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征求意见期结束
保本产品预期收益率集体下降,非保本产品预期收益率全部上升,发行量也显著下降。资管新规一个月的征求意见期结束,银行理财的大变局徐徐拉开帷幕。
原标题:资管新规征求意见期结束 银行理财大变局拉开帷幕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记者 杨佼
保本产品预期收益率集体下降,非保本产品预期收益率全部上升,发行量也显著下降。资管新规一个月的征求意见期结束,银行理财的大变局徐徐拉开帷幕。
普益标准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2月9日至15日,295家银行共发行1787款理财产品,发行量减少102款,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27个省份的保本理财收益率环比下降, 31个省份的非保本理财收益率全部环比上涨。而在11月份,银行理财发行量增加2478款,31个省份的保本型理财产品、非保本型理财产品收益率全部环比上涨。
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意外。11月17日,央行等公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如今一个月的征求意见期刚刚结束。资管新规发布后,银行普遍担心,快速打破刚兑会导致客户大规模赎回产品;银行理财期限短,而配置资产时间长,新规实施后,很多产品将无产品接续。
但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真正存在期限错配风险的,是最近两年发行的产品,占比并不是很大,即便届时没有新产品接续,仍可通过其他金融工具解决,相关风险可控。而打破刚兑,还对银行存在利好因素,未来理财会有回升。理财业务也将从表外进入表内,促使银行负债成本下降。
保本理财收益率集体下降
资管新规发布一个月后,银行理财已经出现了发行数量持续下降、保本型产品预期收益率下降、非保本型预期收益率上升的显著变化。
根据普益标准最新监测数据,12月9日至15日的一周,共有295家银行发行1787款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数增加1家,产品发行量减少了102款,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79%,较上周上升0.04个百分点。
分省份来看,该周只有4个省份的银行保本理财收益率实现环比上涨,27个省份环比下降,而31个省份的非保本银行理财收益率全部环比上涨。
这种情况在12月2日至8日就已出现。普益标准监测显示,其间,294家银行共发行1889款产品,发行银行数增加15家,产品发行量比前一周增加93款,其中有1个省份的保本理财收益率实现环比下降,31个省份的非保本型产品收益率环比上涨。
而在过去的11月份,情况刚好与现在相反。当月,473家银行发行了10799款理财产品,发行量增加2478款,31个省份的保本型理财产品、非保本型理财产品收益率全部环比上涨。
资管新规如今一个月的征求意见期刚刚结束。新规公布后,银行普遍担心,由于受到严格约束,新规实施后理财产品规模将会萎缩。
“我们内部已经开了两次会,对新规的影响进行了一些研究,下周还要开会讨论进行研判,会在内部出一个正式报告,分析下一步的业务方向。”某中小银行董事长对第一财经表示,由于不允许理财产品刚兑、向净值型转型,且理财在各类资管中规模最大,资管新规实施后,银行理财所受影响可能最大。
《征求意见稿》多处规定均涉及资管产品刚兑。其中,第二条规定,金融机构开展资管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兑付困难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第十三条则规定,金融机构不得为资管产品投资的非标资产或股权资产,提供任何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担保或回购承诺。此外,第十八条还要求,资管产品应实行净值管理,净值生成应符合公允价值原则。
银行业普遍担忧,现阶段银行理财客户风险偏好低、对净值型产品接受程度低,快速打破刚性兑付,将导致客户大量赎回理财产品,造成理财资产无产品承接的局面,很可能触发流动性风险。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披露,截至2016年底,银行理财非保本产品的存续余额为23.11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79.56%。2017年6月底,非保本产品的存续余额为21.63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76.22%。
“既不准承诺保本,也不准垫钱兑付,以后就没有保本理财了。”某股份制银行中高层人士对第一财经称,保本产品占比本来就处于次要位置,投资者真正亏损的不多。新规实施后,即便不能保本,也有销售时的条款约束。而且监管是逐步推进的,设置了一年半的过渡期。也就是说,银行此前发行的保本理财仍然有效,且对投资有期限约束,除非发生特别风险,投资者提前大规模赎回的可能性不大,不必过于担心。
上述中小银行董事长认为,真正的挑战,是打破刚兑之后,投资者出于对风险的担忧,认购银行理财产品热情下降,导致理财规模下降。此前,虽然非保本产品数量居多,但并未出现多少实际亏损,一旦不准刚兑,投资者必然不愿承担风险,从而导致理财发行困难。相对于上述担忧,不少业内人士更为忧虑的是,打破资管刚兑后,银行在操作风险上面临巨大考验,以及如何实现非标资产净值化管理的难题。
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认为,债权、股票等流动性好的标准化资产,在银行理财中本来就占有相当高比例,净值型管理并无太大难度,非标资产虽然存在难度,但可以按风险权重进行操作,采用与标准化资产不同的估值模式解决这一问题,即按照持有期限、资产质量等权重,依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风险、偿债能力升降等变化,进行风险计提,从而实现产品净值波动。
“实现净值化管理,操作上资产、产品都要评级,非标资产本身就是非标准化的,又没有评级标准,今后评级不太好操作,估值也不好估。”该人士承认,非标产品净值化的估值模型搭建不难,但操作细节上,确实存在一定难度。
“今后的操作风险将会特别大。”上述中小银行董事长称,由于不准刚兑,今后开展理财业务时,银行要统筹考虑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重因素,还对操作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资产甄别、定价、风控等方面,要具备相当强的能力。此前,银行并不需要在这上面花太多精力,而今后将面临极大考验。
“不是所有的银行都有这个问题,中小银行相对突出一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长向松祚说,中小银行客户基数不大,对新技术的运用也不太熟,理财业务本就没有优势。大中型银行虽然也存在这一问题,但除非发生道德风险,否则操作上不会出现太大风险。
期限错配风险有限
理财产品存续期短,配置的资产期限长,期限错配风险叠加资金池规范,是商业银行在资管新规公布后的另外一大担忧。
期限错配的问题,与资金池联系在一起。根据《征求意见稿》规范资金池的规定:金融机构应做到每只资管产品的资金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不得开展或者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
同时,金融机构应合理确定资管产品所投资产期限,加强对期限错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应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而采取滚动发行等方式使得资产管理产品的本金、收益、风险在不同投资者之间发生转移,实现产品保本保收益的,将被认定为刚性兑付。
在新规公布之前,短债长投的期限错配,是银行理财的普遍运作模式。不过,目前存续的银行理财中,产品期限具体构成,尚无权威数据。近期有数据称,2016年,一年以内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占全部理财产品余额的比重超过90%,而资产端的平均剩余期限约为3~4年。2019年过渡期结束后,可能会出现资产未到期而产品到期的情况。
“监管设置了一年半的过渡期,允许存续产品自然到期,但很多银行的资产端期限在3年到5年,甚至更长时间,一年半的过渡期并不充裕。”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分析师李奇霖说,监管细则目前还在讨论,过渡期的长短可能会进一步协调。
上述中小银行董事长说,此前期限错配没有成为很大的问题,关键在于银行采用滚动发行,通过资金池的方式兑付到期产品,但如今资管新规对资金池业务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兑付资金与资产必须一一对应,期限错配的产品,将会出现资金缺口。期限错配严重、非标资产过多的银行,流动性将会面临很大压力。
那么,银行理财的资产配置又是如何构成的?资管新规实施后,究竟会产生多大冲击?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2017年5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债券、存款、货币市场工具是理财产品主要配置的前三大类资产,是银行理财产品主要配置方向。截至2016年底,这三类具有良好流动性的资产余额占比为73.52%,其中,债券资产配置比例达到43.76%。2017年上半年,理财资金投资结构基本稳定,债券仍是最主要的资产配置,截至6月底,理财资金配置债券资产的比例为42.51%;债券、现金及银行存款、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同业存单共占理财产品投资余额的69.19%。
“风险因素不能只看期限,还要分析资产结构,我们判断风险并没有说的那么大。”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说,目前存续产品已经发行了一段时间,可能在过渡期结束前就已到期,真正面临期限问题的,是最近两年发行的产品。存在期限问题的产品,规模可能并不大。而流动性差的非标资产,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政府平台融资领域,即便没有新产品接续,仍可通过其他金融工具解决。
“从期限结构上看,确实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李奇霖说,监管会考虑到这些因素,具体还需等待完善的新规落地。即便出现为了解决流动性而抛售流动性好的资产的情况,从熨平风险、平稳过渡这一监管思路来看,资管新规的影响应该是可控的。
大中型银行将成大赢家
存量规模高达30万亿元的银行理财产品,今后将何去何从?这是摆在所有银行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称,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不是银行资产决定的,而是市场资金决定的,短期理财会有一定缩水。但长期来看,银行理财的规模仍会增长,而相关业务、产品的运作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银行近30万亿的理财总盘子中,还有客户重新选择的问题,资管新规落地后,肯定会有一个调整的过程,不同银行之间会出现分化,客户会倾向于选择大中型银行。”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说,资产、风控等均不具优势的中小银行,短期内确实会受到一定冲击。
同时,资管新规打破刚兑的要求,适用于所有资管产品,并不是针对银行理财。在固收、非标等领域,银行的管理、风控能力强于券商、信托、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选择时,必然会选择风险低、风控能力强的金融机构,其他金融机构的理财可能部分流向银行。
李奇霖也认为,刚兑被打破后,银行发行的产品,只能以表外形式存在,投资人自担风险,银行不能再发保本产品了,但可以发行结构化存款产品、大额存单等作为代替。长期来看,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去储蓄化带来的理财需求会不断增长,随着投资者风险观念逐渐转变,资管业务仍有很大市场,银行在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业务的经验丰富,在渠道方面有很大优势,未来理财会有回升。
在李奇霖看来,打破刚兑对银行有利好因素,理财不再是无风险的,习惯了刚兑的投资者投资观念短期内很可能不变,风险偏好仍较低,短期内会转向表内存款、货币基金等替代性产品,银行负债端的成本会有一定下降,表内负债能得到一定的补充。
“银行理财受到影响是没有疑问的,但也不一定全是不利的。”上述中小银行董事长说,资管新规实施后,部分不符合新规要求的理财,将会从表外进入表内,促使理财收益率下降,从而整体降低负债成本,改善银行的资产收益水平。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Bank资管》均在文章开头备注了原标题和来源。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号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
交流、合作、投稿等事项请添加小编个人微信号:bankziguan03,或扫一扫左方二维码添加(添加请备注机构+姓名)。
- 新规|3月1日起,为他人车辆处理违法需要面签绑定
- 2018文职招考新规定,推动文职人员工作新布局
- 信用卡新规出台,我们应该了解它!
- 年检新规来了!异地年审、取消环保标、6项年审免费!
- 酒驾新规定, 不再入刑, 但这些你要知道!
- 荷兰新规:机上闹事将被罚款甚至起诉
- 成品油消费税有了新规矩
- 晚间资讯速览
- 2018婚姻法新规,遇到这3种离婚协议陷阱,千万要小心!
- 农村建房出新规,这几类人想再建房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