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火力不足恐惧症的症状之二:为何无视中口径机枪?

小编温馨提示:前方高能,《解放军火力不足恐惧症的症状之二:为何无视中口径机枪?》需要您认真观看!

正文开始:

解放军比较偏向于用火箭筒去解决那些步兵难以摧毁的硬目标。可是那些灵活而分散的有生力量该怎么而解决呢?关于这个问题,全世界的步兵都会选择机枪。这是自祖鲁战争时代就形成的一种基本常识(后面的历次战争更是证明了机枪的战术价值,只要子弹管够,对方人再多也一样撂倒)。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目前解放军的小口径班用机枪似乎在很多人的眼里有点不招人待见,甚至有人还放出话说:“这破枪威力这么小,在未来战争中肯定药丸!”。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西方和俄罗斯的经验证明了中口径机枪就是好用?

于是一时间,要求通用机枪,尤其是中口径通用机枪回归的呼声日嚣尘上。似乎学习别人的经验成了唯一选择。一问到细节,说这种话的人马上就蒙圈了——因为有八成这样的人连解放军的基本编制都没有搞明白。实际上,解放军不发展中口径通用机枪,是有原因滴。

解放军用中口径重机枪/通用机枪的历史并不短,从革命战争年代开始,步兵营属机枪连(部分情况下是机炮连)的主要武器之一就是7.92毫米、7.62毫米的重机枪,它们在压制敌方、掩护我方的任务中优异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本来这样下去,他们也应该稳稳当当地服役下去。但是后来,世道变了。

当时我们的对手特别喜欢一种玩法,什么玩法呢?高射机枪打平射!这个玩法对于前线的步兵很是致命的:别说轻型车辆防不住,就连一般的野战工事也受不了,而且弹孔往往有酒盅那么大(这样的场景描写你可以去看看《高山下的花环》中雷凯华牺牲那段),击中身体要害往往救都救不过来,尤其是弹头在洞穿掩蔽物后失稳,很多指战员躲在野战工事后面都被打得血肉模糊……

由于大口径高射机枪射程远,我们的中口径机枪根本够不到,再加上山岳丛林地区本身就遮障物极多,中口径的穿透力有时还跟不上。我们的步兵连被埋伏的高射机枪突然袭击而不得不停下来等待坦克和炮兵的支援的例子比比皆是。

其实当时就有不少人建议大口径机枪伴随步兵连排一起参与进攻,但是,我们当时并没有足够轻便的此类枪械(77式高射机枪重达49.6千克,要是算上弹药,根本不足以跟上步兵的节奏)。因此,边疆自卫反击战后期,我们只能用固定部署的高射机枪与对方“互相问候”。

但是转机往往来的有点儿快——1985年,85式高射机枪设计定型,它的重量为41.5公斤,一个9人的高射机枪班在拆解它以后还能携带着一个基数(1000发)的弹药健步如飞。但是,80多斤的重量和9人的编制似乎也不大适合编入前沿攻击队参加快速突击啊……

那些吹捧中口径通用机枪的家伙,你们还是想想,遇到这种大家伙的时候该怎么办吧,毕竟那12.7毫米的口径、20多公斤的体格可不是光有分量的(如果再考虑下但要供给问题的话),这“火力不足恐惧症”,可真不是白来的啊……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小编温馨提示:前方高能,《解放军火力不足恐惧症的症状之二:为何无视中口径机枪?》需要您认真观看!

正文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