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人文 >

[王羲之]不懂此逻辑,就别说你懂王羲之



按关键词阅读:

我们都知道 , 中国传统哲学中有一句话非常经典——“一阴一阳之谓道” 。 书法的最高追求也是“道” , 或曰“自然” 。

有道也就有阴阳 , 书法肯定是有阴阳的 , 毕竟书法的美 , 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制造视觉矛盾 , 俯仰等等 。

今天要说的“转、折”笔法 , 在表面看来 , 就是转笔、折笔 。

但是在深层次的逻辑中 , 转折则代表中国书法笔法两大流派中 , 最主要的矛盾 。 如按书法水平来说 , 中国书法史上有两座并立的高峰 , 一是王羲之 , 二是颜真卿 。

之所以这二人是高峰 , 是因为他们有一种对笔法应用的开创性贡献 。

当然 , 对中国书法影响最大的 , 综合贡献最大的 , 肯定是王羲之无疑 , 毕竟颜真卿也是喝王羲之的奶水长大的 。

但就笔法系统来说 , 对后世书风的影响来说 , 二人贡献等同 。

关于上述一些言论 , 估计网络上非常有争议 , 贬王羲之的 , 贬颜真卿的 , 说书圣实不至名不归的 , 等等 。

在这我就不多废话了 , 我对上述言论负责 , 这是书法界的共识 , 懂书法的人都这个态度 , 至于那些个愿意争论的键盘侠 , 随他们去吧 , 尽量让自己知道笔法的两大系统 , 是方笔和圆笔 。

王羲之为方笔代表 , 而颜真卿为圆笔代表 , 这就是所谓的“方圆” 。 方笔和圆笔 , 他们的起源在于篆隶 。

王羲之通过学隶书 , 把隶书中的方笔融合到了行草中 , 楷书也有影响 , 但不大 , 因为当时楷书笔法相对完备 。

颜真卿则把篆书笔法引入到楷行草中 , 所以楷书厚重开张 , 行草大气磅礴 。 这就是所谓的篆籀笔法 , 是从张旭那里学过来的 。

张旭用到了草书中 , 而颜真卿把他发展到楷行草三体 , 后传给怀素 。

本质上 , 就草书来说 , 张旭、颜真卿、怀素 , 是一个笔法系统里的 , 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 , 对方笔的取舍多少 , 也就是对二王的继承多少问题 。 分页标题#e#

这算拓展 , 记住就行 , 书法史论中的一些东西 , 对书法没啥帮助 , 但是对理解书法绝对有用 。

那好 , 我们继续说回转折 。

颜真卿王羲之代表的两大笔法系统 , 也就是方笔和圆笔 , 他们的主要区别在哪呢?就是转折!

如果你想不通 , 那一定做不到同时临他们两个人的帖 , 临多必歪 。 可能有人会说 , 他们的区别也在于一个结构中宫内缩 , 一个结构中宫外拓 。

这话本身是没问题的 , 但没说到根上 。 我的观点:你看到的所有表象的结构 , 字形 , 其本质都是由笔法变化决定的 。

如果你只单纯觉得这就是两个人的风格不同 , 那就说明你应该好好多学学 , 学会看根本原因 , 看有形下的无形 。

我说一句话 , 你就能明白为何中宫内缩和外放 , 是直角的视觉空间大 , 还是半圆的视觉空间大?

换个通俗的例子 , 你是不是能拿你家锅堵住你家墙角?为啥堵不住?因为角太小 , 而锅的弧度太大!

[王羲之]不懂此逻辑,就别说你懂王羲之

[王羲之]不懂此逻辑 , 就别说你懂王羲之//热点频道 /

在主观上 , 你就会认为不是墙角太小 , 而是锅太大 , 就是这个同样大的字 , 中宫外拓看着就是比内缩大锅是有弧度的 , 是转 。

角是直的 , 是折 , 这还有 , 上边那个例子是个特别好玩的整人实验:

一个少妇为了整治他想要钱乱买东西的小儿子 , 就把一个小球放到了墙角 , 并给儿子一口锅 , 让他用锅把小球掏出来 , 掏出来事实上 , 除非锅变得跟耳朵勺一样小 , 否则是徒劳

王羲之和颜真卿的本质区别 , 就在于转折用笔的不同 。

王羲之折多 , 颜真卿转多 。 好 , 上边是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 , 下边就要讲干货了 , 王羲之和颜真卿书风的简化图 , 是比较深一层的理论逻辑 。 分页标题#e#

[王羲之]不懂此逻辑,就别说你懂王羲之

[王羲之]不懂此逻辑 , 就别说你懂王羲之//热点频道 /

大家看两个横的折 , 一个是直向左下 , 一个是向上翻笔再下折 , 这个应该都能看懂 。 后边的、两个图 。 其实意思都一样 , 只不过是对的解释 。

王羲之用笔的大体规律 , 就是这图中的样子 。 看清 , 是运笔的规律 , 而且是大体规律 , 意思是你掌握了这个 , 学王羲之会轻松很多 。

简图中就是不断的折笔 , 横结束 , 就向上翻笔 , 然后下来 , 再翻笔~~~如果太抽象看不懂 , 那就看图 , 已经用不用颜色画出来了 。 红、蓝、绿、黄 , 是运笔的顺序 。

第一笔红 , 到结尾的时候向上翻笔 , 然后下折接蓝色 , 蓝色到底部 , 向左翻笔然后向右行笔 , 行笔到结尾的时候再向上翻笔 , 再向下行笔 , 到下边之后再向左翻笔 , 向右行笔~~~以此类推 。

都是折笔 , 而折笔的规律是 , 上折下拉 , 左折右拉 。

换成古代书论就是“欲下先上 , 欲右先左” , 这句话不仅仅代表藏锋起笔 , 也是运笔时的折笔 。

再简单来个图你就能看明白了 。

[王羲之]不懂此逻辑,就别说你懂王羲之

[王羲之]不懂此逻辑 , 就别说你懂王羲之//热点频道 /

“乱” , 左半部分 , 王羲之分两笔写 , 我在图中用彩色线画出来了 , 也分成了两部分 。 第一部分是“L”上部一撇三点的简写 , 像两横一样

[王羲之]不懂此逻辑,就别说你懂王羲之。我中 , 第一横结尾不是向上翻折 , 而是直接向下 , 这个没问题 , 因为王羲之的主要笔法是折 , 不是翻折 。 画成前图那种翻折的样子 , 是为了好总结 , 好理解 , 千万别较真 。

毕竟没有一个人的运笔能用一个简图概括 , 我们应该学的是逻辑 , 不是死理儿 , 这个要记清 。 分页标题#e#

也一样 。 下折后向左翻 , 然后折向右走 , 接一个转笔横折 , 最后一个转笔钩 。 上篇文章讲转折时就说了 , 没有一个人能完全用转或折写出好字 , 王羲之也不例外 , 他只是大部分用折 , 辅以转 。

记住 , 一阴一阳之谓道 , 负阴抱阳才能“和” , 如果这个世界只剩阴或阳 , 那是不能看的 。 就好比 , 这个世界无论只剩下男人还是女人 , 对经历过男女生活的人来说 , 都是一件可怕的事儿 , 想想都起鸡皮疙瘩 。

后边有一个连起来写的运笔轨迹图 , 主要意图是想让大家把这两笔连起来 。

在原贴中 , 两笔的断开的 , 但事实上笔意没断 , 行笔路线还是有的 , 并且直接影响了的第一横 , 从的第一横起笔和的最后收笔中 , 明显有连贯的动作才能出现的效果 。

这就是前几篇文章讲的连断中的笔断意连 , 起行收中的相互影响 , 一定要注意观察字帖 , 我们临的时候刻意断开 , 但是熟练之后 , 就必须要做到笔断而气不断 。

好 , 上边这个简单的王羲之运笔规律简图就解释完了 , 记住 , 我们要学的是逻辑 , 是如何更精准的理解王羲之 , 而非学的更像 。

你只要上边的笔法线路没问题 , 起行收笔线质没问题 , 即使临帖不像 , 那又能怎么样?能叫没学到东西吗?

为啥大家临帖都不像?因为他们懂这些啊 , 所以字形 , 就是最皮毛的东西 , 遇到可取的才学 , 不可取的就学一些皮毛之下的里子 。

请大家记住一个规律 , 学谁像谁的人 , 很难形成自己的书风 。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个台湾的老师陈忠建 , 懂笔法 , 临的也像 , 教学非常好 , 但就一个毛病 , 自己的作品没那么好看 , 跟临帖水平 , 和他的理论水平相甚远 。

不是他水平不够 , 而是书法老师这个职业 , 就这点弊病 , 很少有人能解决 。

也不是没有 , 曹宝麟就临的像 , 但也有自己的风格 , 但他依然被人诟病 , 还是那个原因 , 就是出帖出的不够彻底 。

你看 , 很多美院教授 , 大学老师的教学视频在网上一流出来 , 肯定会遭到大多数人的嘴炮批评 , 什么“写都写不像 , 还有脸教别人?”“这哪是临帖 , 这是描字画字 , 他根本不会写字”云云 。 分页标题#e#

一般来说 , 水平高的 , 临帖不像很正常 , 米带临帖像吗?千万别古人说像你也说像!古人说像是因为他们没多少机会见原贴 , 今人天天见原贴刻帖 , 哪里像?

之所以说像 , 是因为神到位了 , 韵到位了 , 王献之外形 , 古人见的少 , 所以区分没那么严谨 , 要知道米芾时期 , 王献之一本字帖可以换五本十本王羲之字帖 , 什么概念?

可以举个简单例子 , 当朝一品大员一年不吃不喝不养下人 , 所有俸禄私吞加一起 , 或许能换一本王献之真迹 。

米芾学到了骨子里 , 那外形差一点也会被说成以假乱真 。 如果米芾真能像的一模一样 , 怎么可能后人就能断定《中秋帖》是临本呢?这是矛盾的 。

逻辑很重要 , 不要人云亦云 。 你就想 , 连你都不清楚 , 没底儿 , 那别人说的怎么就一定对呢?你可是还在努力研究和学习啊 , 他们嘴炮键盘都不带脑子的 , 甚至都没动过笔的 。 都自以为是的 。

忘记那些个图 , 那些个技巧 , 记住我说的逻辑 , 你懂了比你记住更有用 。

王羲之的那种笔法怎么看呢?

难道非要笔画外表又方又厚 , 又明显的折笔的才适用那种运笔规律吗?未必 。

记住 , 我们说的不是笔法外形 , 而是运笔的轨迹 。 刚才列举的那些笔法外形特征明显的 , 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 初学好接受 。

接下来讲的 , 才是王羲之的常态应用 。

[王羲之]不懂此逻辑,就别说你懂王羲之

[王羲之]不懂此逻辑 , 就别说你懂王羲之//热点频道 /

“修”这个字外形上跟那个“乱”差远了吧?那还符不符合王羲之的运笔规律呢?

看图 , 单人旁 , 撇后上翻下拉 , 到底部后向左翻收笔 , 竖也是末尾向左收笔 。 再看右半部分 , 撇横 , 这个太明显了 , 按照正常思路 , 横不会穿过撇 , 但是王羲之穿过了 , 这样就让这个运笔逻辑更清晰了 。 分页标题#e#

“有”长横的收笔 , 最后一定是向上翻过去的 。 “月”的第一撇 , 依旧向左翻收笔 。 整体连笔写出来 , 就应该是第二个蓝色线画的那个 。

就足不断的翻折 , 平折等等 , , , 一直折 , 这就是王羲之 。 当然最后加了两个转笔 , 这个很合理 , 颜真卿也加折笔 。

好 , 我相信看完这个的朋友 , 再去看王羲之圣教序 , 兰亭 , 一系列手札 , 应该临起来都不会太难了 。

运笔的逻辑就已经讲清楚了 , 这个不是实用的东西 , 而是非常实用的东西 , 就是笔法规律 。

你学别人那么多笔画、结构技巧有个屁用?这才是最大的技巧 , 不会教你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怎么写 , 怎么变化 , 那些犊子用都没有 。

好 , 逻辑我给了 , 例子也给了 , 至于能得多少 , 还是靠你们自己 。

我说过 , 不是我讲了 , 你们就能懂 , 也不是我讲了 , 你们就能用 。 关键还要靠自己思考 , 没有思考的学习 , 不叫学习 。

我们国人就是太懒了 , 很多东西都会恨不得直接获取 , 恨不能跟武侠小说中 , 一下一个人将一辈子的武学直接通过互摸胸或互搓背的方式直接传授给你 。

可现实不是这样的 , 所以很多人入不了门 。

这个东西 , 如果弄懂 , 你临帖 , 读帖 , 都是没问题的 。 这些是学完后 , 思考清楚逻辑后 , 随便练一练都能立马出效果的东西 。

你去看那些喜好临兰亭的人 , 他们美言曰临过几百次 , 临了几十年 , 你自己看看他们的笔法规律 , 跟王羲之差多少?

有的时候 , 真不是贬低这些死临兰亭的人 , 可他们确实学死在里边了 , 还自我感觉良好 。

如果兰亭那么简单就能学会 , 有什么资格成天下第一帖?

兰亭的变化是无穷的 , 我上边说的只是一种运笔规律 , 跟兰亭的高度不沾边 , 即便会用了 , 最好也别临兰亭 , 临不出什么东西的 , 认知上还差得多 。 分页标题#e#

起码我临的话 , 虽然能看的细节比较多 , 但也只能临个皮毛 , 所以我一直都不临 , 他对临习者的要求很高 , 不单单是理论上的 , 更有技法乃至营造精气神的一些东西 。

今天说的是“折” , 有没有用 , 估计你们看完之后 , 仔细想想 , 心理都有数 。

[王羲之]不懂此逻辑,就别说你懂王羲之。这些东西 , 其实高手都懂 , 也都用 , 在读帖、临帖笔法技巧层面来说 , 这些已经到头了 , 再说就是神采方面等更精致 , 更无形的东西了 。


    来源:(墨缘阁)

    【】网址:/a/2019/1222/j1322852.html

    标题:[王羲之]不懂此逻辑,就别说你懂王羲之


    上一篇:#冬至#那些关于冬至的冷知识你知道么

    下一篇:「小学生」小学生起名生僻,笔画最多的有103笔,难道这就叫有文


    人文

    【运势】带着转运 RNA 挂件去实验室,导师都更爱我了

    阅读(50)

    加个样都能漫出来老板老是给钠揭捉?力开组会被批斗还遇不到一段良缘你须要一个可爱的崇奉帮你转转运!心境好,运势强,科研天然就顺啦!来,今天咱们一路迷信一波包邮送500个「转运RNA」只有科研人才懂的护身符!-礼品展示-转运RNA挂件展示瞅瞅这枚RNA挂件,小众又有内...

    人文

    只留1个人工通道:未装ETC就得挨堵?|新京报快评

    阅读(34)

    北京壹网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 :只留1个人工通道:未装ETC就得挨堵?|新京报快评 只留1个人工通道:未装ETC就得挨堵?|新京报快评 [北京壹网www.jing111.com] ▲资料图 , 图文无关 。 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 文 | 陆仁忠 客观讲 , 在我国私家车保有量接近2亿辆的大环境...

    人文

    张近东致信家乐福中国员工:服务是零售业生存之本

    阅读(27)

    9月27日 , 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 , 苏宁收购家乐福中国已经正式完成交割 。 紧随公告发布的 , 还有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致家乐福中国员工的一封信 。 在信中 , 张近东再提零售本质 , “作为零售企业 , 为消费者服务、为合作伙伴服务是生存之本 。 ” 201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