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体育频道本文原题为 -- 对话|袁伟民恩师张然:90岁了 , 他还在为排球写专业书籍
「澎湃新闻」对话|袁伟民恩师张然:90岁了 , 他还在为排球写专业书籍//体育频道/
年龄已近90岁的张然 。
中国女排的辉煌 , 少不了一代代教练球员的努力付出 。
带领中国女排创造“五连冠”辉煌的袁伟民如今已是80岁高龄 , 而在袁伟民之前 , 还有更老一辈的排球人为中国排球奠基 。
比如当初拉扯起江苏排球队 , 并且执教了袁伟民等首批球员的老教练张然 , 即将90岁高龄的他 , 可谓是中国排球历史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
而在为排球奉献多年 , 离开一线之后 , 他依然心系中国排球 , 撰写了大量的专业文章和书籍 , 直到今天仍笔耕不缀 , “我们几代中国排球人所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 , 希望后来人能够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 ”
「澎湃新闻」对话|袁伟民恩师张然:90岁了 , 他还在为排球写专业书籍//体育频道/
张然老人精神矍铄 。
他打下了排球“地基”
上个世纪50年代 , 中华大地百废待兴 , 体育事业也同样需要从头开始 。 张然 , 则是新中国排球创立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之一 。
「澎湃新闻」对话|袁伟民恩师张然:90岁了,他还在为排球写专业书籍。“江苏排球队正式成立是在1958年 , 当时是为了参加1959年的第一届全运会 , 因此就把我从东南大学调出来 , 选拔队员组建队伍 。 ”在日前出席江苏排球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 , 他告诉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
而在那个排球还并不为大众普遍熟悉的时代 , 要“从无到有”地拉扯起来一支队伍 , 难度可想而知 。 分页标题#e#
张然还能回忆起来当初自己在选拔队员时的“窘状”:经过一番挑选过后 , 他只能选出了5个人进队 , 甚至连一套首发阵容都凑不齐 。
「澎湃新闻」对话|袁伟民恩师张然:90岁了 , 他还在为排球写专业书籍//体育频道/
张然和孙晋芳 。
“5个人还不到一个队 , 后来又从南京市 , 去从部队把刚刚转业的运动员借调来 , 还有大学老师 , 组成了一个队 。 ”
当初的元老队员之一张国蓉回忆起当时的江苏女排 , “1958年 , 我们在备战1959年的第一届全运会 , 当时江苏队是‘妈妈队’ , 6个上场队员有5个是妈妈 。 ”
而训练条件自然也相当简陋 , 用张然的话来说 , “跟现在不可同日而语 。 ”
“当时没有场地 , 是在中央体育场南面的看台底下弄了一个沙土的场地 。 住呢 , 队员跟教练一起住在看台下面 , 双人铺 。 ”
队员张国蓉回忆 , 当时的住宿条件冬天冷死 , 夏天热死 , 特别难熬 , “但是困难再大 , 我们也要打球 。 ”
袁伟民(右)出席活动 。
他带出了中国排球的功勋
在那个从艰难困苦中努力奋起的时代 , 中国的排球水平也只能从平地上开始攀登 , 张然回忆起那个时代不无怅然 , “当时整个国家 , 1970年代前的(排球)水平都比较低 , 打日本韩国 , 都打不过 。 ”
称雄亚洲 , 走向世界 , 是曾经老一代中国排球人只能放在心里的梦想 。 但好在 , 张然这一代排球奠基人的愿望 , 在他的弟子手下实现了 。
在组建起江苏排球队时 , 袁伟民就是队伍中的一员 , 这位日后被称作是中国排球“教父”的功勋人物 , 当初正是在张然的执教之下才走上了专业排球的道路 。
上世纪80年代 , 袁伟民带领中国女排创造了世界冠军“五连冠”的辉煌 , 而时至今日 , 已经80岁的袁伟民见到张然 , 依然是毕恭毕敬 , “他是我的启蒙恩师 。 ” 分页标题#e#
在组建江苏排球队后 , 张然也把全身心都扑到了排球上 。 第一届全运会 , 江苏队男排拿了第8名 , 女排第12名 , “名次不算好 , 但是不到一年(的准备)能打出这样的成绩是不错的 。 ”
后来到了第二届全运会 , 江苏男排就拿到了第5名 , 女排第9名 , 逐渐开始进步 。 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 , 江苏已然是中国排球界的重镇之一 , 为各级国家队输送了多教练球员 。 在最近几年中 , 知名球员就有惠若琪、张常宁、龚翔宇等 。
「澎湃新闻」对话|袁伟民恩师张然:90岁了 , 他还在为排球写专业书籍//体育频道/
耄耋之年 , 他还要为排球做贡献
或许是因为长年的运动生涯和积极的性格 , 虽然年龄已近90 , 如今的张然仍然是精神矍铄 , 思维清晰 , 交谈中间对答流畅 。
有熟悉张老的圈内人透露 , 多年前张然也曾接受过癌症手术治疗 , 但在对抗病魔的同时 , 他却并没有停止为中国排球做贡献的打算 。
自从离开排球一线之后 , 张然就一直在关注中国排球的比赛和各种动态 , 并且长期在各大媒体上撰写关于排球的专栏文章 , 字里行间 , 都是他多年排球生涯所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思考 。
这些文章中 , 不仅有关于排球技术的总结 , 更有关于排球发展的分析 。
比如 , 他曾撰文批评一些教练“高大进攻队员不用练防守”的错误理念 , 提出了中国女排既要有高度 , 也必须有速度和防守 , 不能“只顾网上不顾地上” 。
与此同时 , 他也曾提醒排球训练不能过分倚重力量 , 忽视了亚洲人的灵敏、速度、柔韧、协调等特点 。 此外 , 他也曾对运动员只重竞技训练而忽视智育与德育发展的状况提出过反对 。
如今看来 , 张然对于排球的总结和思考 , 和中国与世界排坛的发展规律不谋而合 , 也通过中国排球的历史起伏得到了验证 。
他对澎湃新闻采访人员说 , 至今他仍然关注着中国排球 , 有转播的比赛也会去看 。 对于即将出征东京奥运会的中国女排他也给予祝福 , “这一批队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 条件最好的一批 , 技术环节都比较全面 。 相信并且期待她们能打得很好 。 ”
笔耕至今 , 张然已经出版了多本排球相关的技术著作 。 因为专业书籍难有销量 , 他还自费出书 , 免费赠阅 , 甚至在今年 , 他还有一本新书问世 。 分页标题#e#
“这些不只是我个人 , 而是我们几代中国排球人所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 , 希望后来人能够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 ”
「澎湃新闻」对话|袁伟民恩师张然:90岁了,他还在为排球写专业书籍。(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来源:(澎湃新闻)
【】网址:/a/2019/1223/j1324138.html
标题:「澎湃新闻」对话|袁伟民恩师张然:90岁了,他还在为排球写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