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人都有一个悲惨的童年!心理学家的科学实验揭示真相

为什么有人竟然迟迟不能离开糟糕的事情,和糟糕的人,而宁愿选择继续待在困境里,放任他们的生活和人生走向失控?

最可怕的是,这样的人并不少。这要从心理学上的那只狗说起。

它源自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的一个著名试验。

试验第一轮:把狗关在笼子里反复电击,狗上蹿下跳都无法逃离。

试验第二轮:把笼子打开。这时再开始电击。然而,还没电到,狗就自动倒地了。

它显然已经学会了放弃并忍受,而不是站起来反抗。

试验对象后来拓展到人。结果证明,习得性无助效应在人身上同样有效。

经历反复打击之后,人也趋向变得消极、无助,并有更多的不作为表现。

这个试验的可怕在于,它所瓦解的是一个人存活于世最基本的信念。

当一个人反复被打击,被伤害,“我能够掌控我的生活”这一信念就会一点点崩溃,随之而来的是漫漫的无助。

无助感进一步还会导致屈辱和羞耻。

那些幽怨又不幸的人身上,都能嗅到这种无助感,以及不易觉察的无价值感跟羞耻。

他们的言行无不在表达:我是不好的,本就该遭受现在这种下场。

这份无助跟羞耻感它很新,看起来总是由眼前某个事、某个人的伤害/虐待诱发。

失败的人都有一个悲惨的童年!心理学家的科学实验揭示真相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心理上打倒我们的第一轮“电击”,一般指的就是童年时期打击式的成长环境,主要包括:

1、关注少。

父母对孩子生理心理上的疏忽、冷漠,抑或孩子的被迫留守,都容易让孩子产生一个信念:父母不照顾我不疼我,是因为我不好。进而导致低价值感和无助感。

2、批评多。

孩子没有分辨能力。父母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父母的每一句批评、指责甚至辱骂,都只会一遍遍强化孩子的缺点和问题,直至孩子被催眠成父母言语所指摘的糟糕样子。

3、要求过高。

当父母的要求超过孩子力量所及,孩子会发现:我如何努力都达不到标准,我太差了。反复经验着挫败感的孩子,最终会被挫败所淹没,变成不愿尝试、消极怠惰的习得性无助状态。

4、评价维度单一。

比如父母只强调学习。孩子只有学习好才会被认可,学习不好就不被接纳。这会导致孩子认定:

学习是获得个人价值的唯一通道。一旦这唯一的通道被堵上(学习不好/学习成绩下降/重要考试失利),对一个孩子的打击可能就是致命的。

5、被剥夺自己生活和做决定的权利。

比如,父母包办溺爱,很容易制造出一个依赖的孩子。他未曾得到机会去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也就很容易在面临真正挑战之时缴械,或坐等父母救援。

高度控制的父母也会养出习得性无助的孩子,因为这样家庭长大的小孩,自我力量感早早地就屈服在了父母的权威之下。

更糟糕的是,持续的无助感与羞耻感,还是使人还会使人产生施虐倾向。一如当年自己被虐待一样。

贬损自己的孩子,会让父母感受到自己是有力量的,并因此得到虚假的掌控感。

最可怜的就是孩子。

失败的人都有一个悲惨的童年!心理学家的科学实验揭示真相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其实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过诸神,更没有无形的命运的手。

掌握以下技巧,能够帮助我们自己走出习得性无助的困局,成为一个内心更有力量的人。

而有力量的父母,才能给到孩子真正合适的支持与帮助。

1、正确归因

那些习得性无助的人,遭遇失败的时候,往往会归责到那些不可控的因素上头,比如“怪我生来就笨”,或者“谁叫我运气一直不好呢”。

这些归因方式,很容易滋生消极情绪和无力感,因为这些因素是人力无法更改和掌控的。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善或改变的。

所以,父母在教养过程中,最好要让孩子明白,他的成功是有谱的。

同样,让孩子知道出了问题,并不是他不行,只是需要寻找更多种办法去解决问题。

失败的人都有一个悲惨的童年!心理学家的科学实验揭示真相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2、获得多样的成功体验

在教养中,要帮孩子体验成功,父母需要减少自己为孩子所做的。

尽可能尊重孩子的选择,鼓励孩子探索人生的更多领域,并不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兴趣所在,

而不只是学习。

因为,过于单一的成功体验,要么会把孩子逼上绝路,要么会让孩子变得自负。

比如一个孩子因为成绩好一直得到大量表扬,那他就会认为自己哪里都好,甚至别人在其他方面的一点批评,都有可能承受不了。

一旦有一天,他的成绩下滑,他还可能面临崩溃。

3、谨慎评价;多鼓励

失败的人都有一个悲惨的童年!心理学家的科学实验揭示真相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一个人要走出习得性无助,关键在自我鼓励。

要停下内心中自我批判的声音,转而去关注自己做了什么有价值的事,而不是犯了什么错,有过什么遗憾。

做不到的时候,不苛责自己。真正做到了,就给自己一个奖励。

教养要点是,要鼓励,不要表扬。

表扬是含糊的,往往包含过多的评判与限定,鼓励则更具体客观,不随意使用定性词汇。

懂得鼓励的父母,会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并为孩子设定一个他踮踮脚就够得着的目标,帮助孩子不断找到自我力量。

好的鼓励不仅可以挽救一个习得性无助的孩子,甚至还能创造奇迹。

一个小小孩要存活在这个世上,而不至陷入无助,必须要建构起他的掌控感。

所以,请帮孩子确定以下内容:

父母的爱是稳定的,我是好的,有能力的,我的世界是可控的。

我确信,我有力量照管好自己的人生。

我清楚,前行的路上,我会获得成功,也会遭遇失败。

但无论荣光的时刻,还是落魄的时候,都有一份守望和支持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