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一所中学,4年来1280名师生行程10000公里,足迹遍布9个省

去年年底,教育部等国家11部委联合发布“促进研学旅行进入中小学”的文件,一石激起千层浪,研学旅行被更多教育界人士认可,在学期中推行研学旅行的中小学越来越多。

什么是研学旅行?研学旅行应如何开展才能达到预定目标?“最美的课堂真的在路上吗?”

北京有一所中学,4年来1280名师生行程10000公里,足迹遍布9个省

不久前,我跟随北京中学九年级109名师生展开了一段五天四夜的中华文化寻根之旅徽州行。行前参与研学路线和方案的制定,行程中和师生朝夕相处,这使我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和思考研学旅行的上述问题。

在这里,有必要花费一些笔墨简单介绍下北京中学。

北京有一所中学,4年来1280名师生行程10000公里,足迹遍布9个省

北京有北京大学,北京小学,北京中学是在2013年9月成立,经北京市政府批准,由朝阳区政府创办的一所公办完全中学。学校遵循“国际化、现代化、高品质”的办学定位,致力于办成一所具有北京风格、中国气质与世界胸怀的现代学校,目前处于小规模实验阶段。

建校伊始,北京中学大胆探索、创新课程体系,其中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一大课程体系就是“阅历课程”,包括中华文化寻根之旅。

从2013年到2016年,历时4年时间,北京中学师生进行11次寻根之旅,如访古都西安、探中原河南、领泰山雄姿、赏秀丽巴蜀、寻丝绸之路等、足迹遍布9个省,25个城市,累计1280学生,完成314个课题,踏足10000公里行程,累计840000字报告。

可见,在教育部颁发促进研学旅行的文件前,北京中学已经进行了自主探索,在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研发,研学行程管理、研学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体系。

阅历课程行前会议

2017年10月,北京中学组织了家长代表、教师、管理干部参加的小组进行了中华文化寻根之旅的招标和评标工作,在确定了服务的教育机构以后,和机构一起细化研学之旅的行程细节,确保机构能够明确理解学校意图,提供有效、细致的研学方案。

北京有一所中学,4年来1280名师生行程10000公里,足迹遍布9个省

在研学旅行开始前,学校举办行前讲座,行前讲座可以让学生准备相应知识,帮助学生选择研究课题,结组选择导师,顺利开题等。北京中学的每一名学生在研学旅行中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

北京有一所中学,4年来1280名师生行程10000公里,足迹遍布9个省

这次北京中学徽州行是由余国志老师来举办行前专家讲座。余老师是北师大课程设计方向博士,曾经数次前往徽州踩线和组织学生研学,对徽州非常熟悉。余老师从徽州历史、文化、建筑、徽商、茶叶等方面进行诠释,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徽州,从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学课题。

北京有一所中学,4年来1280名师生行程10000公里,足迹遍布9个省

余国志老师还介绍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比如说杜威的五步思维(自然科学),暗示好奇-问题提出-命题-假设-命题推理-命题论证;获取文献的途径:文献检索、研究方法、文献阅读等等。

我在现场聆听了余老师的讲座,感觉到这些可能是大学本科生才会用到的科研方法,今日北京中学九年级学生就学习和掌握了,如果能运用得当,对他们的研学课题,甚至长期的学习成长都是大有裨益。

学生灵性与自主管理

经过细致的准备,万众期盼中,北京中学九年级学生徽州之行终于启动了。

下面是这次北京中学师生五天四夜徽州之行的基本行程:

第一天,北京乘坐高铁到达黄山,屯溪老街参观、杨文笔庄制作毛笔;晚上徽文化专家方利山老师讲座;

北京有一所中学,4年来1280名师生行程10000公里,足迹遍布9个省

北京有一所中学,4年来1280名师生行程10000公里,足迹遍布9个省
杨文笔庄制作毛笔

北京有一所中学,4年来1280名师生行程10000公里,足迹遍布9个省

北京有一所中学,4年来1280名师生行程10000公里,足迹遍布9个省

徽文化讲座



第二天,徽州古城、胡开文墨厂参观体验徽州描金;歙砚博物馆参观,体验歙砚雕刻;徽文化博物馆参观,晚上黄梅戏观看、体验;

北京有一所中学,4年来1280名师生行程10000公里,足迹遍布9个省
徽州古城

北京有一所中学,4年来1280名师生行程10000公里,足迹遍布9个省
描金体验

北京有一所中学,4年来1280名师生行程10000公里,足迹遍布9个省
黄梅戏学习体验

第三天,攀登黄山、研学黄山、举办黄山诗会;

北京有一所中学,4年来1280名师生行程10000公里,足迹遍布9个省
攀登黄山

北京有一所中学,4年来1280名师生行程10000公里,足迹遍布9个省
黄山诗会

第四天,观黄山日出,“画里乡村”,徽州古村落宏村参观、完成研究课题;

北京有一所中学,4年来1280名师生行程10000公里,足迹遍布9个省
黄山日出

北京有一所中学,4年来1280名师生行程10000公里,足迹遍布9个省
徽州古村落宏村参观

北京有一所中学,4年来1280名师生行程10000公里,足迹遍布9个省
古建研究

第五天,泾县宣纸文化园参观,体验宣纸制作;

北京有一所中学,4年来1280名师生行程10000公里,足迹遍布9个省
宣纸制作体验

这是一条以传统文化“文房四宝”为主线的研学之旅。孩子们了解“文房四宝”的历史、制作工艺,亲手制作,把显性的物品带回北京。晚上观看黄梅戏、徽剧表演,学生们上台亮相,在互动和亲身体验中了解黄梅戏,现场气氛热烈,笑声频频。

黄山举办诗会,看起来师生们已经轻车熟路,绝句、律师、打油诗、现代诗,不一而足。有提前准备,更多的是即兴创作。在黄山美丽的山巅,孩子们化身诗神,脱口而出,不用刻意教育,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就这样以“活态”的形式进入到孩子的心田。

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效果,的确是学校课堂所不能比拟的。

北京有一所中学,4年来1280名师生行程10000公里,足迹遍布9个省
黄山诗会

一路上,我观察到北京中学研学之旅的一大特点是:在老师指导下,全程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老师默默地在后面支持。九年级109名师生分成几个小组,在高铁和大巴上,一些行程中,每名老师带几名学生,小组的形式便于管理;全程按职责分成导游组、宣传报道组、生活服务组、活动策划组等,每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相应任务。

北京有一所中学,4年来1280名师生行程10000公里,足迹遍布9个省

宣传报道组的同学在抓拍精彩瞬间

比如说生活服务组,要完成分房、查房、纪律管理等职责;导游组要协助地接导游进行讲解,门票分发,队伍组织等工作。我在现场看到,在黄山乘坐缆车前,一位导游组学生分发门票的时候显得有些无章,指导老师等这名学生发完后,把他叫到一边,轻声指导他应该如何分发门票会更有效。

无疑,这种在行走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的教育方式会激发了学生的灵性与自主管理能力。长久以往,我相信从这所学校走出的学生,未来将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一面。

北京有一所中学,4年来1280名师生行程10000公里,足迹遍布9个省

行是知之始

这一次陪同北京中学孩子来徽州,在往返的高铁上,碰到好几个北京学校的师生。在黄山山上和山脚,随处可见研学大巴和身着校服的孩子。国家在推动研学旅行,看起来已经产生了一定效果。

北京有一所中学,4年来1280名师生行程10000公里,足迹遍布9个省

但我也发现如果要在国内继续推动研学旅行,还有许多细节问题有待落实,比如说高铁票,现在学生出行还是全票,是不是应该给予学生研学半价票;学生买票的时候尽量安排在一个车厢;上车的时候开辟师生特殊通道,帮助师生快速上车;是否需要制定研学旅行接待酒店和饭店的标准,尽量保障孩子的安全,等等。

研学行程中的安全始终是一条红线,不能掉以轻心。我看到,北京中学每到一个酒店,学生会自主组织进行消防演习。我们的车在途中遇到意外爆胎了,老师组织学生及时疏散,冷静处理;整个过程中学生表现镇定,听从老师的指挥。

增强对风险的预见性,有应对风险的处置机制,领队老师经验丰富,这是研学旅行在“安全”中进行的关键。

北京有一所中学,4年来1280名师生行程10000公里,足迹遍布9个省

北京有一所中学,4年来1280名师生行程10000公里,足迹遍布9个省

参观陶行知纪念馆

这一次中华文化寻根之旅,孩子们在徽州古城参观了“陶行知纪念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让学生“知行合一”学习,无疑是目前国家推动研学旅行初心的最好诠释。

但研学旅行要真正行之有效,实现“最美的课堂在路上”,还需要参与者不断摸索总结、复盘和反思。

我想起这次徽州之行领队,北京中学副校长刘乃忠说的一段话,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课程设计是研学旅行的核心。每一次出行,对课程设计都是一次挑战,需要一次一次往上走、往深里做。但如果没有系统课程,这些孩子也会有收获,而且孩子的差别越到后面越会显现出来。”

文章来源:营地导师 ID:yingweilai8

北京有一所中学,4年来1280名师生行程10000公里,足迹遍布9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