诗、书、画、印四位一体式的积累与实践 , 其书、画、印创作可以各自独立存在 , 形态各尽其妙 , 却又在风格意境上和谐统一 。 而王镛书法 , 正是其诸艺之『统帅』 , 诸如『诗书一体』 , 『印从书出』 , 『以书入画』 , 等等 , 都因书法而观照与创生 。
王镛@民间书风的一面旗帜//热点频道 /
紫藤 137cmx65cm
无疑 , 王镛书法是以探究艺术本质为旨归的 。 他所追求的深山大味 , 他作品中那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从容气度 , 不仅是于『错彩镂金』与『清水芙蓉』之外的另一阐释 , 也为今日时代开拓出了一份意象苍莽而气息鲜活的审美世界 。 分页标题#e#
四
一个人的书法史 , 必然是其技艺修炼与学问修养的演进与混合 。
对于创作者而言 , 『师古人 , 师造化』也好 , 『集其大成 , 自出机杼』也罢 , 都是必须经过『百炼钢』而成『绕指柔』的 。 这个过程 , 既包含对艺术史的追溯与梳理 , 同时也体现出个我艺术的历练与演绎 。
王镛@民间书风的一面旗帜//热点频道 /
唐人诗二首 86cmx66cm
应该说 , 王镛之于书法 , 是积以时日、累以技艺 , 并修养学问的结果 , 更是对『书法』这一疆域的新的开拓 。 在这块疆域里 , 在今日时代中 , 其所倡导的民间书风无疑是最具开创与构建意味的一面旗帜 , 其书法的塑造也注定是对一个时代最有质地的馈赠 。
王东声 撰文
扩展阅读:王镛:写书法不动脑子 , 越勤奋 , 会写得越糟!
王镛@民间书风的一面旗帜//热点频道 /
王镛@民间书风的一面旗帜。戳“阅读原文” , 抢购文房用品
来源:(书法理想)
【】网址:/a/2019/1223/j1324230.html
标题:王镛@民间书风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