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自先生与他们的学生们
《黄自先生与他们的学生们》的文章是傻大方资讯网小编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上方“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免费订阅 」
图书推荐|新书推介|上音考级|音史钩沉|书评书话
乐林撷英|微课堂|活动预告|活动回顾|节日·特辑
(黄自在作曲)
黄自创作了不少爱国主义的艺术歌曲。作为我国理论教育的奠基者,黄自培养了贺绿汀、江定仙、刘雪庵、谭小麟、钱仁康等高徒。
黄自先生是我们理论作曲专业的祖师爷。国立音专的作曲系统,包括所有的课程都是他独挡的。实际上是他创始了理论作曲专业的所有课程,而且他一个人教。1930年成立理论作曲组,实际上主要因为有了黄自。当时理论作曲组招来学生,从一年级到毕业班的课程,黄自先生全包了。
——桑桐(原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教授、作曲家)
黄自先生对贫穷学生非常关心。黄自先生经常请他们去家里吃饭,有些同学付费有困难,他会资助他们。可能也资助过我的父亲(贺绿汀)。他们师生关系非常好,尽管黄自比我父亲小一岁,但是我父亲非常尊敬他。父亲在新四军工作期间路过上海,当时黄自先生已经去世了,黄师母带着几个孩子生活非常艰苦,父亲就留了点钱,说明他们师生关系非常好。
——贺元元(贺绿汀之女)
我外公(贺绿汀)随黄自先生学习和声,由于那些教程都是英文的,在黄自先生的鼓励下,外公翻译了普劳特的《和声学》,黄自先生鼎力推荐将此翻译教程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该教程在后来的国立音专教学中广泛应用。
——叶思敏(时任上海音乐学院讲师,贺绿汀外孙女)
1931年2月,来自湖南邵阳的农家子弟贺绿汀考入音专理论作曲及钢琴选课,追随黄自、查哈罗夫学习。他在1934年俄国作曲家齐尔品举办的“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的比赛中,以作品《牧童短笛》夺得头奖,从此声名大震,被明星电影公司要求担任音乐科科长,先后为17部影片作曲配乐。
我父亲考进学校时很土,人家一看就知道是乡下来的,穿着布鞋和大褂,因为贫困,学费和生活都有困难,只能从淮海路走很远的路到杨树浦去找工作,一面打工,一面学习。
——贺元元
当时学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钱的,家庭很富裕,还有一种是从內地来的,比较贫穷的。这两种学生都有共同目的,就是要学好音乐。有钱的人并不是公子哥儿,他们很认真,为了在音乐上成名成家;从內地来的穷苦学生,他们的目的是要学门技术,将来好吃饭。
——陈铭志(原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教授、作曲家)
我1938年到上海,看了两个电影,一个是写约翰·施特劳斯的《翠堤春晓》,影片讲述他的生活经历;另一个电影是描写舒伯特的,叫《一代歌王》。看了之后引起了我对作曲的兴趣。
——桑桐
我们的学生音乐生活中有一个特点。不像现在,由于票价昂贵,学生看不起大剧院的演出。那时在兰心大戏院演出的是远东有名的工部局乐队,但是我们学生去听音乐会不要钱。当然我们是从后门进去的。那时,除了学校上课以外,重要的音乐会我们都去听。
——万里(原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校长)
河南唱豫剧的马金凤也到我们学校讲过课,还有昆曲家俞振飞也讲过课。他们经常讲,要我们用功。一招鲜,吃遍天。对学生印象是很深刻的:都要学会一招鲜,将来工作就没问题了。
——陈铭志(原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教授、作曲家)
未完待续
★小广告时间★
本文《追忆音专》出自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
《海上回音叙事》(洛秦|编著)
购书方式:
1、点击页面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微店购书
2、关注“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公众号,点击右下角微商城进入中国音乐学网书城购书
3、直接联系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发行部:021-64315769、021-64313256
4、购书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20号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楼一楼 出版社小仓库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微信号:SHCM_press
扫码关注我社微信,获取更多音乐资讯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微店购书
- 伤愈 | 巴萨1亿先生完整参与训练 国家德比能上场
- 《新僵尸先生》续集原班人马齐上阵,网友:别砸了英叔的招牌
- 乡愁还在,先生已逝
- 影响的焦虑——缅怀余光中先生
- 每日一读丨戴套袖的孙犁先生
- 杜桥:老先生谦和健谈有学者风范
- 新疆有一群小小少年,他们的梦想是足球
- 余光中先生的一世乡愁
- 他们的肖像,就是历史的铁证
- 还好我们有金球先生和齐天“大圣”