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助餐点服务50位残疾老人 15名配餐员都是残疾人

看官辛苦啦!傻大方小编知道你找“爱心助餐点服务50位残疾老人 15名配餐员都是残疾人”这篇文章很久了,是否有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脚呢?


正文开始:





让残疾人更有尊严地融入社会





在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龙岗村,有一个特别的爱心助餐点——15名配餐员都是残疾人,其中大部分为智力残疾。他们负责把热腾腾的爱心午餐派送给龙岗片区内的50位行动不便的残疾老人。这是广州市从化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开展的“传递爱的午餐——残疾老人配餐服务”项目。对配餐送餐的残疾学员来说,这个项目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大门。半年的活动即将结束,学员们都盼着这样的活动能够继续办下去。





这样的活动的确多多益善。对老人、孩子、残疾人等弱者的关爱,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目前我们对残疾人的关爱覆盖了教育、就业和生活保障等方面,各地都有强有力的措施,广州也出台了《广州市残疾人权益保障条例》,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但是,除了这些物质上的支持与保障之外,让残疾人走出家庭、更有尊严地融入社会,还存在许多现实障碍。比如,虽然要求企业保证残疾人就业比例,但有些企业形式上雇佣残疾人,只是想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残疾人并没有真正去上班。再比如,无障碍设施硬件建设已经大有进步,但是运营管理上却存在软肋,让残疾人独立走出家门、自信地融入社会还存在一定困难。





哈佛医学院教授阿图·葛文德在《最好的告别》一书中写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为了改变老人们孤独、沉闷的生活状况,养老院负责人试着养了两条狗、4只猫、100只长尾小鹦鹉,并让老人们来照顾。这只是一个很小的改变,却意外使得老人的死亡率降低了15%。因为老人们不仅需要安全和生活上的保障,也需要心灵的滋养,而养小动物让他们有了更频繁的社交,更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感和满足感。残疾人和老人有类似之处,除了物质保障外,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精神上的关爱,让他们能够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更加积极自信地生活。





伦敦有一个宣传标语是一位残疾人的评价:在伦敦,我感到自己不那么残疾了。让每个残疾人都能感觉自己与正常人无异,有尊严地融入社会,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更多的社会组织和公益项目加入进来,相关部门更多主动作为,让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各项规定都能落到实处。 (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