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笑乾隆的农家乐审美?你还不配!

嘲笑乾隆的农家乐审美?你还不配!

本文来自:壹读

微信号:yiduiread

CCTV出品的《国家宝藏》在播出第一期后,乾隆的农家乐审美就又被拎出来群嘲了。但这次,是央视先动的手。

所谓官方吐槽最为致命,隔壁村艺术品鉴大师爱新觉罗·土·乾隆·心里估计委屈得想哭。毕竟乾隆土这个事实真是个天大的误会,尤其是被雍正踩在脚下的时候。但其实乾隆对陶瓷的了解,比他爹雍正还要高一个level

乾隆的审美也没辣么差

说正事儿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陶瓷的分类。按照装饰分,陶瓷可以分为颜色釉瓷、釉上彩、釉下彩等。狭义点来说,釉上彩中的斗彩、五彩、珐琅彩、粉彩都可以归结为彩瓷。乾隆被嘲笑土,就是因为他的彩瓷审美,非常花哨繁复,看起来很乡村。而被用来对比踩低乾隆的,多是他爹雍正的单色釉。单色釉因为颜色只有一种,所以看起来会显得很高级,非常符合现在的性冷淡审美。

嘲笑乾隆的农家乐审美?你还不配!

嘲笑乾隆的农家乐审美?你还不配!

但是,二哈和萨摩虽然都是狗,但并不是同一种狗。同样的,彩瓷和单色釉走的也不是一个风格。所以要真的对比雍正和乾隆的审美,就得颜色釉对颜色釉、彩瓷对彩瓷这么来比较。

我们先来看看走性冷淡风的,乾隆爷也有。

嘲笑乾隆的农家乐审美?你还不配!

嘲笑乾隆的农家乐审美?你还不配!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

走乡村小碎花、农家乐颜色拼撞的,雍正也不少。

嘲笑乾隆的农家乐审美?你还不配!

斗彩团花纹罐 雍正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

嘲笑乾隆的农家乐审美?你还不配!
黄地绿彩云蝠纹碗 雍正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

嘲笑乾隆的农家乐审美?你还不配!

画珐琅六颈瓶 雍正

所以别以为乾隆就真的没点儿审美了,作为一个皇帝,心里好歹得有点x数。

乾隆是陶瓷鉴赏大家

雍正的性冷淡博得了很多人的好感,就觉得雍正比乾隆更懂得欣赏瓷器。其实不是,论鉴赏力,乾隆是实打实的真·陶瓷鉴赏家

雍正和乾隆两个人对陶瓷都比较热衷,但雍正热衷的是对御窑的陶瓷生产进行规范。为了让制出的陶瓷符合自己的审美和保持皇室的尊贵地位,雍正还提出了“内廷恭造之式”的要求。

朕从前著做过的活计等项,尔等都该留存式样,恐其日后再做,便不得其原样。朕看从前造办处所造的活计好的虽少,还是内廷恭造式样。近来虽甚巧妙,大有外造之气。尔等再做时,不要失其内廷恭造之式。

雍正也会评价工匠做出来的陶瓷,好的作品会用“甚好”文雅“,不满意的就会毫不留情直接批说“蠢”“俗”“俗气”。

莲艾砚做的甚不好,做素静文雅好,何必(石)眼上刻花?象牙花囊甚俗,群仙祝寿花篮春盛亦俗气。

被一顿批的工匠再按照雍正的意思改进,让做出来的东西更符合雍正的审美。

但雍正做的这些只是规范陶瓷的生产,让做出来的东西符合自己的心意,并不能说他的陶瓷鉴赏能力有多高。实际上他对陶瓷的鉴赏没啥兴趣,当有古陶瓷要鉴定的时候,他就拿去给别人鉴定,比如南匠袁景劭就不止一次奉旨鉴別陶瓷器的年代和等次。

反而是乾隆的陶瓷素养和鉴赏能力很强,他的一些考据、辨识方式,现在证明都是对的。

乾隆流传在世的诗一共有四万多首,其中有差不多两百首是咏瓷诗,多数镌刻在古陶瓷上。乾隆在鉴赏的时候,酷爱引经据典,会参考很多前人书籍,比如《瓷器部汇考》《遵生八笺》《格古要论》《六砚斋笔记》《春风堂笔记》等等。没花功夫去看这些书,是引不出来的。但学术界也有存疑,认为乾隆可能专门养了人为他鉴赏陶瓷时提供文献资料引经据典用。

台湾陶瓷学家谢明良对乾隆的陶瓷鉴赏能力非常推崇,认为他对哥窑有一流的鉴赏能力,比如乾隆题咏鉴定为哥窑出品的陶瓷一共有19件,除了一件没有鉴定正确外,其他18件全都对了,这比起现在的鉴定能手来说也毫不逊色。而且乾隆还鉴别出了6件汝窑(宋代官窑之首)瓷器,他的鉴别方式对现在学者的鉴定思路都有影响。

不是乾隆土,而是乾隆在炫技

乾隆爷的确爱花里胡哨的东西。最著名的就是他把红釉、青釉、钧釉、哥釉等几种颜色釉和青花、五彩、粉彩、斗彩等不同的彩绘装饰整在一起搞了个“各种釉彩大瓶”(瓷母)。

嘲笑乾隆的农家乐审美?你还不配!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

这也成为他被狠狠吐槽土的点之一。但为啥壹读君觉得还挺好看?

 

不只壹读君,王凯也被洗脑了。

嘲笑乾隆的农家乐审美?你还不配!

但凭这个真心不能说乾隆爷土,要雍正土成这样他估计真的土不起,因为那个时候的制作工艺可能还做不出来这么“土”的东西。而这个“土”瓶子,是我国古代陶瓷史上设计最精巧、工艺最复杂的作品。只能说乾隆爷已经过了玩审美的阶段,开始玩技术。

我们先来看看各种釉色大瓶是咋构成的。 

嘲笑乾隆的农家乐审美?你还不配!

这个“土”瓶只做起来极难。因为它的装饰极复杂,各个部位烧制的温度要求还不一样。复杂的是,瓶子中间部分有一圈主题纹饰,以祭蓝釉描金开光粉彩吉祥图案为底纹,分为12个开光,6幅为吉祥寓意的图画,6幅是图案花卉。制作起来要求特别精细。

烧制时要求的温度不一样在于釉彩有高温釉彩和低温釉彩之分。如上图标注的釉、彩部分,青花、仿官釉、仿汝釉、仿哥釉、窑变釉、粉青釉、祭蓝釉这些部分是高温釉、彩,需要用高温烧。而洋彩、金彩、松石绿釉属于低温釉彩系列,要用低温烧。高低温的部分交错,到底得怎么烧?这个瓶子不仅烧出来了,每个部分的釉、彩颜色还特别纯正。故宫博物院的陶瓷专家吕成龙说“此复杂的工艺只有在全面掌握各种釉、彩化学性能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完成”。瓷母之所以能成为瓷母,终究是有原因的。

和各种釉彩大瓶一起炫技的还有转心瓶和交泰瓶,也是贼费神费钱要技术的东西。它们的设计者督陶官唐英在奏折里就直接明说了:要花很多钱。

奴才又新拟得夹层玲珑交泰瓶等共九种,谨恭折送京呈进。其新拟各种系奴才愚昧之见,自行拟造,恐未合适,且工料不无过费,故未敢多造。伏祈皇上教导改正,以便钦遵再行成对烧造。

虽然其中个别瓶子看起来似乎也有点吃藕。

嘲笑乾隆的农家乐审美?你还不配!


彩镂空蟠螭纹象耳转心瓶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

 

但想想要做它的人——乾隆,因为处于清的极盛时期,颜色不搞复杂点、难度不搞大点、钱不多费点就不能表示自己海(变)纳(相)百(炫)川(耀)的胸怀,

嘲笑乾隆的农家乐审美?你还不配!

壹读君觉得它的吃藕就又少了那么一分。

总之就是一句话,土的一定不是有钱见识广的乾隆,而是贫穷限制了凡人的想象力。有钱的大佬做些说些啥,凡人一般都很难参透。

这个真理至今适用。

嘲笑乾隆的农家乐审美?你还不配!

参考资料:

1.谢明良:《乾隆的陶瓷鉴赏观》,台北《故宮學術季刊》21 卷 2 期,2003 年

2.周思中著,《清宫瓷胎画珐琅研究1716-1789》,文物出版社,2008.4,第225页

冬季

3.余佩瑾,《乾隆官窯研究:做為聖王的理想意象》,台湾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4.吴仁敬、辛安潮著,《中国陶瓷史》,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版

5.张晓敏,《明清彩瓷的色彩演变探析》,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硕士论文

6.吕成龙,《瓷母:各种釉彩大瓶赏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4年8月18日

图片来自网络、故宫博物院

嘲笑乾隆的农家乐审美?你还不配!



嘲笑乾隆的农家乐审美?你还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