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最重”的板块开始反弹了!机构说里面藏着错杀的大牛股

近期,次新股堪称A股“受伤最重”的板块。

  自11月中旬以来,次新股指数最大跌幅已超过18%,作为市场风向标的这一板块似乎到了“穷途末路”,在短短的十多个交易日中,251只个股跌幅超过20%。12月8日,在连续走弱近一个月之后,次新股终于出现了一丝暖意,当天上涨2.34%。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市场环境下,重现2016年次新股“鸡犬升天”的行情概率较小,投资者对于公司的筛选标准日趋严格。更为关键的是,不应该再把次新股看作一个主题进行板块式炒作,而是应该挖掘真成长积极布局,寻觅其中被“错杀”的个股。

  次新板块“哀鸿遍野”

  “近一段时间,次新板块确实相当疲弱,一些玩小票的近况都不太好。”深圳一私募人士表示,次新股行情目前就是大量资金主导下的“心跳玩法”,游资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作为市场的风向标,行情好坏更是重中之重。

  与上述私募的个人感受相比,数字更能凸显近期次新股板块的“伤情”。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排除掉2017年11月之后上市的新股后,在430只次新股中,仅有14只个股的股价是上涨的,在其余个股中,有251只个股的跌幅超过20%跌幅超过10%的达到377只,占比达到87.67%。

11月14日—12月8日跌幅前10的次新股

“受伤最重”的板块开始反弹了!机构说里面藏着错杀的大牛股

  在跌幅较大的这些次新股中,有5只个股的跌幅超过40%,分别是京华激光、阿石创、畅联股份、凯伦股份、金银河。从近期的数据来看,次新股也成为主力资金流出的“重灾区”。东方财富数据显示,近10日次新股这一概念板块的主力资金净流出达63.25亿元,板块“失血”严重。

  华泰证券认为,次新股大跌与年底资金风险偏好降低有关。随着公募基金年底考核临近,资金存在获利了结锁定收益的需求,高β板块参与度下降。次新股板块作为典型的高β板块,且板块估值较高,自身特点与资金年底追求稳健的避险需求相悖,于是成为资金流出的重灾区。

  清和泉资本表示,“本轮市场下跌,权重股、白马股调整幅度也较深,次新股本身弹性较大,跌幅也较大。近期市场杀估值明显,主要压力来自于利率的超预期上涨和金融监管导致的流动性预期收紧。次新股今年始终处于杀估值的状态,当前估值仍然较高,再叠加业绩预报不及预期,估值有待消化。”

  强监管下炒作“熄火”

  对于次新股近期的表现,分析人士指出,除了市场本身的因素外,不断强化的监管则是另一个重要因素。清和泉资本表示,次新股行情以主题投资为主,其大部分表现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而市场情绪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监管的态度,二是政策的预期,三是资金的松紧;当前整体的基调是强监管,这三个因素都持续受抑制,对待次新股行情要非常谨慎。

  事实上,近期监管层也不断释放出将加强监管的态度。比如,权威人士在11月中旬时就发声,监管部门、各类证券经营机构要多措并举,加大投资者教育力度,让投资者逐步树立良好的投资理念,抑制“炒小、炒新、炒差、炒消息”的不良文化;12月1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表示,证监会将继续持续对上市公司高送转行为保持高压态势,虽然送转股本身是公司根据自身状况进行的自主行为,但部分公司将高送转变为掩护减持的工具,对此需要从严监管。

  而除了限制高送转,证监会发布两份具体到个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对于操纵市场行为发出重磅罚单,整肃市场违规行为,对中国市场中过去屡屡存在的游资依靠资金优势哄抬、操纵股价等现象给予再度警示。

  这些监管层的态度都在表明,纯粹依靠炒作式的投资将没有生存空间。而次新股板块往往就是游资的聚集地,强监管对这一板块也势必会形成重压。前述深圳私募人士也表示,在监管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次新股炒作热潮将慢慢散去。

  “今年金融去杠杆始终在路上,监管层对A股市场题材炒作的抑制也一直较为明显。临近岁末年初,监管层对于高送转题材的高监管态度又进一步收紧。”清和泉资本认为,次新股的行情主要以题材炒作为主,基本面的驱动因素非常小,对于未来的趋势仍然不看好,价值投资仍然是大方向。

  机构:深挖“错杀”股

  作为市场行情的风向标,分析人士指出,次新股本身除了资金炒作的因素外,受整体的市场行情变换影响也较大,一旦行情开始企稳,次新股往往就又成为了行情反弹的急先锋。次新股在12月6日和8日两次不同程度的反弹,都在明确这一观点。在经历了大跌之后,这两天次新股板块开始复苏,尤其是12月8日更是创下了2.34%的涨幅。

  不过,华泰证券指出,在年末低风险偏好环境下,次新股板块尚不具备持续性上涨的条件。但对明年的行情保持乐观,次新股在当前的严格监管下,其本身的质地已出现明显好转。一是IPO严审之下自身质地不佳和透明度不高的公司将很难上市;相反,能够上市的公司合规性和持续盈利能力更有保障,基本面质地有望提升,上市后表现值得期待。二是次新股指数2017年以来震荡下跌,至今估值已大幅回落。未来伴随着市场风险偏好的回升和常态化监管的确立,次新股板块有望企稳。

  在清和泉资本看来,次新股行情在A股是比较独特的,因为A股以个人投资者为主,这部分资金更喜欢赚预期差的钱,赚主题催化的钱。未来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监管的不断加强,国际化视野的开拓,次新股炒作的行情将不断退化,也就是市场不再把次新股当成主题来投资,其估值体系趋于合理,基本面投资将渐渐取而代之。

  一分析人士就指出,不应该再把次新股看作一个主题进行板块式炒作,而应该“去粗取精”,挖掘真正具备持续成长性的个股,寻找那些被当前行情所“错杀”的成长股,长期布局。

  在可能迎来次新股行情反转之际,广州一家私募人士表示:“目前不需要谈次新股色变,反倒需要花更多精力和时间去挖掘次新股,去寻找未来真正能成长起来的次新股。未来一旦逆转,空间非常大。当然,不是所有次新都会一飞冲天,但至少有一半会迎来明显的反弹行情,大概三分一可能迎来逆转行情,十分之一有机会呈现中长期大牛走势。现在深入研究,最终图的就是那十分之一。”

给大家推荐一个朋友,他在国内知名投资机构工作多年。身份多重,是国内多家财经自媒体的作者。今年上涨之前,抓到了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中兴通讯、方大炭素等长线牛股。近期舌战群雄,准确判断出12月份的暴跌。

他在投资逻辑、思路、策略上独树一帜!在选股方面和判断大盘走势方面,准确率高的吓人!做股票的朋友们可以关注他的公众号!反正不要钱,不妨动动小手添加关注,多一个参考准没错~

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二维码关注他的公众号!

“受伤最重”的板块开始反弹了!机构说里面藏着错杀的大牛股

珊瑚纲是腔肠动物门最大的一个纲, 全部海产。珊瑚礁珊瑚礁全部是水螅型的单体或群体动物,生活史中没有水母型世代。珊瑚纲的水螅型结构较水螅纲复杂, 身体为两辐射对称。常见种类如红珊瑚(Corallium rubrum )、细指海葵(Metridium )、海仙人掌(Cavernularia )。已知腔肠动物门约有9000余种,通常分成3个纲,即水螅虫纲(Hydrozoa),约2700种;钵水母纲(Scyphozoa),只有200余种;而珊瑚虫纲(Anthozoa)有6100多种。珊瑚在腔肠动物中是个统称,日常生活中凡造型奇特、玲珑透剔而来自海产的,人们就冠以“珊瑚(coral)”,凡“红色者”,统统称之“红珊瑚”。珊瑚通常包括软珊瑚、柳珊瑚、红珊瑚、石珊瑚、角珊瑚、水螅珊瑚、苍珊瑚和笙珊瑚等。有人误把体软的海鳃类(Pennatulacea)和群体海葵(Zoantharian)也误称为“珊瑚”。石珊瑚(石珊瑚目〔Madreporaria或Scleractinia〕)约有1,000种;黑珊瑚和刺珊瑚(角珊瑚目〔Antipatharia〕)约100种;柳珊瑚(或角珊瑚,柳珊瑚目〔Gorgonacea〕)约1,200种;而蓝珊瑚(蓝珊瑚目〔Coenothecalia〕)仅存一种。石珊瑚是最为人熟知、分布最广泛的种类,单体或群体生活。与黑珊瑚和刺珊瑚一样,隔膜数为6或6的倍数,触手较简单而不呈羽状黑珊瑚和刺珊瑚呈鞭状、羽状、树状或形如瓶刷,分布于地中海、西印度群岛以及巴拿马沿岸海域。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空气中一种使珊瑚易死的成分,出现在一些珊瑚区 ,因此,全球珊瑚种类及数量急剧减少。生态划分根据石珊瑚生长的生态环境和特点(表2),又可分为造礁石珊瑚;七彩斑斓珊瑚美丽图册七彩斑斓珊瑚美丽图册(25张) 非造礁石珊瑚(或深水石珊瑚)2类。石珊瑚中的深水石珊瑚,顾名思义它们栖息在深海。已知栖息最深的记录是在阿留申海沟6296~6328m处发现阿留申对称菌杯珊瑚(Fungiacyathus symmetricus aleuticus)。深水石珊瑚一般以单体为主,少数群体,且个体小,色泽单调。用拖网、采泥器在海洋不同深度的海底都可以采到。石珊瑚中的浅水石珊瑚分布在浅水区,一般从水表层到水深40m处,个别种类分布可深达60m。绝大多数是群体。在热带海区生长繁盛。它们在水中生活时色彩鲜艳,五光十色,把热带海滨点缀得分外耀眼,故浅水石珊瑚区有海底花园的美称。在热带或亚热带区的印度-太平洋水域和大西洋-加勒比海区都有浅水石珊瑚生长。但是由于地理障碍(巴拿马地峡在600万年前已形成)这两个海区的浅水石珊瑚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区系。事实也证明两个海区的石珊瑚无论是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有显著的差别。已知印度-太平洋区系石珊瑚有86个属1000余种(亦有人说是500种、800种),而大西洋-加勒比海区系有26个属68种(或25属50余种)。浅水石珊瑚正常生长的海水盐度为27~42‰,而且要求水质清洁,又需坚硬底质。在河口,由于大陆径流奔泻入海,携带大量陆源性沉积物质,因而不宜浅水石珊瑚生长。所以,要在河口寻找浅水石珊瑚是徒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