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人文 >

[叶赫水]遇见一首三千年的诗



按关键词阅读:

[叶赫水]遇见一首三千年的诗

[叶赫水]遇见一首三千年的诗//热点频道 /

本文来源:迦陵学舍

编辑:闫晓铮

审校:张静

有一首诗

——在叶嘉莹教授归国执教四十周年

暨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叶先生好 , 各位贵宾好:

我今天其实完全没有资格站在这里 , 所以要先谢谢叶先生、谢谢南开大学 。 今天我在这里 , 是因为我有机缘做为一个追随者追随叶先生两次的还乡之旅 。

叶先生在十一岁的时候 , 才听到她的伯父告诉她说 , 你是蒙古人 。 我们的先祖是源自蒙古高原上的土默特部 , 之后往东方迁徙 , 来到了叶赫水 , 因此这一部分的部族就用这条河流的名字——叶赫水——做为部族的名字 , 叫做叶赫那拉 , 在汉文里 , 有时候也翻成叶赫纳兰 , “叶赫那拉”在蒙文中的意思是“巨大的太阳” 。 叶先生在十一岁的时候 , 听到了叶赫水这个名字 , 她说她一直就没有忘记 , 之后的几十年里 , 她一直在想 , 叶赫水还在不在?是不是有一天我可以走到这条河流的旁边?

大家也知道 , 几十年来 , 不只是对于叶先生 , 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 , 要去寻找自己遥远的原乡都不是很容易的 。 一直到了2002年的三月 , 我们第一次见面 , 叶先生说:“席慕蓉 , 如果你能够找到叶赫水 , 我就跟你一起回去 。 ”我听到这一个命令 , 心里很惶恐 , 我怎么可能找得到?但是我幸好有朋友 , 在沈阳住的内蒙古作家鲍尔吉·原野先生拜托《沈阳日报》的采访人员关捷先生说叶先生要找叶赫水 , 我们去找 。 几个月的时间 , 好消息就来了 。 我们赶快向叶先生报告 , 叶赫水还在 , 在吉林省梨树县 , 而且还在流动 , 还是一条很美的河流 。

2002年的秋天 , 九月 , 在吉林大学的帮助之下 , 我们所有的人都跟着叶先生到了叶赫水 。 叶赫水是还在 , 但是叶赫那拉部族从前的居地 , 从前的所在地已经消失在一大片玉米田的中间 。 有人带我们去看为了拍电影盖出来的仿造的宫殿 , 可是它不是啊 , 它不是原来的故址 , 不是原来的叶赫那拉部族的旧居 。 所以就问还有没有呢?有没有那个从前的城楼的所在地?有人说:“有 , 叶老师我们带你去 , 可是不见得你能看得到了 。 ”我们到那个地方看到的是一大片一直延伸到我们看不见的天边的玉米田 , 秋天玉米的叶子有点干了 , 所以风吹过来的时候还有声音 。 那天真的有一轮很大很大的红太阳 , 叶先生的侄子叶言材先生也跟着去了 , 我想他可以作证 , 那天是有一轮很大的太阳 , 但是因为有雾霾 , 而且到下午了 , 所以那个太阳虽然是变得比较红一点了 , 但是被雾霾遮住 , 有些模糊的感觉 。 分页标题#e#

[叶赫水]遇见一首三千年的诗

[叶赫水]遇见一首三千年的诗//热点频道 /

叶嘉莹与席慕蓉在叶赫河畔(2002年)

[叶赫水]遇见一首三千年的诗

[叶赫水]遇见一首三千年的诗//热点频道 /

2019年9月10日 , 席慕蓉与知名学者叶嘉莹(左)在天津南开大学 。 (视觉中国/图)

在一大片的玉米田 , 一轮比较模糊的红太阳这样的一个背景前面 , 人家说叶赫那拉的旧城、故地就在玉米田中间微微高起来的一个土坡上 。 吉林大学跟着去的朋友 , 虽然也牵着叶老师往那个土坡上面走 , 但是有好心的人觉得不要让叶老师走冤枉路 , 就先跑到那个平台上去看 , 跑上平台的那位先生远远地回头跟叶先生说:“叶先生您不要上来了 , 这上面什么都没有啦 。 ”虽然是善意的劝告 , 幸好叶先生没有听 , 还是自己慢慢地走上了那个土坡 , 再上了那个平台 。 从平台上看过去 , 是一大片的秋天的在风里面发出声音的玉米田 , 然后我们其他的人不知道为什么 , 都觉得不应该跟着叶老师上去 , 就都站在平台底下的坡地那里 , 看着叶老师一个人站在那座稍稍高起来的黄土平台上 。 平台四周全部都是玉米田 , 满满的墨绿色的、褐黄色的、有些紫红色的玉米田就一直一直铺到远方的天边 。

而在叶老师的后方 , 高大又茂密的玉米已经长到平台上来了 , 就紧贴在她的背后 。 当叶老师转过身来 , 这些玉米枝干就像墙一样逼近到她眼前 , 叶老师静静地看着看着大概有十秒或者十五秒的时间 , 然后就忽然侧过身来 , 对站在平台底下的我们说:“这不就是那首诗吗?怎么完全一样?”

就在这里 , 就在刚才还有人善意地劝告她说叶先生你不要上来了 , 这里什么都没有啦的这座平台上 , 我们的叶先生却遇见了那一首三千年前的诗:

彼黍离离 , 彼稷之苗 , 行迈靡靡 , 中心摇摇……

各位 , 我今天很荣幸能向大家报告 , 原来 , 诗可以是这样的 。 叶先生用她自己的生命 , 用她一生的坎坷、一生的坚持来向我们证明 , 你可以在一座什么都没有了的平台上遇见三千年前的一首诗 。 那个时候你可以是一位真真切切受到感动的读者 , 但是 , 你也可以是用你一生的每一个白天、每一个晚上、每一个坎坷的、悲伤的或者欢喜的时刻来证明 , 你也可以是这一首三千年前就写下的诗的真真切切的作者 。 分页标题#e#

叶老师不单是用她的全心全意向各位传扬中国的诗教 , 她也是用自己整整的一生来证明 , 对于一首诗 , 我们可以是它的读者 , 但是 , 我们在同时也有可能可以是它的作者 。

谢谢各位!

(本文由闫晓铮根据录音整理 , 经作者本人审定 。 )

相关阅读

[叶赫水]遇见一首三千年的诗

[叶赫水]遇见一首三千年的诗//热点频道 /

席慕容《月光下的白马》 , 油画 , 1993年

图片来源:《我给记忆命名》

关于一首叙事诗的几堂课

(节选自《我给记忆命名》)

【第一堂课】

二〇一二年八月三日

是早在二〇一〇年的十月左右吧?我的那首《英雄噶尔丹》叙事长诗第一次发表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上 , 几天之后 , 就接到叶嘉莹老师的电话 , 第一句话就是:

“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首诗?”

然后 , 叶老师可能觉得自己的语气太急迫了 , 就调整了一下 , 变得比较客气 , 她说:

“这首诗不是不好 , 只是没有你的抒情诗好 , 很突兀 。 ”

分页标题#e#

那天 , 我的回答是说 , 这是我的尝试 , 很想揣摩一下这位失败的英雄的心情 。 叶老师于是告诉我 , 如果真要写 , 就不能只写这一首 , 要多写几位英雄人物 , 成为一组诗 , 别人才能明白你要表达的是什么 , 否则 , 突然出现这样一首 , 是非常奇怪的事 。

从叶老师一开始那着急的语气里 , 感觉到她的关怀 , 我本来也想再多写几首的 , 于是 , 二〇一一年七月出版的《以诗之名》书中 , 最后就有了以三首叙事诗组成的一辑 , 命名为“英雄组曲” 。

诗集当然寄给叶老师了 , 不过一直没有什么机会向她请益 , 不知道叶老师会怎么看待这几首诗 。

直到今天 , 与人在温哥华的叶老师通上了电话 , 小心翼翼地请教她这个问题 。

叶老师说:

“你是性情中人 , 是一种直接的感发表达 。 不像写历史题材的诗 , 有一种理性的思辨 , 那是不一样的 。 ”

今天晚上 , 我把当时快速记下的这段话抄在日记本里 , 我还要好好地再想一想 。

二〇一六年五月二十五日

叶老师今天上午在电话里对我说 , 她最近很忙 。 当然 , 人在南开大学住定了 , 有些研究与整理资料的工作是她本来就想去做的事 , 但也有些外界的邀请让她不胜其烦 。

在叶老师随后的解释里 , 我想我也许能够明白 , 她不愿意“文学”本身成为一种浮面的肤浅的消费品 , 更不愿让文学的原初之心被这个社会一再误用吧 。

她问我最近都在做什么?

我说这两年夏天都去母亲家乡 , 在克什克腾的草原上 , 采访三位当地的牧马人 , 除了录音访问之外 , 还与一位当地的摄影家合作 , 由他追拍马群的家庭生活 , 从小马驹出生之后开始记录 , 预计还要再有两年的时间才可以有点成果 。

叶老师欢喜地说太好了!太好了!要去做 , 并且要持续地去做 。 分页标题#e#

然后 , 她又说:

“因为 , 这是宇宙间值得珍惜的事 。 牧马人如今越来越少 , 人与马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牧养和沟通的知识真的越来越珍贵 , 一定要有人去想办法保留下来 , 好好地把这些都保留下来才行 。 ”

得到叶老师这样大的鼓励 , 觉得非常温暖 , 所以 , 那个一直横亘在心中的问题又出现了 。 在闲谈片刻之后 , 我就问她 , 有没有收到我寄去的新诗集《除你之外》?(我是托张静老师转交的 。 )

叶老师说已经收到了 , 并且谢谢我 。

我向她解释自己知道书中的那首长诗《英雄博尔术》写得不好 , 可是还是想听到叶老师的看法 。

叶老师立刻回答:

“那么我就说真话了 , 就直说了 , 你的抒情诗是很难得的 。 可是 , 你的长诗实在不如你的抒情诗 。 ”

叶老师如此谆谆告诫 , 我不能再含糊应答或者默默以对 , 必须认真地向她说出我心中多年来的渴望 。

于是 , 我试着去解释我自己也不太能明了的状况:这几年在原乡行走的经验稍多之后 , 发现 , 在我的周围 , 并存着两个(甚至多个)价值观完全不同的世界 。 在草原上族人心中世代传诵着的英雄人物 , 在汉文史书上记载的却是极为表面的功过(甚至误解) 。 我也不能说那些记载是错误 , 可是总觉得那些解释离游牧民族的时空真相太远 。 英雄自身的襟怀抱负 , 他们内里的孤独和悲欢要如何去揣想 , 去书写?

我向叶老师坦承 , 我知道自己写得不好 , 达不到渴望中的那个标准 。 可是这几年在心里翻腾着的都是这些位英雄的事迹 。 很奇怪 , 从前的我 , 写诗之时从不强求 , 而现在的我却一再要求自己去写 , 仿佛是一种日里夜里都放在心上的愿望一样 , 很难解释 。

而今天上午 , 在电话里 , 叶老师是这样回答我的 , 她说:

“如果你心里一直有这个愿望 , 那么也是由不得自己的 , 那就去写吧 。 写了出来 , 无论好坏 , 也是值得的 。 ” 分页标题#e#

突然之间 , 一切都变得明朗了 。

这是生命的需求吗?

这是生命自身生发的渴望吗?

[叶赫水]遇见一首三千年的诗。所以 , 叶老师的意思是说:如果这是生命自身生发的愿望 , 那就去写吧 。 唯有听命而行 , 才可能实现生命自身的要求 。 因此 , 就算诗的成就不高 , 也是值得去完成的 。

叶老师的回答一出现 , 事情就明朗了 。

一切是由不得我来决定的啊!

然后 , 叶老师也举了她自己的一个例子 , 并且又说了一段话 , 她说:

“所以 , 在别人看来 , 我们有时候做的好像都不是重要的事 , 但对我们自己却是非如此看重它不可 。 ”

她举的例子是从一九四八年开始 。 那年 , 她在南京的《中央日报·副刊》上 , 读到几篇散曲 , 觉得作者很有意境 , 就把这两张剪报一直带在身边 。 尽管此后迎面而来的是战争、流离、白色恐怖等等的灾劫 , 叶老师却从来没丢弃过这两张剪报 。

直到后来 , 在南开大学教书的时候 , 还曾经用过这些散曲来讲课或讲演 。 近几年 , 张静教授开始把叶老师讲课的录影整理成文字 , 陆续在报章上发表 , 才有了原作者宗志黄先生的消息 , 是宗先生的学生见到报导前来联系 。

原来 , 宗志黄先生从前是在安徽师范学院里教戏曲的老师 , 也还有其他著作 , 叶老师读了之后 , 觉得其中学问很深 , 所以准备把他的著作重新出版 , 最近就在忙这件事 。

叶老师电话中的语气轻快又兴奋 , 一副心愿得偿的快乐 。 是啊!从一九四八年保存到二〇一六年 , 已经是六十八年的时光了!这日子不可说不长 , 这愿望不可说不够坚定吧!

叶老师说:“天下有些好的东西 , 必须万分珍惜地去保存 。 ” 分页标题#e#

在我们今天通话的最后 , 她又嘱咐了我一次:“你一定要去好好地访问牧马人 , 这是宇宙间很值得珍惜和保存的人和事啊!”

-End-

编辑:孙莳麦

[叶赫水]遇见一首三千年的诗

[叶赫水]遇见一首三千年的诗//热点频道 /

《我给记忆命名》| 席慕蓉 | 人民文学出版社

席慕蓉的散文书写有了更广大的格局 , 有了更深刻的视野 , 但是 , 我相信她仍然是矛盾的 , 或许她仍然愿意是那个对一切美好怀抱梦想、隔着距离、单纯向往美丽草原的过去的自己 , 但是 , 显然书写创作使她一往直前 , 再也无法回头了 。

——蒋勋

她的一支笔既含蓄又浅显 , 既委婉又迫切 , 既激动又平易 , 既一针见血又十面埋伏 , “反复”到底可以叹为观止了 。

——王鼎钧

她的散文的特色就是抒情风格 , 这可能是因为也写诗的关系 , 文字敏感细腻 , 与其说是画家的散文 , 不如说是诗人的散文 。

——痖弦

[叶赫水]遇见一首三千年的诗。

[叶赫水]遇见一首三千年的诗

[叶赫水]遇见一首三千年的诗//热点频道 /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

    【】网址:/a/2019/1222/j1322921.html

    标题:[叶赫水]遇见一首三千年的诗


    上一篇:「窦金庸」窦金庸、刘丹青、王平中国画作品展

    下一篇:「青铜器」青铜永铸:两枚汉代青铜勺柄的加工工艺分析


    人文

    张近东致信家乐福中国员工:服务是零售业生存之本

    阅读(27)

    9月27日 , 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 , 苏宁收购家乐福中国已经正式完成交割 。 紧随公告发布的 , 还有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致家乐福中国员工的一封信 。 在信中 , 张近东再提零售本质 , “作为零售企业 , 为消费者服务、为合作伙伴服务是生存之本 。 ” 2019年 ,...

    人文

    只留1个人工通道:未装ETC就得挨堵?|新京报快评

    阅读(34)

    北京壹网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 :只留1个人工通道:未装ETC就得挨堵?|新京报快评 只留1个人工通道:未装ETC就得挨堵?|新京报快评 [北京壹网www.jing111.com] ▲资料图 , 图文无关 。 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 文 | 陆仁忠 客观讲 , 在我国私家车保有量接近2亿辆的大环境...

    人文

    【运势】带着转运 RNA 挂件去实验室,导师都更爱我了

    阅读(50)

    加个样都能漫出来老板老是给钠揭捉?力开组会被批斗还遇不到一段良缘你须要一个可爱的崇奉帮你转转运!心境好,运势强,科研天然就顺啦!来,今天咱们一路迷信一波包邮送500个「转运RNA」只有科研人才懂的护身符!-礼品展示-转运RNA挂件展示瞅瞅这枚RNA挂件,小众又有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