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冬至@古籍文献中的冬至以及诗歌//热点频道 /
“十一月中 , 阴极之至 , 阳气始至 , 日南至 , 日短之至 , 日影长至”这是古人对冬至的说法 。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 , 盛于唐宋 , 相沿至今 。 《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 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 。
冬至@古籍文献中的冬至以及诗歌//热点频道 /
在古代 , 人们一直是把冬至当作另一个新年来过 。 “冬至前后 , 君子安身静体 , 百官绝事 , 不听政 , 择吉辰而后省事 。 ”这天 , 君主们都不过问国家大事 , 而要听五天音乐 , 朝庭上下都要放假休息 , 军队待命 , 边塞闭关 , 商旅停业 , 亲朋各以美食相赠 , 相互拜访 , 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
冬至@古籍文献中的冬至以及诗歌//热点频道 /
由于古代礼天崇阳 , 因此 , 冬至祭天是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的活动 , 可谓一项国家大典 。 《梦梁录》一书这样写道:“太庙行荐黍之典 , 朝廷命宰执祀于圜丘 。 ”意思是 , 冬至到了 , 皇帝要到皇城南郊圜丘祭天 , 在祭天前皇帝要先行斋戒 。 祭天的仪式很隆重 , 也很繁琐 , 但皇帝只是按照礼仪官的引导完成早已熟悉的规定动作 。 除此之外 , 冬至那一天的朝会也很热闹 , 百官和外藩使者都要来参加这隆重的朝会 。 届时 , 文武官员要整齐地排列在殿中 , 宋时俗称“排冬仪” 。 皇帝驾临前殿 , 接受朝贺 , 其仪式和元旦时一样 。 这也正是《汉书》中所说的:“冬至阳气起 , 君道长 , 故贺 。 ”
冬至@古籍文献中的冬至以及诗歌//分页标题#e#热点频道 /
古人认为 , 过了冬至 , 白昼一天比一天长 , 阳气上升 , 是一个吉日 , 所以值得庆贺 。 《后汉书》、《晋书》等史籍中都有“冬至贺冬”的记载 。 尤其到了唐宋时 , 这一习俗尤为盛行 。 “十一月冬至 , 京师最重此节 , 虽至贫者 , 一年之间 , 积累假借 , 至此日更易新衣 , 备办饮食 , 享祀先祖 。 官放关扑 , 庆贺往来 , 一如年节 。 ”(《东京梦华录》)“最是冬至岁节 , 士庶所重 , 如馈送节仪 , 及举杯相庆 , 祭享宗禋 , 加于常节 。 ”(《梦梁录》)到了这一天 , 车马喧嚷 , 街巷拥挤 , 行人往来不绝 。 “岳祀城隍诸庙 , 炷香者尤盛 。 三日之内 , 店肆皆罢市 , 垂帘饮博 , 谓之‘做节’ 。 ”明清之际虽曾一度废止 , 但清代以后直到近世 , 民间仍有冬至节之俗 。
冬至@古籍文献中的冬至以及诗歌//热点频道 /
我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 。 虽然阴气仍然十分强盛 , 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 但阳气初生 , 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 唐朝杜甫写过一首《小至》的诗:“天时人事日相催 , 冬至阳生春又来 。 刺绣五纹添弱线 , 吹葭六管动飞灰 。 岸容待腊将舒柳 , 山意冲寒欲放梅 。 云物不殊乡国异 , 教儿且覆掌中杯 。 ”
冬至@古籍文献中的冬至以及诗歌//热点频道 /
另外 , 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 , 是上天赐予的福气 , 。 汉朝以冬至为“冬节” , 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 , 例行放假 。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 , 君子安身静体 , 百官绝事 , 不听政 , 择吉辰而后省事 。 ”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 , 军队待命 , 边塞闭关 , 商旅停业 , 亲朋各以美食相赠 , 相互拜访 , 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
分页标题#e#
冬至@古籍文献中的冬至以及诗歌//热点频道 /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 , 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 。 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 。 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 , 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
另外 , 冬至对吃也很有讲究 。 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 。 早在南宋时 , 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 , 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 , 后逐渐盛行开来 , 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 。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 , 在江南尤为盛行 。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 , 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 , 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 , 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 , 民间至今有冬至进补的习俗 。
时过境迁 , 如今人们迎接冬至的方式已经和古时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 但纵然岁月流转 , 永远不变的是在这个特殊的节气里 , 和家人的相守相聚 , 对美好生活的祝福祈盼 。
冬至@古籍文献中的冬至以及诗歌//热点频道 /
古代诗人们在冬至日留下的古诗词
「 邯郸冬至夜 」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 抱膝灯前影伴身 。
想得家中夜深坐 , 还应说着远行人 。
「 小 至 」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 , 冬至阳生春又来 。 分页标题#e#
刺绣五纹添弱线 , 吹葭六管动飞灰 。
岸容待腊将舒柳 , 山意冲寒欲放梅 。
云物不殊乡国异 , 教儿且覆掌中杯 。
「 冬 至 」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 , 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 , 天边风俗自相亲 。
杖藜雪后临丹壑 , 鸣玉朝来散紫宸 。
心折此时无一寸 , 路迷何处望三秦?
「 至 后 」
(唐)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 , 远在剑南思洛阳 。
青袍白马有何意 , 金谷铜驼非故乡 。
梅花欲开不自觉 , 棣萼一别永相望 。
愁极本凭诗遣兴 , 诗成吟咏转凄凉 。
「 冬至感怀 」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 , 感物哀不平 。 分页标题#e#
自古九泉死 , 靡随新阳生 。
禀命异草木 , 彼将羡勾萌 。
人实嗣其世 , 一衰复一荣 。
「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 , 萧萧寒雨湿枯荄 。
何人更似苏夫子 , 不是花时肯独来 。
「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
(唐)杜牧
远信初逢双鲤去 , 他乡正遇一阳生 。
樽前岂解愁家国 , 辇下唯能忆弟兄 。
旅馆夜忧姜被冷 , 暮江寒觉晏裘轻 。
竹门风过还惆怅 , 疑是松窗雪打声 。
「 冬 至 」
(宋)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 , 阴伏阳升淑气回 。
葵影便移长至日 , 梅花先趁小寒开 。
八神表日占和岁 , 六管飞葭动细灰 。 分页标题#e#
已有岸旁迎腊柳 , 参差又欲领春来 。
「 满江红·冬至 」
(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 , 熏叶气、玉筒吹谷 。
冬至@古籍文献中的冬至以及诗歌。新阳后、便占新岁 , 吉云清穆 。
休把心情关药裹 , 但逢节序添诗轴 。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 , 终非俗 。
昼永 , 使眠熟 。
门外事 , 何时足 。
且团奕同社 , 笑歌相属 。
著意调停云露酿 , 从头检举梅花曲 。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 , 休拘束 。
「 水调歌头·冬至 」
(宋)汪宗臣
候应黄钟动 , 吹出白葭灰 。
五云重压头上 , 潜蛰地中雷 。
莫道希声妙寂 , 嶰竹雄鸣合凤 , 九寸律初裁 。
欲识天心处 , 请问学颜回 。 分页标题#e#
冷中温 , 穷时达 , 信然哉 。
彩云山外如画 , 送上笔尖来 。
一气先通关窍 , 万物旋生头角 , 谁合又谁开 。
官路春光早 , 箫落数枝梅 。
「 江城子·龙阳观冬至作 」
(元)尹志平
六阴消尽一阳生 。 暗藏萌 。 雪花轻 。
九九严凝 , 河海结层冰 。
二气周流无所住 , 阳数足 , 化龙升 。
归根复命性灵明 。 过天庭 。 入无形 。
返复天机 , 升降月华清 。
夺得乾坤真造化 , 功行满 , 赴蓬瀛 。
「 冬至诗 」
(南北朝)鲍照
舟迁庄甚笑 , 水流孔急叹 。
景移风度改 , 日至晷回换 。
眇眇负霜鹤 , 皎皎带云鴈 。
长河结瓓玕 , 层冰如玉岸 。 分页标题#e#
哀哀古老容 , 惨颜愁岁晏 。
催促时节过 , 逼迫聚离散 。
美人还未央 , 鸣筝谁与弹 。
「 冬至夜作 」
(唐)韩偓
中宵忽见动葭灰 , 料得南枝有早梅 。
四野便应枯草绿 , 九重先觉冻云开 。
阴冰莫向河源塞 , 阳气今从地底回 。
不道惨舒无定分 , 却忧蚊响又成雷 。
「 冬至酬刘使君 」
(唐)殷尧藩
异乡冬至又今朝 , 回首家山入梦遥 。
渐喜一阳从地复 , 却怜群沴逐冰消 。
梅含露蕊知迎腊 , 柳拂宫袍忆候朝 。
多少故人承宴赏 , 五云堆里听箫韶 。
「 冬至后招于秀才 」
(唐)王建
日近山红暖气新 , 一阳先入御沟春 。 分页标题#e#
闻闲立马重来此 , 沐浴明年称意身 。
「 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 」
(唐)戎昱
去年长至在长安 , 策杖曾簪獬豸冠 。
此岁长安逢至日 , 下阶遥想雪霜寒 。
梦随行伍朝天去 , 身寄穷荒报国难 。
北望南郊消息断 , 江头唯有泪阑干 。
「 至日登乐游园 」
(唐)裴度
冬至@古籍文献中的冬至以及诗歌。阴律随寒改 , 阳和应节生 。
祥云观魏阙 , 瑞气映秦城 。
验炭论时政 , 书云受岁盈 。
晷移长日至 , 雾敛远霄清 。
景暖仙梅动 , 风柔御柳倾 。
那堪封得意 , 空对物华情 。
「 辛酉冬至 」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 , 吾门方寂然 。 分页标题#e#
家贫轻过节 , 身老怯增年 。
毕祭皆扶拜 , 分盘独早眠 。
惟应探春梦 , 已绕镜湖边 。
「 冬至夜 」
(唐)白居易
老去襟怀常濩落 , 病来须鬓转苍浪 。
心灰不及炉中火 , 鬓雪多于砌下霜 。
三峡南宾城最远 , 一年冬至夜偏长 。
今宵始觉房栊冷 , 坐索寒衣托孟光 。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 , 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群聊
来源:(善本古籍)
【】网址:/a/2019/1222/j1323547.html
标题:冬至@古籍文献中的冬至以及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