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它是如何传播的?

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它是如何传播的?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流行性出血热又叫肾综合征出血热。从字面上讲是以发热、出血为主的传染性疾病,是由一种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通过各种途径使人感染这种病毒而引起的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功能损害为特征。本病是流行地区较广、发病数量较多、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32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欧部分国家,疫源地则遍布世界五大洲70余个国家,为世界性流行疾病。我国是本病流行较重的疫区,每年均有病例发生,是除病毒性肝炎之外危害最大的病毒性传染病。

流行性出血热是怎么得的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等感染人体后所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在人群中发生、发展的过程。流行过程的发生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见图1)。传染源是病原体已在人或动物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传染源可以是病人、病原体携带者,也可以是被感染的动物等。传染途径就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包括许多途径如含病原体的空气、飞沫、尘埃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有食入被污染的水和食物通过消化道传播的,或通过手、用具、玩具等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的,也有通过一些动物如蚊子、虱子、跳蚤、螨等为中间宿主传播的,少数还有通过血液、体液、血液制品传播的等。易感人群是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

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它是如何传播的?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是汉坦病毒,平均直径为120纳米,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双层包膜,为单链的RNA病毒。本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脂溶剂敏感,4~20℃温度下相对稳定,高于37℃及pH为5.0以下易灭活。56℃,30分钟或100℃,1分钟可灭活,对紫外线、酒精和碘酒敏感。

传染源

我国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主要为野鼠如黑线姬鼠、家鼠如褐家鼠和小家鼠。虽然有个别病例接触病人后感染本病的报告,但人不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1 呼吸道传播

携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能通过呼吸道传播而引起人体感染。

2 消化道感染

进食被鼠类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或胃肠黏膜而感染。

3 接触传播

被鼠咬伤和破损伤口接触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或血液后亦可导致感染。

4 垂直传播

孕妇感染本病后,病毒可以经胎盘感染胎儿。曾从感染流行性出血热孕妇的流产胎儿的脏器中,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5 虫媒传播

有人认为寄生在鼠体外的媒介昆虫如革螨和恙螨,对人体的叮咬也可能是传播的途径。

易感人群

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一般青壮年发病较高,二次感染发病少见,病后在发热期可检出血清特异性

季节性

全年散发,野鼠型发病高峰多在秋、冬季,从10月份到次年1月,家鼠型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初夏,从3~6月,其季节性表现与鼠类繁殖、活动及人的活动接触有关。

地方性

我国存在野鼠型、家鼠型和家鼠野鼠混合型三种疫区。野鼠型有严格的地方性,取决于主要宿主动物的栖息习性,多在沿河湖泊潮湿地带及水田较多的农业区。家鼠型无地域差别。

发病机理和病理改变

本病确切的发病机理还没有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人体感染汉坦病毒是引起发病的起始环节,主要为:①由于病毒本身的作用可直接损害人体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造成广泛性的小血管损害,进而导致各脏器的损害和障碍;②由于病毒在体内复制、繁殖,病毒作为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引起免疫损伤所致;③此外,由于多器官的损害和功能障碍,又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本病的病理过程更加复杂。本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由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损伤而引起的复杂的一系列病理改变,见图2。

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它是如何传播的?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