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近日 , 采访人员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 , 在赣州市大余县南安镇新余村滩头村小组发现滩头窑遗址 , 遗址分布面积约1000平方米 , 目前已发现五代至北宋时期的龙窑遗迹2条 , 明代墓葬4座 , 清墓3座 。
[瓷器]江西省大余县发现滩头窑遗址 出土瓷器三万多件//热点频道 /
[瓷器]江西省大余县发现滩头窑遗址 出土瓷器三万多件。大余滩头窑遗址鸟瞰
2018年6月 , 因为环城路工程建设 , 滩头窑址被发现 。 遗址发现时 , 因早年村民耕种和近年修路取土 , 窑址堆积破坏严重 , 但断面仍可见有厚达1至1.5米的窑业堆积层 , 分布面积约1000平方米 。 今年8月至10月 , 在大余县博物馆的请求与协助下 ,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派考古队对滩头窑址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 。 这期间的江西 , 闷热异常 , 平均气温高于往年 , 降水量亦低于往年 。 考古队员们克服连续高温、干旱的恶劣天气 , 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 , 揭露了五代至北宋时期的龙窑遗迹2条 , 明代墓葬4座 , 清墓3座 。
两条龙窑均宽1.5米左右 , 坐西朝东 , 相隔15米平行分布 。 其一长36米 , 保存较好 , 窑门、火膛、窑床都清晰可见 , 只是窑尾遭破坏不存 。 尤其难得的是在窑前段共发现了三个层次的窑头 , 说明这条龙窑在原址上至少经过两次改扩建 。 最底层的窑头保存最完整 , 砖砌的窑头还留有多层封门砖 。 其二遭破坏严重 , 只残剩窑头部分 , 长度不到10米 , 窑墙砖基本被取走 , 仅残留窑底遗迹 。
[瓷器]江西省大余县发现滩头窑遗址 出土瓷器三万多件//热点频道 /
聚首与龙首流拼接的飞龙图
[瓷器]江西省大余县发现滩头窑遗址 出土瓷器三万多件//热点频道 / 分页标题#e#
经过修复的龙首流长颈瓜棱壶
[瓷器]江西省大余县发现滩头窑遗址 出土瓷器三万多件。
[瓷器]江西省大余县发现滩头窑遗址 出土瓷器三万多件//热点频道 /
修复后的滩头窑址出土瓷器
据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滩头窑址考古队领队肖发标介绍 , 滩头窑址出土的瓷器数量达三万多件(片) , 以黑中泛青的褐釉瓷为主 , 其次是黑釉瓷 。 器型以壶、瓶、罐、炉、瓮、盆、擂缽、水匜等为多见 , 如执壶就修复了54件 , 少见碗、盘、碟、盏 , 大多属于酒器与茶具 , 符合宋人喜欢煮酒、烹茶的生活习俗 。 器形普遍尺度较大 , 以喇叭口、瓜棱腹、龙首流、条纹把等多变的造型作装饰 , 缺少刻划花纹装饰 。 肖发标认为 , 从釉色、器型、装饰等特征分析 , 出图瓷器的烧造年代始于五代 , 终于北宋 。
在出土的众多瓷器中 , 最值得称道的是龙首流长颈瓜棱壶 , 共修复了6件 , 还有50件龙首流残件 。 据相关专家介绍 , 带龙首流造型的宋代瓷壶 , 以前仅见于河北的定窑与陕西的耀州窑 , 数量不多 , 这次在大余县滩头窑址发现的龙首流长颈瓜棱壶是北方制瓷技术南传的重要证据 。
大余县(1957年之前名为大庾县)古称南安 , 位于江西省西南端 , 与广东、湖南省交界 , 是江西省的“南大门” 。 自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凿梅关驿道以来 , 大余成为中原通广州往东南亚等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陆路通道 , 被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赞誉为“大江东去几千里 , 庾岭南来第一州” 。 滩头窑址是江西省大余县首次经过考古发掘的古代窑址 , 也是赣南地区除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七里镇窑址之外 , 考古出土瓷器数量最多、器型最丰富的宋代窑址 , 对了解唐宋时期赣南瓷器的烧造状况与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 滩头窑址中发现一件刻有“北宋熙宁九年”铭文瓷器 , 推测应产于北宋中期 , 这件瓷器仍然采用支座支烧 , 不用匣钵装烧 。 肖发标认为 , 这颠覆了过去支座支烧瓷器一般是在五代时期的认识 , 说明支座支烧技术在有些偏远地区 , 延缓到了北宋中期 。
专家认为 , 大余滩头古窑址的考古发掘 , 不论是对研究唐宋南岭山区的瓷器烧造技术水平还是对弘扬大余县古代商路文化 ,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考古与历史价值 。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中国日报江西采访人员站 王健) 分页标题#e#
来源:(中国日报网企鹅号)
【】网址:/a/2019/1222/j1323639.html
标题:[瓷器]江西省大余县发现滩头窑遗址 出土瓷器三万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